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超声在鉴别乳腺肿物良恶性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乳腺肿物手术并经病理证实患者110例,观察乳腺肿物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的表现,而得出良恶性肿物的特征.结果 乳腺良恶性肿物在形态、边界、包膜、内部回声、后方衰减、回声类型、钙化、腋窝淋巴结、彩色多普勒检查及频谱多普勒检查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导管扩张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乳腺良恶性肿物在二维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查存在差异,对诊断有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块的二维声像图及彩色血流特点,提高乳腺肿瘤的超声诊断率.方法:回顾性分析1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肿块声像图特点及彩色血流分布情况,同时进行了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结果:良、恶性乳腺肿瘤的声像图表现有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形态、边界、内部回声、后方声衰减及钙化灶有无等方面.恶性肿瘤的纵横比多大于0.8cm.彩色多普勒探测恶性肿瘤内部具有丰富的高速动脉血流,检出率明显较良性肿瘤高.结论:二维声像图与彩色多普勒紧密相结合进行分析,可提高乳腺肿瘤的定性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40例乳腺肿瘤患者的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对照,总结良、恶性肿瘤的声像特点。结果 240例乳腺肿瘤均行手术治疗,超声诊断乳腺癌62例,乳腺纤维腺瘤168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病理诊断乳腺癌61例,乳腺纤维腺瘤166例,导管内乳头状瘤6例,脂肪瘤4例,增生结节2例,超声诊断乳腺癌的符合率为98.4%,乳腺纤维腺瘤准确率98.8%,两种肿瘤的回声均以低回声为主,而乳腺恶性肿瘤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CDFI血流丰富,阻力指数(RI)呈高阻血流,良性肿瘤无血信号或少量及点状血流信号,RI呈低阻血流。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对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有较高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超声对乳腺肿块的诊断价值,提高术前超声定性诊断的符合率。方法:本文对146例乳腺肿块患者进行二维超声检查,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并与术后病理对比,旨在提高乳腺肿块的超声诊断符合率。结果:乳腺良、恶性肿瘤在肿瘤边界、形态、边缘回声、包膜、内部回声、纵横比,后方回声、钙化灶及有无腋窝肿大淋巴结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乳腺肿块以低回声常见。结论:根据乳腺超声声像图特征,结合彩色多普勒血流检测,可提高术前超声对乳腺肿块的定性诊断的符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肿瘤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定性判断的价值。方法将100例乳腺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诊断效能,并统计乳腺良恶性肿瘤的声像图特征。结果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良性肿瘤的诊断符合率为97.50%,恶性肿瘤诊断符合率90.00%。乳腺恶性肿瘤的边界、内部回声、形态、后方有无衰减、动脉阻力指数、纵横比与良性肿瘤比较,P0.05。结论乳腺肿瘤的良恶性诊断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8例乳腺癌患者及3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二维超声声像图及彩色多普勒特点.结果 乳腺癌31例表现为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呈蟹足样,内回声不均匀,以低回声为主,24例见微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32例为Ⅱ~Ⅲ级,30例阻力指数(RI)≥0.7.乳腺良性肿瘤中30例表现为形态规则,边界清,有包膜,内回声均匀.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32例为0~Ⅰ级,6例为Ⅱ~Ⅲ级,探及频谱12例,10例RI<0.7(P<0.05).乳腺癌的血流分级、阻力指数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高频彩超检查诊断乳腺肿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玉红 《吉林医学》2010,31(4):474-475
