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文利用碱性提取工艺从猪十二指肠中制得一种高抗血栓活性的类肝素组分。类肝素是一簇在结构和活性上与肝素有一定程度相似的粘多糖类物质。但类肝素抗凝血作用弱而缓和,用药安全,长期使用极少副作用并且无毒而具有独特性。为此我们在已有的研究基础上设计了制备高抗血栓活性类肝素药物的生产工艺,并对其理化性质和生物活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类肝素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类肝素酶是一种内 β 葡糖苷酸酶 ,水解细胞外基质中的硫酸类肝素蛋白多糖的糖胺聚糖单位 ,从而参与肿瘤细胞转移和免疫反应等。此文介绍了类肝素酶的结构、性质、生理及病理作用、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综述了类肝素酶及其抑制剂的开发和潜在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藻酸双酯钠(多糖硫酸酯,polysacchar ide sulfate,简称PSS)是从海藻中提取出来的,具有类肝素样活性的海洋药物,为酸性粘多糖类阴离子聚电解质,可降低红细胞之间及与血管壁的粘附性,起到抗凝、防凝、疏  相似文献   

4.
藻酸双脂钠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藻酸双脂钠(PSS)是从海藻中提取的具有类肝素样活性的半合成海洋药物,可降低红细胞之间及与血管壁的粘附性,达到抗凝血、降低血脂和改善微循环的作用。随着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已取得了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戴逢伟  胡洪  雷光远  雷招宝 《中国药师》2009,12(12):1826-1828
藻酸双酯钠(多糖硫酸酯,polysaccharide sulthte,PSS)是以海藻提取物为基础原料,经降解与分子修饰而制得的一种多糖类化合物。藻酸双酯钠是一种线型阴离子聚电解质,具有类肝素样生理活性,能阻抗红细胞之问或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粘附,从而降低血液粘度;同时具有抗凝血、降血脂、  相似文献   

6.
类肝素药物的国外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抗凝血药类肝素的国外进展作了较系统的综述,包括类肝素的组成、制备、检验方法、药理作用、剂型等。  相似文献   

7.
制备胰类肝素的方法为碾碎的胰脏在细菌抑制剂存在下,隔绝空气酶水解蛋白质,然后分离去杂蛋白,产物用极性有机溶剂处理,收集下层液体,此下层液体有高量的低分子量类肝素。所有已知从动物胰脏或十二指肠制备类肝素的方法均有一步或多步的透析。口服时胰类肝素的生物活性,低分子量部份要高于高分子量部份。通常发现经已知方法透析而得的胰类肝素只有很弱的生物,这一现象可为透析损失了低分子量部份来解释。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制备高含量低分子量的胰类肝素方法  相似文献   

8.
磺化羟乙基壳聚糖的研制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研究了磺化羟乙基壳聚糖的制备方法。以片状壳聚糖为原料,先制成羟乙基壳聚糖;再以氯磷酸一甲酸胺为磺化试剂,在适当条件下进行磺化,成功地获得了水溶性良好的磺化羟乙基壳聚糖。硫含量为9.88%。红外光谱分析表明,该衍生物具有类肝素结构,是一种非常有潜力的新型类肝素物质,可望进一步研制成新型类肝素药物。  相似文献   

9.
猪十二指肠类肝素对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祝清芬  丁华  周序斌 《药学学报》2000,35(11):814-817
目的 研究类肝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 分别以结晶紫和MTT染色、透射电镜及流式细胞仪等方法,观察类肝素对平滑肌细胞增殖,细胞形态,细胞内α-肌动蛋白含量及原癌基因c-myc,c-fos表达的影响。结果 类肝素0.2,0.4及0.8 mg.mL-1可以抑制10%小牛血清所致平滑肌细胞增殖,类肝素0.8 mg.mL-1可以使细胞维持类似收缩型的形态学表现,使细胞内α-actin含量增加,c-myc, c-fos原癌基因表达减少。结论 类肝素可以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表型转化,抑制细胞内原癌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藻酸双酯钠(Poly Saccharide Sulfte简称PSS),是酸性粘多糖类阴离子聚电解质,属类肝素药;具有抗凝血、降血脂及改善微循环等作用。本文综合近年文献报道PSS的临床应用情况。1 PSS作用机理PSS能阻抗红细胞之间或红细胞与血管壁之间的粘附;能使凝血酶失活,阻止血小板对胶原蛋白的粘附,抑制释放反应所致的血小板聚集;因而具有抗血栓,降血粘度,微动、静脉解痉,红细胞及血小板解聚等作用。  相似文献   

11.
魔芋葡甘低聚糖硫酸酯化衍生物的制备及结构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魔芋精粉为原料,经酶解、羟丙基化和硫酸酯化修饰,制成了水溶性良好的魔芋葡苷聚糖(KGM)硫酸酯化衍生物。该物质有机硫含量为20%,凝胶色谱显示其相对分子质量为3000~4000,红外光谱和1H核磁共振光谱表征其具有类肝素的结构。可望开发成一种有前途的新型低分子类肝素物质。  相似文献   

