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薛晋徽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22):3064-3065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缺牙的心理及合适的义齿修复方式。方法对154例老年患者口腔状况及义齿修复情况进行分析。对松动度小于Ⅰ°、牙根吸收小于根长1/3的余留牙以及残根残冠应尽量保留。铸造支架。结果磁性固位体义齿修复方式较传统义齿修复更舒适美观,36例有磁性附着体的铸造支架固位力明显增强(P〈0.01),咀嚼效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老年患者牙齿磨损增多,牙槽骨吸收,口内大量残根残冠,余留牙过度使用造成变形,健康状况不稳定,适应能力差,修复前应根据缺牙的位置和余留牙的健康状况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2.
探讨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中辅助进行牙周病治疗的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7例伴有牙周病的牙列缺损患者临床治疗资料,利用口内残根残冠制作磁性附着体可摘义齿进行牙列缺损的修复,同时利用牙周夹板进行松动牙固定。结果患者对义齿固位、稳定性及咀嚼功能表示满意,松动牙恢复良好的稳固度,总有效率96.30%。结论利用残根残冠制作磁性附着体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可同时进行牙周病患牙的夹板固定治疗,效果确切,患者满意度高,易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以往全口义齿修复时对老年人的残根、残冠在修复前通常要求拔除,老年人因为牙槽骨及牙龈萎缩导致基牙冠根比例倒置,传统修复往往因为基牙受力不合理而加快其松动、脱落。保留并利用口内的余留牙或残根安放各种固位装置制作全口覆盖义齿,有效减缓了剩余牙槽嵴的吸收,可以显著增强义齿的固位和稳定,改善修复效果。用于全口覆盖义齿的固位装置很多,磁性附着体是其中的一种,它是利用磁力辅助义齿固位的一种非刚性的固位装置,与其他机械式附  相似文献   

4.
朱燕玲  秦菁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0):1401-1402
残冠和残根的牙体缺损面积大,单纯的牙体修复难以恢复正常的咬合关系和临面接触,银汞或光固化树脂修复体常因固位差而脱落,因残冠和残根均为死髓牙,脆性大,治疗后极易牙折,所以以前的残冠、残根常因治疗效果差而被拔除,导致口内基牙数目减少,牙槽骨过早吸收,影响了义齿的进一步修复.  相似文献   

5.
<正>临床上在下颌无牙颌的修复中,由于下颌义齿承托面积较小,边缘封闭差,稳定性不良。尤其是对于长期牙列缺失佩戴义齿的患者下颌牙槽嵴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萎缩,导致下颌义齿固位不良。利用口腔内的余留牙或残根安放磁性固位体行覆盖义齿修复,可有效减少牙槽嵴的吸收,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6.
双侧游离端牙列大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列缺损形式 ,通常采用大基托和单个或两个卡环固位的活动义齿修复 ,但此类义齿有固位力小、稳定性差、咀嚼效率低、余留固位基牙易松动和缩短存留时间等弊端 ,而磁性固位体作为一种新的可靠固位方式 ,目前已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于改善总义齿的固位 [1 ]。磁性固位体是由一个设置于覆盖义齿基底面的闭路磁体和一个设置在保留牙根上由软磁合金制作的衔铁组成。作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采用磁性附着体用于全口覆盖义齿修复 ,显著提高了义齿的固位力 ,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义齿适应时间 ,获得了满意修复效果。1 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短顶桩核帽治疗老年人残冠残根保留基牙后活动义齿修复牙列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我科室2010年至2013年就诊的患糖尿病、心脏病等老年性患者86例,经完善的牙体牙周治疗后,采用短顶桩核帽后修复牙列缺损,恢复咀嚼功能。结果 86例患者1年后临床检查复诊,有11颗基牙有松动:牙周溢脓,有4例松动脱落;4例因患者搬移,无法追踪;其余患者医从性较好,X线片显示牙槽嵴与修复前未见明显吸收,修复体稳固、基牙无断发龋,咀嚼有力,成功率达91%。结论采用短冠桩核帽治疗残根残冠后义齿修复牙列缺损可增强义齿的固位,有效减缓了牙槽骨的吸收,修复效果好,操作简易,患者免受拔牙的痛苦,易在老年人群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陈钢 《福建医药杂志》2010,32(3):109-110
目的评价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修复单双侧牙列游离缺失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1例肯氏Ⅰ或Ⅱ类牙列缺失残根残冠保留尚好的患者,行完善根管治疗后,制作塑料球帽附着体种植覆盖义齿,随访时间6~24个月。结果 2例6个月后固位力下降,经更换球帽和游离端基板重衬后恢复正常;1例基牙松动Ⅱ~Ⅲ度,予以拔除,经选择同侧牙弓一后牙行弯卡固位修复后恢复正常;2例1年复查时发现牙槽嵴吸收导致义齿翘动,易嵌塞食物,经重衬后以上现象消失。余患者对美观,咀嚼效能及稳定度皆较满意。结论球帽附着体可摘义齿是兼顾可摘和固定义齿优点的一种修复方式,保留了残根残冠,更有利于患者基牙和牙槽嵴健康。  相似文献   

