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铸工尘肺是铸工最常见的职业病,对工人健康危害很大。目前,国内有关铸工的健康监护及环境监测资料较易获得,但是有关铸工尘肺X线表现的资料较少见,这就影响了铸工尘肺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研究铸工尘肺的X线表现,为制订铸工尘肺诊断标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同时,对铸工尘肺诊断标准提供一定科学依据,同时,对铸工尘肺预防有重要意义。因此,本文着重就该厂铸工尘肺X线表现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该铸造企业尘肺发病情况,探讨发病规律及原因,为铸造企业尘肺防控提供可靠的依据。方法根据尘肺病例报告卡,对1980~2010年该企业职业病发病情况进行归类统计分析。结果该企业30年累计尘肺病例数235例,其中Ⅰ期182例,Ⅱ期47例,Ⅲ期6例,合并肺结核50例,发病率占21.27%,死亡56例,占23.83%,平均发病年龄46.9岁,平均接尘工龄22.7年,尘肺病工种以清理、造型、配砂为主,各种尘肺前三位分别为矽肺、铸工尘肺、电焊工尘肺。结论该企业尘肺发患者数较高,以矽肺为主,发患者数为153例,而且危害最为严重,其次为铸工尘肺和电焊工尘肺。  相似文献   

3.
笔者对13例生前诊断有肺结核的煤矿接尘工人尸检病例,将其生X线胸片(部分有尸体胸片和离体肺片)上的表现按GB5906-86《尘肺X线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进行尘肺分摘,按1978年《矽(尘)肺病理诊断及分期标准(试行方案)》的规定处理的尸检肺标本,重新按GB 8783-88《尘肺病理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期,对照分析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闵钢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7):1047-1047
尘肺病是我国最主要的职业病,对现代人的身体健康影响较大。过去惯用的普通X线检查技术对我国尘肺防治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普通X线检查条件要求严格,曝光宽容度小,照片上影像灰度固定,不可调节,而且图像不能十分清晰地显示各种密度不同的组织和结构,密度分辨力低,给照片的利用与管理带来诸多不便。为了更精确更高质量地诊断此疾病,使用计算机X线成像技术进行尘肺检查是非常必要的。现将我院2002~2005年共2 300例计算机X线成像尘肺普查应用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相关问题并摸索优质片标准。方法选取有同期DR、高千伏、普通千伏尘肺病患者或接尘工人的胸片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尘肺大阴影的显示10例大阴影在高千伏胸片和DR中均被判读出。15例二期尘肺在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上均被准确判读出。有1例高铝水泥尘肺普通千伏胸片被误判成融合团块而定为三期尘肺。50例一期尘肺在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上均被准确判读出。高千伏和DR胸片在显示各期尘肺大、小阴影方面比普通千伏胸片有明显优势。高千伏和DR胸片之间不论在大阴影或是小阴影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病诊断方面仍具重要价值。掌握好高千伏摄影优质片标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在尘肺病筛查中应用数字化X线摄影(DR)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评价其应用价值,为下一步在尘肺病筛查和诊断工作中推广应用DR技术提供基础资料.方法 随机选择86例接尘受检者,同时拍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由四位尘肺诊断专家从:(1)胸片质量;(2)对肺部解剖标志的显示清楚率;(3)尘肺分级诊断等三方面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1)DR胸片质量:一级片率95.4%,二级片率4.6%,三级片率0% ;高千伏摄影胸片质量:一级片率36.1%,二级片率39.5%,三级片率21%,废片率3.5%.(2)DR胸片显示清楚率97.7% ;高千伏摄影胸片显示清楚率85.8%.(3)尘肺分期诊断阳性率(含观察对象):DR为25%,高千伏摄影为12%.结论 数字化X线摄影(DR)在尘肺筛查胸片影像质量及肺内解剖标志显示优于高千伏摄影,有利于尘肺病的筛查及分期诊断,可作为尘肺病筛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山西省尘肺状况分析及对策研究山西省劳动卫生职业病防治研究所(030012)梁全成,洪卫为有效开展尘肺病防治工作,本文以全省尘肺病例统计与流调资料为依据对我省尘肺病发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讨论和经济损失估算,并结合我省的具体情况在劳动卫生管理、依法监督监测、尘肺病防、治、研等方面进行初步探讨,对今后制订尘肺病的防治对策提供一些科学依据和建议。资料及方法一、从全省职业病统计报表中统计分析尘肺病例的地区、工业系统、病种、病期分布概况。二、从全省尘肺流调资料中分析讨论尘肺的发展动向。三、收集整理各地及重点厂矿粉尘监测数据。四、有关文件、规定和《条例》的分析研究。结果一、全省尘肺病概况:截止1992年底,全省累计尘肺病例33234人,占全省各种职业病人的95.56%,尘肺的病死率达17.78%。病人主要集中在大同(30.51%),阳泉(15.90%)晋中(9.08%)、太原、晋城等。分布主要是煤碳系统(58.87%),县煤碳系统(13.66%),化工石油系统(5.94%),冶金系统(5.14%)。病种以煤工尘为主(65.72%),另外矽肺(27.50%)、铸工尘肺(3.95%)。期别是Ⅰ期(74.6%)、Ⅱ期(22.41  相似文献   

8.
