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2011—2019年连云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特征,为制定水痘疫情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收集2011—2019年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2011—2019年全市累计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35起,平均罹患率1.10%。其中2017—2019年报告31起,占88.57%。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呈双峰分布,每年3—6月、10—12月相对高发,累计占比97.14%。城区、非城区罹患率分别为1.06%和1.30%(χ2=6.17,P<0.05)。82.86%的水痘疫情发生在小学,其中6~11岁人群高发,占比74.84%。2011—2019年水痘疫苗估算平均接种率为38.39%,52.26%(81/155)的水痘病例有水痘疫苗免疫史。 结论 连云港市水痘暴发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小学高发,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范畴,对水痘暴发疫情的重点人群尽早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连云港市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防治水痘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2006-2018年水痘疫情资料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6-2018年全市共报告水痘病例13509例,年均发病率22.64/10万;发病高峰位于5~7月,11~12月至次年1月,分别占全部病例的30.66%、36.35%。0~14岁年龄组为历年高发人群,报告病例数占全部病例的78.16%。男性多于女性,性别比1.46[DK]∶1。职业以学生为主,占48.67%;幼托儿童其次19.80%;散居儿童18.44%。共发生37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其中31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于小学,占83.78%;报告病例数928例,占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病例数的82.49%。除7月、8月外,其余月份均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主要集中于4 月、5月、11月,分别报告6起(各占16.22%),暴发疫情高发年龄为6~14岁。2006-2018年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51.24%。结论 2006-2018年连云港市水痘发病呈阶梯上升趋势,高发人群为0~14岁儿童。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今后应继续开展水痘监测;加强托幼机构、学校等集体单位宣传教育,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疫情;加大水痘防控健康知识宣传,提高民众主动接种水痘疫苗意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连云港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及水痘疫苗的接种情况。 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对2013—2017年连云港市报告水痘病例及水痘疫苗接种情况进行分析。 结果 2013—2017年连云港市共报告水痘病例6 149例,年均发病率为27.70/10万;发病呈双峰分布,12月略高,6月略低;发病年龄以<15岁儿童为主,占总病例数的76.55%,男性年均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χ2=17.41,P<0.05);水痘疫苗于每年3月左右会出现接种高峰。 结论 该地区水痘发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水痘发病率与疫苗接种剂次呈负相关关系,建议尽快将水痘疫苗纳入国家免疫规划范围内,保护易感人群。  相似文献   

4.
陈宁 《中国校医》2018,32(12):904-906
目的 了解泗洪县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泗洪县水痘病例个案数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管理系统中上报的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3—2017年泗洪县共报告水痘病例1 373例,无死亡病例,年发病率波动在8.74/10万~51.59/10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年平均发病率为25.08/10万,各年度水痘发病率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年6月和11月至次年1月发病较多,明显呈双峰分布;全县26个辖区发病率最高的是经济开发区(61.47/10万);男女发病性别比为1.004∶1,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例主要集中于15岁以下年龄组,占79.31%,职业以学生、散居儿童、幼托儿童为主,3者合计占85.65%;同期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起,发生在学校。结论 泗洪县近几年水痘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幼儿、中小学生是水痘发病的高危人群,托幼机构和学校是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点单位,应加强水痘疫情监测和处置、水痘疫苗告知和接种、高危人群健康教育等工作,有效控制水痘疫情发生和蔓延。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2007—2017年云南省水痘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整群抽样,对云南省近11年水痘疫情及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2007—2017年,云南省共报告水痘发病数137 244例,以每年上升14.31%的速度递增;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6.94/10万,以每年上升1.14倍的速度递增。发病时间呈双高峰分布,分别为5—7月(占33.96%)和11月—次年1月(占32.35%)。高发地区主要为滇西北的迪庆州(97.83/10万),滇中的楚雄州(63.09/10万)和昆明市(40.53/10万),滇西的德宏州(47.36/10万)和保山市(39.17/10万)。发病数男、女性别比为1.58∶1,发病人群以14岁以下人群为主,占76.36%。