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敏  王玉姣  方燕 《护理学杂志》2008,23(13):33-33
按照急救物品管理规定,医院急救药品完好率应?00%.在急救药品管理过程中,班与班之间均要进行清点、交接、签名.药品需逐一取出进行核对,由于时间有限,被清点药品较多时,往往难以保证交接的质量.  相似文献   

2.
根据急救护理学要求,各医院临床科室均备有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强心、利尿、降压、抗心律失常药等,通常定点定量分类放置,专人保管,定期清查,并纳入每日交班内容。由于急救药品种类繁多,每班交接时要清点药品名称、剂量、数量及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花费了护士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鉴此,我科于2007年12月自行设计一种急救药品清点本,使用方便,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急救药品清点本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急救护理学要求,各医院临床科室均备有一定数量的急救药品,如中枢神经兴奋剂,强心、利尿、降压、抗心律失常药等,通常定点定量分类放置,专人保管,定期清查,并纳入每日交班内容.由于急救药品种类繁多,每班交接时要清点药品名称、剂量、数量及是否在有效期内等,花费了护士一定的时间和精力.鉴此,我科于2007年12月自行设计一种急救药品清点本,使用方便,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急救车是科室必备的抢救设备,常规要求急救车内物品定量整齐存放,便于清点数量及急救.由于急救车药品盒体积大,临床存在急救药品散乱放置现象,使交接班清点不便,且相互碰撞容易磨损安瓿的标识,易造成差错及药品的浪费.鉴此,笔者将急救车药品盒进行了改良设计,效果较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优化被服交接流程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护理管理者、护理人员、洗涤中心工作人员对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的工作体验,为被服交接流程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对20名被服交接相关人员进行焦点团体访谈。结果无清点交接被服管理流程能及时满足患者需要,缩短护理人员交接被服时间,减少洗涤中心的无效工作时间,降低人力资源成本,减少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的机会。结论无清点交接的被服管理流程可以保证临床护士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护理患者,充分发挥洗涤中心临床支持系统的作用,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患者至上"的现代化管理理念。  相似文献   

6.
急救车是临床科室必备的抢救设备,常规要求急救车内物品定量(规定抢救用药基数各4支)、定位整齐存放,便于清点数量及抢救患者时方便取用。由于急救车药品盒体积偏大,且急救药品针剂剂量大小不一(5 ml、2 ml、1 ml),护理人员交接班时清点  相似文献   

7.
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参照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急救药品的管理标准,制订本院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循环法,对临床急救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控制1年后急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由实施前97.0分上升至99.3分。结论 PDCA循环法保证了急救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是临床急救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PDCA循环在临床急救药品管理中的效果.方法 参照国内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对急救药品的管理标准,制订本院急救药品的管理质量评价标准,运用计划(P)、实施(D)、检查(C)、处理(A)循环法,对临床急救药品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质量控制.结果 实施控制1年后急救药品质量管理评分由实施前97.O分上升至99.3分.结论 PDcA循环法保证了急救药品的用药安全,提升了护理质量,是临床急救药品质量控制的有效管理方法.  相似文献   

9.
手术是治疗疾病的必要手段。在手术过程中,因各种原因误将使用过的缝针、纱布、器械遗留在患者体内的事故是不乏先例的。其后果则给患者不应有的痛苦,重则危及患者的生命。而杜绝这种事故的根本方法就是加强责任护理,做好手术物品的清点核对工作。一、坚持手术物品计数核对制度大型手术,持续时间长,所需物品多。这就要手术室建立专用的书写核对制度,明确规定哪些物品需要清点,必须进行几次清点,哪些需要记录说  相似文献   

