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何芳  任小玉  程敏媛 《西部医学》2010,22(6):1136-1137
目的探讨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目标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方法将200例自然分娩产妇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 ,即护士在进行治疗护理过程中给予健康指导,或产妇在遇到困难时护士方给予指导;干预组则对母婴同室产妇开展4个阶段性的目标健康教育,即产后第1天、第2天、第3天和出院后1周内给予有针对性健康教育;比较两组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产妇对母乳喂养及新生儿护理知识的掌握情况等方面的效果比较,干预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阶段性目标健康教育极大地提高了母婴同室产妇产褥期保健、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知识水平和护理技能;显著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应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情况.方法 选取产后42 d复查产妇2000例进行保健知识和护理能力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 不同产妇由于居住地、文化程度、收入等差异,产褥期母婴知识认知得分也存在差异性(P<0.05);护理操作方面,产妇产后保健操、乳头皲裂处理、婴儿呛奶处理处于未掌握率前三位,臀红处理、婴儿洗澡技巧、乳头皲裂处理处于未完全掌握率前三位;另外不同知识来源途径产妇护理技能得分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 产褥期妇女母婴保健情况并不理想,因此必须要做好孕妇学校的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医院的优质护理服务能力,进而加强产妇产褥期健康指导,提高产妇的自我护理能力.  相似文献   

3.
产后访视是为了全面了解产妇及新生儿的健康问题,能有效地对产妇及家属进行母乳喂养知识、健康教育及育几知识进行宣教和指导,使产妇和家属掌握母乳喂养知识、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保健,确保母婴健康安全.  相似文献   

4.
产妇对产褥期饮食知识需求情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张娜飞 《医学与社会》2010,23(8):11-12,15
目的:了解产妇对产褥期饮食知识的需求情况及知晓率,从而更好地对产妇进行饮食指导。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86名产妇的饮食知识需求进行调查与分析,并制定护理对策。结果:产妇对产褥期饮食知识完全了解者占17.2%,部分了解者占72.6%,不了解者占10.2%;产妇对产褥期饮食知识的需求内容中,以"适合本人情况的饮食指导"的需求最为强烈,占36.0%;在满足需求的途径方面,以"医务人员指导"最为强烈,占45.2%。结论:加强产妇产褥期饮食知识宣教,能使产妇顺利度过产褥期,有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5.
曹淑珍 《基层医学论坛》2012,(36):4863-4864
目的探讨孕期宣教对产褥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对我科2010年2月—2011年2月100例门诊孕妇进行产后健康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新生儿护理指导三方面的宣教,观察其对产褥期护理效果的影响。结果孕妇在生产后能顺利进入产褥期并主动实施产褥期自我保健,有效母乳喂养,对新生儿护理方法运用自如,提高了产妇的母婴保健意识,改善了产后紧张、不知所措的心理状态,充分发挥了产妇的主观能动性。结论孕期实施全面的宣教可以明显提高产褥期护理效果,消除产妇的不良情绪,防止产褥期发生各种并发症,保障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产后提供持续院外电话随访服务,对产褥期母婴健康状况、产妇育婴知识需求.[方法]制定母婴健康状况表,在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的1天、7天、15天、30天分别由专人负责电话追踪,了解产妇和新生儿出院后情况.[结果]在产褥期困扰产妇的主要的问题有心理、恶露、乳房的护理及新生儿喂养、育婴知识等,直接影响母要健康.而文化程度高的和受过系统健康教育的孕产妇其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文化程度低的和未受过系统健康教育者.[结论]产褥期母要是脆弱人群,存在着大量健康问题,这些问题大部分可通过电话随访与指导获得解决.加强产褥期保健,扩大服务内容.  相似文献   

