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原代培养乳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组,内毒素(LPS)处理组,参麦注射液(SMI)+内毒素(LPS)处理组。MTT法检测心肌细胞存活率;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RT - PCR检测心肌细胞Wnt2、β - catenin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 检测心肌细胞内Wnt2、β - catenin蛋白表达。结果 0.8 g/L 与1 g/L SMI组心肌细胞存活率高于LPS组;0.8 g/L 与1 g/L SMI组心肌细胞凋亡率低于LPS组。SMI + LPS组中Wnt2、β - catenin mRNA的表达随SMI剂量的增加而降低,0.8 g/L SMI组中β - catenin mRNA表达低于LPS组,1g/L SMI组中Wnt2、β - catenin mRNA表达低于LPS组; SMI + LPS组中Wnt2、β - catenin蛋白的表达随SMI剂量的增加而降低,0.8 g/L SMI组中β - catenin蛋白表达低于LPS组,1g/L SMI组中Wnt2、β - catenin蛋白表达低于LP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参麦注射液对内毒素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Wnt2、β - catenin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核酸损伤标志物8-羟基脱氧鸟嘌呤(8-OHdG)在砷暴露小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为探讨砷的心脏毒性作用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昆明种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1、2、4mg/L三氧化二砷染毒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自然饮水方式连续染毒60 d,取小鼠心脏组织固定,采用HE染色和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和心肌细胞的8-OHdG表达。结果染砷组心肌细胞出现核肿胀、部分核质溶解等病理改变,且其心肌细胞出现明显的8-OHdG表达,并随着砷暴露剂量的增加呈现剂量-反应关系。结论砷可导致心肌细胞的核酸损伤和病理学改变,其损伤的程度与砷的暴露剂量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137对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心肌细胞H9C2分为空白组、缺氧复氧组、缺氧复氧组+miR-con、缺氧复氧+miR-137组、缺氧复氧+miR-137+pcDNA组、缺氧复氧+miR-137+pcDNA-SETD7组。qPCR检测H9C2细胞中miR-137和SETD7 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ETD7、Cyclin D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比色法检测LDH、MDA水平,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TargetScan预测结合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分析miR-137和SETD7的靶向关系。结果缺氧复氧明显降低H9C2细胞中miR-137、Cyclin D1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P<0.05),显著提高SETD7 mRNA及蛋白水平、LDH活性、MDA含量、Cleaved Caspase-3蛋白水平和细胞凋亡率(P<0.05)。上调miR-137表达促进缺氧复氧处理H9C2细胞内miR-137、Cyclin D1表达量和细胞存活率(P<0.05),明显降低SETD7蛋白、LDH、MDA、Cleaved Caspase-3水平和细胞凋亡率(P<0.05)。miR-137靶向调控SETD7表达。过表达SETD7部分逆转miR-137保护缺氧复氧处理H9C2细胞的作用。结论 miR-137通过靶向下调SETD7表达来促进缺氧复氧处理的心肌细胞增殖并抑制细胞凋亡,保护缺氧复氧诱导的心肌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芦丁对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人子宫内膜异位细胞CRL-7566经不同浓度芦丁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活性。CRL-7566细胞经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4(NOX4)过表达质粒(ov-NOX4)转染后,给予70μM芦丁处理。CCK-8法和克隆形成实验检测细胞增殖;划痕和transwell实验分别检测细胞迁移和侵袭;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增殖相关蛋白表达;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转移、凋亡相关蛋白、NOX4及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表达;DCFH-DA荧光探针检测活性氧(ROS)水平。结果经芦丁处理后,CRL-7566细胞活性(71.06±0.61 vs.100.00±0.45)、克隆形成(38.38±2.71 vs.100.00±1.06)、迁移(46.04±2.95 vs.89.23±2.47)及侵袭能力(36.08±3.23 vs.135.33±6.49)降低,而凋亡能力(13.33±0.88 vs.4.54±0.57)增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6.08、51.77、38.89、47.45及20.57,均P<0.05);且ROS生成减少(0.07±0.00 vs.1.00±0.06;t=40.45、P<0.05),NOX4 mRNA(0.28±0.06 vs.1.00±0.10;t=11.04、P<0.05)和蛋白表达(0.27±0.01 vs.1.00±0.05;t=33.56、P<0.05)、HIF-1α(0.39±0.05 vs.1.00±0.07;t=11.85、P<0.05)mRNA和蛋白表达(0.31±0.01 vs.1.00±0.05;t=31.02、P<0.05)降低。