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洋  关亚欣  李长远 《山东医药》2008,48(18):85-85
对4例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采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术加强或修补瘘口.手术均成功,随访支气管胸膜瘘无复发.认为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应急诊经原切口再次手术关闭瘘口,用带蒂胸大肌瓣移植,加强和修补瘘口是有效和便捷的.  相似文献   

2.
经纤支镜注入肠粘合剂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是胸肺外科的严重并发症 ,残端吻合瘘形成后如处理不当 ,会导致手术失败。过去对此并发症多采用瘘口修补或胸廓改形术 ,但组织创伤较大 ,患者不易接受。 1996~ 1998年 ,我们对 5例肺切除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患者采用经纤维支气管镜 (纤支镜 )导管注入肠粘合剂(OB胶 )修补瘘口取得成功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本组男 4例 ,女 1例 ;年龄 2 6~ 6 8岁。术前确诊为肺癌 4例 (肺腺癌、鳞癌各 2例 ) ,支气管内膜结核 1例。均行肺切除术 ,术后并发支气管胸膜瘘。瘘口位于左主支气管残端吻合处 3例 ,右中间支气管 1例 ,左…  相似文献   

3.
陆秀娟  沈咏芳 《临床肺科杂志》2011,16(12):1994-1994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方法对57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患者,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心律失常、呼吸困难、急性肺水肿、支气管胸膜瘘等并发症;术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采取针对性措施,杜绝并发症发生。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术后发生心律失常31例,急性肺水肿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均治愈。结论有效预防和精心护理可防止全肺切除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诊断方法。方法 1 046例原发性肺癌行全肺切除术后30 d内共发生支气管胸膜瘘30例,分析其临床和病理资料,尤其关注瘘发生前后胸部X线平片和支气管镜下所见。结果支气管胸膜瘘发生在术后2周内20例,其中术后3-10 d发生15例。临床表现为气短13例、痰量增加13例、刺激性咳嗽13例、发热9例、皮下气肿9例。胸部X线平片表现为未经引流或胸穿而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10例。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窥及支气管瘘口23例、残端气泡6例、残端溃疡3例。结论全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主要发生于术后2周内。早期支气管胸膜瘘最常见的症状为气短、咳嗽、痰量增加,胸部X线平片最常见的征象为胸液平面下降1 cm以上。X线胸片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是最简单有效的诊断方法 。  相似文献   

5.
全肺切除术后保护性通气体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行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的呼吸支持。方法分析56例一侧全肺切除术后患者呼吸机的应用,20例采用传统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vt):8~12 ml/kg;36例患者采用新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vt):左侧全肺切除潮气量(vt)设置:6~8 ml/kg,右侧全肺切除潮气量(vt)设置:5~7 ml/kg。结果20例采用传统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患者中,发生气胸6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死亡2例;36例患者采用新呼吸参数设置潮气量患者中:发生气胸2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无死亡。结论全肺切除术后采取保护性通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帮助患者稳定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结核性毁损肺手术治疗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科1991~2010年58例结核性毁损肺行胸膜肺全切除术36例,全肺切除22例。结果手术失血350~5500 ml,平均1200 ml,合并呼衰5例,无死亡病例,合并支气管胸膜瘘3例。结论积极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注意风险,防范手术并发症。  相似文献   

