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或者骨折脱位患者,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融合及Orion^TM钢板固定或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Orion^TM钢板固定融合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7例完全恢复,2例残留手指麻木。术后6个月全部返回工作岗位。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内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对于无脊髓损伤的陈旧性下颈椎骨折脱位宜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切开复位、椎间融合加钢板内固定的方法,最大限度保留活动节段,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于无脱位的骨折宜采用单纯前路手术,除可达到减压、复位、恢复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外,更重要的是可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对防止继发性脊髓损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治疗方法和疗效.方法 对32例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患者,其中新鲜损伤25例,陈旧性损伤7例,采用持续颅骨牵引,经前路或前后路联合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前路带锁钢板内固定进行手术治疗.结果 本组32例患者术后均无脊髓损伤加重,神经根症状获得改善;骨折脱位完全复位;随访3~12(7.8±0.3)个月,植骨完全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结论 对于无脊髓损伤型下颈椎骨折脱位,应持续颅骨牵引预防继发性脊髓损伤;手术应以前路手术为基础,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及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的治疗目的 ;对于术前不能复位的患者,应首先应用后路手术解除后路阻碍复位因素,协助前路手术时复位骨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的治疗策略和手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10年1月手术治疗的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患者21例。单侧关节突交锁9例,双侧关节突交锁2例。全部病例均行单纯前路椎间盘切除松解复位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结果术后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3~30个月,平均21个月。症状均获得改善,其中19例症状完全消失。7例获得完全复位,14例遗留轻度椎间移位。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高度维持良好。植骨均获融合,未出现内固定失效和脊髓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单纯前路复位及内固定椎间植骨融合术治疗陈旧性无脊髓损伤AllenⅠ度下颈椎脱位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是一种值得推荐的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手术入路选择及观察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5-01~2009-01间68例下颈椎骨折脱位伴颈髓损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前路减压复位植骨及颈椎带锁钛钢板固定51例,后路切开复位侧块钢板固定1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减压复位固定严重骨折脱位5例。结果所有患者获得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1.8个月,植骨于3个月左右均获得骨性融合,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按Frankel分级,神经功能有3例无恢复,其余病例至少有1~3级以上的恢复或改善。结论采用前路、后路或前后路联合入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均可使损伤节段获得早期稳定,根据颈椎损伤机理、损伤部位及类型采取适合的手术入路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的病理特点和前路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分析总结手术治疗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9例的治疗效果,颈椎复位单节段植骨融合7例,椎体次全切除二个节段融合2例.结果:所有病人颈部疼痛症状消失,神经症状改善,颈椎植骨愈合,稳定.结论:陈旧性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手术可达到减压、复位,恢复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性,并能较多保留颈椎的运动节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纯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方法:对18例下颈椎脱位合并小关节交锁患者行前路减压、复位、Cage植入及AO颈椎带锁钢板固定。结果:18例者平均随24.5个月,颈椎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螺钉并发症,均获得解剖复位,恢复颈椎生理曲度11例,脊髓不完全损伤者神经功能获得不同程度的改善。结论:严重下颈椎骨折脱位选择前路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的复位和即刻稳定性的重建。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后路颈椎管扩大减压、骨折复位、侧块钉棒固定,联合前路椎体次全切、椎间盘切除以及钛网植骨和钢板内固定技术在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中的临床疗效和应用价值。方法:纳入2008年1月至2015年1月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患者156例,患者入院后即安装头环行颅骨牵引,适度复位后早期手术。先取俯卧位行后路手术,植入钉棒系统实现损伤部位的减压、复位和固定。通过部分切除关节突和撬拨、撑开等方法使骨折复位,采用旋棒技术维持并稍加大颈椎在矢状面上的生理前凸。患者改仰卧位,拆除颅骨牵引装置,行前路椎体或椎间盘次全切除,再行椎管减压、椎间植骨及钛板固定。术后定期复查X线片及CT,以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植骨融合率及椎管减压情况,以美国脊髓损伤学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判定脊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137例获得随访,失访19例,其中因死亡失访8例。随访时间9.0~35.0(平均13.7)个月。颈椎均获复位,损伤节段稳定,无植骨不融合病例。椎间高度及生理曲度都得到良好重建及维持,无内固定断裂、松动或脱出,未出现血管、食道损伤等并发症。12例末次随访时仍残留颈部疼痛,12例并发颈后伤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I期愈合,13例并发脑脊液漏,对症处理后伤口愈合良好。大多数患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ASIA评分提高1~2级。结论:对严重新鲜下颈椎骨折脱位,早期采用I期后路侧块钉棒联合前路钢板内固定术可完全恢复颈椎序列,获得良好复位,椎管前后方压迫均能得到彻底解除,损伤节段术后即刻稳定,方便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无脊髓损伤颈椎骨折脱位的外科治疗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探讨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方法和技术改进。方法:对22例无脊髓损伤的颈椎骨折或骨折脱位,其中新鲜损伤8例,陈旧性损伤14例,采用经前路伤椎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AO纯钛带锁钢板固定的方法进行手术治疗。结果:术后全部病例经随访观察,症状获得改善,7例完全恢复。植骨在3个月内牢固融合,术后6个月,16例重返工作,3例残留手指麻木。颈椎椎间高度、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钢板  相似文献   

9.
前路手术治疗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前路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意义。方法:在颅骨牵引下,局麻加强化或全麻,取颈前右侧横切口,达病椎,切除病变节段椎间盘,没有复位的椎体撬拨复位,植入三面皮质骨自体髂骨块,安放带锁钢板,关闭切口。结果:本组病例无脊髓,大血管,气管,食管意外损伤等术中并发症。随访平均24个月,植骨手术后12周均获牢固骨性愈合,颈椎间高度,生理曲度及颈椎稳定性维持良好,所有病例复位满意。13例不完全性损伤者脊髓功能获得不同程度改善。Frankle分级平均提高1级~2级,本组无1例发生钢板,螺钉松动,滑脱折断等并发症。结论:颈椎前路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是治疗严重的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方法之一,可以恢复颈椎生理曲度,重建颈椎即刻稳定。对手术后早期病人的护理与康复以及后期植骨融合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均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的治疗方法及价值。方法:采取颅骨牵引,早期全麻下颈椎前路复位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27例,其中9例行前路撬拨复位,2例行同期后路解锁复位。术后随访3~12个月,定期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依脊髓功能损伤分级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在3~6个月融合,无内固定松动、断裂等并发症;术后3、6和12个月随访神经功能脊髓功能损伤分级标准分别改善1~2级。结论:颅骨牵引结合早期颈前路减压、复位、植骨融合内固定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伴关节突交锁是相对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手术可促进脊髓功能恢复,并可避免因并发症而错过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