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血藤有效成分研究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5  
目的 :研究鸡血藤原植物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的有效成分。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 ,根据理化性质和各种波谱技术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了 8个化合物 ,分别为芒柄花苷 (ononin ,1) ,樱黄素 (prunetin ,2 ) ,没食子儿茶素 (gallocatechin ,3) ,儿茶素 (catechin ,4 ) ,表儿茶素 (epicatechin ,5 ) ,丁香酸 (syringicacid ,6 ) ,香草酸 (vanillicacid ,7) ,胡萝卜苷 (daucosterol,8)。结论 :化合物 3,4 ,6 ,7为首次从密花豆属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 4对骨髓抑制小鼠造血祖细胞的增殖有刺激活性。  相似文献   

2.
鄂尔多斯半日花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研究鄂尔多斯半日花Helianthemum ordosicum树枝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各种色谱法对鄂尔多斯半日花氯仿提取物进行分离,运用波谱法鉴定分离所得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鄂尔多斯半日花氯仿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stigmast-4-en-3-one(2)、阿魏酸丁酯(3)、苯甲酸二丁酯(4)、苯甲酸(5)、咖啡酸(6)、阿魏酸(7)、表儿茶素(8)、儿茶素(9)、表没食子儿茶素(10)、没食子儿茶素(11)和没食子儿茶素-(4α,8)-表没食子儿茶素(12)。结论化合物1~12均为该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2、8~12为该属植物中首次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3.
月桂叶可食用,并可用于治疗胃痛、风湿病和神经痛。叶中含有精油、儿茶素、黄酮类化合物和原花青素。本次从月桂叶中分离得到具有抗氧化活性的黄酮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4.
血三七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对民间药材血三七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用硅胶、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等手段进行分离纯化,通过IR,~1H-NMR,~(13)C-NMR,MS等波谱鉴定结构.结果:分离鉴定了8个化合物,分别为木栓酮(friedelin,1),β-谷甾醇(β-sitosterol,2),西米杜鹃酮(simiarenone,3),白芷内酯(angelicin,4),补骨脂内酯(psoralen,5),棕榈酸(palmitic acid,6),表儿茶素[(-)-epicatechin,7]和槲皮素(quercetin,8).结论: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除化合物2,7,8外,其他5个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榼藤Entada phaseoloide藤茎醋酸乙酯部位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硅胶、反相硅胶RPC18、Sephadex LH-20等色谱法进行分离,NMR、MS等波谱学方法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从榼藤藤茎甲醇提取物的醋酸乙酯萃取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1个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鉴定为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1)、表儿茶素没食子酸酯(2)、落新妇苷(3)、木犀草素(4)、(一)-表儿茶素(5)、甘草苷(6)、β-香树脂醇(7)和日耳曼醇(8)的混合物、没食子酸(9)、β-谷甾醇(10)、胡萝卜苷(11).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榼藤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1~9在榼藤子属植物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6.
荔枝核多酚类物质的分离与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荔枝核的多酚类物质成分.方法:采用65%乙醇提取荔枝核,经系统溶剂萃取后,用硅胶柱色谱、聚酰胺柱色谱以及制备薄层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鉴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从荔枝核乙酸乙酯萃取物中分离鉴定了4个多酚类化合物,分别为原儿茶醛(Ⅰ)、原儿茶酸(Ⅱ)、胡萝卜苷(Ⅲ)和(-)-表儿茶素(Ⅳ).结论:其中化合物Ⅰ、Ⅲ、Ⅳ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中国台湾传统中药材小叶山葡萄Vitis thunbergii var.taiwaniana的化学成分.方法 利用大孔树脂、Sephadex LH-20、ODS及正相硅胶柱等色谱手段进行分离,通过多种波谱学数据分析进行单体化合物的结构鉴定.结果 从小叶山葡萄6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白藜芦醇(1)、trans-ε-viniferin (2)、(7R,8R)-threo-4,7,9,9’-tetrahydroxy-3,3'-dimethoxy-8-O-4'-neolignan 7-O-β-D-glucopyranoside (3)、(7S,8R)-urolignoside (4)、schizandriside (5)、vitisin A(6)、vitisin B(7)、davidiol A(8)、3,5,4'-trihydroxystilbene 4'-O-β-D-glucopyranoside (9)、蛇葡萄素C(10)、(7R,8S)dihydrodehydrodiconiferyl alcohol 9-O-β-D-glucopyranoside (11)、表儿茶素(12).结论 化合物3~5为首次从葡萄属中分离,化合物8、9、11、12为首次从小叶山葡萄中分离.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药用植物金荞麦不同生育期各器官中黄酮类化合物积累的时空分布规律,为金荞麦合理采收、资源化利用和高价值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根茎繁殖不同生长年限的金荞麦为研究对象,在不同生育时期采集根、茎、叶、花器官,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各器官样品中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结果 随着金荞麦生育期推进,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积累增加,以秋季地上部分枯萎后的含量最高;不同生育时期叶片中的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均显著高于根茎和茎秆(P<0.05)。不同器官间儿茶素、表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花中儿茶素、芦丁和总黄酮含量最高;表儿茶素含量在茎秆中最低。黄酮类物质含量在根茎不同部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儿茶素和总黄酮含量在根茎不同组织部位表现为须根>韧皮部>根茎(不含须根)>木质部(P<0.05),儿茶素和芦丁分别在须根和韧皮部含量最高。1年生与2年生金荞麦植株不同器官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不考虑产量的前提下,根茎繁殖金荞麦种植1年即可采收,适宜采收期为11月上旬。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水杨梅根多酚化合物的主要组成成分。方法:对水杨梅根水提液进行乙酸乙酯萃取,萃取液经硅胶柱层柱结合薄层定性鉴别,将分离的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其结构。结果:分离纯化得到2个成分,均为儿茶素类化合物。结论:水杨梅根多酚化合物主要由儿茶素类化合物组成。  相似文献   

