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巨大儿7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并与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以便降低围产儿死亡率和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巨大儿的诊断并与单胎正常出生体重儿的分娩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中宫高≥35cm的48例占67.61%,宫高加腹围≥140cm的31例占43.66%,双顶径加股骨长度≥17cm的50例占70.42%,巨大儿手术产率明显高于正常出生体重儿,差异有显著性(P<0.001);结论:宫高≥35cm及双顶径加股骨长度≥17cm可做为筛查巨大儿的指标,适当放宽巨大儿的剖宫产指征,可改善围产儿预后并降低孕产妇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正确的分娩方式。方法通过对196例巨大儿的孕周、胎次、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抽取196例单胎正常新生儿体重做对比。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胎次、孕周有关,通过测量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有助于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巨大儿的手术助产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均明显高于非巨大儿。结论提高巨大儿的产前诊断率,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很重要。  相似文献   

3.
巨大儿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对474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其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将2003~2007年间在我院分娩的474例巨大儿(体重≥4000g)作为研究组,选择相应时间内分娩的474例正常足月儿(体重≥2500g,〈4000g)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B超检查、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和B超双顶径均高于对照组;巨大儿组的剖宫产率高于对照组;经阴道分娩者巨大儿组并发症高于对照组。结论产妇分娩孕周、宫高、腹围、B超所示双顶径及胎儿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结合个体情况综合考虑,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积极预防巨大儿发生和正确产前诊断。方法:选用我院2009年1—12月分娩的140例巨大胎儿作为观察组,同期出生的单胎足月正常体重儿14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孕周、产次、体重指数、宫高腹围、空腹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新生儿性别和父母身高,并对巨大胎儿组3种预测体重的方式进行比较。结果:巨大胎儿组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父母身高、血糖、血红蛋白、妊娠合并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和并发症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胎儿男性多于女性。宫高+腹围≥140cm,BPD≥9.5cm或FL≥7.5cm,预测巨大儿符合率较高。结论:孕妇体重指数、孕周、宫高腹围、血糖、血红蛋白、新生儿性别及父母身高与巨大胎儿发生有关。宫高腹围同时结合B超进行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巨大儿产前预测及诊断方法,选择适当分娩方式,从而降低巨大儿母婴并发症,笔者将203例巨大儿及同期分娩的203例非巨大儿作对照,就孕妇体重、孕周、宫高加腹围值、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以及分娩方式及新生儿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提示:孕期孕妇体重过度增长及过期妊娠为巨大儿的高危因素;产前测腹围加宫高≥140cm,双顶径≥96mm,股骨长≥80mm,应作为巨大儿的诊断依据;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可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并进行正确的产前诊断和选择合理的分娩方式,减少母婴的并发症。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2年4月在我院分娩的巨大儿118例作为观察组。随机抽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体重儿105例作为对照组,对孕产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妊娠合并症、胎儿性别、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度,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巨大儿男婴多于女婴,观察组分娩并发症及难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妇的产次、孕周、孕末期体重、身高及胎儿性别是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测量宫高、腹围及B超测量双顶径、股骨长度对诊断巨大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622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对母婴影响的相关因素。方法:以622例巨大儿(体重≥4000g)为研究组,选择相应时间内的622例正常足月儿(体重〈4000g)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分娩方式、并发症及新生儿有关情况。结果:巨大儿组分娩孕周、孕产次、宫高、腹围、B超双顶径均高于对照组,男婴多于女婴。结论:产妇分娩孕周、年龄及宫高、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超声波对估计巨大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寻找预测儿的相关因素,方法:对153例巨大儿(出生体重≥4000g)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选择周期(2日内)分娩的153例正常足月胎儿(出生体重<4000g)作对照;结果:观察组孕妇年龄、分娩孕周、孕产次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而身高、分娩前体重指数(BMI)、腹围、宫高、并发症均高于对照组,并有统计学差异,男婴多于女婴,巨大儿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率为70.6%,高于对照组39.9%,结论:产妇体重、身高、宫高、腹围、孕产次对产前诊断巨大儿有参考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9.
