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为确保医用辐射安全对某驻军医院新建门诊部四台医用辐射设备所致周边辐射环境水平进行监测与分析。方法 对机房操作位、候诊位、周边环境进行X、γ辐射剂量率测量,以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为依据进行评价。结果 所监测的四台医用辐射设备在开、关机状态下所致周边环境辐射剂量率均在正常环境本底范围内,职业人员、公众人员附加年有效剂量当量处低于国家标准规定的限值。结论 该医院医用辐射设备的辐射防护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2.
氡是一种天然存在的放射性惰性气体,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据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UNSCEAR)1998年报告估计,正常本底地区广大公众因吸入氡及其子体所致辐射照射的年有效剂量约为1.2mSv,约占全部天然辐射剂量的50%。研究表明,氡污染在肺癌诱因中仅次于吸烟,排在第二位,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19种环境致癌物质之一。  相似文献   

3.
目的 以国家辐射监测网监测数据为基础,从空气吸收剂量率、空气、水、土壤等方面对2011—2015年全国环境天然辐射水平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整理、归类和总结了2011—2015年我国空气、水和土壤中的天然辐射水平监测数据。结果 2011—2015年,自动站空气吸收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88~92 nGy/h,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年均值范围为97~99 nGy/h,空气、水和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均在日常涨落范围内。结论 自动站连续空气吸收剂量率、地级及以上城市累积剂量测得的空气吸收剂量率处于当地天然本底涨落范围内,气溶胶和沉降物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处于本底水平,江河水、湖(库)水、海水及土壤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浓度在日常涨落范围内,且与1983—1990年全国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调查结果处于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黄山市环境辐射水平及居民受照剂量,为辐射防护和经济建设提供背景资料。方法采用FD-71型闪烁辐射仪,测量室内外、道路γ辐射剂量率;采用低本底闪烁测氡仪,测量氡浓度;采用γ能谱分析方法,测量建材中放射性核素226Ra、232Th、40K的含量。结果室内、室外、道路γ辐射剂量率均值分别为12.2×10-8Gy.h-1、8.5×10-8Gy.h-1、8.6×10-8Gy.h-1。地球γ辐射水平室内比室外高,平均比值为1.44,道路与室外的γ辐射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室内和室外宇宙射线辐射剂量率分别为2.7×10-8Gy.h-1和3.0×10-8Gy.h-1。室内、室外氡浓度均值分别为27.3 Bq.m-3和13.2 Bq.m-3。建筑材料除碳化砖及个别类型中的样品外,其他建材内、外照射指数均低于国家标准。结论黄山市环境辐射外照射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92mSv,其辐射水平属正常本底水平;室内、外氡浓度致居民受到的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1.88 mSv。在世界值范围内,传统建材放射性核素含量与世界建材典型值比较接近,其他建材有部分则高于世界建材典型值,应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  相似文献   

5.
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环境外照射水平的测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72年起,我们就开始了对阳江天然放射性高本底地区(简称HBRA)和相邻的正常本底辐射地区(简称CA)的环境辐射水平和居民吸收剂量的调查研究工作。从1991年中国高本底辐射研究组与日本体质研究会进行了合作研究,日本科学家与中国同行已进行了三次合作规场调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眉山市室外地表γ剂量率本底水平,探讨眉山市地表γ剂量率本底差异。方法 2017—2021年,使用环境级X-γ剂量率仪进行巡检,收集眉山市室外地表γ剂量率本底水平,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等方法,并使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进行检验。结果 本次调查获得480个点的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率本底水平,均值为81.62 nGy/h,室外地表天然γ辐射剂量本底水平所致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1 mSv。城市道路剂量率本底水平大于一般道路,眉山地域的周围区域高于中心区域,东部地区大于西部地区。结论 眉山市室外地表γ辐射剂量属于正常的γ剂量率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7.
解放军医学图书馆天然外照射的测量与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蓉  郭勇 《中国辐射卫生》1999,8(3):147-150
4天然辐射是人类所受辐射照射的最大来源,在正常本底地区,来自天然本底外照射的年有效剂量估计为800μSv[1]。环境中天然贯穿辐射的本底是每个国家的重要国情资料之一。我国,1983~1990年,卫生系统和国家环境保护局分别完成了全国环境天然电离辐射水平调查。但对一些有着特殊意义的场所,其环境中天然贯穿辐射水平可能不同于一般建筑物,其测定工作,还有待于逐步开展。解放军医学图书馆主要为军队医务工作者乃至全国各地的读者提供医学信息,是全军医学图书资料中心和全军医学信息交流中心。图书馆有卫星数据通信网络…  相似文献   

