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常喉部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的喉内收运动,在吞咽过程中这一生理活动能有效地防止误咽。异常喉反射可造成反射性呼吸暂停、特发性喉痉挛甚至窒息。对上述经喉上和喉返神经传导、脑干为媒体的喉感觉通路的功能研究不仅能深入了解误咽的发生机制,而且有利于了解异常喉反射的原因。运用喉脑干诱发电位对喉反射进行研究是一项新的尝试,目前还停留在动物实验阶段,国内尚未见有报道。本文通过刺激成年兔喉上神经而诱发的脑干电位,分析刺激参数和刺激部位改变对电位潜伏期、阈值及波形的影响,以探讨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喉科学     
970873实验性喉脑干诱发电位/王家瑜…//听力学及言语疾病杂志一1996,4(3)一118~121 正常喉部受刺激后可引起反射性的喉内收运动,在吞咽过程中这一生理活动能有效地防止误咽。异常喉反射可造成反射性呼吸暂停、特发性喉痉挛甚至窒息。对上述经喉上和喉返神经传导、脑干为媒体的喉感觉通路的功能研究不仅能深入了解误咽的发生机制,而且有利于了解异常喉反射的原因。运用喉脑干诱位电位对喉反射进行研究是一项新的尝试,目前还停留在运行实验阶段,国内尚未见有报道。通过刺激成年兔喉上神经而诱发的脑干电位,分析刺激参数和刺激部位改变对电位…  相似文献   

3.
通常认为,甲状腺手术中,喉返神经损伤的最常见部位是喉返神经进入喉部的穿入点以及与咽下缩肌的环咽部有关的那段喉返神经。为此,作者对25个人尸标本块就喉返神经进入喉部的穿入点、穿入点与正中矢状面和环状软骨下缘横断面的距离,以及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的关系进行了解剖分析。每一尸标本块均包括:舌、咽、喉、食管、气管及左、右侧喉返神经。喉返神经的解剖从第10气管环高度开始向其在喉部的穿入点的方向进行。结果表明,喉返神经以两种类型穿入喉部。Ⅰ型:喉返神  相似文献   

4.
喉神经肌蒂移植术,选择好病人是手术成功的基础,其适应征是双侧喉返神经麻痹已一年且无一侧有恢复希望者。患者大多为颈部手术如甲状腺癌或其他病变手术所致。作者分析了200例双侧声带麻痹至少已一年者,有三分之一伴单或双侧环杓关节固定或活动严重受限。此类患者作神经移植毫无意义,确定方法是在全麻下经前连合镜探触的杓状软骨是否固定。触诊器械要放在喉后部,不要放在声带突顶或声带本身。正常声带活动是杓状软骨体向外侧移位,后声门裂明显增大;如环杓关节固定强硬,可能杓状软骨带动喉部一齐移动,可见对侧杓状软骨同时被牵拉,而后声门裂不见增大。触诊器如放在声带或声带  相似文献   

5.
人们常根据动物试验得出的理论,去解释人喉麻痹后的解剖状态和生理表现,这是不可靠的。在临床及科研上,单、双侧喉上神经及其分支的麻痹常被忽视。本文介绍60多例喉麻痹之动态相,将有助于认识和诊断各种类型之喉麻痹。重点是单、双侧喉上神经麻痹之解剖和生理表现。从喉之发展史看,最初是括约器官,后进化能发声、讲话器官。支配神经受损引起发声、吞咽、吸入机能障碍。喉受迷走神经之喉上神经及喉返神经支配,喉上神经在结状神经节下方的迷走神经干分出,分为内外支,内支穿过甲舌膜司喉上之感觉和分泌功能;外支含运动纤维,支配环甲肌。喉返神经系运动神经,支配喉内肌,亦司声门、声门下区、气管上部之感觉和分泌功  相似文献   

6.
近百年来许多人在实验及临床工作中研究解决喉返神经麻痹的功能恢复问题。曾采用喉返神经直接吻合、喉返神经与其他运动神经(舌下神经降支、迷走神经、膈神经等)吻合或端对边吻合、喉返神经与劈开的迷走神经吻合、切断的喉返神经中枢端或膈神经中枢端植入外展肌或内收肌等方法,由于吻合处瘢痕组织妨碍神经纤维生长及再生神经纤维产生轴索紊乱或植入的神经  相似文献   