7.
69例结核性毁损肺全肺切除术治疗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全肺切除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0年来行全肺切除手术治疗69例结核性毁损肺的临床资料,其中行右全肺切除术29例,左全肺切除术40例。结果 28例痰抗酸杆菌涂片阳性患者全部转阴。随访2个月~10年6个月。术后并发呼吸衰竭1例(死亡),心功能衰竭5例(死亡1例),心律失常38例,支气管胸膜瘘4例,血胸3例,脓胸3例,围术期死亡2例,其余均治愈。结论全肺切除手术治疗结核性毁损肺是治疗难治性肺结核的有效方法 ,但是手术难度高,风险大,并发症多,应做好防范手术风险和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在结核性毁损肺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70例结核性毁损肺患者实施全肺切除术治疗,观察所有患者手术前后肺功能及血气分析指标变化。结果 70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其中行左全肺切除术43例,右全肺切除术27例;3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未行肺功能检查,余67例患者FEV1%、MVV%均显著优于术前(P<0.01);术后1年70例患者PaO2显著高于术前(P<0.01),PaCO2则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全肺切除术在结核性毁损肺患者中具有确切疗效,但需严格把握手术指征,同时术中操作、麻醉等均需给予高度重视,避免各种术中不良后果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刘风林 《山东医药》2012,52(34):51-52
目的观察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98例,均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同时行胸膜剥脱术联合瘘修补术27例、肌瓣填塞术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8例、单纯胸廓成形术9例、胸膜肺切除术23例及胸膜剥脱术、瘘修补术联合局限性胸廓成形术13例。结果本组一次手术治愈65例、好转18例,术后1例瘘复发予再次手术治疗,10例发生迁延性肺漏气,4例切口愈合不良。结论外科手术治疗慢性结核性脓胸合并支气管胸膜瘘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胸膜瘘(BPF)是肺切除术后极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致残率和病死率均很高。1992-2006年,我科行肺癌肺切除术患者术后发生BPF6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肺结核行肺叶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肺胸膜瘘,是肺外科治疗的严重并发症,其治疗相当困难。胸廓改形术是治疗此类病例的有效方法。我院2000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肺结核肺叶切除术后出现支气管胸膜瘘15例。全组病人均接受胸廓改形术,我们在其围手术期进行了完善的护理,取得满意效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康复出院。  相似文献   

12.
552972 全肺切除术后几种并发症的认识与处理/钱勇等//湖南医学。-1985,2(5)。-28~30 报告95例全肺切除,左87例,右14例。16例出现不同类型并发症,占16.8%。1.支气管胸膜瘘、脓胸:3例,均为右侧。其发生与病变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胸腔冲洗及引流治疗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方法 6例肺切除术后发生支气管胸膜瘘的患者,根据瘘口直径大小,2例先行胸腔闭式引流,然后在纤维支气管镜下将一直径2 mm导管通过鼻腔经支气管残端瘘口置入胸腔,经导管向胸腔滴注生理盐水;1例采用纤维支气管镜经瘘口注入造影剂,CT下定位残腔并置管引流;3例于锁骨中线第2肋间置管作为冲洗管,于同一腔内低位置管引流.结果治愈4例,死亡2例.结论胸腔冲洗及充分引流治疗支气管胸膜瘘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4.
肺叶切除术后并发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5年 1月至 2 0 0 1年 12月我院行肺叶切除术 385例 ,术后发生并发症 13例 ,经治疗护理 ,疗效满意 ,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本组 385例中男 2 10例 ,女 175例 ;年龄 4 9~ 72岁 ,平均 6 1岁。其中肺癌 14 6例 ,支气管扩大张 6 4例 ,肺脓肿 6 0例 ,肺结核空洞 5 4例 ,肺大泡 4 3例及肺隔离症 18例。术式有全肺切除、支气管袖状肺叶切除、胸膜纤维板剥脱加部分肺叶切除术等。术后发生并发症 13例 ,发生率为 3.4 %。包括血胸 2例、急性肺水肿 1例、呼吸功能不全 1例、支气管胸膜瘘 1例、消化道出血 1例、肺不张 4例及心律失常 3例。1 血胸 …  相似文献   

15.
老年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老年患者(≥60岁)全肺切除术后早期(1个月内)支气管胸膜瘘的治疗。方法20例老年全肺切除术后早期支气管胸膜瘘的病人接受再次手术、引流治疗或内镜下生物胶封团瘘口等方法进行治疗。结果11例病人经再次手术关闭瘘口治疗,全部成功,残端均用周围组织予以加固,包括肋间肌瓣7例、胸大肌瓣2例、心包1例。B例支气管胸膜瘘接受闭式引流或后期转为开窗引流治疗,其中3例死亡。1例患者经纤维支气管镜黏膜下注射生物胶3次后成功堵塞瘘口。结论胸膜腔污染和老年不是再次手术的禁忌证,全肺切除术后1个月内,支气管胸膜瘘不合并明显脓性胸液,只要病人有足够的心肺功能储备,可以耐受手术,均应再次手术关闭瘘口。对于心肺功能储备较差不能耐受再次手术、一般状态较差、已经形成明显脓性胸液、肿瘤早期复发或转移、一些瘘口非常小的病人可以应用团式引流或结合开窗引流,或应用生物胶在内镜下封闭瘘口。  相似文献   

