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8 毫秒
1.
加强对门诊患者用药指导的药学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芳萍  孙皎 《海峡药学》2010,22(12):256-257
目的 为了保证病人用药的合理性、安全性,从而增加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方法 对门诊常用药的用药时间、用药途径、用药时注意事项及药品的贮存各方面针对性加以用药指导及干预.结果 使药物得到最充分的有效应用.结论 医院药师应有针对性开展门诊病人用药指导,为病人把好安全用药关.  相似文献   

2.
我院2006~2007年门诊中成药不合理用药处方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了解我院门诊中成药处方的不合理用药情况.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6~2007年24 000张门诊中成药处方,对不合理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4 000张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处方为298张,占总数的1.24%.不合理用药情况分别表现在重复用药、过量用药、用药不当、合并用药不当、配伍不合理、用法用量不合理、禁忌证下用药等方面.结论:建议门诊中药师应担负起指导临床中成药合理用药的责任.  相似文献   

3.
目的 对某院中药注射剂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2010~2012年某院中药注射剂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DDDs)、日均费用(DDDc)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中药注射剂3年用药金额年增长率分别为0.63%、37.76%,用药金额占总用药金额的百分比分别为6.55%、5.15%、5.52%.理血剂的用药金额、DDDs 3年均居首,清热剂的用药金额、DDDs增长较快,泻下剂的DDDc最大.注射用红花黄色素的用药金额、DDDs增长最快.结论 中药注射剂用量平稳增长.临床应重视合理用药,加强不良反应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通过建立科学标准的辅助用药医嘱点评、用药审核与干预方法 ,规范辅助用药的超说明书用药行为,提高合理用药水平.方法对比分析我院2015年(干预前)和2016年(干预后)辅助用药使用情况和专项点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每月通过用药督查、行政干预等方式对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加以干预,评价该类药物的使用情况和经干预后的改进效果.结果 我院辅助用药存在超适应症给药、超剂量给药、超疗程给药等超说明书用药行为,干预后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得到改善.结论 目前尚缺少客观和系统的辅助用药应用评价依据,应逐步规范辅助用药超说明书用药行为,规避用药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该院2010年门诊患者基本用药情况.方法 随机抽取2010年全年各科室处方6000张,统计分析不合理用药处方张数和类型.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276张,占总处方数的4.60%.门诊存在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合理用药原因为联用不合理、给药方法不当及溶媒选择不当、激素应用不合理、无指征使用抗生素、配伍或重复用药.结论 医院应加大合理用药监管力度,加强临床药学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李志平  梁庆  谢凯  李岸  何皎 《今日药学》2011,21(1):53-55
目的 开展用药咨询,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对本中心2008~2009年门诊用药咨询服务工作进行总结和分析.结果 患者用药咨询内容主要涉及药物使用方法、不良反应、相互作用、用药疗程和适应症等;通过提供用药咨询,解决了患者用药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患者用药的依从性.结论 在皮肤科门诊开展用药咨询服务有助于...  相似文献   

