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 比较915 MHz与2450 MHz微波在离体猪肝消融实验中温度曲线与消融范围的异同点.方法 分别应用915 MHz与2450 MHz微波进行离体猪肝实验,实验分为4组:50 W,60 W,70 W与80 W,作用时间均为600 s,共消融56个标本;消融过程于电极旁开5 mm、10 mm、15 mm、20 mm与25mm处测温,共得到280点温度曲线.结果 915 MHz与2450 MHz微波的温升曲线均以天线为中心在三维空间上呈逐渐衰减的规律.并且随着微波输出能量的增加,温度曲线的最高温度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同时随着距离天线越来越远,温度曲线的最高温度有逐渐下降的趋势.除了旁开5 mm位点,915 MHz微波的最高温度均高于2450 MHz微波(P<0.05).915 MHz微波消融区的横径与长径均>2450 MHz微波(P<0.05).结论 915 MHz微波在离体猪肝标本中可形成更高且稳定的温度曲线及更大的消融范围.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使用新型微波天线对离体猪肝消融的实验研究,探讨相同功率/不同消融时间的凝固范围及碳化区范围的差异。方法采用的KY-2000型微波治疗仪(微波频率2450 MHz,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研制生产)在同种功率(50 W)、不同时间下(300、600、900 s)以连续波的工作方式,新型微波天线直接插入离体猪肝造成组织凝固区及碳化区范围。结果同种功率,不同时间下消融的形态均为椭球形,在功率为50 W、时间为600 s的情况下,凝固区及碳化区的范围最理想。结论新型水冷式2450 MHz微波天线可以有效地凝固肝组织,在功率相同的情况下,凝固范围随时间的增加而不断的增大,但到一定范围后,单纯的延长作用时间对凝固区横径、厚度的增加无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植入式915MHz微波对离体猪肝消融的实验研究,探讨其消融形态及范围。 方法 采用南京康友微波能应用研究所研制生产的KY-2000型微波消融治疗仪,微波频率915MHz,采用连续波和脉冲波2种工作方式,作用时间分别为600s和1200s。不同功率条件下,植入式内冷却微波天线直接插入离体猪肝进行消融。 结果 不同条件下消融的形态均为椭球形,统计了消融灶的最大长径和宽径。 结论 植入式915MHz微波可以有效地扩大消融范围,对较大肝癌消融治疗会有应用潜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植入式水冷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脏消融实验中的消融范围及热场特性.方法 根据频率不同分两组实验.915 MHz和2450 MHz微波天线沿特制支架插入活体猪肝脏后,平行天线裂隙旁开5 mm、10 mm、15 mm、20 mm 间距的A(5,0)、B(10,0)、C(15,0)、D(20,0)四点分别放置测温针,均以60 W、600 s条件辐射,计算机采集测温数据,消融后测量消融区范围并比较两组消融范围的大小,分析温升曲线并比较两组的温升速率及所达最高温度.结果 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在活体猪肝消融中可获得更大的消融横径和纵径;915 MHz微波和2450 MHz微波两者距离天线越近的位点温升速率越快,所达最高温度亦越高;对应B、C、D点上915 MHz微波较2450 MHz微波具有更快的温升速率及更高的温度.结论 915 MHz微波与2450 MHz微波相比,915MHz微波可获得更大的消融范围,具有更高的热效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冷循环微波天线对离体猪肝凝固的实验研究,探讨不同时间、功率组合下凝固区的形态及范围。方法:应用ECO-100增强型冷循环微波天线,分别以不同时间和功率组合凝固25只新鲜离体猪肝,采用脉冲波方式,微波频率为2450MHz,观察不同凝固条件下造成的组织凝固范围和形态。结果:加大输出功率或者延长凝固时间均可扩大凝固范围,在加大输出功率的同时延长凝固时间,凝固范围显著增大。以60~70W、20min时凝固区形态更接近球形。结论:加大微波的输出功率或延长凝固时间可以增大肝组织凝固范围,其中60~70W时所形成的凝固范围更趋向球形,此对肝癌凝固治疗会有较大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用于超声引导下深部组织消融治疗的915 MHz微波具有波长长,在微波热场中穿透深度深,输出损耗少等物理特性[1-3],本研究拟探讨内置水冷却系统915 MHz与传统2450MHz微波对活体肝组织消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研究植入式微波对正常活体猪肾实质的消融作用,为微波消融肾脏肿瘤的临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循环内冷式硬质微波针,微波发射频率为2450 MHz,能量输出50~80 W/600 s,观察不同能量条件下微波对活体猪肾实质的消融作用。结果植入式微波在不同能量条件下消融灶的形态均为椭球形,由消融中心向外周依次分别为组织炭化区、消融凝固区、充血反应区和正常组织区。不同区域病理表现各异。实验中分别统计了不同能量状态下消融范围(最大长径、宽径和体积)和天线周围温度变化。结论植入式微波消融技术可在活体猪肾实质形成类圆形消融坏死区,消融范围可随能量改变而变化。  相似文献   

8.
