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要求和方法,于1988—1990年对忻州市和原平县9个点的居民进行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共调查4695人,受检率为93.8%,查出寄生虫感染者2647例,总感染率为56.4%,忻州市和原平县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67.8%和44.1%。男、女感染率分别为56.4%和58.6%。不同年龄组中,以5—9岁的感染率为最高达74%。查见16种寄生虫,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  相似文献   

2.
寄生虫病是人体常见的肠道疾病。为了解我县人群寄生虫感染的情况,于1989年6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方法,抽取新堡乡新堡村和石空镇新桥村的整个人群进行调查。 共检查976人,查见寄生虫感染者308例,其感染率为31.6%。新堡村和新桥村人群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35%(173/495)和28.1%(135/481),经x~2检验,两乡间有显著性差异(x~2=57.3509,P<0.05)。男、女感染率分别为32%(154/482)和31.2%(154/494),经x~2检验,男、女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调查沧州市2002~2008年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0.85%,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地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南皮县感染率最高,为2.10%;10岁组和5岁组儿童感染率分别为2.04%和1.8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  相似文献   

4.
山西省首次人体寄生虫分布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1992年,我省进行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共查见寄生虫34种,分布于40个县(市、区)。其中肠道寄生虫在抽样调查的26个县中均有分布,查见虫种27种,总感染率为41.0%;感染率最高的县为67.6%;虫种以蛔虫感染率最高,为25.9%;年龄组以5-9岁组人群的感染率最高,为59.6%;男、女人群寄生虫感染率间差别无显著意义;职业以学生感染率为高,为51.1%;经济状况较差的县和地区,其人群寄生虫感染率为高,分别为45.8%和48.7%,经济状况较好的县和地区感染率为低,分别为38.5%、28.6%。非肠道寄生虫查出7种,分布在18个县(市、区)。  相似文献   

5.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本市22个点,11000人进行调查。结果查见蛔虫、华支睾吸虫、鞭虫、蛲虫和带绦虫5种人体寄生虫,其感染率分别为26.5%、2.0%、0.4%、18.2%和0.02%。 农村和城市人群蛔虫的感染率分别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的流行态势,制定现阶段寄生虫病防治策略。 方法 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规定方法和要求,选择安阳市郊区和郸城县6个调查点。 结果 1990年调查安阳市郊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36.23%,发现12种肠道寄生虫,多虫感染者142例,蛔虫感染者平均EPG 1794.69;2002年调查人群感染率为4.11%,未发现多虫感染者,EPG为548.88;1990年郸城县人群感染率77.87%,2002年降为27.26%,人群查出的肠道寄生虫也由12种减为10种,多虫感染者由816例降为53例,人群蛔虫EPG由2 515.49降为1 124.90。 结论 河南省人群寄生虫感染率或度呈总体下降趋势,这与经济的发展、人群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卫生意识的培养、环境条件的改善及防治措施的实施密不可分,但不同地区下降幅度不同,低年龄组仍是受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本溪地区3个点的人群进行调查。共检查1567人,查出寄生虫8种,总感染率为83.6%。蛔虫、蛲虫、鞭虫、溶组织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带绦虫、并殖吸虫和异形科吸虫感染率分别为78.7%、17.4%、1.4%、1.2%、1.2%、0.3%、0.2%和0.06%。14岁以内儿童蛲虫感染率为46.5%(144/310),其中,0—3岁幼  相似文献   