7.
院后产褥期妇女健康指导需求的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产褥期妇女健康指导的需求状况,为产后访视质量的持续改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产后访视面谈问卷和电话咨询的方式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健康指导需求调查,结合实体指导的例数加以分析。结果95%的产妇对上门产后访视持欢迎态度,产褥期保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日常新生儿护理指导的需求,均占较高比例。新生儿家庭对育儿知识的获取较迫切。结论通过对产褥期妇女进行全面的院后服务跟踪调查,针对性地进行访视宣教和实体指导,方能满足不同层次健康指导需求,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对173例外来务工产妇产褥期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从而了解到流动人口及外来务工人员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知晓率.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2008年1-6月在青岛李沦中心医院分娩的173例外来务工产妇.结果 在产褥期饮食与营养知识、个人卫生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乳房护理知识、母乳喂养知识、计划生育知识方面,外来务工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认知有一定的水平,但认知程度高低不一. 结论提示需采取多种形式对产妇进行有针对性的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外来务工产妇在产褥期间母婴健康及其以后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母婴同室开展新生儿护理知识宣教和技能指导的临床体会。方法针对产妇及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缺乏进行知识宣教和技能指导,并对前后结果进行比较。结果通过新生儿护理健康指导,母婴同室母乳喂养的成功率提高了1.53%,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下降了2.22%,新生儿疾病筛查率提高了3.55%,促进了产妇的母性角色转换。结论开展新生儿护理健康指导对新生儿健康有显著影响,建议在母婴同室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全方位健康教育提高产褥期产妇生活质量的效果。方法:将产褥期产妇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健康教育方法进行相关知识宣教,观察组由护士通过通俗的语言交流、操作技巧的示范和互动,结合发放相关的小册子,记录掌握的情况给予定期的教育指导。包括饮食教育、乳房护理、预防感染、会阴护理、新生儿照料、产后保健、心理护理方面进行逐一宣教。比较两组产妇对产后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知识掌握程度以及两组产妇和新生儿护理出现的异常情况。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掌握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妇出现13例异常情况,新生儿出现15例异常;对照组产妇出现异常情况43例,新生儿出现异常情况41例。结论:全方位健康教育应用在产褥期产妇,有助于提高产妇产后的生活护理和新生儿护理的认知水平,减少异常情况发生,在有效地促进康复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护理延伸服务对母乳喂养的影响。方法将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两组住院期间及出院时均给予常规母乳喂养知识、喂养技巧指导及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护理延伸服务:由专科护士定期对其进行电话随访,母乳喂养知识宣教及喂养技巧指导,并指导解决喂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给予心理疏导,帮助制定个性化乳母饮食、休息、锻炼方案等。责任护士在产妇出院后定期进行母乳喂养情况、保健知识、饮食结构、产褥期生理的观察。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母乳喂养率和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护理延伸服务,将母乳喂养知识及喂养技巧指导等延伸至出院后母乳喂养的整个过程,有利于产褥期健康知识的普及,大大提高了母乳喂养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周经芝 《吉林医学》2012,(27):6026-6027
目的:通过对217例产妇进行产褥期健康知识认知情况调查,从而了解到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认知程度。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调查产妇对产褥期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结果:在产褥期饮食与营养知识、休息与活动知识、个人卫生知识、母乳喂养知识、计划生育知识、乳房护理知识、会阴伤口护理知识、预防接种知识、宝宝生病判断知识方面,产妇有一定的认知水平,但认知程度高低不一。结论:护士必须采取有针对性、多种形式的方式多产妇进行产褥期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才能使之顺利渡过产褥期。  相似文献   

13.
<正>产后访视是妇幼保健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访视可了解母婴健康状况,对母婴进行全面的身心评估及护理干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指导产妇进行产褥期自我保健及新生儿护理,传授科学育儿知识,对影响母婴健康的异常情况及时指导处理,为其提供出院后的连续性健康教育、护理支持及技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在产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顺利分娩的100例产妇随机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产妇实施传统护理模式,观察组产妇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对两组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对护理满意度及母乳喂养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为96.0%,对照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为82.0%,观察组产妇护理总满意率、母乳喂养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5)。观察组产妇新生儿沐浴、臀部护理、脐部护理及新生儿抚触等护理技能掌握率均高于对照组( P <0.01)。结论实施母婴床旁护理模式可提高母乳喂养率及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产妇的新生儿护理技能掌握程度。  相似文献   

