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 毫秒
1.
随着CT的广泛普及应用和院前急救的发展,CT发现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例越来越多,重视其早期CT表现,不但能提高影像工作人员对本病的认识,更能为临床及时实施有效的诊疗提供帮助。笔者搜集我院2000年2月~2009年4月住院患者中经CT复查证实的31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例,回顾性分析其首次CT异常征象,评价这些早期征象对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预期诊断意义.以利早期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发生时间,提出CT随诊的重要性。方法搜集临床资料完整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35例,回顾性分析血肿发生的时间及CT表现特点。结果迟发性颅内血肿CT表现为脑内血肿28例,硬膜下血肿5例,硬膜外血肿2例。发现血肿时间为6~24h者占74.3%(26例),24~72h者占20.0%(7例),3~7d者占5.7%(2例)。结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在伤后24h内,是CT复查最重要的时机,及时诊断和治疗是临床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体会(附84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84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和预后,分析其GCS评分、年龄、首次颅脑CT表现和损伤方式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系.结果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有:减速性和复合性损伤;GCS评分9~12分;首次颅脑CT表现为颅骨骨折和脑挫伤;年龄>60岁.结论 确定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早期诊断是改善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李英洲  闫忠庆 《医药世界》2010,12(3):264-265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迟发性脑内血肿的CT表现。方法:搜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40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40例迟发性脑内血肿首次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局限性脑实质密度降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局限性脑占位效应,脑沟变浅,脑中线结构偏移;硬膜下血肿等。所有迟发性血肿均发生在24~96h。结论:CT没有发现脑血肿,对症治疗后病情不见好转,症状加重者,应立即再次CT扫描,以便及时明确诊断,采取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颅脑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颅脑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及诊断。方法搜集CT复查证实的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36例,对其首次CT检查及复查的CT影像进行分析。结果36例迟发性脑内血肿首次CT检查主要异常表现包括:①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28例;②限局性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21例;③局部脑占位效应19例;④硬膜下血肿10例。结论脑外伤后首次行CT检查,出现:局限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限局性脑实质密度减低,灰白质分界不清,局部脑占位效应,硬膜下血肿,提示此部位可能出现迟发性脑内血肿,应及时复查CT。  相似文献   

6.
陆映宏 《江西医药》2004,39(2):132-133
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是指外伤后首次CT检查没有血肿的部位,经复查后发现血肿。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本文收集我院1994~2002年间收治的迟发性外伤性脑内血肿32例,现对其临床资料及其CT表现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CT表现以及这些表现对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诊断意义。方法:对4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首次CT表现及复查CT表现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首次主要CT表现为:(1)脑内出现灰白质不清的低密度影;(2)蛛网膜下腔出血;(3)局部轻度脑占位效应;(4)硬膜下血肿;(5)骨折。结论:脑外伤后CT检查时,如出现局部脑实质密度减低、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占位效应及硬膜下血肿、骨折,应做CT复查,对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减少医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方振扬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63-2464
目的:总结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8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47例,痊愈33例,好转6例,死亡8例;保守治疗35例,痊愈32例,3例属脑疝晚期,家属拒绝治疗出院后死亡。结论:重复CT扫描是早期诊断迟发性脑内血肿的首选方法,有脑挫裂伤和蛛网膜下腔出血应警惕有发生迟发性脑内血肿的可能,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注意意识状态的演变,早期发现和及时处理是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中及术后,如何及时发现迟发性颅内血肿并治疗及处理合并伤以提高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2例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清除术后继发迟发性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存活27例,死亡5例。术后随访3~6个月,根据GOS评分判定疗效,恢复良好21例,重残6例。结论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肿胀或术后病情恶化者应想到继发迟发性血肿的可能,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早期复查CT是及时诊断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最有效方法。根据血肿的形成时间、部位、血肿量和患者的症状、体征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选择手术或保守治疗。早诊断、早治疗及时处理多发伤可提高疗效,降低病死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总结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 对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 手术治疗17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11例,1例于术前准备时死亡,结论 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手术预后好。  相似文献   