NOX4过表达可部分逆转芦丁对CRL-7566细胞活性(90.09±1.11 vs.70.92±0.72;F=585.00)、克隆形成(80.64±2.50 vs.41.85±0.80;F=2583.00)、迁移(65.41±1.54 vs.48.63±5.54;F=236.10)、侵袭(71.67±3.75 vs.35.42±2.94;F=1927.00)、凋亡(7.93±0.52 vs.13.32±0.85;F=198.00)、ROS生成(0.26±0.02 vs.0.07±0.01;F=1104.00)、NOX4 mRNA(0.63±0.03 vs.0.33±0.02;F=169.90)和蛋白表达(0.68±0.05 vs.0.29±0.02;F=510.60)及HIF-1αmRNA(0.64±0.06 vs.0.36±0.10;F=42.40)和蛋白表达(0.71±0.05 vs.0.29±0.01;F=508.00)的影响(均P<0.05)。结论芦丁可抑制子宫内膜异位细胞增殖、迁移及侵袭,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靶向NOX4并阻断ROS/HIF-1α信号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雷帕霉素通过调控PI3K-AKT-mTOR信号通路对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心功能的影响,为慢性心力衰竭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65只健康的雄性SD大鼠,随机选取10只作为空白组,其余采用缩窄腹主动脉术的方法建立心力衰竭模型。将造模成功的40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低剂量组[n=10,雷帕霉素1 mg/(kg·d)]、中剂量组[n=10,雷帕霉素2.5 mg/(kg·d)]和高剂量组[n=10,雷帕霉素4.5 mg/(kg·d)]。雷帕霉素通过尾静脉连续给药4周。治疗结束后,应用超声心动图评价大鼠的心功能,检测各组大鼠血清脑钠肽(BNP)水平,观察心肌组织的病理变化和心肌细胞凋亡情况,检测大鼠心肌组织中PI3K-AKT-mTOR信号通路的蛋白激酶B(AKT)的磷酸化表达情况。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组织病理改变明显,左室舒张末径(LVIDd)、左室收缩末径(LVIDs)增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缩短率(LVFS)减低,BNP升高,细胞凋亡指数增加,AKT蛋白磷酸化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不同剂量雷帕霉素模型组,心肌组织病理改变逐渐逆转,LVIDd、LVIDs、BNP、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和AKT蛋白磷酸化表达均下降,LVEF和LVFS均增加,高剂量组改变更加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雷帕霉素抑制心力衰竭大鼠心肌细胞PI3KAKT-mTOR信号通路,减轻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大蒜素对培养大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p38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是否发挥作用。方法利用新生大鼠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模型,将培养的心肌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缺氧/复氧组(A/R组)、大蒜素组(A组)、大蒜素+SB203580(A+SB)及SB203580(SB)组共5组;各组均测定缺氧后和复氧后心肌损伤指标乳酸脱氢酶(LDH)、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含量,并利用凝胶电泳及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同时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p38MAPK及磷酸化p38MAPK(p-p38MAPK)的表达水平。结果A组较A/R、A+SB、SB组LDH、MDA明显降低,SOD明显增高(均P<0.01);A组AI(心肌细胞凋亡指数)较A/R、A+SB、SB组明显降低(均P<0.01),与凝胶电泳结果相一致。各组p38MAPK无显著性差异,p-p38MAPK在A组表达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结论大蒜素有明显抗培养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作用,其作用是通过减少心肌细胞凋亡而发挥的,p38MAPK细胞信号转导通路在其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心力衰竭家兔尾加压素Ⅱ心肌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家兔心肌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1)心肌梗死后6周心力衰竭家兔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2)制备心肌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结果(1)两组心脏重量比较:心力衰竭组左室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力衰竭组心率、动脉血压、左室舒张末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3)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心力衰竭组左室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64.23±13.2)%,右室心肌(56.23±10.6)%;左右心室心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家兔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增加,推测尾加压素Ⅱ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形式对心血管组织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血管活性物质尾加压素Ⅱ在心力衰竭家兔心肌表达的改变及意义.