移动高千伏摄片在尘肺病普查中的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HO/ILO提出2030年全球消除尘肺病规划,中国政府对此作出承诺。但尘肺病例仍在不断增加,各地报告的尘肺病人累计已超过60万例。摸清煤矿尘肺发病情况,是制定职防政策的一项重要工作。大多数煤矿的矿医院X光机不能达到高千伏摄影的技术要求。使用BRC-30PC型车载胸片摄影X线机,2006年6月对某煤业集团下属M矿、D矿、P矿、C矿、G矿部分接尘工人共7991名进行高千伏胸部摄影尘肺普查工作,在普查工作中严格做好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一般普通胸部X线摄影检查,多采用低于120kV的投照,传统的胸片不利于观查尘肺。应用X线高千伏摄影胸片已经是尘肺病的诊断和分期的主要检查方法,同时我国尘肺诊断标准是以高千伏摄影的胸部后前位胸片为基准,所谓高千伏摄影,是用120kV以上的管电压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获得在较小密度值范围内显示层次丰富的X线照片影像的一种摄影方法。其优势在于物体对X线吸收系数随管电压升高而缩小,使被显示的组织范围扩大,淡化了肋骨显影,增加了胸片的可读面积,被肋骨、心脏等软组织遮盖的早期细小病灶也能充分显示。  相似文献   

10.
陶工尘肺是指在陶瓷工业生产过程中由于接触一定数量的粉尘所引起的尘肺病.尘肺病的常见并发症有:呼吸道感染、气胸、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呼吸衰竭等.石棉肺合并肺癌已有定论.矽肺合并肺癌也倍受关注.近年来的报道陶工尘肺合并肺癌的发生率也较高.本文选择某陶瓷厂已定诊陶工尘肺病患者285例做临床分析,发现其中合并肺癌患者11例,现将有关资料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企业电焊、铸造作业的尘肺患者,从1988年到2008年定诊的129例尘肺患者发病情况合并症死亡因素。方法查阅、分析129例尘肺患者职业卫生档案、胸片特征、临床表现及治疗。分析患者的死亡原因。结论接触粉尘作业环境的职工,易患尘肺病,且尘肺患者合并症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2.
<正> 为探索钢铁企业中脱尘工人的尘肺发病规律,进一步搞好肺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对149例脱尘后检出的尘肺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与303例未脱尘检出的Ⅰ期尘肺病人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如下。调查方法本文按矿山、耐火、冶炼、铸造、焦化、其它六个系统进行调查。149例脱尘后检出的尘肺病例和303例对  相似文献   

13.