8.
长乐国际机场放射性辐射本底监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了长乐国际机场室内外环境放射性辐射本底水平监测结果,该机场α、β测定值均小于豁免值,γ辐射本底与当地本底辐射水平基本一致。提示机场放射性γ辐射本底属正常水平,未受到人工放射性污染,此次监测为开展国际空港口岸放射性监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进一步了解我国陆地原野环境γ辐射天然本底照射水平及其分布规律。方法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文献,整理、校对、归类、总结了1995~2008年我国(除西藏自治区外)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陆地原野环境瞬时γ辐射剂量率的监测数据。结果 1995~2008的14年间,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陆地原野环境中瞬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范围为46.3~98.1nGy/h,平均值为62.3 nGy/h,且长江以南的陆地原野环境中γ剂量率(63.9 nGy/h)略大于长江以北(60.6 nGy/h)。我国七大行政区域(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西北)中,除华南地区稍有偏高以外,其余六个地区的原野γ辐射剂量率均较为接近。结论 1995~2008年全国原野环境的γ辐射剂量率值接近于1983~1990年的本底调查平均值(62.8 nGy/h),且随年份的变化起伏不大,各地区之间原野γ辐射剂量率基本处同一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现行放射诊疗防护监测扣除天然本底提出质疑,从辐射防护要求试对监测中扣除天然本底进行探讨。方法 从天然本底概念,辐射防护的目的和监测结果的实际防护意义、现行国家卫生防护标准与防护偏安全设定为依据提出问题。结果 放射诊疗防护监测中扣除天然本底没有依据,完全没有必要。结论 放射诊疗防护检测应与国家卫生防护标准要求一致,扣除天然本底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掌握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并估算居民暴露剂量。方法根据《环境地表吖辐射剂量率测定规范》(GB/T14583—93)和《辐射环境监测技术规范》(HJ/T61—2001)的方法要求,采用AT1123X-γ辐射检测仪测量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吖辐射水平,估算居民暴露剂量。结果居室内天然叮辐射水平范围为143~275nGy/h,平均值为203.1nGy/h,标准差为21.3nGy/h;居室外天然1辐射水平范围为90-252nGy/h,平均值为163.4nGy/h,标准差为26.3nGy/h;室内外天然叮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约1196.7ixSv/a,集体年有效剂量当量约为2028.4人·Sv/a。结论汕头市中心城区居室内天然γ辐射平均水平比广东省室内天然Y辐射平均水平(18.0×10-8Gy/h)略高,居室外天然1辐射平均水平比广东省室外天然γ辐射平均水平(13.2×10μGy/h)偏高;汕头市中心城区天然1辐射所致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比广东省人均年有效剂量当量(970μSv/a)略高,但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值(590μSv/a)和世界典型值(500μSv/a);汕头市中心城区居民生活环境天然辐射外照射水平仍属于正常放射性的天然本底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新疆大学校园辐射环境水平。方法 以新疆大学校园辐射环境水平为研究对象,初步调查校园环境外照射辐射剂量、氡气浓度以及土壤和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结果 校园内环境γ吸收剂量率范围为71.9~90.8nGg/h,氡气浓度13~29Bq/m3,土壤和水体中的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也均在当地本底范围内。结论 新疆大学校园内辐射环境水平处于新疆本底值范围内,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适应我国核电建设的发展需要,为核电站的选址和建设做准备,开展核电运行前环境本底调查。方法 采用航空辐射测量方式进行本底调查,分析比较了国际和国内航空辐射测量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结果 研究了我国初步建立航空辐射监测系统,论证了航空辐射测量在技术和经济上的可行性及由此开展核电本底调查的必要性。结论 应制订相关国家标准和应用航空辐射测量技术。  相似文献   