方法 (1)心肌梗死后6周心力衰竭家兔实验组和假手术对照组分别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2)制备心肌标本,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结果 (1)两组心脏重量比较:心力衰竭组左室重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 血流动力学变化:心力衰竭组心率、动脉血压、左室舒张末压较对照组明显升高,左室压力最大上升速率、最大下降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下降;(3)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心力衰竭组左室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蛋白表达的阳性细胞率(64.23±13.2)%,右室心肌(56.23±10.6)%;左右心室心肌细胞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家兔心肌细胞尾加压素Ⅱ表达增加,推测尾加压素Ⅱ以自分泌和(或)旁分泌形式对心血管组织直接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叶酸对柯萨奇病毒B3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与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成熟健康雌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叶酸、柯萨奇病毒B3及柯萨奇病毒B3+叶酸组;孕前灌胃给予叶酸2周,孕第5d腹腔注射给予柯萨奇病毒B3,连续5d;取自然分娩乳鼠心肌细胞,切片观察乳鼠心肌损伤;原位末端标记法( tunel)检测乳鼠心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相关Bax、Bcl-2、Caspase-3蛋白及基因表达.结果 柯萨奇病毒组乳鼠心肌细胞损伤明显,凋亡细胞增加,加用叶酸后状态改善;病毒组乳鼠心肌细胞Bax、Caspase-3蛋白表达(0.608±0.060,0.951±0.038)及基因表达(0.951 ±0.098,0.960±0.074)高于病毒+叶酸组,病毒组Bcl-2蛋白表达(0.350±0.037)及基因表达(0.423±0.051)低于病毒+叶酸组.结论 怀孕母鼠早期感染柯萨奇病毒可致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增加,补充叶酸对乳鼠心肌细胞凋亡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非吞噬细胞氧化酶4(NOX4)在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A549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实验分组:TGF-β(刺激)组,空白对照组,二甲苯基碘(DPI,NOX4抑制剂)组,TGF-β+DPI组,二甲基亚砜(DMSO)(溶剂对照)组。流式细胞仪检测ROS表达;Western blot检测NOX4、snail、E-cadherin蛋白表达;划痕实验检测A549细胞迁移能力。结果经Quantity One软件定量后,TGF-β组NOX4表达为:1.80±0.07,TGF-β+DPI组为0.49±0.03(F=327.071,P<0.001);上皮间质转化相关蛋白:TGF-β组snail蛋白为9.0±0.6,TGF-β+DPI组为1.8±0.3(F=119.097,P<0.001);TGF-β组E-cadherin蛋白为0.5±0.1,TGF-β+DPI组为3.3±0.3(F=71.063,P<0.001);以上结果表明DPI可以抑制A549细胞NOX4表达且可以抑制其EMT进程。TGF-β+DPI组与TGF-β组比较,划痕愈合率降低(F=33.899,P<0.001);表明DPI可以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结论 DPI抑制NOX4的表达后,TGF-β诱导的A549细胞迁移被抑制,并且与TGF-β诱导的上皮间质转化进程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miR-423-5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建立AMI大鼠模型,将其随机分为模型组、阴性组和干扰组,另设只开胸穿针不做冠状动脉结扎的假手术组,每组7只;采用Real-time PCR检测各组心肌组织中miR-423-5p的表达水平,心脏彩超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脏功能,TCC法检测各组大鼠的心肌梗死面积,TUNEL法检测各组心肌细胞的凋亡指数,Western blot检测Cleaved caspase-3、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和阴性组中miR-423-5p表达水平、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均降低,而左室长轴缩短分数(FS)、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细胞凋亡指数、心肌梗死面积和Cleaved caspase-3、Bax蛋白表达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与模型组和阴性组相比,干扰组中上述指标变化明显逆转(P0.05)。结论 miR-423-5p可通过下调Cleaved caspase-3、Bax和上调Bcl-2表达抑制AMI大鼠心肌细胞凋亡,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减轻AMI。  相似文献   

12.
