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作者对山东栖霞县所引种的防风水提物与当地野生防风水提物的主要药理作用和毒性进行了比较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引种防风水提物的镇痛、解热和抗惊厥作用与野生防风水提物的作用基本相似。LD_(50)测定结果表明直播防风水提物毒性较大,扦插防风次之,野生防风毒性最小,故认为引种防风完全可以代替野生防风使用。  相似文献   

2.
直播、移栽和抽薹防风与野生防风药理作用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不同类型的栽培防风的质量进行药理学评价,以期合理地开发、利用栽培的防风资源。方法与野生防风的药理作用进行比较研究,解热作用采用2,4-二硝基苯酚致热法、镇痛作用采用扭体法、抗炎作用采用小鼠耳肿胀法。结果抽薹防风的药理活性并未降低;栽培的移栽防风的药理活性达到野生防风水平,质量较好,而直播防风质量最差。结论传统的单纯以外观性状评价栽培防风药材质量缺乏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防风的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为常用中药材,具有解表、祛风除湿的功能。主要分布于东北、内蒙及河北等地。近年来,由于耕地面积的扩大及牧业的发展,使野生资源锐减,供需矛盾紧张。防风野生变家种势在必行。 从70年代开始,我省开展了防风栽培研究和试种,由于防风栽培中存在的问题尚未得到解决,至  相似文献   

4.
威海市药材公司几年来利用防风根催芽的方法,既能克服防风直播出苗困难又易造成缺苗的问题,又能适当延长营养生长期,有效地控制防风抽苔,使当年的产量比直播的提高一倍。方法是在秋季收获防风时用的断根或用春播的实生苗的幼根,挑选长约10—20厘米,粗约0.5厘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实验观察比较商品防风饮片与野生防风的药理作用,进而确定商品防风的药理作用,为其入药使用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小鼠醋酸扭体法、耳廓二甲苯致炎法及大鼠酵母致热法,分别比较商品防风饮片与野生防风在镇痛、抗炎、解热等方面的作用。结果:商品防风与野生防风在镇痛、抗炎、解热等方面的作用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栽培与野生防风的HPLC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年鹤  袁昌齐 《中药材》1990,13(10):9-10
防风为常用中药之一,其植物来源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Schischk.的根和根茎,主产东北及内蒙,为野生药材,俗称关防风.近年来江苏等地进行了防风的引种栽培.为对栽培品与正宗关防风进行品质比较,我们进行了其高压液相色谱的测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一、材料 1.关防风:市售商品,形态符合药典所描述. 2.江苏栽培品:产地江苏高邮县.药材较粗壮,根颈部分(蚯蚓头)较短,下部常有分枝,质稍柔韧.其余同1. 3.藤助防风:日本养命酒制造株式会社提供,栽培于日本奈良县大和市.药材呈长圆柱状,根颈部短而环纹不明显;表面淡灰黄色,上部须根痕明显突起;断面淡黄白色,稍带粉性. 二、方法及结果  相似文献   

7.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 (Turcz.) Schischk.的干燥根[1]。其味甘辛,性温;有发表、祛风、除湿的功能;用于感冒、头痛、发热、无汗、风湿痹痛、四肢拘挛、皮肤风湿瘙痒、破伤风等症[2]。在抗击非典中,防风被卫生部推荐为有效防治非典的中药材品种之一。此后,防风的用量大增,货源紧缺,则引种防风进入市场。为此,笔者将防风与引种防风进行了性状、显微、薄层层析、紫外光谱等系统鉴别实验,现将实验过程及结果报道如下。 1 实验材料 引种防风由珠海市药材公司提供;防风为珠海市药品检验所中药室所存标本。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性状(见表1) 2.2 显微鉴别 横切片:将样品用徒手切片法制成横切片。 粉末片:将样品粉末制成稀甘油装片和水合氯酸透化稀甘油装片二种片。 上述横切片、粉末片,置显微镜下观察结果见表1。 2.3 薄层层析 取样品粉末1g,加丙酮20mL,超声处理20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防风对照药材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0版《中国药典》...  相似文献   