9.
罗星 《贵州医药》2009,33(2):141-142
老年人口腔内常见残根、残冠、牙体缺损与复杂根面龋、多个缺牙间隙和孤立牙并存、牙周病与尖周病并发等错综复杂的情况。同时又多伴有系统性疾病,机体抵抗力差。多数老年人修复缺牙的主要目的是恢复咀嚼功能,保障正常饮食,以维持身体健康,因此当患者缺牙较多,口腔情况复杂,并有拔牙禁忌症时,采用保留残根残冠先行作简单覆盖义齿修复,后期逐步进行残根残冠处理的方法,观察2年,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双侧游离端牙列大部缺失是临床上常见的牙列缺损形式,通常采用大基托和单个或两个卡环固位的活动义齿修复,但此类义齿有固位力小、稳定性差、咀嚼效率低、余留固位基牙易松动和缩短存留时间等弊端,而磁性固位体作为一种新的可靠固位方式,目前已在国际上被广泛采用于改善总义齿的固位[1].磁性固位体是由一个设置于覆盖义齿基底面的闭路磁体和一个设置在保留牙根上由软磁合金制作的衔铁组成.作者在近三年的时间采用磁性附着体用于全口覆盖义齿修复,显著提高了义齿的固位力,明显缩短了患者的义齿适应时间,获得了满意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在临床修复中的制作方法及疗效。方法对26例单颌仅存2~4个基牙的KennedyⅠ型或Ⅱ型患者行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修复于2年后随访,检查义齿的固位力及基牙情况。结果24例对义齿的美观性、固位力及咀嚼效能满意(92.31%);1例基牙舌侧塑料基板折裂(3.85%),经舌侧基板加衬金属网后未复发;1例基牙松动(3.85%),经X线摄片后发现轻度垂直型吸收伴义齿前后轻度翘动,经远中游离端基板重衬及基牙调牙合后,以上症状消失。结论磁性附着体覆盖义齿能有效地利用残冠残根,且制作简便、美观耐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随着根管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使过去需考虑拔除的残根冠得以保留,桩核冠以成为残根残冠保存治疗和牙列缺损固定修复的重要手段。而后牙区由于操作空间小,根管形态变异复杂,牙冠牙合龈距低,咀嚼力集中于磨牙区等原因,影响了后牙残根残冠的修复效果及成功率。我们结合具体的口腔情况,采用插销式铸造金属桩核修复后牙残根残冠,取得了满意的的效果。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32例,年龄21~68岁。其中男18例,女14例,38颗患牙。口腔检查牙周基本健康无松动,以经过完善的根管治疗,  相似文献   

13.
崔吉民 《中国药物与临床》2011,11(10):1213-1215
<正>下颌无牙颌患者由于缺牙时间长,牙槽嵴窄而低,义齿承托区黏膜较薄,下颌全口义齿固位效果不佳,义齿稳定性差,易导致黏膜压痛。利用Magfit磁性固位体使埋入牙根的衔铁和置于义齿内的磁体形成的闭合磁路产生磁力,利用磁性固位体制作的下颌全口覆盖义齿,可以显著增强义齿的固  相似文献   