栾博  栾梅  邱雅慧 《现代预防医学》2019,(10):1852-1856
目的 探讨葛根素对心力衰竭大鼠氧化应激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分为假手术组、心衰模型组、葛根素低剂量组(5 mg/ml)、葛根素高剂量组(40 mg/ml)。其中葛根素低、高剂量组给予尾静脉注射葛根素5 mg/ml或40 mg/ml,1 ml/次,每日1次,连续15 d。于治疗的第16 d检测4组大鼠血液中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脑钠肽(B - type natriuretic peptide,BNP)、D - 二聚体(D - Dimer)水平;测定心肌组织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 - Px)活性; qPCR法检测心肌组织核因子相关因子2(NF - E2 - related factor 2, Nrf2)、血红素氧化酶 - 1(heme oxygenase - 1,HO - 1)和醌氧化还原酶 - 1(NADPH quinone oxidoreductase - 1,NQO1)mRNA的表达;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组织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 - 3、Caspase - 8、Caspase - 12水平。结果 葛根素低剂量组、葛根素高剂量组均能下调血液中Hcy、Cys C、BNP、D - Dimer含量(P<0.05);降低心肌ROS、MDA水平及提高SOD、GSH - Px活力(P<0.05);上调心肌组织Nrf2、HO - 1和NQO1mRNA表达(P<0.05);减少凋亡蛋白Caspase - 3、8、12的表达(P<0.05);降低心肌细胞凋亡指数(P<0.01)。结论 葛根素通过上调抗氧化应激Nrf2通路,抑制心肌损伤所致的氧化应激反应,进而对心力衰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Caspase-3在二硫化碳染毒小鼠心肌细胞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二硫化碳染毒对小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将48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其中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的二硫化碳进行染毒,空白对照组不吸入二硫化碳。染毒5周后,分别取以上各组小鼠心肌组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各组小鼠心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结果 低剂量组、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心肌组织中Caspase-3的表达呈阳性表达。结论 二硫化碳对小鼠心肌组织有毒性作用,可诱导小鼠心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调节香烟提取物(CSE)诱导心肌线粒体产生活性氧簇(ROS)的机制及白藜芦醇(Res)心肌保护作用。方法 H9C2细胞分5组:C组(对照组)、二甲亚砜组(DMSO溶剂对照组)、CSE组(CSE刺激组)、CSE+Res组、Res组。采用Taqman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SIRTI的mRNA表达、Weston Blot检测各组细胞SIRTI蛋白表达、荧光分光光度计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荧光微量平板法检测不同浓度CSE刺激H9C2细胞产生ROS的变化、特异性荧光探针CM-H2DCFDA检测活细胞内ROS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CSE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显著降低,ROS表达显著增强。与CSE组相比,CSE+Res组SIRT1mRNA及蛋白质表达升高,ROS表达显著减少。随CSE刺激浓度增加,线粒体膜电位降低,ROS产生增加。提前给予Res可使线粒体膜电位升高,ROS产生减少。结论 Res可通过刺激SIRT1的表达而抑制CSE诱导的心肌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ROS的释放,这可能是其吸烟相关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诱导的心脏氧化应激损伤中发挥心脏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摘探讨白藜芦醇对力竭运动大鼠心肌细胞氧化应激、凋亡影响及机制。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力竭运动组、白藜芦醇50、100、200 mg/kg组,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缺血缺氧面积、心肌组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Ca~(2+)-ATPase含量,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法检测心肌细胞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力竭运动组大鼠心肌缺血缺氧面积[(112.27±48.27)μm~2]与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3.98±0.75)nmol/mgpro]明显升高、心肌组织SOD活性[(30.54±4.29)U/mgpro]与Ca~(2+)-ATPase活性[(0.32±0.03)mol/(mg·h)]明显下降、心肌细胞凋亡指数[(23.4±2.3)%]与心肌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1.28±0.32)、(1.59±0.12)]明显升高;与力竭运动组比较,200 mg/kg白藜芦醇组大鼠心肌缺血缺氧面积[(22.12±10.22)μm~2]与心肌组织丙二醛含量[(1.65±0.11)nmol/mgpro]明显减少、心肌组织SOD、Ca~(2+)-ATPase活性[分别为(69.57±9.02)U/mgpro、(0.72±0.11)mol/(mg·h)]明显升高、心肌细胞凋亡指数[(10.4±1.3)%]与心肌组织Bax、caspase-3蛋白表达[(0.36±0.11)、(0.62±0.13)]明显降低(P0.01);呈明显剂量效应关系。结论白藜芦醇可有效缓解大鼠力竭运动所致氧化应激状态,其机制可能与降低心肌组织Bax、caspase-3表达水平,减少心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miRNA-374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是否存在保护作用。方法取SD新生大鼠,分离心肌组织细胞培养,随机分为空白组(Blank)、阴性对照组(NC)(转染miRNA-374阴性对照序列),miRNA-374模拟组(转染miRNA-374模拟基因),miRNA-374抑制剂组(转染miRNA-374抑制剂)、siRNA-DTNA组(转染siRNA-DTNA)和miRNA-374抑制剂siRNA-DTNA组(转染miRNA-374抑制剂和siRNA-DTNA)。分别观察各组心肌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乳酸脱氢酶(LDH)的水平,并检测各组心肌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结果①过表达miRNA-374和DTNA会使AKT、Hes1、bcl2表达上升,使Notch1、DTNA、BAX、HIF-1α表达下降;②上调miRNA-374、下调DTNA能保护心肌细胞、促进心肌细胞增殖、改变心肌细胞的细胞周期、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结论 miRNA-374通过介导DTNA下调,并阻断Notch1通路,从而保护心肌细胞免受缺血再灌注的损伤。  相似文献   

17.