8.
野生和种植防风的成分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药防风为伞形科防风属植物 Sapos-hnikovia divaticata(Turcz)Schis-chk 的干燥根。防风是一种常用中药,主产黑龙江省西部草原,素有“小蒿防风”之称,产量大,质量佳。历年以野生入药,近年已有种植防风入药,关于野生和种植防风根的形状及质量已有报导,有关化学成分虽有文献记载  相似文献   

9.
目的:区分栽培防风与野生防风。方法:用传统性状鉴别与显微鉴别方法结合图谱列出栽培与野生防风的差异对比表,正确区分栽培防风与野生防风。结果:利用图谱能清晰、准确区分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参照性强。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生长方式及年限对防风品质的影响,通过色差仪量化防风样品粉末表观颜色,计算总色值(E*ab),采用HPLC同时测定样品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利用多元统计方法对样品粉末色度值与5种成分含量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防风样品粉末总色值(E*ab)野生防风<多年生防风<一年生防风;野生防风的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显著高于多年生防风及一年生防风;多元统计分析结果显示,多年生防风质量差异大,其品质虽不及野生防风,但接近野生防风,优于一年生防风;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E*ab、b*、L*和升麻素含量的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均>1,升麻素含量的VIP亦接近于1;升麻素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和3′-O-当归酰亥茅酚含量与E*ab呈显著负相关,而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与E*ab...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宁夏六盘山区种植防风水煎液的镇痛、抗炎作用.方法:用扭体法观察种植防风水煎液对小鼠的镇痛作用;用棉球肉芽肿增生的方法观察种植防风水煎液的抗炎作用;并与野生防风进行比较.结果:种植防风水煎液高、低剂量(60g/kg、30g/kg)能明显减少小鼠扭体次数(P<0.01),其高剂量(60g/kg)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肿增生(P<0.05);结论:种植防风水煎液具有一定的镇痛、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不同生长方式防风的特征图谱,并比较其体外抗炎活性。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Agilent ZORBAX SB-C_(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A)-水(B),梯度洗脱,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54 nm;对54批防风样品的HPLC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不同生长方式防风的水提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一氧化氮(NO)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2种炎症因子的影响。结果:建立了野生、多年生栽培及1年生栽培3种不同生长方式防风的HPLC特征图谱,确定了7个特征峰的相对保留时间,指认了特征图谱中升麻素苷、升麻素、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亥茅酚苷4个特征峰,并对3种不同生长方式防风的特征图谱进行比较。3种不同生长方式防风均可抑制LPS诱导的小鼠RAW264.7细胞分泌NO和TNF-α,抗炎作用强度为野生多年生栽培1年生栽培,其中野生防风与多年生栽培防风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两者与1年生栽培防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建立的HPLC特征图谱可通过升麻素的相对峰面积对野生防风与栽培防风进行鉴别;防风发挥抗炎作用不仅与色原酮类成分有关,还与挥发油等其他成分有关,为科学评价防风饮片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及医书典籍,结合现代相关文献资料,对防风药材的名称、基原、产地、采收加工、炮制逐一进行考证,为含该类药材经典名方的开发提供依据。经考证可知历代防风主流基原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shnikovia divaricata(Turcz.) Schischk.,而华山前胡Peucedanum ledebourielloides K.T.Fu、泰山前胡P.wawrae(Wolff) Su等近缘物种原也曾被作为防风入药,现仅作地方习用品。防风原广泛产于我国北方各省,以华北地区所产、有"蚯蚓头"特征的S.divaricata为佳,今因野生资源减少,古代所记载的江苏、湖北等地已不再产出防风,山东、陕西等地产量亦有减少。道地产区北移至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地区,习称"关防风"。历代方书中均强调防风用时须"去芦""去叉枝",多用生品,极少数方剂记载防风须炒制和蜜制。建议在开发含防风药材经典名方时,使用东北等地所产关防风S.divaricata。同时如使用栽培品,需采用仿野生品,应尽量避免性状变异,以确保经典名方开发和使用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作者在实践中初步掌握了防风引种到苏北后的生物学特性及栽培技术,并获得较高产量,在防风的繁殖方法上实现了分根繁殖。  相似文献   

