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超声诊断右下腹痛的诊断和鉴别价值。方法选取78例右下腹痛患者采用超声诊断鉴别分析。结果62例疑诊为急性阑尾炎患者中,58例患者行手术治疗,并确诊。另外3例右侧卵巢囊肿蒂扭转,2例右下腹包块,2例右侧卵巢黄体破裂,7例右下腹肠管扩张中4例行手术,2例右侧输尿管下段结石和右肾积水均确诊。结论使用超声检查对右下腹痛进行诊断和分析,对于临床诊断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立体三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分析技术对附件囊性包块的鉴别诊断。方法利用立体三维超声成像技术对66例附件囊性包块与二维超声进行对比并加以彩色多普勒分析,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立体三维超声重建后立体感强,形态直观,可清晰分辨各结构空间位置关系及内部的间隔,可以确定病变的形态特征,三维超声成像更可显示其立体优势。彩色多普勒的血流显示对附件囊性包块的良、恶性鉴别有一定价值。结论立体三维超声可以提供较二维更为丰富、更为直观的诊断信息,立体三维超声成像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技术为附件囊性包块的鉴别诊断提供了更有价值的依据,极大提高了术前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性,48岁,因下腹痛9d,阴道出血1d,于2005年3月14日入院。入院查体:心率为82次/min,律齐,双肺呼吸音清晰,腹肌稍紧,下腹压痛、反跳痛明显;妇科情况,子宫大小正常,右侧附件区触及包块,压痛明显;血常规检查正常。超声检查示:右附件区一约11.5cm×4.2cm不规则混和性包块,回声分布不均匀,强弱不等,边界清。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示:包块内有丰富血流信号。入院诊断:卵巢肿瘤(恶性待排)。[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10例右下腹包块患者的诊治经过,总结其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急性阑尾炎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302例临床疑诊为阑尾炎的患者进行超声检查。首先于右下腹阑尾区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加压多切面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扫查,仔细寻找并观察阑尾的住置、形态、大小、壁厚、回声、渗出液及周围组织改变,若无阳性体征,常规扫查右肾、输尿管及右附件。结果:302例中,超声诊断急性阑尾炎260例.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18例,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例,坏疽性穿孔性阑尾炎56例(18例有粪石嵌顿)。盲结肠肿瘤并不全梗阻10例,右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6例,右附件区宫外孕2例,右卵巢囊肿蒂扭转3例,超声未能提供阳性诊断11例。结论:超声对临床疑诊的急性阑尾炎有明确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可作为影像学首选的诊断方法.为外科手术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6.
经阴道超声诊断非破裂型宫外孕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阴道超声诊断非破裂型宫外孕的价值和超声影像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经腹腔镜或手术病理确诊的非破裂型宫外孕的经阴道超声影像资料。结果:初检时诊断阳性率为84.5%,复检后诊断阳性率达94.8%,漏诊2例,误诊1例。超声表现主要为附件区胚囊型包块,附件区混合性包块或不均质包块。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对非破裂型宫外孕诊断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35岁,住院号230093,因“下腹痛1d,加重0.5h,伴肛门坠胀、恶心、呕吐”于2007年6月17日13时以“急腹症”急诊入院。采集病史:13年前体检时发现右附件包块(具体情况不详),经输液、抗炎治疗后,无明显自觉症状。入院前多次复查超声提示,包块未明显长大。入院前1d突感下腹胀痛难忍,以右下腹为甚,自服“头孢噻肟”等药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经腹超声(TAS)与经阴道超声(TVS)的对比分析,探讨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236例经术后病理证实为异位妊娠的超声检查结果与手术结果进行对比分析,所有病例均进行了经腹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TAS组检出附件包块121例,TVS组检出附件包块220例,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TAS组诊断符合率51.3%,TVS组诊断符合率93.2%,除外附件包块≥3 cm组外,其他各项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经阴道超声对宫外孕的诊断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两者联合可提高诊断率。  相似文献   

9.