连续与间歇作用微波消融离体肌组织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比较单导植入式微波不同辐射方式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效果,为临床微波消融治疗子宫肌瘤提供实验数据.方法 采用2450 MHz微波,相同输出功率,相同作用时间,分别采用连续波和每发射100 s间歇1O s和20 s的间歇辐射方式,进行离体肌组织消融,观察消融区形态、范围、热场温度及病理结果.结果 在相同输出功率,相同发射时间条件下,三种作用方式的消融形态、范围、前向距离、热场内温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理表现相同.结论 单导植入式微波连续波辐射与间歇式辐射消融离体猪肌组织的凝固效果无明显差异,可供临床应用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脾组织消融的高功率条件及安全性。方法4头小香猪建立淤血性脾肿大的动物模型;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行脾消融12个点,以功率不同分为70W、80W两组,每组6个点,时间均为600s;10个点开腹消融并同时测温,2个点经皮消融未测温。消融时观察脾局部的改变,消融后实测凝固区的长径、宽径,并计算体积。结果应用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70W、80W高功率条件下12个点的脾消融中,电极杆温均小于40℃。脾凝固区呈红褐色,表面干燥皱缩;出针后针道无活动性出血,包括经皮的2次消融。80W组的消融体积比70W组明显增大,两组温度场比较旁开15mm、20mm处差异显著,80W组温度明显增高。结论2450MHz水冷式微波电极高功率脾消融是安全的,功率的提高能够明显增大消融体积。  相似文献   

10.
低杆温技术扩大肝组织微波消融范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降低天线杆温来增加微波能量输出以扩大单次微波消融范围,减少穿刺次数,为改善临床局部疗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冷式低杆温微波天线对离体新鲜猪肝和活体猪肝进行单点微波消融,单源能量输出(60~80)W×(300~1500)s,双源能量输出70W×1200s,观察不同消融条件下肝组织凝固范围的大小。结果体外肝和活体肝内单源能量输出(80W×1500s)造成的组织消融范围分别为7.4cm×5.6cm和5.9cm×3.5cm,活体肝内双源消融灶大小为6.7cm×5.4cm。结论运用低杆温天线可加大能量输出,扩大了体外肝和活体肝组织的单点微波消融范围,可望改善临床微波消融治疗肝癌的局部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微波对某些物品消毒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随着微波技术的发展,微波加热还广泛用于工农业、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消毒杀虫等各个领域。在消毒方面,据赤星亮一报导早在1930年前后就有人研究微波对微生物的作用。近年来,已用于食品消毒和灭菌,如面包防霉,牛奶巴氏消毒,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微波消融肝组织凝固灶短轴径(SD)与微波功率的关系.方法 应用新型内冷微波天线,取10 min和20 min两个时间段与不同功率条件组合,凝固离体猪肝和活体狗肝,完成后分别测量凝固灶的SD和长轴径(LD),比较相同时间与功率条件下离体猪肝与活体狗肝消融灶SD、LD和SD/LD(其值越接近1.0凝固灶形念越接近球形),并分析SD与功率的关系.结果 相同条件下,活体狗肝凝同灶SD和LD均较离体猪肝小(P<0.01);而SD/LD值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离体肝相似,活体肝凝固灶SD与功率的关系表现为高度近似的线性关系(r界于0.96~0.99之间,P<0.01),其线性拟合方程截距减小,斜率增大.结论 离体肝和活体肝组织的微波凝固灶SD大小在一定条件下与功率呈高度近似的正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915 MHz经皮微波消融与药物注射对肾动脉活动性出血的止血效果。