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 毫秒
1.
正规疫苗接种后暴发狂犬病伴休克罕见,报道如下: 男,14岁,学生。因畏寒、发热伴双下肢搔痒5天。流涎、汗多、恐风5小时于1993年5月8日急诊入院。患者于1993年5月3日开始出现双下肢搔痒,继之感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35岁。因左足小趾被狗咬伤17个月,气急、烦躁3天于1989年12月19日入院。患者17个月前曾被狗咬伤左足小趾,伤口少量出血,未注射狂犬病疫苗。入院前3天病人出现畏寒、气急、烦躁。入院时神志清,对答切题,较激动,形体动作多,伤口局部无麻木及蚁走感,无恐水、恐声、吞咽困难。心肺、腹部检查均正常,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入院后病人出现阴茎异常勃起伴频繁射精,  相似文献   

3.
1病例报告患者,男,38岁,1990年4月20日因“发热、咽部发紧3天,恐水、恐风1天”入院。于4月17日出现低热,体温37.8℃,乏力,烦躁,继而对风、光刺激有喉部紧缩感,4月19日出现极度恐惧,恐水,怕风,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狂犬病”收住院。既往健康。8岁时曾被狗咬伤左中指,当时有少量出血,伤口未清洗,未注射狂犬疫苗,数日后狗死亡。此后无被狗、猫、狼等兽咬伤史,未接触过狂犬病动物及病人。查体,T37ZC,P86次/min,R20次/min,BP18/豆IkPa。神志清,躁动不安,恐惧面容,大量流诞,吞咽困难,用手轻扇风及听见水流声,…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合并糖尿病性脊髓病及脑部病变临床上少见.现将我院尸解证实为该病1例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77岁,因"血糖增高7年,双下肢感觉减退2年,发热2天"于2000年2月18日入院.7年前患者发现患糖尿病,血糖长期控制不佳;2年前出现双下肢感觉减退伴双下肢灼痛,行走乏力及大小便功能障碍.入院前1年已卧床不起.一直未正规治疗.2天前因发热入院.  相似文献   

5.
我院2002年6月收治狂犬病患者2例,均抢救无效死亡,现将病例简介如下。1临床资料例1:男,54岁,因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咽喉不适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等病史,1个月前被宠物犬咬伤左手拇指未行清创及注射狂犬疫苗。查体:生命体征正常,胸片示慢性支气管炎改变。入院后予以抗病毒,对症处理,入院第2天出现兴奋、躁动、恐水、恐惧症状,第4天出现大量流涎、周身乏力,呼吸衰竭,抢救无效死亡。例2:男,12岁,因恐水2小时入院,既往无脑炎、癫痫病史。20余天前被宠物犬咬伤左手拇指并出血,自行处理后未到医院就诊及…  相似文献   

6.
以阴茎勃起和遗精为首发症状的狂犬病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患者 ,男性 ,5 4岁 ,农民。因“阴茎勃起 5天 ,恐水、怕风 3天”于 1999年 10月 16日收住院。患者 1999年 9月 16日被狗咬伤右下肢 (该狗同日咬伤一儿童面部 ,10天后 ,该小孩出现恐水、怕风 ,随后死亡 )。曾到当地防疫机构注射狂犬病疫苗 3次 ,1999年 10月 11日无明显诱因阴茎异常勃起 ,遗精 1次 ,流出精液约 8ml,较平时多 ,未予注意 ,10月 14日始出现右下肢麻木、恐水、怕风、双下肢无力 ,曾到当地医疗站求治 ,诊断“感冒” ,予青霉素、丁胺卡那抗炎等治疗 ,效果欠佳 ,遂转我院。既往史 :否认有外伤史。入院查 :T 37℃ ,R2 1/min ,…  相似文献   

7.
非犬咬伤狂犬病4例例1,女,26岁,农民。发病前行人工流产术,术后d2开始发热,畏寒,全身不适,随后出现恐水,恐风,否认狗咬伤,但一个月前与患狂犬病弟弟有接触史。例2,男,54岁,屠夫。于入院前2d自感身体软弱,无力,纳差,d3开始恐水,恐风,追问病...  相似文献   