张炳珍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66-167
目的 通过对69例巨大儿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处理,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 对2006年1月~2007年8月间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长桥人民医院分娩的69例巨大儿孕妇的官高、腹围、产前超声诊断、分娩方式、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胎儿体重预测应根据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度等进行综合分析.结论 根据母婴情况选择最合适的分娩方式;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适当放宽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丁秀萍 《四川医学》2007,28(6):668-670
目的探讨巨大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减少难产的发生,降低母儿并发症。方法对我院430例巨大儿及同期出生的430例正常体重儿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孕妇年龄、孕产次、宫高、腹围以及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孕妇分娩前宫高、腹围及B超检查胎儿双顶径(BPD)、股骨长径等参数是产前诊断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分娩方式中剖宫产率远较阴道分娩率高。其产后出血率、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率明显增高。结论产前综合判断胎儿体重,产时严密观察产程进展,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有助于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236例巨大胎儿的临床资料分析,寻找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选择236例巨大胎儿及同期分娩的232例出生体重(4000g的正常足月儿,比较孕妇年龄、孕龄、孕产次、宫高、腹围、孕期体重增加数、分娩方式及母婴并发症的有关情况。结果巨大胎儿组孕期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分娩时所引起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对照组,巨大儿剖宫产率(67.8%)高于对照组(55.2%)。结论孕妇体重增长数、宫高、腹围及胎儿双顶径、股骨长等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以剖宫产为安全。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及分娩时机可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何恒君  苏晋蓉  高竞 《四川医学》2006,27(10):1081-1082
目的探讨巨大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正确识别巨大儿,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将我院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分娩的具有完整资料的巨大儿114例与同期分娩的单胎非巨大儿110例进行回顾分析,比较两组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指数、孕产次、宫高、腹围及分娩方式、产时并发症等。结果两组孕妇年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孕妇身高、体重指数、孕产次、宫高+腹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巨大儿组剖宫产率79.19%,非巨大儿组49.10%,两组比较P〈0.01,产时并发症比较P〉0.05。结论巨大儿与孕妇的体重指数、身高、宫高、腹围、孕产次、孕周有关。孕妇体重指数≥27,宫高+腹围≥140cm,胎儿双顶径≥9.5cm,分娩巨大儿的可能性较大。适当放宽巨大儿剖宫产指征,对母婴较安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与孕妇分娩前体重及宫高和腹围的关系。方法选择孕30周后空腹血糖测定及糖筛查试验正常且分娩巨大儿的孕妇49例(巨大儿组)与孕30周后空腹血糖测定及糖筛查试验正常未分娩巨大儿的孕妇49例(正常组)比较分娩前体重、腹围及宫高变化情况。结果分娩前体重、腹围及宫高变化2组比较差异极显著,而孕晚期体重平均增长程度2组无明显差异。结论对孕晚期腹围和宫高增长较快的孕妇需加强监测,减少过量营养摄入及指导其适量运动,定期产前检查,及时终止妊娠,可明显减少巨大儿发生。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分析了自1971年至1990年我院妇产科巨大儿的出生率及其母儿并发症,并对其分娩方式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巨大儿的发生与母亲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和胎儿双顶径及男女性别有关,发生率呈逐年增加趋势。产前、产时和产后母儿并发症均较正常体重儿组明显增多,剖宫产并不能降低其并发症。为减少巨大儿并发症,必须做到早期诊断,合理处理。  相似文献   

15.