8.
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掌握河南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方法按照《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制定的方法和要求,抽取17个县51个调查点进行肠道寄生虫调查,10个县20个点进行旋毛虫病调查,10个县30个点进行囊虫病调查,5个县进行弓形虫病调查,1个县进行包虫病调查,2个县进行黑热病媒介白蛉调查。结果肠道寄生虫感染调查25894人,总感染率为14.96%(3873/25894),其中蠕虫感染率为9.80%(2537/25894),原虫感染率为6.61%(1609/24348)。查出肠道寄生虫29种,其中蠕虫18种,原虫11种。人群血清学调查。旋毛虫、囊虫,包虫和弓形虫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97%(300/10103)、0.05%(1/2200)、0.60%(6/1007)和4.64%(216/4660);黑热病媒介调查2个县,发现2种自蛉,共317只,中华白蛉占98.42%(312/317)。结论河南省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较10年前显著下降,但不同地区流行情况仍有较大差异,低年龄组仍是寄生虫感染的高危人群。人群旋毛虫和囊虫感染率较低,弓形虫感染率相对较高,包虫病仅有局部发病灶点。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了1996~1997年玛纳斯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集体驱虫治疗效果的考核。我县学龄前儿童中小学生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为36.19%(764/2111),男性感染率明显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民族、寄生虫感染率与我区调查一致。集体驱虫18 893人,服药率为92.57%,集体驱虫后其肠道寄生虫感染率下降到17.92%,与驱虫前相比下降了50.48%,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0.
西藏自治区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报告1988年5月至1990年10月,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方法对本区13个县30个调查点进行人群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检率为71.7%(10315/14379)。人群寄生虫总感染率为51.6%(5325/10315),共查见寄生虫24种,其中包括原虫10种、线虫9种和绦虫5种。各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溶组织内阿米巴8.1%、结肠内阿米巴13.3%、哈氏内阿米巴1.5%、微小内蜒阿米巴3.3%、布氏嗜碘阿米巴8.5%、贾第虫8.2%、人毛滴虫0.02%、结肠小袋纤毛虫0.01%、人芽囊原虫0.3%、肉孢子虫12.6%、蛔虫6.0%、鞭虫2.3%、钩虫0.3%、粪类圆线虫0.01%、毛圆线虫0.04%、蛲虫11.5%、小杆属线虫0.03%、旋毛虫26.8%、带绦虫8.5%、缩小膜壳绦虫0.1%、微小膜壳绦虫1.5%、棘球蚴34.9%和裂头蚴21.4%。其中,小杆属线虫和毛圆线虫、哈氏内阿米巴,人毛滴虫、人芽囊原虫为我区首次报道。作者认为寄生虫感染率的高低与当地地理类型、经济、文化及生活习惯有关。  相似文献   

11.
云南省洱源县人体重要寄生虫病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云南省洱源县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的现状和特点,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在全县抽取35个自然村为调查点,每个调查点随机抽取35户居民作为调查对象。对土源性线虫、绦虫和血吸虫感染等采用病原学检查,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和血吸虫病采用血清学检查。结果寄生虫总感染率为23.34%(772/3308),其中坝区与山区人群感染率分别为19.55%(333/1703)和27.35%(439/160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共查出7种寄生虫,感染率分别为蛔虫15.75%、钩虫0.33%、鞭虫1.87%、绦虫(包括链状带绦虫和微小膜壳绦虫)3.72%、蛲虫0.18%、血吸虫1.51%。混合感染人数占总感染人数的8.94%(69/772)。旋毛虫病、猪囊尾蚴病和血吸虫病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57.30%(2103/3670)、18.20%(668/3670)、21.16%(958/3662)。本次调查结果寄生虫总感染率低于2004年全省调查的28.86%,而高于全国的19.56%。结论洱源县山区人群的人体重要寄生虫感染率明显高于坝区。感染虫种以蛔虫为主,其次为绦虫。绦虫病、猪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和血吸虫病为今后该县寄生虫病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晋中地区人群寄生虫感染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道山西省晋中地区人群寄生虫分布调查结果。从榆次、平遥、左权和昔阳4个县(市),11个点,调查5750人,其中寄生虫感染者2778例,感染率为48.3%。经标准化人口处理后的感染率为47.2%。男、女感染率分别为48.5%(1375/2835)和48.1%(1403/2915)。15岁以下和16岁以上年龄组的感染率分别为59.4%(1155/1946)和42.7%(1623/3804)。本次共查出原虫10种,蠕虫6种,未查见吸虫。蛔虫、鞭虫、蛲虫、钩虫、猪肉绦虫、微小膜壳绦虫、结肠内阿米巴、哈氏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溶组织内阿米巴、布氏嗜碘阿米巴、贾第虫、人毛滴虫、人酵母菌、迈氏唇鞭毛虫和等孢子球虫的感染率依次为25%、2.2%、5.6%、0.02%、0.02%、0.05%、4.5%、4.6%、6.4%、0.3%、1.1%、3.8%、5.8%、1.6%、0.04%和0.02%。  相似文献   