14.
放射卫生     
广东阳江高本底地区居民癌症及其相关因素研究主要结果;上海“6.25”辐射事故受照射者12年后染色体畸变随访观察;电离辐射诱导免疫细胞旁效应的实验研究;数值模拟在民航飞行宇宙辐射防护中的应用研究;卡拉胶寡糖对放射损伤的防护作用;葡多酚对辐射引发胰腺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编者按]  相似文献   

15.
用食物提高机体辐射抗力的前景提高大人群的辐射抗力较现实的途径是在饮食中加入具有辐射防护性能的成分。天然辐射防护物质和天然营养物的合成类似物是潜在的食物辐射防护成分(PKP),然而天然辐射防护物质(草本制剂)的实际应用受着化学成分复杂、成分不稳、价格较...  相似文献   

16.
林涌钦  王海军  王小强 《职业与健康》2012,28(17):2071-2073
目的调查广东大亚湾、岭澳核电站运行期环境辐射剂量水平,科学地评价核电站建设对周围人群生活环境的影响。方法用全球定位器GPS确定监测点位置,用AT1123型环境水平X、γ检测仪测量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结果核电站周围14个固定监测点的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20~0.30μGy/h,按与核电站不同距离,调查区环境γ辐射空气比释动能率为(0.23±0.04)μGy/h,对照区为(0.22±0.04)μGy/h,两者之间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电站周围辐射剂量水平属于广东省正常天然放射性本底水平,大亚湾、岭澳核电站的正常运行对周围生活环境没有产生辐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环境γ辐射剂量和环境介质的放射性水平,建立环境辐射本底基线数据。方法采用碘化钠闪烁体探测法和热释光累积剂量法测定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采用低本底α/β探测装置测定监测区域水源水总α和总β辐射剂量,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采用γ能谱仪测定。结果监测区域居民人均年有效剂量为0.928 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为(98.32±21.08)nGy/h;环境辐射年累积剂量为(1.040±0.044)mSv。原野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均有季节性差异。20 km范围内监测区域环境γ外照射剂量率和环境辐射累积剂量与10 km和30 km范围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食品样品放射性核素检出值均远小于国家标准,水源水样品总放射性指标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结论三门核电站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在正常水平范围内,环境放射性本底有季节性差异。本次调查为三门核电站运行前宁海毗邻区域放射性本底建立了基线数据,~(90)Sr、~(137)Cs、~(131)I等人工放射性核素是今后食品样品监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为核与辐射安全监管和辐射环境保护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确保公众健康和辐射环境安全。方法 通过现场监测、实验室分析等方法,对2016—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辖区内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地表水、土壤、生物样品中放射性水平进行监测。结果 陆地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地表水、土壤样品中放射性水平均处于1983—1990年内蒙古自治区环境天然放射性水平范围内。结论 2016—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辐射环境质量总体良好,处于本底涨落范围内,建议逐渐增加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点位,覆盖至旗县一级,并强化各级辐射环境监测机构人员、设备及专业技术培训。  相似文献   

19.
时良辰  李建辉  弓泽业 《职业与健康》2010,26(11):1283-1284
一般环境本底电离辐射致公众的年吸收剂量当量约为2.00~3.00mSv,通过对环境天然本底电离辐射致公众的年吸收剂量当量的调查,可以及时准确地了解环境本底是否发生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体的直接影响。环境本底的电离辐射对人体的主要作用分为两部分,  相似文献   

20.
某天然铀矿附近环境放射性水平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陕西省境内某天然铀矿附近的4个单位环境天然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水平、生活饮用水和周围河水、土壤、生长中的蔬菜等环境样品的天然放射性核素含量,以及当地居悄的住宅和工作区室内和室外空气中氡浓度进行了调查采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该调查区天然辐射本底比陕西省和全国相应的平均水平偏高,但绝大多数和区域仍属于正常天然辐射本底地区。只有毗邻山体的局部地区以及岩洞工作室内辐射水平较高,应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