1100例巨大儿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刘惠敏  周桂菊 《安徽医学》2010,31(7):739-741
目的探讨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方法选取经过进行产前检查并分娩的巨大儿1 100例作为观察组(巨大儿组),选取同期分娩的正常体质量儿1 000例作为对照组(正常体质量儿组),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观察组孕妇宫高、腹围、胎儿双顶径、股骨长及胎儿腹围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按宫高+腹围+双顶径+股骨长+胎儿腹围≥192 cm预测巨大儿的可信度达90%以上。观察组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经阴道分娩的母婴并发症明显高于剖宫产组。结论产妇分娩时的宫高、腹围、超声检测胎儿的腹围、双顶径、股骨长对产前预测巨大儿有价值;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桂西地区壮族巨大胎儿的临床特征及相关围生因素。方法 将 15 0例巨大胎儿与同期出生的 15 0例正常出生体重的足月儿作为对照研究 ,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宫高、腹围、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巨大儿组平均胎龄、体重、身高、双顶径、男性比例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其母亲年龄、身高、孕周、孕次、宫高、腹围及围生期并发症亦高于对照组 ,P 均 <0 .0 1。结论 该地区巨大儿发生率以男性为主。分娩的方式往往决定着他们的临床结局 ;孕妇的年龄、身高、体重、孕周、宫高及腹围是产前诊断巨大胎儿主要的相关因素 ;巨大儿的分娩方式应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7.
苏庆红 《海南医学》2003,14(11):57-58
目的 探讨发生巨大胎儿的相关因素及其诊断方法、分娩方式。方法 选择 1992~ 2 0 0 1年 10年间于我院分娩的巨大胎儿 95例为观察组 ,回顾性分析其年龄、身高、体重、孕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分娩方式及其并发症、新生儿情况。结果 巨大胎儿组的年龄、体重、孕产次、孕周、宫高、腹围均较对照组为高 ,有统计学差异。剖宫产组的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病率低于阴道分娩组 (P <0 .0 1)。结论 巨大胎儿发生的主要因素有本地区人群的遗传因素、孕产次、延期妊娠及过期妊娠。孕妇宫高 +腹围≥ 14 0cm ,胎儿双顶径 +股骨长≥ 16.5cm可做为筛查巨大儿的指标。巨大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较为安全  相似文献   

18.
妊娠巨大儿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近3年来我院巨大儿的发生率、临床特点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 回顾分析2003年至2005年311例巨大儿的诊治情况,随机抽取同期分娩正常体重胎儿作为对照组。结果 巨大儿发生率呈上升趋势;巨大儿的发生与其母亲的身高、孕末期体质量、孕产次、妊娠糖尿病有关。孕妇腹围+宫高、胎儿双顶径+股骨长以及腹横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巨大儿组剖宫产及产钳助产率高,产时出血多,新生儿窒息、产伤发生率高。结论 重视巨大儿的临床特点和早期诊断,选择适当分娩方式,可减少分娩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156例巨大儿(体重≥4000g)的临床分析,探讨巨大儿的产前预测及分娩方式,减少母儿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对2004年1月-2006年1月两年间在我院住院分娩156例巨大儿进行研究。选择同期分娩的156例正常体重(2500g≤体重〈4000g)作为对照。两组的孕周、宫高、腹围、超声检查、分娩方式、妊娠合并症及分娩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巨大儿组的孕周、宫高、腹围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妊娠期母体并发子痫前期、妊娠期糖尿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剖宫产率较对照组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巨大儿组中剖宫产亚组较阴道分娩亚组新生儿窒息及产伤的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道分娩的软产道裂伤及母体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妇分娩的孕周,分娩时宫高、腹围以及超声检查是产前预测巨大儿的相关因素,巨大儿的母体易发生多种严重并发症,选择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可降低母儿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李敏  曹华妹  戴洁 《海南医学》2004,15(12):98-99
目的提高巨大儿的产前诊断,探讨巨大儿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896例巨大儿临床资料,并与单胎正常体重新生儿分娩情况相比较,结果双顶径(BPD) 腹骨长(FL)≥16.5cm,诊断巨大儿率的准确率明显高于宫高 腹围≥140cm,巨大儿的并发症明显高于非巨大儿,但巨大儿中剖宫产组的,新生儿窒息、产伤,明显低于阴道分娩组。结论BPD FL≥16.5cm,可作为产前诊断巨大儿的一项可靠指征,可适当放宽巨大儿的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