7.
全麻下行硬质广视野镜检查可诱发显著的交感神经反射反应,导致心动过速及高血压。此反应主要由导入硬质支气管镜及其后导入直接喉镜和气管内插管期间喉及呼吸道粘膜的敏感性反射所致。导入硬质支气管镜及气管内插管期间交感神经传入支的反射性反应部分是相同的。两者分别可刺激会厌,声门及上呼吸道,迷走神经支,喉神经内上支及喉返神经的神经支配区域。由于心动过速及高血压潜在地危害着患心血管疾患的病人,有必要采用另外的给药方法,包括局部麻醉。以消除血液动力学反应及喉部刺激。  相似文献   

8.
环咽肌附着于环状软骨旁,将下咽及食管分开,由咽丛及喉返神经支配,吸气及吞咽间期时收缩闭合食管、防止胃及食管内容物返流,吞咽时松弛利于食物通过。多种疾病可影响环咽肌导致咽下困难:①神经性疾病,如肌萎缩性侧索硬化或多发性硬化;②脑血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外伤后喉-气管狭窄合并其他喉部损伤较多见。合并于喉外伤的常见损伤有:①喉气管在环状软骨下缘断裂,气管回缩到纵隔内;②喉返神经拉长或拉断;③环状软骨骨折;④喉粘膜回缩致环状软骨裸露。患者外伤后将立即出现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如颈部有擦伤及皮下气肿提示呼吸道有损伤,内腔镜检查可确诊。如喉返神经麻痹或呼吸道管腔塌陷,可导致呼吸道急性阻塞;出血亦可引起急速或缓慢的窒息。经姑息疗法(气管切开术,或最好先采用喉-气管插管术)后,病人存活,则可发生炎性纤维性狭窄。喉损伤的手术治疗,可按下列原则进行: 1.缝合喉-气管断裂处:一般很容易将向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劈开颈段迷走神经中喉返神经支修复大鼠声带麻痹的手术方法和手术效果。方法:首先运用剥离法及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方法确定喉返神经支在颈部迷走神经中的位置,将60只SD大鼠被分为3组,实验组为迷走神经劈开术吻合组,切断右侧喉返神经,将其远断段与劈开的颈段迷走神经的喉返支吻合。对照组为喉返神经端端吻合组,切断右侧喉返神经后立即行神经吻合。正常组不做处理。术后3个月利用纤维喉镜及神经肌电图观察声带活动及神经再生情况。结果:喉返神经束位于颈段迷走神经前内侧,单独成束,直径为总干的1/4。术后3个月2种手术方法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中准确定位,为手术操作提供了重要的解剖标志。迷走神经劈开术为喉返神经修复术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1.
虽然目前已公认喉返神经分布于同侧除环甲肌以外之所有喉内肌肉,喉部粘膜感觉神经来自喉上神经之喉内支与喉返神经之分支。然而对喉上神经是否有一分支分布于杓间肌的内收肌始终存在着争论。作者首先回顾了过去有关喉部肌肉及粘膜感觉神经分布之各种意见,然后描述在6—25倍手术显微镜下对12例22侧新鲜尸检喉部标本进行的显微解剖和6例3—4个月胎儿喉组织切片的观察结果:(1)喉上神经仅有穿通支经过杓间肌分布于喉后部粘膜,并无分支终止于杓间肌。(2)喉上神经的最下支向下越过环杓后肌与喉返神经感觉支相吻合,形成Galeni攀。  相似文献   

12.
报告59具成人尸体的117条喉返神经解剖结果:喉返神经在喉外区有分支者占67.52%,大多分为前后2支进入喉内,喉返神经与甲状腺、甲状腺下动脉关系密切,术中如不注意,易致误伤。同时,测量喉返神经在主动脉弓处、从迷走神经干分出部位的高低,指出,喉返神经不同部位的损伤决定声带麻痹后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一、人喉发声过程的神经肌肉机制 (一)喉返神经与喉上神经:Gacek等(1976)分析猫的右喉返神经,见565根纤维中55%是有髓鞘运动神经纤维(直径4~9μ,其中9%4~6μ者来自背核,46%6~9μ者起自疑核),45%是感觉神经纤维(1~3μ直径者占32%,分布于喉外气管食管处;4~9μ者占11%,分布声门下区,其余10~15μ的纤维分布于肌肉或下行至胸部)。翌年,氏等又证明猫喉的内收和外展神经元在疑核内是背、腹分开的,其轴突在迷走神经是散在的,进入喉部前集合成内收、外展纤维各半的喉返神经。 Sampson等(1964)曾发现猫叫时或以气流吹动声带粘膜时,喉上神经内支的传入冲动增强Gould等(1975)发现麻醉阻断喉上神经内支并不影响开始呼气到发出声音的时值,也不影响自起音后200ms内呼气量;如发轻声,发声前的呼气量明显减少,起音后气流波动的持续时间明显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正常喉肌诱发电位特点,得出其参数正常参考值范围,以利于喉神经功能的评估.方法 检测36例健康受试者72侧喉诱发电位反应,刺激相应喉返神经、喉上神经内、外支及迷走神经,检测诱发肌电反应潜伏期、时程、波幅(电位).结果 甲杓肌喉返神经诱发肌电潜伏期正常参考值(-x±2s,以下同)为(1.13~2.25)ms,迷走神经诱发肌电潜伏期(2.57~5.85)ms,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潜伏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右侧迷走神经诱发肌电潜伏期(2.01~4.53)ms,左侧迷走神经(3.70~6.98)ms,双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侧明显较右侧长.诱发肌电时程和波幅各神经亦略有差异,时程差异较小,波幅值变化较大.刺激喉上神经(外支)在环甲肌可直接引出诱发电位,其波形和潜伏期与喉返神经诱发电位大致相同,刺激喉上神经(内支)在甲杓肌、环杓侧肌和环杓后肌可引出反射性感觉诱发电位前波R1和迟发波R2.结论 喉各支配神经诱发电位特点各不相同;神经诱发电位的潜伏期相对时程和波幅来说,是更重要的评估参数.  相似文献   