12.
猪十二指肠类肝素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目的给鹌鹑iv去甲肾上腺素(NA)造成血管内皮损伤,进而形成动脉粥样硬化(AS)模型,观察口服猪十二指肠类肝素对AS形成的影响,同时观察了甘糖酯的作用。方法实验分6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模型组、类肝素低剂量组、类肝素高剂量组、甘糖酯低剂量组、甘糖酯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各组每只鹌鹑口服给药的同时ivNA200μg·kg-1,隔日1次,共计8wk。结果病理模型组内膜/中膜比值及内膜面积比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均为P<0.01);用药各组则均显著低于病理模型组(均为P<0.01)。结论猪十二指肠类肝素、甘糖酯口服均具有抗鹌鹑实验性AS形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正> 类肝素(heparinoid)系指天然的、合成的和半合成的与肝素有类似作用的物质。现对其研究与开发作一简介。一、猪十二指肠类肝素 目前国内类肝素药物冠心舒系参照罗马尼亚产品Asclerol从猪十二指肠提取制得的,脑心舒与此基本上是一种产品。国外的一种类肝素产品dana-paroid系由猪肠粘膜制得,其抗栓作用的机理与低分子肝素类似。  相似文献   

14.
用不同提取工艺得到了三种猪十二指肠类肝素,并对其理化性质与药理作用进行了探讨。一种类肝素是将猪十二指肠在pH3.0~3.5条件下冷浸提取;另一种是将上述提取后的残渣在pH 7.0~7.5条件下加热提取;再一种是将猪十二指肠在pH 8.8~9.0条件下加热提取。三种方法所得提取液分别经浓缩、酶解、除蛋白质、脱脂、沉淀、脱水和干燥,得到三种类肝素,分别简称酸提类肝素、中提类肝素和碱提类肝素,收率分别为原料的0.14%、0.36%和0.48%。对三种类肝素的氨基葡萄糖、己糖醛酸  相似文献   

15.
碱提类肝素在生产上具有周期短、成本低和收率高的特点,它具有明显的降脂、抗炎和较弱抗凝等多种药理作用。本文研究了其不同组分对生物活性的影响,以扩大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制备具有类肝素结构的海洋硫酸多糖,采用HepG2.2.15细胞模型评价它们的体外抗HBV活性。方法 以聚甘露糖醛酸(PM)、聚古罗糖醛酸(PG)和壳寡糖(COS)、甲壳素(CTN)及羧甲基壳聚糖(CMC)为原料,采用氯磺酸-甲酰胺法制备相应的多糖硫酸酯PMS、PGS、SCOS、SCTN和SCMC,并对其硫酸根含量、分子量等理化性质进行测定。以HepG2.2.15细胞为模型,采用MTT法检测多糖的细胞毒性,采用ELISA法检测培养上清中的HBsAg和HBeAg。结果 几种海洋类肝素多糖在30,60,125,250 μg/mL浓度下,对HepG2.2.15细胞作用9d后,均能明显抑制HBsAg和HBeAg的分泌,其中 PGS和PMS的抗HBV活性优于3种壳聚糖硫酸酯衍生物。结论 不同结构的海洋类肝素多糖对HBV抗原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PGS和PMS在抗HBV方面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正> 血栓通为碱提类肝素用阴离子交换树脂层析被破附的组分,曾以碱提类肝素组分Ⅱ(C_2)命名。它具有抗凝、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调整血脂、抗血栓形成等作用。本文研究对金黄地鼠颊囊微循环和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材料和方法药品:血栓通,由本院生化制药教研室和莱阳生化制药厂提供,批号84115、87063;葡聚糖(分子量288000),上海葡萄糖厂生产。  相似文献   

18.
本文研究了口服碱提类肝素组分Ⅰ对鹤鹑血清及动脉壁胆固醇的影响。雄性朝鲜鹤鹑14只,随机分成两组。皆喂高脂饮食(含1%胆固醇),其中一组给予碱提类肝素组分Ⅱ600mg/kg/d,灌胃,另一组作为对照组。于给药前及药后四、八周未禁食12小时后取血测血清Tc、HDL_2-c及DL_3-c,计算HDL_2-c、HDL-c/Tc、HDL_2-c/、HDL_3-c值。八周后断头处死动物,测动脉壁胆固醇含量。结果表明,口服碱提类肝素组分Ⅱ能提高鹤鹑血清HDL及其亚组分水平及HDL-c/Tc值对血清Tc、HDL_2-c/HDL_3-c值及动脉壁胆固醇无显著影响。碱提类肝素组分Ⅱ是碱提类肝素调整血脂的有效成分。实验表明,该药腹腔注射能抑制由高脂饮食所致的鹤鹑血清胆固醇的升高及HDL-c/Tc、HDL_2-c/HDL_3-c值的降低,并能减少胆固醇及其酯在动脉壁的沉积。本实验研究了口服碱提类肝素组分Ⅱ对上述指标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动物来源黏多糖药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动物来源黏多糖的药用研究进展迅速.本文就动物来源黏多糖具有学术和实用价值的药用进展分肝素和类肝素、硫酸软骨素、玻璃酸和壳聚糖4部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类肝素对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细胞培养法并用肝素等作对照,观察类肝素对兔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生的影响。结果表明,类肝素在1.6~0.05mg·ml-1浓度下,对FCS,bFGF,IL-1刺激细胞增殖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将VSMCs在类肝素0.2~0.05mg·ml-1中预孵24h后弃去药液,再在含FCS培养液中继续培养,也能明显抑制细胞增殖。类肝素对FCS及IL-1诱导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比同浓度的肝素弱,但对bFGF诱导VSMCs增殖的抑制作用比肝素强。右旋糖酐对VSMCs增殖无抑制作用,提示抑制作用与分子中含硫酸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