黑灵芝多糖对高糖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灵芝多糖(PSG-1)在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传代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control)组、高糖(HG)组、高糖+PSG-1(PSG-1+HG)组。各组进行以下指标观察: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试剂盒测定细胞内SOD活性和MDA的含量;流式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的含量。结果 HG组与Control组比较,细胞存活率和SOD的活性显著下降,ROS的产生和MDA含量升高;PSG-1+HG组与HG组相比,细胞存活率和SOD的活性显著上升,而ROS的产生和MDA含量降低。结论 PSG-1对高糖诱导的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心肌细胞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增强细胞内SOD活性,降低ROS的生成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采用氧乐果染毒的离体培养心肌细胞模型,观察法舒地尔对染毒心肌细胞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分离雄性SD大鼠心肌细胞,DMEM中常规培养.按培养基中氧乐果及法舒地尔剂量,分为不同剂量组培养,在3、6、12及24 h时,测定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根据各组心肌细胞的存活率,选取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进行心肌细胞收缩幅度测定,并检测培养基中的乳酸脱氢酶(LDH)活力及心肌细胞Bcl-2和Bax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染毒组心肌细存活率均明显降低,且随染毒剂量增高,心肌细胞存活率呈降低趋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各时点心肌细胞的收缩幅度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剂量染毒组比较,中剂量治疗组12h及24 h心肌细胞收缩幅度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培养基中LDH活力[(224.9±14.7)、(156.0±6.8) U/L]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59.2±6.5) U/L],中剂量治疗组LDH活力明显低于中剂量染毒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中剂量染毒组和中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降低,中剂量染毒组Bax蛋白表达明显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中剂量染毒组比较,中剂量治疗组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高,Bax蛋白表达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法舒地尔能抑制氧乐果诱导凋亡调节蛋白Bax、Bcl-2的异常表达,这可能是其减轻氧乐果对心肌细胞的损害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乙醇对心肌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6只,分别给予10%,20%,30%的乙醇和生理盐水腹腔注射,每日1次,连续30 d,通过心肌细胞的核固红-结晶紫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分析细胞凋亡及凋亡相关Bcl-2)和Bcl相关蛋白(基因--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基因(B-cenlymphoma/leukemia-2,Bcl-associated x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部分心肌细胞核染色质凝集,染为蓝紫色;定量分析显示,实验组异常的心肌细胞核明显多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心肌细胞中Bcl-2的表达弱于对照组(P<0.01),且分布不均;而实验组心肌细胞中Bax的表达明显增强(P<0.01),可见棕色粗大颗粒.结论 心肌细胞凋亡在乙醇对心肌影响的发生机制上发挥一定的作用;随着乙醇浓度的增加,心肌细胞的凋亡征象愈加明显;乙醇引起的心肌细胞凋亡与凋亡相关基因Bcl-2和Bax的异常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雌激素膜受体GPR30对去甲肾上腺素(NE)诱导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方法培养的新生大鼠心肌细胞分为空白对照组、NE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组(模型组)和在模型组的基础上应用不同浓度GPR30特异性激动剂(G-1)处理的实验组,G-1的浓度分别为10pmol/L、100pmol/L、1nmol/L、10nmol/L。应用免疫荧光细胞化学技术检测GPR30在心肌细胞内的表达、MTT和PI—hoechst染色对各组心肌细胞增值凋亡情况进行分析。结果GPR30在心肌细胞内大量表达,属于胞膜受体;它可抑制NE诱导心肌细胞的肥大,且具有浓度依赖性。结论GPR30可抑制去甲肾上腺素所诱导的心肌细胞肥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