郭秀伏 《现代保健》2012,(6):118-119
目的探讨超声诊断宫外孕的理想方法。方法以临床确诊或术后病理诊断为标准,总结分析45例宫外孕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结果发现附件区孕囊或附件区包块者,经阴道超声发现43例,经腹超声发现29例。结论经阴道超声对于发现小于3cm宫外孕包块明显优于经腹超声,但由于经阴道超声探测深度的影响,对于位置较高、较大的宫外孕包块,经阴道超声显示不满意。经阴道超声+经腹超声结合明显提高了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应用于乳腺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6月来我院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63例乳腺占位性病变患者,并与手术、病理学及临床治疗结果进行对比。结果163例患者超声检查共诊断出196个乳腺占位性病变,其中146个实性包块和50个囊性包块,进一步确诊为83例乳腺纤维瘤、45例乳腺囊肿、29例乳腺乳头状导管癌、26例乳腺硬癌、13例乳腺增生性病变,与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基本一致,良恶性诊断符合率87%。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在鉴别和诊断乳腺占位性病变方面有一定的价值,可以为鉴别诊断乳腺占位性的病变情况提供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早期异位妊娠的价值。方法经腹二维与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刘比,观察子宫、附件及盆腔,寻找异垃妊娠包块。用彩色多普勒仔细观察包块周边及内部血流特点。结果56例患者中有42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54例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为异位妊娠,诊断符合率分别为72%、95%。彩色脉冲多普勒超声测及附件区包块内滋养层动脉血流频潜,舒张末纠流速增加,呈低阻力型,阻力指数(RI)为(0.43±0.08)。结论经阴道超声检查具有分辨率高,贴近病变组织,不受肥胖、肠气干扰等优点,结合血流变化特征为异位妊娠早期诊断提供了新的更多、更有效的诊断信息,因此,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早期异位妊娠和宫内早早孕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混合性附件包块的诊断和临床处理.方法 回顾性分析74例附件混合性包块患者的妇科检查、超声检查、肿瘤标志物、手术方式和病理结果 等临床资料.结果 74例患者中,良性病变70例占94.59%,卵巢交界性或恶性肿瘤4例占5.41%;选择腹腔镜手术者65例,占87.84%,其中中转开腹2例,发生率为3.08%.结论 附件混合性包块大部分为良性病变并能顺利腹腔镜手术,详细的术前评估有利于手术方式选择.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14岁,月经史12~5/28,末次月经2004-10-05以转移性右下腹疼痛3h,于2004-10-20来院就诊,以急性阑尾炎之诊断住我院外科,经静脉滴注抗炎药3d,症状无明显改善,拟行手术治疗,术前申请B超检查:肝、胆、胰、脾、双肾,B超示肝、胆、胰、脾、双肾大小图形未见异常。当探头移至下腹部时,超声发现右下腹阑尾区局限性积液,厚约2·6cm。阑尾肿胀,漂浮其中;膀胱充盈欠佳,左附件区似有包块回声,与临床医生联系后,插尿管注液充盈膀胱,见左附件区5·6cm×4·9cm混合性包块。超声诊断:⑴左附件区混合性包块,考虑来自卵巢;⑵阑尾区所见为急性阑尾炎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宫内早孕的超声表现,避免将宫内早孕误诊为异位妊娠。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我院2003年1月1日-2005年12月30日初次超声检查提示为异位妊娠的停经妇女进行跟踪检查,1w后复查为宫内早孕的24例病例的临床资料及超声表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初次超声检查示:宫腔内均未见妊娠囊回声;均有一侧附件非均质性包块:囊性包块14例,混合性包块10例;8例显示有盆腔少量积液.超声均提示异位妊娠待排。1w后复查均诊断为宫内妊娠。结论对于停经时间较短和症状不典型的患者,虽然宫腔内未见妊娠囊及发现附件区有非均质性包块(除外小环状回声内见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动者),如果患者生命体征平稳,不要轻易地作出异位妊娠的诊断,应当建议1w后复查,从而避免将宫内早孕误诊为异住妊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在诊断非典型异位妊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子宫及附件区进行扫查,发现病变时,仔细观察包块的边界、内部回声及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将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对照。