10.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万应锭中儿茶素和表儿茶素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颜学伟 《中国中医急症》2005,14(11):1098-1098,1108
目的探索建立万应锭中儿茶素、表儿茶素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HPLC法,C18柱,以0.04mol/L枸橼酸-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 (45∶8∶2)为流动相,检测波长为 280nm.结果儿茶素平均回收率为98.70%, RSD=1.95%;表儿茶素平均回收率为 95.60%, RSD=2.18%.结论该法加样回收良好,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1.
万春鹏  周寿然 《中草药》2013,44(11):1391-1396
目的 研究红槭树枝条甲醇提取物中的酚类化学成分及其抗氧化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方法 采用甲醇浸泡提取红槭树枝条,系统溶剂萃取其甲醇提取物,并用硅胶、Sephadex LH-20、ODS和制备HPLC等各种柱色谱技术对其醋酸乙酯部位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谱学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并对单体化合物进行DPPH自由基清除和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测试.结果 从红槭树枝条醋酸乙酯部位中分离得到了10个酚类化合物,分别鉴定为儿茶素(1)、表儿茶素(2)、表儿茶素-3-O-没食子酸酯(3)、槲皮素-3-O-α-L-鼠李糖苷(4)、槲皮素-3-O-(3"-没食子酰基)-吡喃鼠李糖苷(5)、槲皮素-3-O-(2"-没食子酰基)-吡喃鼠李糖苷(6)、根皮苷(7)、条茶槭甲素(8)、条茶槭乙素(9)和条茶槭丙素(10).结论 化合物3、5~7为首次从红槭树枝条中分离得到,其中化合物7是首次从槭树科植物中分离得到的一个查耳酮类成分.所有化合物均具有很强的抗氧化活性,化合物3和8具有很强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相似文献   

12.
儿茶对氧自由基的消除作用与抗氧化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外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儿茶药材(煎膏粉)及其主要成分儿茶素、鞣质提取物有清除氧自由基和抑制HX和XO体系产生O2的作用,其清除率及抑制率随着浓度增加而增强,同时能不同程度地抵抗超氧(H2O2)化合物引起的红细胞溶血,对小鼠肝肾组织过氧化脂质的生成有明显的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13.
韩思琪  哈伟  师彦平 《中草药》2023,54(1):303-316
大黄为廖科植物药用大黄Rheum officinale、掌叶大黄R. palmatu或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的干燥根和根茎,具有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湿退黄等功效,是我国用药历史悠久的大宗中药材。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大黄药材、提取物和单体化合物具有优良的抗炎活性,可调节炎症小体的激活,其主要通过调控氧化应激、细胞凋亡、免疫应答等细胞过程,以及调控炎症相关蛋白和相关炎症通路等多种途径对心血管、胃肠道和中枢神经系统相关疾病表现出显著的药理活性,特别是具有较好的抗神经炎症效果。总结了大黄提取物和蒽醌类、鞣质类、二苯乙烯类成分在炎症相关疾病中的药理活性及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大黄的临床应用、进一步开发利用和新药研发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4.
〔英〕/Khallouki F…∥Food Chem Toxicol.-2007,45(3).-472~485异叶木属植物A.dichostyla K.Br.的根皮在刚果民主共和国传统用于治疗厌食、疲劳和肠道感染,在热带非洲亦广泛应用。但迄今对其药物化学研究甚少。从该植物根皮的甲醇提取物中分离、精制、鉴定出16个多酚类化合物  相似文献   