目的:分析乳腺良、恶性肿瘤高频彩超的声像图特点,探讨高频彩超诊断乳腺良、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对经病理证实为乳腺良性肿瘤的37例和恶性肿瘤的24例患者的高频彩超声像图及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血流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按病理检测分为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乳腺良性肿块大多形态规则,边界清楚,有较薄的包膜回声和侧方声影,多数肿块内部回声均质,呈低回声,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为0~Ⅰ级。声像图表现:乳腺纤维腺瘤表现为肿块,形态多呈椭圆形,边界清楚,纵横比<1。恶性肿瘤声像图的共性特点为肿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边缘不规整,多呈蟹足样或分叶状向周围组织浸润,肿块内部多为不均质低回声,肿块后方回声衰减,可见斑点状微钙化灶,导管延伸或呈分枝状扩展,纵横比≥1,彩色多普勒血流分级大多为Ⅱ~Ⅲ级;同侧腋窝淋巴结肿大,血流丰富。结论:高频彩超对乳腺肿瘤的检出率高,声像图能清晰显示各类肿瘤形态、大小、内部结构、与周围组织关系。不同肿瘤其声像图特征的病理基础不同,对乳腺良恶性肿瘤的鉴别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讨论乳房肿块患者运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临床价值。方法从我院2015年6月份到2016年6月份选取286例确诊为乳房肿块患者作为试验对象,286例患者均实施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并分析乳房良恶性肿块的图像特点、良恶性肿块的血流参数定量及血流丰富程度分级,并予以比较。结果 286例患者检查显示有239例患者为良性肿瘤,病理检查显示乳腺纤维瘤为139例,占58.2%;有47例患者为恶性肿瘤,病理检查显示包括浸润性导管癌、黏液性腺癌、浸润性小叶癌、浸润性大汗腺癌、乳腺小管癌、乳腺腺样囊性癌。良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包括边缘光滑、形态规则、存在包膜、内部存在均质低回声或者无回声、后方回声增强或者正常、不存在组织浸润。恶性肿瘤的声像图表现为形态无规则、边缘呈锯齿、内部存在不均质低回声、后方回声衰减、部分内部有轻微钙化。恶性病灶的Vmax、RI相比良性病灶要高,数据比较统计学成立(P0.05)。恶性病灶血流分级多为III级,良性病灶血流分级多为0-I级。结论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房肿块患者进行检查,对病灶的定性有积极意义,能够清晰展示良恶性病灶的图像特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DFI)在乳腺实质性病灶中的血流信号及超声特点,评价其在乳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探讨乳腺良恶性肿块的彩色多普勒超声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采用二维超声观察肿块的形态、边缘、内部回声、包膜、纵横比,有无钙化灶、有无后方衰减及侧方声影、血流信号分布等情况,并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观察肿块内部血流分布情况,并测量血流阻力指数(RI).CDFI超声成像技术对212例(292个肿块)乳腺实质性肿瘤进行超声检查,将术前经超声检查的215例患者138个乳房手术的超声定性诊断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病理诊断良性肿瘤129例,恶性肿瘤86例.其中恶性肿瘤内部及周边见丰富彩色血流信号显示(79/86),穿通血管和分支血管居多(66/86),且内部可见大量散在钙化或簇样钙化(83/86),而良性肿瘤内彩色血流信号及穿通血管较少,仅有4例肿块内部可见钙化.其中86例患者共92个乳腺肿块中78个肿块超声诊断为乳腺癌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3个误诊为良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0.5%;另27个肿块超声诊断为良性肿块的与病理结果相符,有1例误诊为恶性肿块,诊断符合率为91.4%.结论 超声诊断乳腺癌和乳腺纤维腺瘤的敏感性、特异性、准性分别为89.66%、44.44%、78.95%和95.65%、37.5%、87.04%.二维超声结合CDFI检查在乳腺良恶性肿瘤鉴别诊断中有很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乳腺癌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晓燕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63-2065
目的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癌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8例乳腺癌患者及67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超声声像图,对乳腺癌二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特点进行总结.结果 乳腺癌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的肿块二维超声声像图表现存在差别.CDFI示乳腺癌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95.6%(65/68),乳腺良性肿瘤患者肿块内血流显示率为47.8%(32/67).乳腺癌患者肿块内血流分级较乳腺良性肿瘤患者高(P<0.01);其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速度(PSV)及阻力指数(RI)显著高于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肿块多表现为伸入性动脉血管(76.5%).结论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良恶性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当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乳腺肿块内部或周围,或异常回声区内探及丰富血流信号,流速曲线显示为高速高阻时,应高度怀疑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近年新生儿、婴儿、成人麻疹患者逐年增加,临床表现一般仍较典型,成年人麻疹患者全身中毒症状较重。麻疹抗体检测结果阳性是主要的诊断依据。麻疹发病的双相移位的机理可能是,免疫保护力不足,婴儿出生时麻疹抗体力低。孕期母传胎的麻疹抗体减弱,母经乳汁传给婴儿的抗体减弱,成人麻疹抗体水平逐年下降。预防措施是怀孕前给予育龄妇女麻疹疫苗接种,鼓励母乳喂养,麻疹疫苗计划免疫适当提前,在成人追加麻疹疫苗的免疫,加强病毒变异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12.