结果本组选择住院手术治疗的异位妊娠患者42例,其中,胎囊型9例,漂浮型5例,包块型28例。包块型中衰减包块型9例,混合包块型13例,实性包块型6例。结论当附件区探及胎囊样结构,内可及卵黄囊及胎芽回声时,可明确诊断为异位妊娠;当患者盆腔结构紊乱,且可探及囊实性或实性不均质回声区,探头加压时疼痛加强,腹盆腔探及无回声区,伴尿HCG阳性时,高度怀疑异位妊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超声在下颌下区包块中声像图特征及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98例下颌下区包块的二维超声特征。结果慢性颌下腺炎51例、颌下腺导管结石5例、良性淋巴上皮病2例、良性肿瘤9例、恶性肿瘤3例、囊性包块10例、淋巴结肿大18例。结论超声对下颌下区包块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较大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较可靠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黄惠 《现代保健》2012,(12):88-89
目的:探讨使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对诊断盆腔粘连导致高位输卵管患者妊娠的临床应用。方法:对21例临床高度怀疑输卵管妊娠患者,经阴道检查因盆腔粘连而导致输卵管位置较高,双侧附件显示不清,改用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结果:经阴道探测均未显示异常回声包块,后改用阴道探头在腹部探测,19例在腹部均可见异常回声包块,其诊断符合率达90.5%。结论:阴超探头经腹部探测是经阴道探测的一个很好的补充,提高了高位输卵管妊娠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CT对女性盆腔附件包块诊断以及术前分期的价值,为患者提供早期治疗机会选择合适的检查手段对盆腔附件包块进行早期诊断和分期。方法回顾性分析东营市东营区人民医院CT室检查的114例女性盆腔附件包块患者的临床资料,以术后病理或活检结果为准,分析CT在诊断盆腔附件包块性质以及分期的价值。结果活检或病理证实良性包块56例,恶性包块58例;恶性肿瘤中Ⅰ期21例,Ⅱ期23例,Ⅲ期14例。CT检查盆腔附件良性包块51例,正确率91.07%;恶性包块53例,正确率91.38%;与病理诊断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病理分期Ⅰ期15例,Ⅱ期18例,Ⅲ期9例,诊断正确率72.41%,诊断正确率低于病理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诊断女性盆腔附件包块性质的灵敏度为91.00%,特异度为88.00%,AUC为0.903(95%CI:0.268~1.682);对肿块分期诊断灵敏度85.00%,特异度72.00%,AUC为0.703(95%CI:0.162~1.934)。结论 CT对女性盆腔附件包块内部成分及肿块周围结构改变可清楚显示,对肿块性质的良恶性鉴别诊断具有较高准确度。  相似文献   

19.
陈凌云 《健康大视野》2005,13(11):21-21
阴囊病变是男性的常见病,超声检查对阴囊病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极为实际的应用价值,快速、便捷地检查为临床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现将我科应用超声对50例阴囊病变的诊断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准确率进行对比,筛选出一种适合诊断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影像学方法。方法将50例入住我院妇产科的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经腹部超声与经阴道超声诊断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术后病理诊断,最终确定胚囊型19例、不均质肿块型16例及混合包块型15例。经腹部超声诊断结果分别为:胚囊型15例、不均质肿块型11例以及混合包块型10例,经腹部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72.00%(36/50);经阴道超声诊断结果分别为:胚囊型18例、不均质肿块型15例及混合包块型15例,经阴道超声诊断与术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96.00%(48/50),两种超声诊断方法的准确率相比,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阴道超声诊断剖宫产瘢痕妊娠的准确率显著高于经腹部超声诊断,故阴道超声诊断应在临床上加以推广并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