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 分析尼莫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50例原发性高血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尼莫地平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之卡维地洛.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率分别为33.3%和26.4%,总有效率为88.5%和 76.4%,两组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尼莫地平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2.
李兆红  曾韬  陆静   《中国医学工程》2011,(4):114-114,116
目的观察卡维地洛联合拉西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明确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6例,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组卡维地洛联合拉西地平;对照组单用拉西地平;两组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降压疗效。结果卡维地洛联合拉西地平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拉西地平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卡维地洛联合拉西地是一种安全和有效的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4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卡托普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对照组的73.9%,,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而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8年1月~2010年6月来我院治疗的1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分别行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和卡托普利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有关指标变化及不良反应等。结果:通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t=13.81、17.21、11.73、15.69、12.97、16.37、11.73、15.43、P〈0.05),且观察组血压下降的幅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5.0%)和显效率(86.3%)显著高于对照组(75.0%、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83、23.35,P〈0.05)。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卡托普利单一用药,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吲哒帕胺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对血压控制及左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9月至2019年7月收治的7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6例。对照组服用吲达帕胺片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卡维地洛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血压控制情况、左室结构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IVST、PWT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吲哒帕胺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有效控制患者血压,改善左室结构,有助于保护靶器官,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7,(12):1781-1782
目的:观察卡托普利与吲哒帕胺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及对动态血压、左室结构、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5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口服吲哒帕胺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给予卡托普利治疗,4周为1疗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动态血压、左室结构和肾功能的变化,并统计两组总有效率。结果:经治疗,两组动态血压水平降低、左室结构、肾功能相关检查水平均有好转,且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吲哒帕胺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动态血压水平、改善左室结构及肾功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2008年5月~2009年5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84例,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服用缬沙坦80 mg,每天1次,共服用6周.观察组服用缬沙坦80 mg,每天1次,同时服用卡维地洛10 mg,每天2次,共服用6周.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评定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5.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卡维地洛联合缬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全慧 《河北医学》2010,16(2):135-138
目的:探讨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只采用卡托普利治疗,每组治疗时间均为8周;治疗期间监测血压、空腹血糖、血脂、血钾、血尿酸、尿素氮和肌酐等,观察药物的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二者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生化无明显变化。结论:卡托普利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显著,耐受性好,副作用少,而且对代谢无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朱国强 《黑龙江医学》2004,28(10):765-767
目的 观察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随机单盲平行对照试验 ,符合条件的 6 5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 2组 :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组 35例 ,口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d ,同时加用双氢克尿噻 12 5mg/d。卡维地洛组 30例 ,口服卡维地洛 10mg ,2次 /d。疗程 8周。结果  (1)治疗 8周末 ,联合组降压总有效率 94 2 8% ,卡维地洛组总有效率 70 0 % ,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 )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似 ,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晕、皮疹、丙氨酸转氨酶轻度升高 ,但较轻。结论 小剂量双氢克尿噻与卡维地洛联合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谢桥涛 《中外医疗》2013,32(21):108-108,110
目的探讨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在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2012年8月期间就诊的128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资料,并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观察组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治疗,对照组应用替米沙坦治疗,共治疗8周,在治疗1周、4周、8周时均对患者降压疗效进行分析。结果经治疗,观察组治疗后比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和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均比对照组优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现象。结论对中青年舒张期高血压治疗采用替米沙坦联合卡维地洛比单用替米沙坦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2 8例随机分成两组 ,其中试验组 (服用富马酸比索洛尔 2 5~ 10 0mg ,qd ,po) 64例 ,对照组 (服用卡维地洛片2 5~ 5 0mg ,qd ,po) 64例。疗程为 6周 ,其中试验组有 3 8例患者完成动态血压监测 (ambulatorybloodpressuremonirory ,ABPM )。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为 80 7% ,服药 6周后平均收缩压 (SBP)及舒张压 (DBP)分别下降1 86及 1 44kPa ,而对照组下降 2 .0 2及 1.49kPa。 2 4hABPM显示 :试验组用药后总血压负荷明显减少 ,各时点血压均明显下降 ,谷 /峰比值大于 5 0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0 0 % ,服药 6周后SBP及DBP分别下降 2 0 2及 1 49kPa。两组总有效率无显著差别 ,不良反应均较少。结论 :比索洛尔和卡维地洛均为安全有效的抗高血压药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卡维地洛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1999年2月至2003年2月在我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口服卡维地洛,同时保留其他原有抗高血压药物;对照组保留原抗高血压药物治疗,除外卡维地洛。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血压控制目标均为〈140/90mmHg,在入选时及入选后12个月两组均检测血肌酐(Cr)、血浆肾素活性(PRA)及24h尿微量白蛋白量(Alb)。结果入选本临床研究时,Cr、PRA及Alb在两组问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入选治疗12个月后,治疗组Cr、PRA、Alb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卡维地洛不仅具有降压功能,更重要的是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具有独特的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老年单纯收缩期高血压(EISH)患者的降压疗效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试验设计方法,将120例EISH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口服降压胶囊与尼莫地平胶囊,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胶囊与降压胶囊模拟药,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值与临床症状变化,测定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与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治疗前后的含量变化。结果:治疗组对收缩压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对舒张压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降压显效15例,有效29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1.5%,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中医症状疗效总有效率为66.7%,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血清NO及血浆6-Keto-PGF-1α水平较对照组均明显升高(P<0.05),而血浆ET-1、TXB2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降压胶囊联合尼莫地平对EISH患者有较好的降压与症状改善作用,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4.
