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0 毫秒
1.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的情况,分析EGFR蛋白表达情况对吉非替尼治疗的指导意义。方法收集14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新鲜组织,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EGFR基因突变的状态;同时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EGFR蛋白的表达。结果 140例患者中,46例患者发生了EGFR基因突变,其基因突变率为33%,主要发生在19号外显子(20例,43.5%)和21号外显子(23例,50.0%)。腺癌突变发生率为50.6%,腺鳞癌突变发生率为87.5%,鳞癌突变发生率为2.5%,大细胞癌突变发生率为5.3%(P=0.000),无吸烟史患者突变率为50%,有吸烟史患者的突变率为20.0%(P=0.005),女性患者突变率为50.0%,男性患者突变率为23.3%(P=0.001)。EGFR蛋白表达阳性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9个月(95%CI:7.310.6个月),EGFR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95%CI:3.510.6个月),EGFR蛋白表达阴性组患者的中位无疾病进展生存时间为5个月(95%CI:3.56.4个月)。结论 EGFR基因突变和EGFR蛋白表达情况联合检测对于筛选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敏感人群有帮助,并且也能够帮助预测吉非替尼对于晚期NSCLC的疗效及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盐酸埃克替尼联合化疗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作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敏感突变(19外显子缺失或21外显子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该院收治的7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接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的36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以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的42例患者作为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对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1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7例;单药治疗组中19外显子缺失患者29例,21外显子突变患者13例。结果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客观缓解率为75.0%,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疾病控制率为97.2%,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50)。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PFS)为12.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8.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中位总生存时间(OS)为23.3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18.9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7)。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对于19外显子缺失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PFS为14.4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为9.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OS为24.9个月,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OS为19.5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对于21外显子突变患者,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及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PFS分别为10.4、7.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4),OS分别为21.8、18.6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2)。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但大多可耐受。结论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比较,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特别是对于19外显子缺失的患者。虽然埃克替尼联合化疗组不良反应多于埃克替尼单药治疗组,但整体可耐受。埃克替尼联合化疗可作为EGFR敏感突变晚期NSCLC的一线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联合恩度解救治疗的疗效和生存。方法确定为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接受联合恩度治疗,具体用法:恩度15 mg/d,连续静脉输注1 d,休息7 d,21 d/周期。观察患者联合治疗的疗效,生存和毒性结果。结果 1例获得部分缓解(PR)(10%),6例稳定(SD)(60%),3例进展(PD)(30%);客观缓解率(ORR)为10%,疾病控制率(DCR)为70%;联合治疗后的中位PFS为4.2个月(95%CI:3.21个月~5.19个月);联合治疗开始后的中位OS是8个月(95%CI:4.96个月~11.04个月)。DCR、PFS和OS与患者的性别、年龄、PS评分、病理类型及易瑞沙服药时间长短均无相关性。结论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联合恩度解救治疗可使部分患者疾病获得稳定,延长生存时间,并且毒性可以耐受,可以扩大样本量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21外显子L861Q/L833F突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7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 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并观察疗效。结果:17例L861Q/L833F突变患者中L861Q突变17例,中位生存时间2.2个月,L833F突变1例,中位生存时间4.2个月。L833F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复合突变与单纯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生存时间更长(L861Q突变2.1个月vs.5.6个月,P=0.065)。结论: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21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5.