15.
目的依据文献和产地考察,明确防风产地加工工艺的具体参数。方法采集同一地块,同一生长年限的栽培防风药材鲜品,采用正交试验法,考察干燥温度、干燥时间两个因素,以水分、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含量为指标,优选最佳产地加工工艺。结果防风产地最佳加工工艺为将药材鲜品晾晒3~4d,至5~6成干(含水量25%)左右时,放入烘房以40℃烘12h。结论新的防风产地加工方式,既保证了防风药材含量不受影响,又大大缩短了防风药材的加工时间。  相似文献   

16.
防风与刺蒺藜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研究防风与刺蒺藜单用及合用的抗过敏作用。方法:采用离体器官试验法、血清药理学方法及整体动物试验法进行观察。结果:防风、刺蒺藜、防刺合煎剂(1:1)能显著抑制组胺所致的豚鼠离体气管、回肠平滑肌收缩;大鼠和家兔含防风血清对组胺引起的豚鼠离体回肠平滑肌收缩也有明显抑制作用,且呈一定的量效和时效关系;防风对组胺所致的药物性哮喘及卵白蛋白所致的过敏性休克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结论:防风、刺蒺藜、防剌合煎剂均有抗过敏作用。  相似文献   

17.
防风 Saposhnirovia- divaricata(Turcz.) sc hischk.,又名北防风、关防风、东防风 ,为伞形科多年生草本。以根入药 ,防风叶、防风花也可入药。根主含挥发油、甘露醇、多醣类、有机酸及酚类物质等。能解表、散风、除湿。治风寒感冒、头痛、关节痛、皮肤瘙痒、荨麻疹等症。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内蒙等地。东北产的防风为道地药材 ,素有“关防风”之称。1 形态与习性防风株高 30~ 80 cm,全株无毛。根粗壮 ,近圆柱形 ,主根长达 5 0~ 6 0 cm。茎单生 ,直立 ,由基部向上有双叉式分枝。花白色 ,复伞状花序 ,顶生。花期 6~ …  相似文献   

18.
防风、水防风、云防风和川防风挥发油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防风、水防风、云防风和川防风 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GC-MS 法鉴定化学成分,GC 法测定各化合物在挥发油中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共鉴定了58 个化合物。结论:3 个不同产地防风挥发油的成分及其含量很相似,但水防风、云防风、川防风与防风有不同程度的差异。  相似文献   

19.
防风的化学成分与药理研究近况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防风为伞形科植物防风〔saponikoviadivaricata (Turcg)Schis chk〕未抽花茎植株的干燥根 ,产于东北及华北等地。近年来国内外学者 ,尤其是从事北药开发的研究者对其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做了大量的工作 ,现将其研究近况综述如下。1 化学成分自 1990年以后 ,有关防风化学成分研究渐次增多 ,近 10年来主要报道了挥发油、色原酮、香豆素、有机酸、杂多糖、丁醇等几类化合物。1.1 挥发油 王建华等[1 ] 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与气相色谱—红外光谱联用法由防风根挥发油中分析鉴定出 2 0种成分。此后又报道[2 ] 由防风果实挥发油中应用GC -…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乌兰浩特地区防风直播生产田、育苗田、移栽生产田的适宜肥料种类进行研究,筛选出不同生产田的宜用肥料种类以指导生产实践。方法:测量和比较施用不同种类肥料后试验区内药材的产量、根粗、鲜根重、根条数。结果:单独施用农家肥或复合肥对根部各指标和亩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小,复合肥与通丰养分平衡剂混合施用或单独施用生物菌肥对根部各指标和亩产量的影响相对较大。结论:直播防风田适宜基肥为氮磷钾复合肥(N∶P∶K=13∶17∶15)45 g·m~(~(-2))+通丰养分平衡剂150 g·m~(-2);育苗田为氮磷钾复合肥(N∶P∶K=13∶17∶15)52 g·m~(-2)+通丰养分平衡剂150 g·m~(-2);移栽田为金满田生物菌肥120 g·m~(-2)或氮磷钾复合肥(N∶P∶K=13∶17∶15)45 g·m~(-2)+通丰养分平衡剂150 g·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