14.
不锈钢丝桩加自攻钉配合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前牙残冠33例福建省邮电管理局门诊部陈琪前牙牙体大部缺损形成残冠,或一侧缺损达龈乳头以下者,临床上用一般自攻钉加光固化复合树脂修复容易出现修复体松动脱落;而用传统的桩冠修复因受力易发生扭转或移位,影响桩冠固位力...  相似文献   

15.
于肖鹏  靳松  焦艳 《淮海医药》2000,18(2):136-137
残根残冠是临床上很常见的大面积牙体缺损。以往大多数的残根残冠被拔除。70年代以来,许多学者开始用牙本质固位钉和根管桩加银汞或树脂对残根、残冠牙进行修复,取得较好效果。近几年来,由于铸造技术、烤瓷技术及修复材料的不断发展和改进,使修复质量和效果也不断提高,这样使过去许多认为必须拔除的残根、残冠得以保留。笔者近年开展桩核加烤瓷冠修复残根、残冠技术用于临床共72例患者计168颗牙齿,取得理想的修复效果,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患者为l~4个残根或残冠,年龄最大64岁,最小21岁。所有残根、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本文旨在分析和研究牙列末端磨牙残根残冠进行桩核冠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单侧牙列末端磨牙残根残冠经过完善根管治疗后制作分杈式铸造桩核,龈距过低者面增加洞型固位,临床粘接后完成全冠修复。结果随访3~5年,78例病例桩核冠与牙体组织密合度良好,修复体无松动、脱落,功能良好。X片无继发龋,无根折。结论对经完善根管治疗的牙列末端磨牙残根残冠进行桩核冠修复远期效果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纤维桩利用其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保存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应用。例如在桩核冠中的应用效果如何,及利用纤维桩修复牙体缺损恢复牙体形态的成效。方法:112例患者的168颗患牙经完善根管治疗且牙周组织健康、牙根有足够长度的牙体缺损患牙。其中穿髓型楔状缺损的牙齿缺损10颗,邻面缺损7颗,因特殊原因不做冠7颗,残根残冠修复形成桩核冠144颗。结果:经过2年的临床观察,168颗牙齿中161颗完好,7例失败,其中1例舌侧充填体折断松动,2例牙体组织折断,充填体和纤维桩完好,3例牙颈部折断,1例纤维状脱落,牙根完好。成功率为95.8%。其中桩核冠修复成功率为97.1%,牙体修复成功率为88.8%。结论:纤维桩通过树脂黏接剂与根管牙本质形成较高的黏接强度,使牙根与修复体之间连接成为一个坚固的整体,从而延长修复体和牙体组织的使用寿命,使修复后的患牙可以承载各种口腔功能性应力。  相似文献   

18.
在临床上,前牙和双尖牙残冠残根的修复,不仅要求修复体具有与牙体一致的外形和色泽,而且还要求具备一定的耐磨性,良好的固位和抗剪切强度。作者利用桩钉的良好固位和光固化树脂良好的美观和耐磨的特点,自1994年至1996年应用桩针为支架,光固化树脂为充填材料,修复了94例110颗前牙和双尖牙的残冠残根,获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材料和方法一、材料1.桩钉、牙用螺旋根管桩。2.牙釉质酸蚀凝胶、粘接剂、光固化复合树脂。二、临床资料1.94例中男52例,女42例。其中20岁以下25例,20~29岁30例,30~39岁8例,40~49岁13例,50~59岁17例…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利用残根的生理功能,用桩核技术、金属烤瓷冠保存修复60例原需拔除的后牙残根残冠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患者的后牙残根残冠进行保存修复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60例原先需拔除的后牙残根残冠,经过妥善治疗,修复体使用时间超过1年。结论利用残根制作核体,用光敏树脂恢复牙体缺损,从而使修复体恢复咀嚼功能,取得较好的修复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对临床60例患者进行残冠、残根保存治疗。残根残冠用铸造桩核烤瓷全冠加以修复,并且进行追踪观察,经修复体无破损,无松动脱落,患牙无继发龋发生,咀嚼功能良好,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