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彬  张轶 《中国临床医学》2010,17(6):807-808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5月—2010年5月期间口服吉非替尼250mg每日1次,并获得随访的43例晚期NSCLC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价其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总有效率为23.25%,完全缓解(CR)2例(4.65%),部分缓解(PR)8例(18.60%),疾病稳定(SD)18例(41.86%),疾病控制率为65.11%。出现的主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20例(46.51%)及腹泻、恶心呕吐等消化道反应16例(37.20%),未出现Ⅲ~Ⅳ级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吉非替尼治疗晚期NSCLC的临床疗效较好,并且不良反应小,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基因(EGFR)在多种肺部肿瘤中的突变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对2006年6月至2012年6月入住我院的60例肺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EGFR基因突变酶切富集PCR法对患者血浆游离核酸EGFR基因外显子-19缺失以及外显子-21 L858R发生突变.对血浆EGFR基因突变与患者的性别、吸烟史、TNM分期、病理类型以及吉非替尼治疗客观有效率与疾病无进展等之间的关系加以分析.结果 (1)本组60例患者血浆标本共检测出EGFR基因发生突变数为29例,突变率为48.3%,且血浆EGFR基因突变多发生于肺腺癌患者中(P<0.01);(2)血浆中EGFR水平与肺部良性病变EGFR水平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且肺鳞癌、肺腺鳞癌患者血浆中的EGFR水平与肺腺癌血浆中的EGFR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在本组34例接受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之中,血浆EGFR基因突变呈阳性的患者的客观有效率与中位疾病无进展生存期均要明显优于血浆EGFR 的基因突变阴性患者(P<0.01).结论 EGFR基因在多种肺部肿瘤中的突变率接近50%,且血浆游离核酸酶切富集PCR法能够灵敏而特异地对EGFR基因出现突变的情况进行检测,且基因突变检测呈阳性患者对吉非替尼的反应率要显著地高于野生型患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旨在探讨既往免疫经治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方案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临床实践中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的既往免疫经治的52例晚期NSCLC患者。安罗替尼为临床常规用法用量,PD-1单抗为目前已经在中国上市的PD-1单抗,包括信迪利单抗,卡瑞利珠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回顾性地收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数据,并对患者进行定期的随访获取长期生存的数据。结果 最佳的疗效结果提示接受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的既往免疫经治的晚期NSCLC患者中取得部分缓解患者12例,疾病稳定患者32例,疾病进展患者8例。因此,该方案的客观缓解率为23.1%(95%CI:12.5%~36.8%),疾病控制率为84.6%(95%CI:71.9%~93.1%)。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3个月(95%CI:2.64~9.96),中位的总生存期为16.6个月(95%CI:8.08~25.12)。既往免疫相关方案不耐受的患者(10例)接受该方案治疗时具有相对较好的预后(中位OS:23.4个月vs. 11...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18外显子G719X/E709X/G724S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18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患者,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作用,比较疗效。结果:24例G719X/E709X/G724S突变患者中G719X突变19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2.8个月,E709X突变3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1个月,G724S突变2例,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3.5个月。G724S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复合突变与单纯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更长(G719X突变3.3个月vs.2.6个月,P=0.029;E709X突变7.2个月vs.2.7个月,P=0.225)。结论:埃克替尼在EGFR基因18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吉非替尼在治疗中国以腺癌、女性、不吸烟为主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及治疗前后患者血清癌胚抗原(CEA)的变化。方法:观察41例经过选择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250mg·d^-1,记录临床特点、不良反应,并作治疗前后影像学及血清CEA检查。将患者分成吉非替尼治疗控制组和未控制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特点和血清CEA变化。结果:41例中控制组完全缓解(CR)+部分缓解(PR)+稳定(SD)占70.7%,女性患者控制率明显高于男性患者(P〈0.05),腺癌患者控制率占72.7%,3例细支气管肺泡细胞癌患者均有效。不吸烟者疾病控制率明显高于吸烟者(P=0.061)。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和腹泻,1例有严重可逆性肝功能损害,无明显肾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吉非替尼控制组较未控制组有明显的生存优势。经COX回归分析,吉非替尼的疗效是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01),而性别、年龄、病理类型、吸烟史均非生存期的影响因素(P〉0.05)。治疗后控制组患者血清CEA有明显下降(P〈0.001),未控制组血CEA有明显升高(P=0.01)。结论:吉非替尼对腺癌、女性和不吸烟患者这些选择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较好,疾病控制组具有明显的生存优势。血清CEA可以作为辅助判断吉非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疗效的指标。  相似文献   

10.