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发生在农村小学,占65.23%(197/302)。结论 云南省水痘疫情持续逐年增长,形式严峻。应在青少年人群和高发地区鼓励开展水痘疫苗的常规预防接种。应重视农村小学、幼儿园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及处置,并加大监管和健康教育力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张家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开展全市水痘疫情的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6 - 2017年张家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病例基本信息、临床表现、流行病学资料(调查发病前3周内情况)和疫情性质。结果 2016 - 2017年张家港市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7起,均发生于学校,共报告水痘患病学生163人;呈5月和12月2个发病高峰;市教育局直属小学占14.29%(1/7),乡镇中心小学和乡镇农村小学各占42.86%(3/7);年龄以8~9岁组最多,占41.10%(67/163); 水痘突破病例占总病例数的61.35%(100/163);总体学生与校医的比例(生医比)为3 592.33∶1。结论 张家港市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重点人群是小学生;突破病例占比6成以上;校医配备严重不足。建议在校学生在初次免疫基础上,3~5年后接种第2剂水痘疫苗,同时加强学校卫生工作人员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深圳市宝安区2007-2013年出生儿童接种1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 方法 获取深圳市宝安区2008-2016年水痘发病情况,选取其中2007-2013年出生儿童,其水痘免疫史从《深圳市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中导出。计算水痘发病率、水痘疫苗接种率及疫苗保护效果。 结果 深圳市宝安区2007-2013年出生儿童水痘病例5 575例,突破病例833例,占14.94%。2007-2013年各年出生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逐年上升,随着水痘疫苗接种率升高,发病率下降,两者呈负相关(r=-0.963,P=0.000)。对2007年出生儿童接种1剂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进行估算,总VE为74.42%(95%CI:71.30%~78.50%);接种后≤3年、接种4~5年、≥6年的VE分别为95.40%(95%CI:93.40%~96.70%)、90.80%(95%CI:88.30%~92.90%)、81.61%(95%CI:77.90%~84.60%),随着免疫后时间的延长,VE呈下降趋势(χ2趋势=62.889,P=0.000)。 结论 深圳市宝安区2007-2013年出生儿童接种1剂次水痘减毒活疫苗的保护效果会逐年下降,实施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温萌  苗士祥 《中国校医》2022,36(11):827-830
目的 分析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水痘的流行特征,为水痘防制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监测系统相关数据的方式,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水痘发病情况进行流行病学特征分析。结果 2017—2021年扬州市宝应县累计报告水痘病例3 841例,年均发病率为105.74/10万,5年发病率总体呈逐年上升趋势(χ2=112.92,P<0.01);有2个发病高峰期,主要集中在5—7月及10月至次年的2月,报告发病数分别占总病例数的27.65%、51.54%;人群以15岁及以下学生及幼托儿童为主,占79.24%;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城区发病率高于乡镇地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主要集中在水痘发生的高峰期;疫苗首针剂的接种率总体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χ2=37.37,P<0.01)。结论 扬州市宝应县水痘的发生情况有明显的季节、年龄、职业和地区差异,加强15岁及以下人群的水痘二针剂疫苗的接种及防护知识宣传,这是预防水痘疫情发生和扩散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分析上海市奉贤区2012-2018年学校和托幼机构水痘疫情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水痘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上海市奉贤区2012-2018年水痘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百分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 上海市奉贤区2012-2018年共报告6 727例水痘病例,年平均发病率为85.34/10万;报告水痘暴发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6起,水痘病例741例,其中426例(57.49%)为水痘突破病例,平均间隔时间为(6.78±2.79)年,接种后间隔3~9年发病人数较为集中,其中接种疫苗后5年为高峰.发病时间高峰在每年的10-12月.发病年龄以5~11岁和15~ 17岁为主,男性病例多于女性病例,托幼儿童和小学生是水痘的高发人群.报告及时性和疫情持续时间呈正相关(r=0.52,P<0.05).结论 上海市奉贤区秋冬季小学水痘疫情高发,且病例中突破病例较多,应急接种可有效控制疫情蔓延.建议加大2剂次水痘疫苗免疫程序宣传力度,提高儿童家长水痘疫苗接种意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如皋市学校水痘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水痘疫苗免疫持久性。方法对2014-2017年如皋市学校报告的水痘暴发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分析,调查暴发病例中的水痘突破病例,探讨1剂次水痘疫苗免疫持久性。结果 2014-2017年共报告学校水痘暴发疫情9起,累计发病298例,罹患率为1.14%;小学水痘暴发疫情8起占88.89%,暴发时间主要集中在11月205例,平均发病年龄为(8.77±2.48)岁。暴发病例中的突破病例有181例占60.74%,免疫接种后3~6年发病风险明显增加。结论水痘暴发疫情主要发生在小学,应提高适龄儿童水痘疫苗接种率,接种1剂次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有限,有必要开展2剂次水痘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11.