15.
黄锴 《吉林医学》2013,34(10):1933-1934
目的:探讨对孕产妇及亲属实施产前健康教育对产褥期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0例孕妇随机分成对照组100例和观察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即由孕妇来孕妇学校上课;观察组由孕妇及亲属(孕妇生产后将负责护理的人)同来孕妇学校上课。评估并记录产褥期产妇休养环境,饮食结构,活动情况,个人卫生,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等。结果:观察组产褥期产妇休养环境,饮食结构,活动情况,个人卫生,新生儿情况,产妇情绪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及亲属共同接受产前教育能有效地改变传统的不良产褥期护理陋习,提高产褥期护理质量,使母婴均得到科学健康的护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孕期健康教育对产褥期妇女生活、行为习惯及新生儿喂养、护理知识的影响。方法选择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定期产前检查,并在孕期参加5次以上健康教育课程的200名产妇为实验组,只进行常规产前检查而未参加健康教育课程的200名产妇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产妇产褥期相关知识、生活行为、母乳喂养率和育儿技能掌握情况。结果实验组产妇产褥期生活行为、自我保健和新生儿喂养、护理知识和能力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母乳喂养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孕期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提高产妇的自我保健意识,改变不健康的生活卫生习惯,提高新生儿母乳喂养率和新生儿护理能力,对产妇的康复和新生儿的健康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产褥期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褥期母体各系统变化很大,容易发生各种不同的病理情况。本文通过对516例住院产妇在产褥期进行严密护理观察,采取积极的预防性护理措施和保健指导,从而保证了母婴的健康,使产妇增长保健知识,掌握保健技巧,使产妇及新生儿在此期间的一系列常见问题及并发症明显减少。在工作量明显增加的情况下,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与未实施此计划前结果相比较,此次计划使产褥期母婴的健康有非常显著性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提高产妇产后健康教育质量,促进出院后产妇坚持纯母乳喂养.方法 通过2008年7月至9月用电话随访本科出院250例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为观察组;与2008年4月至6月250例本科出院只作出院指导产妇进行健康教育作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出院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94.8%,新生儿护理、产褥期自我护理等相关知识掌握率达96.4 %,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达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讨论 电话随访对产妇实施全程健康教育方式,能提高出院后产妇纯母乳喂养率和产科护理满意率.有利于产妇康复和新生儿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人性关爱护理,探索一种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实施关爱护理的最佳方式。方法将180例住院的母婴分离产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产后护理方法,实验组则实施针对性关爱护理。结果实验组对新生儿疾病的恢复有信心率为90.00%,对母乳喂养、婴儿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率达97.50%,对护理服务满意率100%。两组结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关爱护理对产科母婴分离产妇是十分重要的,能有效地满足产科母婴分离产妇对高质量护理服务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流动产妇与本地产妇在产后访视时母婴异常情况的差异及其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以进一步做好产后访视工作.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 ,对2015年10月1日—2016年9月30日在兰江街道社区(城区片)内分娩居住的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产后访视,并对母婴健康状况进行分析.结果 流动产妇组纯母乳喂养率显著低于本地产妇组(P<0.05);流动新生儿组口腔黏膜感染、红臀、湿疹发生例数显著多于本地新生儿组(P<0.05);流动产妇组恶露异常、切口感染、子宫复旧不佳发生情况显著高于本地产妇组(P<0.05).结论 流动孕产妇在母乳喂养、新生儿保健、产褥期保健等知识的需求方面比本地孕产妇更为迫切.在以后的社区保健工作中,要把健康教育贯穿于整个孕产期的始终,加强流动产妇的产后访视工作,及时发现产妇和新生儿的异常,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