吉非替尼治疗合并胸腔积液晚期NSCLC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一线治疗合并胸腔积液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疗效。方法 25例符合条件患者分对照组12例,治疗组13例口服吉非替尼,两组治疗后每3个月进行疗效评估及生存期观察。结果治疗组客观缓解率7.7%,疾病控制率69.2%,中位生存期10个月;对照组分别为0%、8.3%及5个月,治疗组后两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吉非替尼对合并恶性胸腔积液晚期NSCLC有一定疗效,能提高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杨轩璇  石红兵  胡文蔚  吴骏 《临床荟萃》2012,27(23):2093-2096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我国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占肺癌80%左右,而且起病隐匿,确诊时60%~70%已属晚期,大部分已失去根治手术和局部放疗的机会。吉非替尼(gefitinib,易瑞沙)是一种口服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酪氨酸激酶拮抗剂,单药对于中晚期NSCLC患者具有一定的有效率和疾病控制率,但也存在着一定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以安罗替尼为代表的抗血管生成药和以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1,PD-1)为代表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均被批准用于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二者联用具有潜在增效作用。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河南省肿瘤医院接受二线及以上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的69例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指标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客观缓解率(objective responserate,ORR)、疾病控制率(diseasecontrolrate,DCR)和安全性。结果 安罗替尼联合PD-1单抗治疗NSCLC疗效显著,中位PFS为15.0个月(95%CI 10.2~NR),中位OS为20.0个月(95%CI 18.0~NR)。20例患者达到部分缓解(partial response,PR),33例患者疾病稳定(stable disease,SD),ORR为29.0%,DCR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深圳地区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基因突变情况,为NSCLC患者药物靶向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3年3月~2015年11月深圳地区3家三级区属医院的103例NSCLC肺癌组织,分别提取DNA,采用突变特异性扩增系统(ARMS)扩增检测EGFR基因外显子18、19、20及2l的突变情况,并统计分析EGFR基因突变率。结果 103例NSCLC患者中EGFR基因总突变率为38.8%(40/103),其中第18、19、20及21外显子突变分别占总突变的2.5%(1/40)、35.0%(14/40)、5.0%(2/40)及57.5%(23/40);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48.7%(37/76),高于非腺癌患者的11.1%(3/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617,P0.01);不吸烟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56.1%(32/57),明显高于吸烟患者的17.4%(8/46),差异有统计意义(χ~2=20.195,P0.01);女性患者突变率为52.4%(22/42),高于男性患者的29.5%(18/61),差异有统计意义(χ~2=5.127,P0.05);≤56岁的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为39.5%(17/43),56岁的患者为38.3%(23/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18,P0.05)。结论深圳地区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主要以21外显子为主,其次为19外显子;腺癌、女性及不吸烟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率较高,可接受EGFR-TKIs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一线化疗后,疗效非进展患者给予吉非替尼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6例一线化疗后疗效非进展NSCLC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18例采用最佳支持疗法(BSC)治疗,观察组28例在BSC治疗基础上给予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RR)28.6%,疾病控制率(DCR)82.1%;对照组RR 5.6%, DCR 62.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显著高于对照组(中位PFS 11.07个月比3.77个月,P=0.006);观察组总生存期(OS)30.07个月,对照组18.17个月,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4)。观察组常见不良反应有皮疹(15/28,53.6%)、转氨酶升高(7/28,25.0%)、腹泻(6/28,21.4%)。结论吉非替尼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有效,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埃克替尼对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EGFR 20外显子S768I/20-ins/T790M/V769M突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5 8例埃克替尼治疗EGFR 20外显子少见突变的NSCLC,服用至病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毒副反应,并观察疗效。结果:58例S768I/20-ins/T790M/V769M突变患者中S768I突变20例,中位生存时间3.2个月,20-ins突变18例,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T790M突变21例,中位生存时间1.6个月,V769M突变1例,生存时间3.2个月。S 7 6 8 I突变和V 7 6 9 M突变患者生存时间稍长。单纯突变与复合突变相比,复合突变中位生存时间更长(S768I突变2.2个月vs.3.3个月,P=0.174;T790M突变2.45个月vs.2.9个月,P=0.8 4 5)。结论:埃克替尼在EG F R基因2 0外显子少见突变的疗效上比传统敏感突变未见明显优势,但复合突变比单纯突变临床获益更多。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s, NSCLC)肿瘤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基因及k-ras基因突变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  方法  应用显微切割技术及蝎形探针扩增阻滞突变系统(scorpions 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Scorpions ARMS)检测170例NSCLC石蜡包埋肿瘤组织中EGFR基因第18、19、20和21外显子突变及k-ras基因12、13密码子突变, 统计分析EGFR及k-ras基因突变与不同组织类型NSCLC临床和病理特征的相关性。  结果  Scorpions ARMS检测结果显示, 170例NSCLC肿瘤组织中84例存在EGFR突变, 突变检出率为49.4%, 其中39例为EGFR第19外显子缺失改变, 34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 3例为EGFR第21外显子L861Q点突变, 4例为EGFR第20外显子插入突变, 2例为EGFR第20外显子S768I点突变, 另外2例为EGFR第20外显子T790M点突变和第21外显子L858R点突变同时存在。170例NSCLC肿瘤组织标本中检测到14例k-ras基因突变, 检出率为8.2%, 均位于12密码子, 其中8例为12CYS点突变, 3例为12ASP点突变, 3例为12VAL点突变。未发现k-ras基因突变与EGFR基因突变发生在同一NSCLC肿瘤组织标本中。腺癌与非腺癌EG-FR基因突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01), 突变更常见于腺癌。此外, 比较EGFR基因突变与NSCLC各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发现EGFR基因突变更常见于女性、不吸烟、肿瘤较小(≤ 3cm)且分化程度较好的NSCLC患者; 然而, 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年龄、性别、吸烟史、肿瘤大小、组织学类型、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pTNM分期等均无显著的相关性(P > 0.05)。  结论  中国NSCLC患者的EGFR基因突变检出率明显高于其他国家, 且女性、不吸烟、腺癌患者突变率较高; 而k-ras基因突变的检出率很低, 其突变与性别、年龄等临床病理特征无关; 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不会同时存在同一患者中。吉非替尼疗效和耐药与EGFR和k-ras基因突变相关。Scorpions ARMS技术可快速、敏感、准确地检测EGFR与k-ras基因突变, 能为临床治疗及预后提供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17.