李庆猛  黄明宏 《淮海医药》2003,21(5):390-391
尘肺是严重危害粉尘作业人群身体健康的主要职业病。目前国内外尚无有效治疗方法阻止尘肺病的病情进展 ,患者多随时间推移而出现肺功能损害及并发症而导致死亡。为了解蚌埠市尘肺病的患病现状 ,做好尘肺病的三级预防工作 ,我们对该市 4 0年来尘肺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为蚌埠市 196 3年~ 2 0 0 2年底确诊登记的尘肺病资料 ,内容包括职业史、诊断结果、诊断日期、晋期、合并症及死因等。所有病例均由安徽省尘肺诊断组依据国家诊断标准确定。1.2 方法 按全国尘肺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进行调查 ,数据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螺旋CT诊断煤工尘肺大阴影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对比分析确诊的尘肺大阴影患者的X线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并加以比较。结果52例尘肺大阴影中CT检出直径>10mm的融合结节和团块影48例,X线胸片检出39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气肿42例,X线胸片检出32例,CT检出尘肺并发肺结核7例,肺癌1例,X线胸片检出肺结核2例,CT检出尘肺并发纵隔及肺门淋巴结大或钙化4例,X线胸片检出1例。结论螺旋CT显示尘肺大阴影的影像学特征及并发症的检出优于X线片,对尘肺大阴影的正确,综合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搞清厂矿企业中尘肺发病现状、分布规律及其发展趋势 ,加强尘肺病防治工作 ,我们对杏花岭区驻地厂矿企业中历年尘肺发病报告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1 资料来源分析资料来源于 2 0 0 2年底以前历年统一经太原市尘肺病诊断组确诊的报告卡以及历年对驻区厂矿企业单位的劳动作业环境中粉尘浓度的监测资料。2 结  果2 .1 基本情况 :截止 2 0 0 2年底 ,全区区营以上厂矿企业共10 6个 ,已发生尘肺的企业有 11个 ,分布在机械、煤炭、轻工、铁道、冶金和建材 6个系统。总共有各类粉尘作业工人15 4 2 2名。累计报告各种尘肺病 72 8例。尘肺…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在尘肺病影像诊断中的效果对比。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进行尘肺病影像诊断的120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受检者均进行高仟伏X线胸片和DR胸片检查,对比两种胸片的检测效果。结果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一级率与DR胸片相比明显较低,P<0.05。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二级率与DR胸片相比明显较高,P<0.05。高仟伏X线胸片检查中小阴影总体密集度与DR胸片检查结果一致性分析,κ=0.94,一致性良好。高仟伏X线胸片尘肺病检出率59.2%与DR胸片57.5%相比无差异,P>0.05。结论 DR胸片检查尘肺病较高仟伏X线胸片质量更佳,且检测效果良好,在尘肺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本地区尘肺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情况,探讨治疗尘肺的新途径。方法通过2011年5月我院对已诊断的一期尘肺病180例进行体检,收集临床资料包括病史、症状、体征、肺功能、结核抗体、细胞免疫(CD4、CD8、CD4/CD8)、体液免疫(IgG、IgA、IgM、C3、C4)、胸片等,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尘肺发病率随着年龄、工龄的增长而增加,尘肺肺功能损害以混合型为主,其次为阻塞型,单纯限制型较少;与对照组测值相比,尘肺组CD4、CD4/CD8水平均异常下降,CD8水平异常上升;IgM、IgA、IgG、C3水平上升,C4水平上升或下降。结论除了肺部X线摄片检查外,建议把肺功能和免疫功能检测作为尘肺病诊断、分期及治疗效果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黎东霞  胡红  袁敏 《现代医药卫生》2013,29(12):1868-1869
目的探讨尘肺病误诊的原因,引导临床各科医生重视,减少临床误诊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对照9例患者临床诊断与职业病诊断组的诊断结果,分析误诊的原因。结果 2例其他疾病患者临床误诊为尘肺,7例尘肺患者临床误诊为其他疾病。结论加强后前位胸部X射线片的质量控制,提高胸部X射线片的质量;加强尘肺诊断医师专业理论基础和实践经验培训;加大尘肺相关知识的宣传与培训,能有效提高尘肺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在尘肺病普查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2011年3-8月应用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对江西萍钢实业股份有限公司3680例粉尘从业人员进行胸部X线摄片普查。结果通过对3680例职业病(尘肺)体检X光片的分析、评定,本组3高千伏胸片中甲级片2218张,占60.27%;乙级片1295张,占35.19%;丙级片132张,占3.59%;废片35张,占0.95%,超过了我国三级甲等医院甲片率〉40%、废片率≤2%的质量标准,同时得到了上级职业病(尘肺)诊断专家的肯定。结论车载高千伏胸部X线摄影系统四位一体的独特设计,占车空间小,性能稳定,机动性强,能够深入厂矿生产一线,无需职业病普查者往返医院,能对职业病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胸部CT在尘肺病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04例接触粉尘工作的受检者,分别进行胸部CT及普通高千伏X线胸片检查,对比两种检查结果的准确率、肺区小阴影分布范围、小阴影总体密集度、尘肺病诊断结果。结果 X线胸片组优片率低于C T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 T片及X线胸片对尘肺病小阴影总体密集度的诊断经分析一致性较好,Kappa值=0.723;CT片较X线胸片能更有效观察尘肺病小阴影的分布范围。结论 CT对于早期尘肺病的诊断,具有更高的临床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