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岚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1,11(14):3482-3483
目的总结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护理体会。方法对362例骨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进行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患者较传统术后止痛效果好,并发症明显减少。结论外科患者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2.
回顾性总结68例老年患者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术前向患者及家属说明老年人术后镇痛的重要性,详细介绍自控镇痛泵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术后针对老年人的生理特征、对药物的敏感性以及合并疾病,应着重观察呼吸、血氧饱和度、神志、双下肢活动情况,同时加强基础护理、药物副作用及镇痛效果的观察,以增加老年人使用自控镇痛泵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患者自控静脉镇痛与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在髋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患者自控静脉镇痛89例,患者自控硬膜外镇痛93例。比较两组术后镇痛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术后镇痛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控镇痛泵的操作及护理,而且还要了解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确保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剖宫产术后不同镇痛方法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李俊 《临床医学》2009,29(7):122-123
目的观察剖宫产术后采用自控镇痛和非自控镇痛的镇痛效果,总结护理经验。方法选择160例剖宫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自控镇痛组)和对照组(非自控镇痛组)各80例,观察术后镇痛效果,耐心护理。结果自控镇痛组产妇术后24h镇痛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26.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控镇痛患者术后开奶时间及下床活动时间较对照组提前(P〈0.05);患者肠蠕动恢复时间及恶心呕吐、尿潴留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方法效果理想,安全性高,但同时必须做好观察护理,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选取本院自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除常规护理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观察2组患者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护理干预、合理应用自控镇痛泵可有效的减少患者发生不良反应.结论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掌握自控镇痛泵的操作应用方法,而且还应了解其药物的不良反应,并实施必要的护理干预,确保镇痛效果和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患者减轻痛苦,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控镇痛泵应用于术后镇痛的临床护理。方法:120例硬膜外麻或静脉麻醉手术的患者术后采用自控止痛泵镇痛,观察镇痛效果、并发症、副作用及患者对术后活动量的耐受情况。结果: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显著,副作用较少。结论:通过密切观察病情及准确及时护理,可提高自控镇痛泵术后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总结护理措施和体会。方法将本院创伤骨科行手术治疗且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的8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仅给予疼痛常规护理措施)及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各440例,2组均护理干预1周后比较干预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5%,同期对照组护理满意度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护理后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相比较(P0.05)。结论创伤骨科术后患者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良好,同时予以预见性护理可显著提高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及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指导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TURP)后患者自控镇痛技术的应用,提高术后护理质量。方法:选取TURP术后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PCEA)患者共40例,依照入院顺序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Ⅰ组)和指导组(Ⅱ组)。术前经自控镇痛知识宣传教育,术后应用PCEA,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法)和数字评价量表(NRS法)观察对比Ⅰ组与Ⅱ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满意度。结果:Ⅰ组患者术后自控镇痛VAS法、NRS法评分趋于增高,术后药物追加次数随疼痛强度的增强而增加;与Ⅰ组比较,Ⅱ组患者经术后自控镇痛联合心理护理及加强人文关怀后患者自控镇痛效果明显改善,药物追加次数明显降低(P<0.05)。结论:TURP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技术联合心理护理和人文关怀均能有效增强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降低药物不良反应,提高患者对医疗质量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析手术室护士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自控式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择期手术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由病房护士于术后针对自控式镇痛(PCA)使用进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组由手术室护士于术前对患者进行术后疼痛及PCA镇痛技术的宣教;现场示范PCA泵操作等护理干预,运用WHO IV级疼痛评分标准评价镇痛效果,调查患者对PCA使用的满意度,比较两组患者效果的差异。结果两组患者PCA镇痛效果比较干预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患者对术后使用PCA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手术室护士术前的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使用PCA患者的镇痛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护理干预对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3年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60例为对照组,2004年普通外科术后留置自控镇痛泵患者45例为实验组。