吉非替尼治疗Ⅳ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33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吉非替尼治疗Ⅳ期耐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对经过至少1次化疗无效的Ⅳ期耐药NSCLC患者33例.应用1:7服吉非替尼250mg1:7服,每天1次,1粒/次,服药3个月后观察其疗效。结果:33例Ⅳ期耐药NSCLC患者中均可进行疗效评价,其中完全缓解1例(3%),部分缓解11例(33%),稳定9例(27%),无变化1例(3%),进展11例(33%),有效率为36%,疾病控制率为63%。与药物相关的不良反应,1例患者死于重症间质性肺病变(3%),痤疮样皮疹28例(85%),皮肤瘙痒31例(94%),四肢关节疼痛9例(27%),腹泻25例(76%).食欲减退29例(88%),大部分不良反应可以耐受。并且停药后多可自行停止,结论:吉非替尼治疗Ⅳ期耐药NSCLC肯定有效。能较好地缓解疾病相关症状。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和依从性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吉非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肺癌的疗效及生物学特性与治疗疗效的相关性.[方法]在Pubmed和Sciencedirect网站收集了6个伴有EGFR基因检测的非小细胞肺癌使用吉非替尼治疗的前瞻性临床试验进行分析.[结果]分别对吉非替尼治疗的患者特征、患者EGFR基因突变、疗效及不良反应的数据进行列表并对比分析.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的CR、PR、SD、PD、RR、DCR、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中位总生存期的各项结果均优于总体患者的结果,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疗效情况比总体患者疗效情况好,提示吉非替尼对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治疗效果更佳,是吉非替尼治疗NSCLC的优势人群.[结论]吉非替尼的优势人群为亚裔、女性、非吸烟者,吉非替尼的疗效比含铂化疗方案疗效佳,并且吉非替尼对有EGFR基因突变患者治疗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4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口服吉非替尼 250 mg,1次/d或厄洛替尼 150 mg,1次/d,直至病情进展,比较两组的疗效,无进展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分别为29.2%和25%(P=0.757),疾病控制率为83.3%和75%(P=0.162),无进展生存时间为7.6个月和6.2个月(P=0.995),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如腹泻、皮疹等发生也相似.结论 吉非替尼和厄洛替尼治疗晚期NSCLC疗效和安全性相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KC)中EGFR、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采用ARMS法和Sanger测序法检测838例NSCLC样本中EGFR和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同时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并分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EGFR、KRAS突变率分别为42.24%、10.98%。EGFR突变以21外显子L858R和19外显子Del突变为主,占所有突变的87.85%; EGFR突变在女性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男性(P0.01),在腺癌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非腺癌(P0.01),在不吸烟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吸烟患者(P0.01)。KRAS突变以外显子2突变为主,占所有突变的92.39%,其中12密码子突变占86.96%; KRAS突变在男性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女性(P0.01),在腺癌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非腺癌(P0.01),在吸烟患者中的突变率明显高于不吸烟者(P0.01)。EGFR、KRAS突变与患者年龄、有无淋巴结转移无相关性(P0.05)。结论潍坊地区NSCLC患者中EGFR突变以21外显子L858R和19外显子Del突变为主; KRAS突变以外显子2第12密码子突变为主; EGFR和KRAS基因突变与患者性别、组织学类型及吸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