11.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及治疗(附5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对我科1998年2月-2005年7月收治的52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脑内血肿37例,硬膜外血肿8例,硬膜下血肿7例,98.1%(51例)发生在伤后72h以内,44例手术治疗,死亡9例(17.3%)。结论合理运用动态CT检查,争取早期诊断,积极手术治疗,能有效降低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致残率和死亡率。  相似文献   

12.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2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29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治疗17例,痊愈13例,好转2例,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11例,痊愈11例.1例手术前准备时死亡.结论:CT扫描复查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对于有颅骨骨折者应提高警惕,及时手术,预后好.  相似文献   

13.
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诊断及手术探查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了我科2000年6月至2005年8月收治的92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其中硬膜外血肿13例,硬膜下血肿11例,脑内血肿49例,多发性血肿19例。结果本组非手术治疗20例,其中3例确诊后已处于脑疝晚期,1例拒绝再手术自动出院,余16例血肿吸收后出院。手术清除血肿72例,出院时良好52例,中残4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伤后半年GO S评分:恢复良好53例,中残3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9例。结论迟发外伤性颅内血肿早期临床表现较首次CT图像显示脑损伤严重的多,对有明显占位的迟发性颅内血肿尽早手术清除血肿,对出血量较小无明显脑受压者先保守治疗,并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动态观察头颅CT。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迟发性颅内血肿的早期诊断和正确的治疗措施.方法 对入院首次CT检查未见血肿,以后的病情恶化时复查CT和术后患者行持续颅内压(ICP)监测发现急剧升高,证实发生颅内血肿的66例病例进行临床分析.结果 本组66例迟发性颅血肿患者,预后良好14例,中残10例,重残12例,植物存活0例,死亡30例,死亡率45.5%.结论 在清除急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时发生急性脑膨出,或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出现病情恶化,或颅内压在原基础上突然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应考虑迟发性血肿形成可能,宜尽早钻颅探查或复查CT,及早发现及时治疗可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发生机理、CT表现特点及复查时间。方法 收集32例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主要对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部位、大小等进行分析。结果 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发现时间多在伤后12~24小时之后,血肿一般不大,多居脑外围,额叶居多。结论 发现外伤性迟发脑挫裂伤最佳CT检查时间为伤后12~48小时。对临床症状持续或加重的患者,应及时行CT复查。  相似文献   

16.
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系指头部受伤后,首次头颅CT扫描颅内束发现血肿的部位,经一段时间以后再次CT扫描或经手术发现的新血肿。现对我科150例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患者的护理经验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分析颅脑外伤后脑内迟发血肿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与临床意义。方法对颅脑外伤后出现脑内迟发血肿的12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形成的原因及防治措施与临床疗效。结果脑挫裂伤是发生迟发性脑内血肿(DTICH)的重要基础,脑挫伤程度越重,其发病率越高。结论外伤性迟发性脑内血肿形成的原因复杂,重复CT扫描是早期发现DTICH的关键,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能有效地降低外伤脑内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特点、机制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来收治的37例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的临床资料。31例行颅骨切除清除血肿减压,6例在显微镜下行小骨窗切开清除血肿。结果本组37例再次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恢复良好15例,中残9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7例。结论脑挫伤、蛛网膜下腔出血、颅骨骨折、高龄为外伤性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高危因素,降低外伤性颅内迟发性血肿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临床应采取相应的有效预防措施,并强调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复查CT,以便及时发现并再次手术清除继发性血肿。  相似文献   

19.
倪烨  熊斌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6):2478-2479
目的:探讨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的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诊治方法.方法:对我院收治的74例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迟发性外伤性颅内血肿发生在24小时内占79.73%,72小时内占91.89%;死亡率达28.38%.结论:迟发性颅内血肿多发生于72小时内,伤后24小时最高,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预后极为重要.头颅CT扫描是早期诊断迟发性颅内血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分析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的CT与临床表现关系。方法收集经CT复查证实为外伤性迟发性脑挫裂伤患者28例,主要分析其CT影像学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 首次颅脑CT平扫未见明确脑挫裂伤征象,短期内复查CT发现典型脑挫裂伤病灶,额颞叶最常见,多位于脑较表浅部位,复查时症状均持续存在或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及神经体征。结论紧密结合临床及时复查CT对迟发性脑挫裂伤诊断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