重度妊高征表现为高血压、蛋白尿、浮肿等症状 ,严重可以导致母婴死亡。对妊娠足月的重度妊高征 ,可以根据其临产与否及宫颈条件 ,立即决定其为阴道分娩或是剖宫产术。对于妊娠晚期的重度妊高征 ,因其胎龄不足月 ,胎儿生长发育及胎肺成熟度情况需通过一定时间的治疗 ,根据其病情变化来决定其治疗方案或终止妊娠的时机[1,2 ] 。这就需要我们对这一阶段的治疗进行监测 ,防止母儿并发症的发生。现将 2 0 0 0年至今我院收治妊娠晚期重度妊高征 30例的监测结果回顾分析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孕 31~ 36周重度妊高征 30例 ,其中 …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80例局限于小腿或手或足的银屑病。均经皮肤组织病理检查确诊。因部位比较特殊。受多种理化因素影响,使皮疹形态发生轻重程度不同的变化,常看不到典型损害,因而误诊为神经性皮炎,湿疹,慢性皮炎及癣等。作者对误诊原因进行了分析后,提出了鉴别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解决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中神经压迫。方法对1980~1998年再手术资料进行统计分析,讨论分析再手术原因,再次手术前影像学检查,观察病理变化以确定再手术方法。结果对11例随访6个月~1年,优7例(68.4%),良3例(36.8%),差1例(2.8%)。结论初次手术前详细查体和分析X线片,术中用导尿管和神经剥离探查,尽量避免髓核遗留,手术范围不宜太大,尽量减少对软组织和脊柱结构的破坏,避免形成硬膜囊与神经根粘连而致单纯形疤痕。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降钙素原变化率的测定对细菌性肺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住院治疗的细菌性肺炎患者72例,根据治疗效果分为治疗有效组(有效组)47例和治疗无效组(无效组)25例,对治疗有效组和无效组中的降钙素酶原变化及影响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有效组治疗后3天及治疗后7天的降钙素酶原显著低于无效组的患者(P<0.05);年龄>65岁、心功能≥3级、COPD、糖尿病、肺部双侧受累(X线示)、菌血症、感染性休克和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感染性休克、肺部双侧受累、3天内降钙素酶原变化率<30%及心功能≥3级是影响细菌性肺炎治疗效果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测定降钙素原变化率对细菌性肺炎的疗效评估具有重要临床意义,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介绍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手术配合做法;方法:主要在手术配合的六个方面,解决防感染、防栓塞等问题。结果:30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均获成功,结论:手术配合是护士责任心和基本功的全面体现,对提高手术效果有至关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18.
19.
20.
以^3氢-胸腺嘧啶核苷放射自显影法及HE染色,观察并分别测定了18例正常子宫内膜增殖中期,15例增殖晚期的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的标记指数、分裂指数。结果显示:子宫内膜增殖晚期腺上皮细胞或间质细胞之LI均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同时,增殖晚间质细胞之MI也明显高于增殖中期,即此两种细胞在增殖晚期中增生明显,其增生状态初步获得了定位定量测定的正常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