7.
李建国 《中国药事》2013,(8):899-901
目的 调查农村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并进行对策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的方法,对1060例农村高血压患者进行用药依从性的随访调查.结果 用药依从性良好占被调查对象的27.4%;较差占72.6%.导致用药依从性差的因素有主观因素、忘记服药、经济因素、药物不良反应等.结论 农村高血压患者用药依从性较差,应加强用药指导和健康教育,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习惯性流产门诊超说明书用药处方的合理性.方法 选取2014年7月至2015年6月习惯性流产门诊20731张处方,对超说明书用药的类型、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超说明书用药包括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醋酸泼尼松、二甲双胍、戊酸雌二醇、伐地那非等,超说明书用药率为58.85%.类型分为超适应证用药、超给药途径用药、超禁忌或注意事项用药.结论 我院习惯性流产治疗中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应加强监管,杜绝不合理现象,规范超说明书用药的合理使用,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保障患儿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查我院2005年9~10月儿科门诊输液处方5 673张,对联合用药和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类和统计分析.结果:联合用药比较普遍,占调查处方的66.34%;不合理用药处方共151张,占调查处方的2.66%,多为联合用药不当、重复用药、用法不当、用量不当等.结论:医生与药师应加强协作,互相支持,以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0.
龚燕波 《中国药业》2012,21(4):48-48
目的 评估药师干预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高医疗质量的效果.方法 药师通过处方点评与临床工作,对临床用药进行干预.结果 处方合格率有所提升,临床用药更趋规范、合理,合理用药水平有显著提高.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合理用药可提高用药安全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本院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以促进本院门诊安全、有效、合理以及经济地用药.方法 收集2012年1~12月本院门诊处方,分析处方用药情况,统计不合理用药现状.结果 不合理用药比例为10.11%,不合理用药类型包括重复用药、择药不当、用法不合理、影响吸收代谢、合用相拮抗、合用增加毒性和不必要合用等.结论 本院门诊用药存在不少不合理用药现象,应引起临床工作者的重视,以维护患者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2.
张云秀 《中国药业》2012,21(9):48-49
目的 了解医院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10年抗高血压药的用药金额、用药频度、日用药金额、构成比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钙通道阻滞剂在用药频度和用药金额上均居首位,单品种用药频度最高的是依那普利,用药金额最高的是左旋氨氯地平.结论 抗高血压药物应用以长效钙通道阻滞剂为主,使用基本合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统计并分析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常见的不合理用药医嘱,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方法 对本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2012年11月~2013年11月审方中遇到的不合理用药进行统计、归类、分析.结果 审核出不合理医嘱178例(比例0.45%),不合理原因主要为溶媒选择不当、用量不当、配伍禁忌、给药浓度不当等.结论 药师通过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审方有效控制了不合理用药,促进了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介绍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合理用药管理措施及成效.方法 分别从医嘱合理性、合理用药标识、避光药品、冷藏药品、现配现用药品、粉针剂药物溶解、高危药品、中药注射剂、细胞毒药品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进行合理用药管理.结果 有效的解决了临床存在或潜在的不合理用药问题,规范临床用药.结论 采用此方式进行合理用药管控,措施得力,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本院门急诊不合理用药情况,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随机抽取2009年上半年门急诊处方15692张,对不合理用药处方进行分析.结果 不合理用药处方557张占3.55%,其中重复用药占10.41%,联合用药占39.68%,用法用量不合理占42.54%,选药不合理占5.93%,用药与诊断不符占1.44%.前3位不合理用药的临床科室依次为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结论 本院门急诊处方用药存在不合理现象,应针对存在问题制定相应措施,以保障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医院抗精神病药物利用现状,为药品研发和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对2008年至2010年抗精神病药物总金额、用药频度(DDDs)和日用药金额(DDD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精神病药物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均逐年增长.由于疗效突出、不良反应小,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在用药总金额、用药频度和日用药金额中均占较高比例,已逐渐被临床广泛使用.结论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将为临床主要用药.临床用药选择时应综合考虑药物疗效、不良反应及患者个体情况,以使用药更安全合理.  相似文献   

17.
张海平 《海峡药学》2012,24(8):227-229
了解本院门诊、病区药房中药针剂的产品结构和使用情况,进行临床利用的评价.对2008~2010年门诊、病区药房中药针剂的用药频度(DDDs)、用药金额以及排序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门诊药房以解热镇痛抗炎类、心脑血管类用药为主,病区药房以心脑血管类用药为主.门诊和病区药房用药有所区别,部分药品用药金额与用药频度同步性较差,医师要合理使用中药针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本院推进阳光用药的措施和成效进行归纳,进一步提高阳光用药管理水平.方法 实施阳光用药的措施进行理论总结,对推进前后的用药情况进行比较对照.结果 和结论院推进阳光用药的措施成效显著.推进阳光用药工作,有助于监督和规范医生用药行为,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水平,保障医疗质量,降低药品费用、减轻群众的医疗费用负担.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阐述基本用药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及促进合理用药的意义.方法 统计医院用药总数与基本用药目录数相比较.结果 用药总数远超基本用药目录数,主要表现在不同规格不同剂型,甚至不同厂家,出现用药结构不合理现象,给药学服务增加了难度,不利于减少差错,降低费用,提高效益,合理用药.结论 保障基本用药,根据专科需要适度增加新特药品,扩大OTC、医保用药是促进合理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情感障碍患者临床用药合理性与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合理性与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统计591例情感性精神障碍住院患者的用药情况及疗效,以药物利用指数(DUI)判别药物利用的合理性.结果:单一用药162例,联合用药429例,躁狂相2药联用疗效优于单一用药(P<0.05),抑郁相单一用药与联合用药疗效差异无显著性(P>0.05).抑郁症用药前3位为帕罗西汀、氟西汀、氯米帕明,躁狂症用药前3位为碳酸锂、氯氮平、氯丙嗪,DUI>1的有碳酸锂、舒必利、麦普替林、帕罗西汀.结论:情感性精神障碍患者用药基本合理,用药方案尽量减少联合用药,防止苯二氮芯卓类药物滥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