13.
在锡盟白旗乌宁巴图乡,按全国人体寄生虫分布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和方法,对505人进行1次粪检。其寄生虫感染率为21.4%。共查见寄生虫7种。各种寄生虫的感染率分别为蛔虫5.5%、鞭虫2.2%、钩虫0.8%、蛲虫1%、绦虫1例、结肠内阿米巴10.1%和溶组织内阿米巴1.6%。不同年龄组感染率间有显著性差异,以15—19岁年龄组的感染率为最高(39.5%)。不同性别、民族的感染率间,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170名儿童中,蛲虫感染率为22.9%。不同年龄组、不同性别和民族的蛲虫感染率间经x~2检验,无显著性差异。此外,对2岁以上485人进行卡松尼皮内试验,未查见阳性者。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天祝藏族自治县包虫病的流行情况。采用询问病史、皮内试验、间接血凝检查和ELISA试验后,凡血清学检查两项阳性者再做胸部X线摄片和腹部B超检查确诊。检查了钱宝乡461人、西大滩乡767人和柏林乡710人,其包虫感染率依次为7.6%、2.5%和2.4%;其发病率依次为3%、1.4%和1.4%。经x~2检验,柏林乡牧区与钱宝乡和西大滩乡半农半牧区的感染率有极显著性差异(x~2=26.4592,P<0.001)。而3个乡的发病率间无显著性差异(x~2=5.1693,P>0.05)。  相似文献   