16.
自1965-1986年,126例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患者,分别接受闭式引流Heller‘s胸改+瘘修补术,胸膜外全肺切除或余肺切除术,带蒂网膜移植等手术方法,其中108例获得临床治愈,占88.9%,手术死亡6例。结论认为外科手术是结核性脓胸支气管胸膜瘘唯一有效的治疗方式,闭式引流,Heller’s胸改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耐多药肺结核133例外科治疗效果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肺切除术在耐多药肺结核治疗中的重要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北京胸科医院1980年1月至2007年12月行肺切除术治疗的133例耐多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包括全肺切除(45例)、肺叶切除(73例,包括支气管袖式成型5例)、胸膜全肺切除(13例)、肺段切除(1例)、楔形切除(1例),术前均进行6个月以上的抗结核治疗,术后继续抗结核治疗6~18个月.结果 133例中围手术期死于呼吸衰竭的2例,内出血1例,死亡3例(2.3%);并发症发生率为17.3%(23/133),其中支气管残端瘘9例.术后随访6个月至15年,平均52个月,用药时间为6~18个月,痰MTB阴转率为90.2%(101/112).结论 对持续痰MTB阳性,且病灶局限或痰MTB转阴、病灶局限,继续抗结核治疗3个月以上病变无好转或加重的耐多药肺结核患者,应积极采取手术治疗,肺切除术能有效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应用吻合器缝合残端可明显降低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诊断和外科治疗经验。方法对经手术治疗的24例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4例患者术前确诊率为37.5%(9/24)。行肺叶切除术20例,全肺切除术4例,19例同时行肥厚胸膜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并发症8例(33.3%),分别为胸腔出血1例,支气管胸膜瘘3例,包裹性液气胸2例,肺不张2例。术后随访22例,患者无肺曲菌球病复发。结论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术前确诊率低;手术切除病变肺叶及肥厚胸膜是治疗肺结核合并肺曲菌球病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应用带蒂肋间肌瓣治疗肺结核术后支气管胸膜瘘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6年12月采用手术修补加带蒂肋间肌加固填塞治疗的14例支气管胸膜瘘患者资料,男性8例,女性6例,年龄(44±7. 5)岁。10例为肺结核肺切除术后支气管胸膜瘘,4例结核性脓胸纤维板剥脱术后支气管胸膜瘘。手术前均经有效方案抗结核治疗,结核控制稳定,胸腔感染控制稳定。术后有效方案抗结核治疗18-24月,随访3年。结果无围手术期死亡,手术时间(134±23. 4)分,术中出血(455±45. 8) m L。术后随诊最长3年,最短18个月,无支气管胸膜瘘复发,1例患者因抗结核治疗效果不佳脓胸复发,长期置管冲洗引流,治愈。结论带蒂肋间肌瓣用于治疗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安全有效,术前术后应全程规范有效抗结核治疗。  相似文献   

20.
老年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肺切除术对≥60岁老年肺癌患者的影响、手术适应证和围手术期管理。方法对47例≥60岁行全肺切除术肺癌患者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术后并发心律失常28例,肺部炎症4例,呼吸衰竭3例,支气管胸膜瘘1例,经对症治疗后均好转。本组47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60岁老年肺癌患者行全肺切除术有较大的风险,要根据肺功能状态和病变范围并结合血气分析、心脏功能等因素综合分析,合理选择适应证和术式,并重视围手术期管理。经充分准备,部分老年患者能进行全肺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