於忠伟 《中国现代医生》2018,56(18):30-33+37
目的探讨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对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影响情况。方法分析我院2016年1月~2017年6月内科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卡维地洛治疗)50例和联合治疗组(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50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s,LVEF)、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volume,LVESD)、6 min步行距离(6-min walking distance,6MWD)、血浆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 BNP)、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TnI)、脂联素(adiponectin,APN)、纤维蛋白原(fibrirlogerl,FG)、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情况,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F、LVEDD、LVESD、6MWD、NT-pro BNP、cTnI、APN、FG、TG、TC、HDL-C、LDL-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联合治疗组LVEF、6MWD、HDL-C均高于治疗前,NT-pro BNP、cTnI、APN、FG、LVEDD、LVESD、TG、TC、LDL-C均低于治疗前,联合治疗组治疗后LVEF、6MWD、HDL-C均高于对照组,NT-pro BNP、cTnI、APN、FG、LVEDD、LVESD、TG、TC、LDL-C均低于对照组,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曲美他嗪联合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心脏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可以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衰敏感指标,降低血脂水平,提高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卡维地洛与倍他乐克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14例老年应激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治疗组(观察组)与倍他乐克治疗组(对照组)各57例,比较两组血压控制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血压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P 〈0.05),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老年应激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优于倍他乐克,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比较卡维地洛与非洛地平对高血压病患者心肌纤维化指标的影响。方法 :66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与非洛地平组 ,治疗 12周 ,治疗前后测定血压、心率、血清Ⅲ型前胶原氨基端肽 (Aminotermi nalpropeptideoftypeⅢprocollagen ;PⅢNP)、一氧化氮 (nitricoxide ;NO)与血浆去甲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NE)浓度进行比较。结果 :卡维地洛与非洛地平治疗 12周均能有效降压 ,二组之间无明显差别 (P >0 .0 5 ) ;卡维地洛治疗后心率减慢 (P <0 .0 5 ) ,而非洛地平对心率影响不大 (P >0 .0 5 ) ;二组均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增高的PⅢNP(P <0 .0 5 ) ,但卡维地洛组效果优于非洛地平组 (P <0 .0 5 ) ;二组血清NO治疗后 12周较治疗前显著增加 (P <0 .0 5 ) ,非洛地平组优于卡维地洛组 (P <0 .0 5 ) ;卡维地洛治疗后血浆NE降低 (P <0 .0 5 ) ,而非洛地平组无明显改变 (P >0 .0 5 )。结论 :卡维地洛与非洛地平短期治疗 ( 12周 )均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血清中增高胶原含量 ,卡维地洛优于非洛地平。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卡维地洛与比索洛尔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和对左心室肥厚的逆转作用 ,采用随机、单盲、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 ,4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口服安慰剂 2周后舒张压仍在〔1 2 .0~ 1 4.6kPa( 90~ 1 1 0mmHg)〕 ,随机分别给予卡维地洛 ( 1 2 .5~ 2 5mg,qd)和比索洛尔 ( 2 .5~ 5mg ,qd)治疗 ,每组 2 0例 ,疗程为 2 4周。安慰剂期末和治疗过程中测量坐位血压和心率 ,并记录不良反应。在安慰剂期末和治疗 2 4周时做血常规、血生化和心脏超声检查。结果 :2组治疗后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均有显著下降 (P <0 .0 5~P <0 .0 1 ) ,而 2组间差异不明显。卡维地洛组左室肥厚各项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 (P <0 .0 5 ) ,而比索洛尔组治疗前后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对血脂、血糖、肝肾功能无显著影响。卡维地洛的不良反应较比索洛尔少且轻微。提示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确切 ,在降低血压的同时 ,可减轻左心室肥厚 ,改善左心室的舒张功能 ,可能较比索洛尔更加有益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60例外伤性脑血管痉挛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前瞻性对照研究,实验组为尼莫地平和丹参联合用药组,对照组为组尼莫地平单独用药组,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实验组:30例病人发病后第3天始口服国产尼莫地平片剂40mg,每日3次,连续用药14 ̄21d,从第3天开始同时静滴国产丹参注射液16ml,每日1次,连续用药14 ̄21d。对照组:30例病人单独使用尼莫地平片剂,剂量、用药途径及用药时间与实验组相同。结果:脑功能恢复率,实验组为93.33%,对照组为73.33%,P<0.05。结论:尼莫地平和丹参联合用药的疗效要优于单独用尼莫地平。  相似文献   

19.
氨氯地平与尼莫地平对高血压病脑血管痉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与尼莫地平对高血压病I期脑血管痉挛颅底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对90例I期高血压病人行彩色三维经颅多普勒检测,确定有脑血管痉挛的病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氨氯地平5mg;B组尼莫地平6mg 5%GNS或NS 250ml:C组氨氯地平 尼莫地平,用药剂量及给药方法同上,以上3组均联合应用氢氯噻嗪12.5mg,每周行TCD检测颅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每日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评价血压变化及颅底血流动力学的变化。结果氨氯地平降压平稳,持续时间长,无反跳现象,和尼莫地平组比较,对24h平均收缩压、舒张压、舒张压负荷的降压值及降压谷峰比率均大于尼莫地平,扩张脑血管的作用持久但较尼莫地平弱,尼莫地平扩张脑血管迅速但作用时间比氨氯地平短,联合用药组对降压及改善脑血流量、缓解脑血管痉挛均优于单用组(P<0.01)。结论氨氯地平是一种平稳安全持久的降压药及稳定持久的扩张脑血管药,氨氯地平与尼莫地平联合应用,可达到互相弥补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