15.
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广东省人体重要寄生虫病流行现状和态势,为制定防治规划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全国人体重要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要求进行调查。结果共查出9种寄生虫,肠道寄生虫感染共调查17014人,总感染率为27.11%,其中钩虫、蛔虫、鞭虫、华支睾吸虫感染率分别6.46%、7.79%、5.70%和5.35%;囊虫感染检查2425人,血清抗体阳性率为0.08%;儿童蛲虫感染检查3736人,感染率为30.38%。蛔虫和鞭虫感染高峰年龄在5~15岁之间,钩虫感染率高峰在35岁及其以上年龄组,华支睾吸虫感染率高峰在20岁及以上年龄组。钩虫感染率女性7.38%,男性5.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华支睾吸虫感染率男性6.75%,女性3.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与1990年第1次寄生虫分布调查比较,虽然总感染率和土源性线虫感染率均有所下降,但华支睾吸虫和蛲虫的感染率却升高,寄生虫感染与生产方式和生活习惯关系密切,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应积极开展综合性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广东省湛江市遂溪县洋青镇曲水村人体寄生虫病流行与危害情况。方法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饱和盐水浮聚法、改良加藤厚涂片法和试管滤纸钩蚴培养法检查人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询问登记、填写调查表方式,了解寄生虫病的危害情况。解剖检查褐家鼠、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情况。结果检出钩虫、蛔虫、鞭虫、蛲虫和粗脚粉螨5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10.75%。钩虫感染率为6.07%,蛔虫和鞭虫均为1.87%,蛲虫和粗脚粉螨均为0.47%。感染率男性高于女性,与职业和年龄分布无关。感染度多以轻度为主。钩虫感染者钩蚴性皮炎发生率为69.23%,虫种为美洲钩虫。鼠类、褐云玛瑙螺和福寿螺广州管圆线虫感染率分别为16.66%,13.04%和10.00%。结论遂溪县曲水村分布虫种主要为线虫,以钩虫为主;为广州管圆线虫病的自然疫源地。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病流行现状,为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5年按照《全国人体重点寄生虫病现状调查实施细则》的要求进行抽样,选取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8个县(市)的26个调查点进行土源性线虫、带绦虫和肠道原虫感染调查,采用改良加藤厚涂片法(Kato?Katz法)检测肠道蠕虫卵,采用试管滤纸培养法鉴别十二指肠钩虫与美洲钩虫,采用透明胶纸肛拭法检查3 ~ 6岁儿童蛲虫卵和带绦虫卵,采用碘液直接涂片法检测肠道原虫滋养体和包囊。分析不同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共检查6 706人,检出8种寄生虫,其中蠕虫3种、原虫5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3.39%,蠕虫和原虫感染率分别为2.92%和0.49%,3 ~ 6岁儿童肛拭蛲虫感染率为3.93%。查出的3种蠕虫分别为蛔虫、蛲虫和枝双腔吸虫,其中蛲虫感染率最高,为2.68%([χ2] = 306.362,P < 0.05);5种原虫分别为哈门氏内阿米巴、结肠内阿米巴、微小内蜒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和人芽囊原虫,其中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率最高,为0.24%([χ2] = 23.842,P < 0.05)。8个县(市)中蠕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汝阳县(13.47%),主要为蛲虫感染;原虫感染率最高的地区为新安县(1.55%),主要为微小内蜒阿米巴感染;各县(市)蠕虫([χ2] = 357.525,P < 0.05)和原虫感染率([χ2] = 38.795,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男、女性蠕虫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034,P > 0.05),但男性肠道原虫感染率高于女性([χ2] = 12.946,P < 0.05)。0 ~ 9岁年龄组人群蠕虫感染率最高(6.60%),以蛲虫感染为主([χ2] = 62.600,P < 0.05)。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在各民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 = 0.212,P > 0.05)。蠕虫在学龄前儿童中感染率最高(8.43%),主要为蛲虫感染;蛔虫感染主要发生于农民,感染率为0.31%;不同职业人群蠕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84.333,P < 0.05)。文盲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最高(7.63%),不同文化程度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 72.013,P < 0.05)。平原地区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高于丘陵和山区([χ2] = 11.690,P < 0.05)。低收入人群肠道蠕虫感染率最高,为10.32% ([χ2] = 244.999,P < 0.05);原虫感染率最高的人群为年人均收入6 000 ~ 7 999元的中等收入人群([χ2] = 24.749,P < 0.05)。饮用井水人群蠕虫感染率远高于饮用自来水人群([χ2] = 62.255,P < 0.05),未进行集体驱虫人群原虫感染率高于驱虫人群([χ2] = 5.235,P < 0.05)。结论 河南省秦巴山地生态区人体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呈明显下降趋势,儿童蛲虫感染应成为今后该地区寄生虫病防治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江西农村居民肠道寄生虫感染现状及蛔虫病生物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采用粪检、化疗驱虫后收集虫体等方法对江西进贤县鹿塘试区625名居民进行了研究.结果该试区居民感染9种肠道寄生虫,总感染率为72.80%,其中蛔虫、钩虫、鞭虫卵的阳性率分别为51.52%、11. 80%和34.60%.以噻嘧啶对全体居民治疗后,在59.40%的居民中检获蛔虫,感染者平均虫荷为2.97条(范围1~32条),10.00%的排虫者可见未成熟蛔虫,推算人群每月蛔虫再感染率为5.13%.对粪检虫卵假阴性人群的分析显示,仅有单性蛔虫寄生者(单雄或单雌)占82.93%,有1条未成熟雌虫和1~4条雄虫寄生者占17.03%.粪检虫卵假阴性率随着寄生蛔虫数的增加而减少,当感染6条以上蛔虫时,无假阴性出现.结论该社区人群肠道寄生虫感染率高,蛔虫再感染严重,有必要进行反复治疗以巩固防治效果;由于单性感染或未成熟蛔虫的缘故,居民实际蛔虫感染率要高于Kato-Katz法检查所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