了解水痘暴发疫情中突破性病例的发病特点与水痘疫苗的保护效果,为水痘疫苗免疫策略制定提出建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对2017-2018年无锡市水痘暴发疫情中的324例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收集调查对象人口学、疫苗接种史、临床表现等信息,比较突破病例与无免疫史病例的发病特点.结果 共有突破性病例138例(42.6%),未接种过水痘疫苗的病例186例(57.4%).突破性病例中,<5岁26例(18.8%),5~10岁84例(60.9%),>10岁28例(20.3%);无免疫史病例中,<5岁67例(36.0%),5~10岁80例(43.0%),>10岁39例(21.0%),两组年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3.16,P<0.05).未接种过疫苗病例的发热体温、出疹数量和结痂时间均高于突破性病例(x2/t值分别为4.75,-2.05,-2.75,P值均<0.05);但两组在是否发热、有无疱疹和瘙痒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突破病例中,135例仅接种过1剂次水痘疫苗,发病距离疫苗接种的时间间隔为(5.6±2.7)年,95%CI为5.2~6.1年;接种时间间隔≥3年占87.9%.结论 接种水痘疫苗后即使感染发病,临床症状仍可较未接种者轻,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疫苗接种3年后保护效果下降明显,易发生突破病例,建议首剂接种3年后加强接种1剂水痘疫苗.  相似文献   

12.
张烽  陆荣荣  魏叶  朱平 《中国校医》2023,(11):821-823+826
目的 分析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订水痘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2022年南通市水痘病例信息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8—2022年南通市共报告水痘48 627例,年均发病率为130.10/10万。发病主高峰时间为每年11月—次年1月,次高峰为5—7月。各县区年均发病率为39.77/10万~353.36/10万,崇川区和开发区发病率最高。发病年龄主要为0~15岁(占71.64%),其中>5~10岁组发病率最高,男性高于女性,发病人群主要是学生和幼托儿童(占74.82%)。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67起,均发生在学校,占同期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62.04%,主要发生在小学和幼儿园(占85.07%),城市报告起数和发病数均高于农村。结论 南通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地区间发病水平差异较大,常在小学和幼儿园暴发,须加强晨检等防控措施,提高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率。发生水痘暴发疫情时,建议开展应急接种。  相似文献   

13.
汤晓波  徐丽  吴云亮 《中国校医》2022,36(10):750-752
目的 研究宿迁市宿豫区2012—2021年水痘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切实有效的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传染病报告信息系统内上报的水痘病例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趋势χ2检验。结果 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共报告水痘病例5 151例,年报告发病率为8.38/10万~168.84/10万,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78.00/10万,其中2019年发病例数(1 227例)及发病率(168.84/10万)均最高。2012—2021年水痘报告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χ2趋势=2 029.49,P<0.001)。水痘报告发病时间有2个高峰,分别为6—8月(次高峰)和10月—次年1月(主高峰);报告发病年龄主要集中在<15岁(4 120例),占79.98%;职业以学生、幼托儿童和散居儿童为主(4 555例),占89.43%;男性报告发病率为85.28/10万,高于女性的70.59/10万(χ2=45.681,P<0.001);城区发病率为130.85/10万,高于其他乡镇的48.91/10万(χ2=1 302.59,P<0.001)。共报告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3起,均发生在学校,其中发生在小学12起,占92.31%。2012—2021年水痘疫苗平均接种率为46.07%。结论 2012—2021年宿迁市宿豫区水痘报告发病总体上呈快速上升趋势,中小学生是水痘高发人群,应加强中小学校水痘疫情监测,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疫情。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疫苗内,推荐全程两针次免疫接种策略。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一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病特点,总结防控经验,为水痘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幼儿园相关情况、病例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此次突发事件中10例病例发病时间集中,年龄集中于4~5岁,3人有水痘免疫史,有水痘免疫史的儿童发病率较低。结论冬季开窗通风少,为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提供了条件;儿童水痘疫苗免疫率较低,且水痘疫苗保护率较低,不能形成有效的免疫屏障,接种水痘疫苗仍有突破病例,但是病情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相城区水痘流行特征,为制定更优的水痘免疫预防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统计方法,对相城区水痘报告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6—2020年共报告水痘病例8 063例,平均年报告发病率72.49/10万,各年报告发病率为0.68/10万(2006年)~376.68/10万(2019年);发病高峰为每年的10月—次年1月;4~6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报告病例以学生和幼托儿童为主;男性报告发病率(72.76/10万)稍高于女性(72.21/10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22,P=0.730);共报告30起暴发疫情,涉及幼儿园7起(涉及病例40例,罹患率8.99/10万)、小学22起(涉及病例175例,罹患率22.01/10万),罹患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887,P<0.001)。