8.
狂犬病潜伏期30年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1999年 4月 16日收治 1例潜伏期 30年的狂犬病患者 ,经 2天镇静 ,抗炎、支持及对症治疗无效。于 1999年4月 17日 16时临床死亡。现报道如下。1 病例介绍患者男 ,36岁。因恐水、怕风、流涎 2天 ,于 1999年 4月16日入院。既往 30年前胫前上 1/ 3处被犬咬伤史 (皮肤损伤 2cm)。患者于 2天前无诱因出现低热、倦怠、恶心、流涎、烦躁不安、恐惧、恐水、怕风、怕光、怕声 ,发作性咽肌痉挛 ,出汗 ,有时抽搐。体检 :T 37.2℃、P 92次 /分 ,呼吸轻度困难 ,血压 19.9/ 13.3kPa ,躁动不安、咬被子、抓人、向周围乱吐大量粘液。白细胞 12…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18岁,因发热,咽部不适4天,于1990年7月5日20时入院.查体:T38.5℃,神志清,痛苦表情,张口呼吸,颈软,双肺无异常,心率96次/分,心律齐,肝脾未触及.血常规:Hb140g/L,WBC13.6×106/L,N0.85,L0.15,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入院后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天无好转,患者感咽部、胸内有针刺样不适,躁动不安,阵发性呼吸急促,声音嘶哑,恐水.追问病史:5年前被狗咬伤.狂犬病诊断确立,经多方治疗无效而死亡.  相似文献   

10.
72例狂犬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良元 《吉林医学》2010,31(4):509-510
目的:分析72例狂犬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点,探讨防治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记录患者的性别、年龄、地区、传染源、疫苗接种情况、潜伏期、临床表现等。结果:90.3%的患者为农村人口,81.9%的患者未进行有效的伤口处理,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临床表现为发热、恐水等。结论:有关部门应该高度重视狂犬病,提高群众防病意识,降低狂犬病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1.
狂犬病系由狂犬病毒所致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临床表现为高度兴奋、恐惧不安、恐水怕风、流涎和咽肌痉挛,病情发展迅速,患多于3~5日发生瘫痪而死亡。近年来我市狂犬病的发生率有上升趋势,我院自1984~1995年共收治狂犬病88例。平均潜伏期40天。全部病例均死亡,平均存活时间5.12天,最长12天。该病临床护理经验报道较少,现将狂犬病护理中的几点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1988~1991年间,我院曾有3例儿童狂犬病误诊为散发性脑炎,抢救治疗无效均死亡。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吸取教训,避免误诊,总结报告如下。例1:男,4岁。因发热、兴奋多语3天,抽搐3次,经当地卫生院按高热惊厥治疗无效转来我院,以散发性脑炎于1988年4月10日收住院。查体:T38.9℃,P、R、BP正常。神志清,精神差,心肺未见异常,肝脾不大,病理反射未引出。血常规及CSF正常。入院后情感不协调,兴奋多语,当晚出现恐水、怕风、流涎、抽搐。追问病史,5个月前曾被狗咬伤右手食指,未注射过狂犬疫苗。确诊为狂犬病,抢救治疗无效,于住院第5天死亡。  相似文献   

13.
狂犬病二例误诊报告韦玉兰(附属二院神经内科241000)狂犬病及狂犬病毒所致急性传染病,人畜共患,临床以恐水、怕风、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为特征。笔者遇到2例,皆误诊收住入院,特报道如下。例1男,24岁。就诊前4天畏寒,发热,次晨频繁呕吐,腹泻,按急性...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64岁,因发热、腰腿疼痛5天,双下肢不能动 1天于2002年2月21日入院。该患5年前因面部蝶形红斑, 日晒后加重,伴脱发、关节疼痛及全身乏力就诊,经实验室检查后确诊为系统性红斑狼疮,给予强的松50mg/日治疗, 病情好转,现激素的维持量为10mg/日。5天前突然出现发热,体温在38℃-39℃之间,伴腰及双下肢疼痛,入院前1  相似文献   