实验组除进行常规护理指导外,同时实施系统、规范的护理干预,而对照组只进行常规的护理指导。比较两组患者掌握和使用自控镇痛泵的情况、镇痛效果、不良反应、生活质量。结果 两组患者掌握自控镇痛技术(PCEA)的相关知识及技能有显著差别。实验组患者经过护士的护理干预后,自我调节和控制能力明显提高,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减少。结论 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PCEA不良反应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康复,明显提高生活质量。对术后留置PCEA患者进行护理干预是行之有效的,也是必须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椎管内麻醉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预防效果。方法将113例椎管内麻醉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的患者,术后进行心理疏导及床上排尿训练,控制输液速度,早期夹闭镇痛泵,术后3h内督促排尿。观察实施综合护理后尿潴留发生率及早期夹闭镇痛泵对患者术后疼痛的影响。结果经综合护理干预,患者术后自行排尿率90.27%;术后2h镇痛有效率87.61%。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降低椎管内麻醉术后应用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且不影响患者镇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减少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尿潴留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将2012年8月~2013年8月我科住院的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9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术后护理。观察组除了常规护理外,给予术后早期夹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后再启开至术后48h拔管。比较两组术后疼痛及尿潴留发生率。结果两组镇痛及首次排尿平均时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尿潴留发生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科下肢术后使用硬膜外自控镇痛泵患者,术后关闭硬膜外自控镇痛泵4~6h ,有效减少尿潴留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手术效果,提升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胆手术后持续静脉自控镇痛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肝胆手术后患者100例,术后均给予持续静脉自控镇痛,观察术后镇痛护理措施及效果,进行临床评价与总结。结果100例肝胆手术后患者采取持续静脉自控镇痛后均达到有效镇痛作用,镇痛有效率为95%,有8例发生并发症,经对症护理均得到缓解。结论持续静脉自控镇痛的应用具有操作简便、安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镇痛后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镇痛并发症的发生,利于患者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患者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护理人员在患者自控镇痛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分析了患者从术前至术后自控镇痛的护理现状,提出了制定护理干预流程、护理过程须个体化、培养疼痛专科护士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的观察与护理.方法 对213例剖宫产术后使用静脉自控镇痛泵进行镇痛的临床观察和护理.结果 发现使用镇痛泵有利于术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早哺乳,促进睡眠、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结论 剖宫产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镇痛效果确切、安全,是一种有效实用、简单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减少术后镇痛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的措施。方法:对400例骨折术后自控镇痛患者采取针对性护理措施,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出现镇痛并发症107例,经积极治疗与护理,镇痛效果均满意。结论:针对并发症产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全髋置换手术后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以行全髋置换手术的老年患者共6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自控镇痛组30例和护理干预+自控镇痛组30例,两组均在术后安装静脉自控镇痛泵。护理干预+自控镇痛组在手术结束及每次的观察时间点增加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分别在术后4、8、12、24、48 h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患者进行疼痛的评估,记录并比较两组方法中恶心呕吐、眩晕、嗜睡、尿潴留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自控镇痛组术后8、12、24 h评分分别为(2.9±1.4)、(3.3±1.2)、(2.3±1.0)分,明显低于自控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此外,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方面,护理干预+自控镇痛组恶心呕吐3例,眩晕2例,嗜睡1例,明显少于自控镇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术后镇痛泵的治疗,有效降低术后疼痛水平,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患者术后的舒适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泌尿外科患者术后应用自控式镇痛泵的不良反应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科2008年1月~2009年6月术后患者220例,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10例,研究组术后采用自控式镇痛泵镇痛,对照组不使用镇痛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进行相应的护理。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自控式镇痛泵有一定的副作用,需要给予积极的干预并采取有效的对症处理,可以减轻或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癌痛患者经皮下硬膜外长时间行自控镇痛的临床效果及护理.方法对62例晚期癌痛患者经皮下行硬膜外自控镇痛术的癌痛患者术前、术后治疗期间进行不同的护理,密切观察术后及治疗期间的镇痛效果和并发症.结果经皮下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镇痛效果VAS评分均<4分;未出现皮肤及硬膜外腔感染;硬膜外导管固定良好,仅2例出现导管脱出,经再次置入导管后未再脱出.结论经皮下硬膜外自控镇痛术,镇痛效果佳,同时明显延长了导管留置时间,减少了硬膜外感染机会,患者乐于接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