结论 相城区水痘报告发病率处于较高水平,以幼托儿童和小学生为主,2020年水痘疫苗“2剂次”纳入地方扩大免疫规划后,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应持续加强水痘疫苗2剂次接种。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一起高接种率小学水痘疫情期间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率及其危险因素,为有效控制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现场流行病学方法描述2016年上海某小学一起水痘疫情期间突破病例的分布特征.为每1名突破病例选取同班3名未发病且接种水痘疫苗学生作为对照,从个人、病例接触程度和疫苗等多方面评价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共报告36例水痘病例,其中30例(83.3%)属于水痘突破病例,全校水痘突破病例发生率为2.1%.水痘突破病例从接种水痘疫苗至发病平均间隔时间为6.4年.该校学生1剂次水痘疫苗接种率为89.8%,1剂次水痘疫苗保护效果为44.8%(95%CI=-37.0% ~7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生与病例接触程度较高(OR=113.80)、具有班级职务(OR=15.15)以及每天洗手次数≤5次(OR=23.04)是发生水痘突破病例的危险因素.结论 学生与水痘病例的接触程度及其个人卫生习惯与水痘突破病例的发生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2006-2018年泰州市水痘发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水痘报告病例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8年泰州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9990例,平均发病率为48.67/10万,报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主城区年均发病率130.49/10万,高于非主城区年均发病率40.61/10万。月发病高峰为4-6月(占比22.89%)、11月-次年1月(占比46.37%);发病年龄以15岁以下人群为主,占总病例73.57%;发病人群以学生(占比53.77%)、托幼儿童(占比20.54%)和散居儿童(占比10.62%)为主;共报告水痘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93起,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总数的57.77%,均发生在学校;2016年水痘疫苗接种率最低(18.85%),之后呈现上升趋势。结论 泰州市水痘发病率较高,儿童是发生水痘的主要人群,学校应加强水痘的疫情监测和管理,建议将2剂次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18.
杨明辉 《中国校医》2018,32(12):897-898
目的 通过对一起少数民族学校水痘暴发事件调查,分析相关危险因素,探索疫情防控对策。方法 收集学校因病缺课网络监测系统中该学校的水痘病例信息,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17年12月至2018年2月,常州市钟楼区某少数民族学校发生1起水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累计发病66例,罹患率14.16%。结论 水痘在校园暴发流行其间,若不能彻底隔离发病学生,水痘疫苗接种率低,疫情极易出现反复。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南京市水痘的发病趋势和流行特征,为进一步制定水痘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水痘病例的分布特征。结果 2006-2017年南京市共报告水痘病例27 367例,年均报告发病率为29/10万(9.1/10万~115/10万),报告发病率呈升高趋势(t=2.79,P<0.05),2017年报告病例数最多(9 478例);时间分布呈现双峰,分别为10月~次年1月(54%)和3~6月(28%);男性占55%;病例年龄中位数为9岁(0~90岁),35岁以下占99%,15岁以下占68%,有5岁和9岁两个发病高峰;学生(53%)、幼托儿童(21%)和散居儿童(9.3%)共占84%。报告32起水痘引起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都发生在学校、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结论 在2017年纳入丙类传染病管理后,南京市报告水痘病例显著增加,监测敏感性得到提高,应加强水痘的持续监测,同时建议将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罹患水痘及应急接种影响因素为防控疫情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随机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择深圳市龙华区6个街道30所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对家长使用自制电子问卷调查。获得7项影响因素测量指标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进行单因素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结果 托幼机构及小学儿童水痘总罹患率分别为5.60%、14.87%;家长配合接种率分别为94.38%、92.89%。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年级、接种剂次、是否配合接种、疫苗效果评价在托幼儿童是否罹患水痘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街道、是否罹患水痘,疫苗效果评价,纳入免疫规划意愿在托幼家长是否配合接种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小学儿童7项指标在是否罹患水痘及是否配合应急接种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大龄及高年级是托幼及小学儿童罹患水痘的危险因素;所在街道影响小学儿童水痘发病,未接种疫苗的儿童与接种2针相比有更高的罹患水痘的风险(OR=1.347)。认为疫苗效果不好评估(OR托幼=2.437、OR小学=2.279)及作用不大(OR托幼=6.770、OR小学=6.600),或认为水痘疫苗纳入免疫规划无所谓(OR托幼=2.788、OR小学=2.861)及没必要(OR托幼=3.595、OR小学=3.771)的家长配合接种意愿偏低。六年级比一年级儿童家长配合接种(OR不配合=0.681),未接种疫苗儿童家长与接种2针的相比更不配合接种(OR=1.620)。 结论 托幼及小学儿童水痘发病除与年龄、年级、接种剂次等有关外,还与街道及家长对待水痘疫苗的态度密切相关。应重视小学儿童应急接种的影响因素,促进防控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