方法制造肾动脉活动性出血模型并分组:A:d<1 mm(被膜下动脉);B:1 mm<d<2 mm(叶间动脉),C:2 mm<d<3 mm(段动脉),分别行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治疗与药物注射治疗,比较两者的止血成功率、止血作用时间及静脉补液量,并比较其病理结果。结果 A组两种方法均可有效止血,B组和C组915 MHz微波止血的成功率明显高于药物注射疗法(P<0.05)。915 MHz微波各组止血时间均显著短于药物注射组[A组(125±18.2)s,B组(187±33.4)s,C组(309±39.1)s vs. A组(187±23.9)s,B组(266±26.7)s,C组(413±31.4)s](P均〈0.05);静脉补液量也显著小于药物注射组[A组(34±14.3)ml,B组(104±3.8)ml, C组(421±8.2)ml vs. A组(89±26.4)ml,B组(157±5.7)ml,C组(607±8.6)ml](P均<0.05)。结论超声造影引导下915 MHz微波与药物注射相比具有更好的止血作用。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微波凝固疗法在肺肿瘤方面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CT引导下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肺肿瘤的方法及应用价值。方法 CT引导机型SIEMENSSO MATOMACR型CT机 ;微波治疗仪一台 ,以 2 45 0MHz的微波 6 5W辐射 6 0s。对三头同种同体重猪行经皮肺穿实验研究 ,观察CT表现和病理变化。对 2 0例肺肿瘤患者 2 8个病灶CT引导下经皮经肺微波凝固治疗 ,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 ,观察肿瘤大小及坏死情况。结果 动物实验猪肺微波凝固范围约 30 .1mm× 2 0 .1mm。对肺肿瘤患者治疗后随访 ,结果 2 8个病灶治疗后 4个病灶增大 ;8个病灶轻度缩小 <1/ 4,13个病灶明显缩小 <1/ 2 ,3个病灶大部消失 ,有效率 (CR +PR )为 5 7.1%。无明显的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经皮微波凝固疗法治疗周围型肺肿瘤是一种定位准确、高效、微创、安全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2450 MHz微波对受照小鼠粒系造血相关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2450MHz微波对小鼠外周血白细胞数和骨髓粒系造血的影响。方法选用频率为2450MHz、功率密度为10mW/cm2的微波对BALB/c小鼠进行全身辐照,于辐照后不同时间活杀,分别测定脾指数、外周血白细胞数、骨髓有核细胞数、细胞周期和粒细胞-巨细胞集落形成单位(GM-CFU)形成能力的变化。结果随着微波辐照时间的延长,外周血白细胞数先升高后降低;微波辐照后骨髓有核细胞数呈持续性降低,而骨髓细胞GM-CFU生成能力却增强;2450MHz10mW/cm2微波辐照可加速骨髓有核细胞从G1期进入G2期和S期。结论低功率密度的2450MHz微波短期辐照对粒系造血具有明显刺激作用,但随辐照时间的延长,有核细胞数减少。  相似文献   

16.
扩展经皮微波凝固肝组织范围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目的:探索扩展经皮微波凝固肝组织范围的有效途径,提高较大肝癌的根治率,并减少穿刺次数。方法:用自行研制的HM-WIA型微波治疗仪对离体新鲜猪肝及活体实验兔、猪肝行微波凝固,观察天线长度、微波功率、时间、组织血流对凝固范围及形态的影响。结果:运用改进的单微波电极、中强度微波功率(45-55W)对离体、活体缺血组织行长时间(15-19min)凝固,最大凝固短径分别达5.6cm、5.3cm,凝固体积达文献的3倍;实验发现天线长36mm时凝固形态最佳;活体组织缺血凝固体积为正常供血凝固时的2.8倍(P<0.05)。结论:采取“缺血后微波凝固策略”,运用改进的微波电极、中强度微波功率、长时间凝固有效地扩大了凝固范围,这将有利于提高肝癌尤其大肝癌的疗效,并明显减少穿刺次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