15.
狂犬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传染病 ,目前发病后死亡率百分之百。为进一步提高狂犬病的预防水平 ,探讨预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现将我站门诊2 0 0 0~ 2 0 0 2年接诊的 2例狂犬病疫苗免疫失败的原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患者 2例 ,男 1例 ,2 4岁 ,女 1例 ,4 5岁。就诊时均有发热、怕水、怕光、流涎、吞咽困难、全身阵发性抽搐等。男性患者被犬咬伤面部、颈部 ,完全疗程注射 ,发病潜伏期 2 0d ;女性患者被犬咬伤脚背面 ,咬伤 4d后开始注射疫苗 ,潜伏期 35d。2 讨论2 .1 局部伤口的处理 狂犬病病毒对神经组织有强大的亲和力 ,进入人体后除…  相似文献   

16.
护理狂犬病人而感染狂犬病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79岁,农民,于2005年7月13日下午4时30分入院。患者无明显诱因下发病,2天前开始出现恐风、怕光、怕水、流涎,伴有怕声等症状。曾在当地卫生院就诊,因诊断不明确,急诊转入我院传染病科。因患者曾与狂犬病死者有直接接触史,未按程序注射狂犬疫苗而导致本病例的发生,于入院4小时后死亡。传染途径:4个月前,患者妻子类似上述症状在家中死亡。其妻死前有猫抓伤史,没有到卫生防疫部门注射狂犬疫苗及狂犬血清免疫球蛋白而导致狂犬病的发生。本例患者因照顾护理死者生活,是密切接触者,主要传染源可通过破损皮肤和黏膜而感染,诱发狂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1982年9~10月,我们对全县1978年1月至1982年8月患狂犬病死亡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调查。全县被犬咬伤1,917人,发生狂犬病81人,发病率4.2%。其中外表“健康”犬咬伤1,639人,发病20人,发病率1.2%;外表“健康”猫咬伤136人,发病3人,发病率2.2%。“健康”犬、猫咬伤所致的狂犬病者,潜伏期16~1,335天,平均133.9天。临床表现为恐水、怕风、流涎、烦躁不安、畏光、大汗及恐惧状等,与狂犬咬伤所致的狂犬病表现相似。全部病例均在发病后1~9天内死亡。例如,有一只外观“健康”的小  相似文献   

18.
冯某,男,27岁,工人。因头昏、乏力3年,加重20余天。于1985年10月19日入院。患者于1983年6月因头昏、乏力,在我院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下简称为慢粒),用马利兰治疗后完全缓解。85年6月因头昏、乏力、发热再次入院,诊为慢粒复发,用原方案治疗后头昏、乏力减轻,热退,骨髓象部分缓解出院。此次入院前20余天发热、头昏、乏力加剧,骨痛,纳差,双下肢浮肿。既往史,个人史及家族史无特殊。  相似文献   

19.
1临床资料患者,男,18岁,因发热,咽部不适4天,于1990年7月5日20时入院。查体:T38.5℃,神志清,痛苦表情,张口呼吸,颈软,双肺无异常,心率96次/分,心律齐,肝脾未触及。血常规:Hb140g/L,WBC13.6×106/L,N0.85,L0.15,胸部X线检查无异常。入院后按“上呼吸道感染”治疗1天无好转,患者感咽部、胸内有针刺样不适,躁动不安,阵发性呼吸急促,声音嘶哑,恐水。追问病史:5年前被狗咬伤。狂犬病诊断确立,经多方治疗无效狂犬病是由病毒引起的累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急性传染病,祖国医学…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本市狂犬病患者发病过程和临床表现,分析影响狂犬病发生的因素,为防治狂犬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2~2005东莞市本土感染的18例狂犬病病例的疫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02~2005年均有本土感染病例发生,2005年最多(88.89%),病死率100%。全市28.13%的镇有狂犬病病例发生,男性占66.67%,16-55岁中青年点72.22%。暴露后平均潜伏期98天,临床表现前驱期症状以头痛,发热等感冒样症状为主(88.89%),恐水、怕风、喉痉挛、烦燥、怕光及流涎等特异症状分别占94.44%、83.33%、83.33%、66.67%、55.56%及38.89%。犬为主要传染源(83.33%)。83.33%伤口未作任何处理和未注射狂犬疫苗,只1例不正规注射了1支抗狂犬病免疫球蛋。结论:犬密度大,犬只免疫率底,暴露后伤口未处理或处理不规范,以及未免疫接种或免疫接种不规范是导致狂犬病发病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