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7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给予相应西医治疗,观察组给予针药结合治疗。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5.96%,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确切,能够迅速缓解症状,修复胃黏膜。  相似文献   

2.
目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观察.方法:选择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疗程为30 d.结果:两组有效率、症状积分及积分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消失快,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反流病的疗效。方法:48例胃反流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另一组为治疗组在口服奥美拉唑药物治疗同时,加用中医辨证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2.0%,对照组有效率70.1%,两组差别有显著性。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反流病疗效佳,临床上可积极选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自拟“和降汤”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胃食管反流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8例,采用埃索美拉唑、铝碳酸镁、吗丁啉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配合中药“和降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对照组为73.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GERD临床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的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5.
张卓 《当代医学》2013,(3):155-156
目的分析、研究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疗效。方法 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对照组采用多潘立酮片(吗丁啉)等常规西药治疗,均连续治疗30d;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症状积分及频率积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胃镜检查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安全、有效,可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的疗效。方法:胃食管反流病病人120例根据治疗药物的不同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口服奥美拉唑治疗,治疗组口服雷贝拉唑进行治疗。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6.7%,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时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复发率分别为3.3%和13.3%,对比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雷贝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能提高治疗疗效,减少复发,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陈学堂 《吉林医学》2012,33(9):1935
目的:观察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方法:68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均运用左金丸合四逆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进行治疗。结果:治愈33例,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临床症状消失快,无不良反应,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胃食管反流病是临床常见消化系统疾病,指胃部、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损伤。近年来,随着胃食管反流病在我国的发病率日渐增高,使临床日渐重视此病的治疗。临床上以质子泵抑制剂、胃黏膜保护剂等为该病主要治疗药物,但疗效尚不明显。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效果显著,本文就以60例患者为例,以此观察黄连温胆汤加减联合奥美拉唑对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作为研究,将其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雷贝拉唑治疗,观察组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比较显著(P <0.05);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组复发率为9.4%,低于对照组的37.5%,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采用雷贝拉唑联合多潘立酮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 目的:观察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联合质子泵抑制剂(PPI)与单纯PPI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 60 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奥美拉唑肠溶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以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两组治疗均以4周为1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 90%,对照组为 73.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和胃降逆方穴位贴敷联合PPI治疗肝胃不和型胃食管反流病临床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探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2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56例。对照组采用口服奥美拉唑、莫沙比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拟中药治疗。结果: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4%,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8.2%,两组病例治疗后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半年后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15年7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56例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采用数字单双号的模式分为对照组(单用西药)与观察组(中西医结合治疗),每组各28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对胃食管反流性咽喉炎患者,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要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储芸兰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31):1049-1050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胃食管反流性咳嗽(GERC)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3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和胃降逆止咳方;对照组30例,采用标准西药抑制胃食管反流治疗。3个月后评定疗效,随访1年观察其复发率。结果治疗组:显效19例,有效9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显效11例,有效10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70.0%.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治疗组复发1例,占3.6%,对照组复发8例,占38.1%,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GERC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消化内科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效果。方法:根据2011至2013年我院接收的102例胃食管反流患者来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均有51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雷尼替丁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6.08%,比对照组的84.31%要高一些;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对照组要高一些。结论:临床中胃食管反流病的患者接受奥美拉唑治疗可以有效的缓解症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 Hp)对胃食管反流的影响。方法:抽取2011-09~2013-09间入我院治疗的Hp感染合并消化性溃疡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患者随机分为根除组和观察组两组,A组30例为根除Hp治疗,B组26例为单纯抑酸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几率。结果:A组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为43.33%,B组胃食管反流病发生率为42.31%,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停药后1、3个月后胃食管反流病的发生率与B组无显著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消化性溃疡患者根除幽门螺杆菌根治情况与胃食管反流的发生率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解郁清胃汤结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雷贝拉唑钠肠溶片联合枸橼酸莫沙比利片口服,观察组给予解郁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口服。比较2组患者炎性因子、胃食管动力学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炎性因子水平、卧位反流时间百分比、立位反流时间百分比与总反流时间百分比,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食管括约肌压力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郁清胃汤联合奥美拉唑治疗肝胃郁热型胃食管反流病,可明显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胃食管动力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胃食管反流病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和对照组(西沙比利单一治疗)各34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3个月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53%;且观察组患者的3个月复发率较对照组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西沙比利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有良好疗效,可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林秋富 《吉林医学》2014,(26):5820-5820
目的:对小剂量红霉素结合西咪替丁治疗婴儿胃食管反流病的效果进行分析与探讨。方法:选择100例胃食管反流病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患儿实施小剂量红霉素结合西咪替丁治疗,对照组患儿实施头孢美唑纳结合西咪替丁治疗,对两组患儿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达到94.0%,对照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78.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研究表明,小剂量红霉素结合西咪替丁能够有效治疗婴儿胃食管反流病,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雷贝拉唑联合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临床效果,为门诊更科学、合理、有效治疗胃食管反流病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就诊于我院消化内科门诊的胃食管反流病病人12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单用法莫替丁抑酸治疗,而观察组联合使用法莫替丁和雷贝拉唑。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胃食管反流并治愈率及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结果联合应用雷贝拉唑和法莫替丁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缩短了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了胃食管反流病的治愈率,两组患者均无明显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雷贝拉唑联合法莫替丁能够有效改善胃食管反流病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可在门诊治疗中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西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的效果。方法:将96例新生儿胃食管反流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用体位疗法,治疗组加服西沙必利。结果:治疗组显效5例,痊愈45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无效39例,显效6例,痊愈1例,总有效率15.21%。结论:西沙必利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满意、方便、安全、适应性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