15.
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颈段定位及临床应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颈段的位置及应用神经端侧吻合术修复喉返神经损伤的效果。方法 :SD大鼠 2 0只 ,采用剥离法 ( 10只 )及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 10只 )确定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中的位置 ;将 60只SD大鼠分为 3组 :实验组 :切断右侧喉返神经 ,将其远断段与迷走神经颈段喉返束端侧吻合 ;对照组 :切断右侧喉返神经后立即行神经端端吻合。正常组不做处理。术后 1、3个月利用纤维喉镜及神经肌电图观察声带活动及神经再生情况。结果 :喉返束位于迷走神经前内侧 ,单独成束 ,直径为总干的 1/ 4。术后 1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纤维喉镜及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 P <0 .0 5 )。术后 3个月两组检查结果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结论 :喉返神经在迷走神经中的准确定位 ,为手术操作提供了重要的解剖标志 ;神经端侧吻合术效果与神经端端吻合术相似 ,为喉返神经修复术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16.
非返喉下神经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返喉下神经是由颈段迷走神经分出并直接达喉的一种解剖学变异,绝大多数发生于右侧,亦可能与喉返神经共存。在甲状腺等颈部手术很易造成其损伤,故应充分认识,谨慎操作,防止误伤。  相似文献   

17.
喉返神经成形术的研究及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述声带麻痹后喉返神经成形术的实验研究及进展概况。包括喉返神经断端吻合术,膈神经移植术,迷走神经与喉返神经吻合术及舌下神经袢喉返神经吻合术。一些研究者的实验结果有待进一步评价,距离临床应用还有不小差距。  相似文献   

18.
喉部防御功能由于声门括约性闭合,可防止异物进入下呼吸道,这是喉部保护下呼吸道的重要作用。作者利用喉上与喉返神经密切的联系来测定诱发声门闭合反射的神经生理,及其在左右喉返神经反应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甲状腺手术中保护喉返神经的方法。方法:术前经B超证实36例甲状腺疾病患者病变部位、范围及性质,术中依靠一些解剖标志寻找和识别喉返神经并加以保护。结果:36例患者术后32例无声带并发症,4例术后声嘶,随访3~6个月,2~6个月声嘶恢复正常。结论:手术中解剖喉返神经必须遵循规范化操作原则,首先在甲状腺下极甲状腺下动脉周围寻找喉返神经,若有困难可在喉返神经入喉处,亦可在颈动脉鞘迷走神经附近寻找。  相似文献   

20.
侵及梨状窝底、一侧甲状软骨以及一测环状软骨的梨状窝癌的m除常导致喉咽缺损。该文旨在对用感觉性烧掉经游离应解和游离软骨移植重建此类型喉咽缺损作评价。在微血管游离皮瓣应用个修复头颈部缺损以前,该类病人,尤其那些近全喉切除的病人,术后很难技管。将感觉性皮瓣的神经和有关传入神经吻合可达到官透咽喉部感觉的功能,有助一手夺咽和防止误吸。该文介则用感觉性饶神经前臂皮瓣时半环状软骨半甲状软骨切除后的半喉及【;咽行功能性修复。卜团的缺损包括个环状软骨和半甲状软骨,粘膜缺损从环后粘膜中线问外后转向包括对测裂状南侧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