15.
白背叶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冯子明  李福双  徐建富  张培成 《中草药》2012,43(8):1489-1491
目的 研究白背叶Mallotus apelta根的化学成分.方法 通过各种柱色谱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得到了9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香树脂醇乙酸酯(1)、高根二醇(2)、羽扇豆-20 (29)-烯-3β,30-二醇(3)、对羟基苯甲酸-2α-羟基油桐酸酯(4)、α-香树脂醇乙酸酯(5)、油桐酸(6)、槲皮素(7)、3-甲氧基-4-O-β-D-葡萄糖基苯甲酸(8)、勾儿茶素(9).结论 化合物1~4、6、8、9为首次从野桐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6.
一些流行病学调查显示,饮茶可防止心血管病和脑血管病的发生。但是也有些调查发现,大量饮茶不是对心肌缺血致死危险没有影响,就是使这种危险还略微升高。茶含黄酮类化合物,茶的所有有益作用都是由这些黄酮提供的。迄今,已鉴定的黄酮达4000多种,其中大部分存在于植物中。  相似文献   

17.
狭叶崖爬藤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 研究我国特有药用植物狭叶崖爬藤Tetrastigma hypoglaucum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其有效成分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化合物的光谱数据(IR,MS,^1HNMR,^13CNMR)和化学方法鉴定其结构。结果 从狭叶崖爬藤地上部分分离并鉴定了10个化合物,分别为β-谷甾醇(β-sitosterol,I),棕榈酸(palmitic acid,Ⅱ),正二十五烷(pentacosane,Ⅲ),胡萝卜苷(daucosterol,Ⅳ),白藜芦醇(resveratrol,Ⅴ),没食子酸(gallic acid,Ⅵ),没食子酸乙酯(ethyl gallate,Ⅶ),儿茶素(catechin,Ⅷ),7-氧-没食子酰基-儿茶素(7-O-galloylcate-chin,IX)和3,3′-二甲氧基鞣花酸-4-氧-葡萄糖苷(3,3′-dimethoxy ellagic acid-4-O-β-D-glucopyranoside,X)。结论 所有化合物均系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灰毛浆果楝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以期寻找活性成分。方法运用大孔吸附树脂、正反相柱色谱、葡聚糖凝胶、高效液相制备色谱法等技术分离。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的化学结构。结果从中分离得到了7个化合物:annuionone D(Ⅰ)、dehydrovomifoliol(Ⅱ)、alangionoside L(Ⅲ)、儿茶素(Ⅳ)、scopoletin(Ⅴ)、2-hydroxyandrosta-1,4-diene-3,16-dione(Ⅵ)、β-谷甾醇(Ⅶ)。结论以上化合物均是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作者从茶Camellia sinensis(L.)O.Kuntz花的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溶部位中分离出3个新的酰化齐墩果烷型三萜低聚糖苷floratheasaponin A、B、C(1-3),以及6个已知黄酮醇苷和3个已知表儿茶素,研究了部分化合物的抗高血脂活性。干燥、切碎的茶花用甲醇回流提取3次,减压浓缩,浓缩物用  相似文献   

20.
茶儿茶素异构化研究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懿  屠幼英  钟小玉 《中草药》2008,39(7):1106-1109
综述茶叶中的表型儿茶素和非表型儿茶素的结构、清除自由基活性以及影响其异构化的因素.高温是引起儿茶素异构化的重要因素.同时pH值、金属离子浓度、反应时间和儿茶素浓度都会影响儿茶素的异构化作用.抗坏血酸既能抑制儿茶素异构化反应,又能促进其异构化反应.非表型儿茶素清除自由基能力与表型儿茶素相当,甚至优于表型儿茶素,这与其结构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