10.
刘庆  杨春 《护理学杂志》2006,21(11):66-66
在临床工作中,对急救药品进行科学而规范地管理不仅为危重患者抢救提供重要保障,也为护理人员安全用药提供方便。急救车内药物品种复杂,数量多,为及时准确掌握药品信息,合理用药,我科设计了急救药品管理登记本(下称登记本),自2003年12月应用于临床以来,取得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为使急救车药品及器材处于应急状态,护理质量管理已将其作为重点检查项目,要求定品种、定数量、定位置、定专人管理.实际运行过程中,以往多采用"主班护士负责、护士班班交接、护士长每周2次检查、护理部组织质控检查"的方法,耗费护士大量时间.2007年我院就此问题对急救车的管理进行了改进,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助产专业课程设置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华喜  方军 《护理学杂志》2005,20(10):62-64
目的规范基层医院手术室的药品管理,保证患者术中用药安全。方法对手术室常用药品和急救药品采用数字编号管理方法,将每种药品用数字编号,按序放置,采取固定药品基数,循环运作的方式,并制定严格的药品管理制度。结果采用药品数字编号管理5年,共完成手术13587例次,使用药品86410支,其中常用药品70680支,急救药品15730支,均安全用药,使用中未发生护理差错事故。结论基层医院手术室药品的数字编号管理能保证患者术中用药安全,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护理差错的发生,提高手术室护理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手术室外来器械的使用与管理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0  
对外来器械(经销商提供给医院手术室临时使用的手术器械)设专人管理,相对固定手术配合人员;器械使用前的系统培训及做好与送货员交接、清点手续,使用中认真核对.结果使用10多个品牌,达30多种类的外来器械施行相应手术3000多例,未出现器械遗失和浪费及因器械使用不当造成手术失败.提出严格器械管理,是防止器械遗失和浪费、保证器械正确使用的关键;对产品质量严格把关,使用前有效灭菌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使用内固定器械后,详细登记相关资料,是举证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规范监护型救护车的护理管理,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和患者满意度。方法制定救护车急救物品、药品配置一览表及设备、药品管理护理质量标准,制定出诊工作流程,对急救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及考核。结果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由实施规范管理前(2011年)的84.5%、85.0%均提升到规范管理后的(2014年)100%,满意度由89.9%升至99.6%,护理差错由6.3%降至1.3%;护理投诉从1.1%(9起)降为0。结论监护型救护车的规范管理有效提高急救物品、药品完好率,提高院前急救水平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使急救护理工作能够与诊疗技术水平同步提高,为患者提供最快、最新、最佳的护理技术服务。方法在急诊科实施责任护师制,聘用4名责任护师,负责24h业务技术管理并协助护士长的行政管理工作,实行12h对班制,并制定奖惩措施。结果实施责任护师制1年多来.医护抢救配合满意率、院前急救患者处置满意率、院前急救药品器械到位率分别提高17%、8%、4%,急救器械返修率下降15%。护理纠纷下降至0。结论责任护师制的实施使急救护理技术提高,质量改善,护士素质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全流程可追溯信息系统在手术室器械管理中应用及效果。方法 选择2021年10-12月7 715个手术器械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手术器械管理方法;2023年4-6月8 417个手术器械包作为观察组,将手术麻醉临床信息系统与消毒供应中心追溯系统对接,通过控制入库、领用、术前清点、使用记录、术后归位5个关键环节,实现手术室器械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结果观察组手术器械交接缺陷率为0.9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0%(P<0.05);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后,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准备、器械性能、器械传递、器械清点和手术配合的满意度显著高于信息化管理前(均P<0.05)。结论 全流程可追溯信息化管理手术室器械,有利于降低术后器械交接缺陷率,提升手术医生对手术器械管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急救物品、药品的规范管理是护理管理的重要指标之一,常规对每种药品的数量、质量、有效期进行逐个核查然后采用封条式管理,但一方面耗时,另一方面反复检查转动药品容易造成药品名称、有效期等磨损不清。为了省时省力,我科总结一种简易、快速的检查方法,介绍如下。方法:①把每种5支急救药品放于装磁疗电极片的废用塑料袋(9.0cm×6.5cm,带自动封口),封好自动封条固定放入。进  相似文献   

18.
新疆民汉学生临床护理课程成绩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比较新疆民汉学生对临床护理课程的掌握程度,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新疆护理教学质量。方法对57名民班学生和92名汉班学生同时开设的五官科护理学、传染病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急救护理学4门课程的及格率及平均成绩进行比较。结果除急救护理学外,民班学生其余3门课程及格率及平均成绩显著低于汉班(均P〈0.01)。结论应加强教学质量管理,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提高民班学生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19.
为确保危重患者的抢救质量,抢救药品完好率应达到100%。我科急救车内配备了30种急救药品,每种药品基数为5支,共150支,要求护士做到每日一小查、每周一大查、每月一更换;同时,为保证抢救药品无过期、安全有效,利于管理,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我科自2006年1月起利用自行设制的卡片粘贴法进行管理,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集体核对医嘱的实施效果。方法采取医嘱双核对制度,即白班医嘱由主班护士处理,总责任护士(或护士长)核对后再组织4名护士集体核对,小夜班护士处理医嘱由大夜班护士及次日主班护士核对,大夜班护士处理医嘱则由主班护士及总责任护士核对的制度。结果实行白班集体核对医嘱10个月,无医嘱执行错误,其中发生3起临时医嘱漏处理,11起计算机录入错误,均及时发现并纠正。结论白班集体核对医嘱能及时发现并纠正护理缺陷,减少或避免了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