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能够模拟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特点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nerve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europathologicpain,nerveinjury”,再利用检索词spared““nerveinjury”进行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English。同时手工或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病理性痛、周围神经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痛密切相关的研究。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包括坐骨神经的松散结扎/慢性挤压、部分坐骨神经紧密结扎、腰L5~6脊神经根切断术和SNI等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SNI研究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性论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相关文献,其中与SNI直接相关的文献8篇,间接相关的文献25篇,排除重复的12篇,共21篇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及综合。综合的结果显示,SNI模型的手术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好,术后动物的行为表现能够模拟部分神经病理性痛的特点且持续时间长,不同镇痛药物对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反应作用不同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研究神经病理性痛的机制,能够模拟神经病理性痛的临床特点的实验动物模型显得尤为重要。综述了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所致神经病理性痛的研究进展。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90-10/2004-1-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neuropathologic pain,nerve injury”,再利用检索词“spared nerve injury”进行检索,文章语言限定为English。同时手工或计算机检索万方数据库1990-10/2004-10期间的相关文章,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检索词“神经病理性痛、周围神经损伤”。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与周围神经损伤所致病理性痛密切相关的研究。纳入标准:研究对象为动物,包括坐骨神经的松散结扎/慢性挤压、部分坐骨神经紧密结扎、腰L5-6脊神经根切断术和SNI等研究内容。重点选取与SNI研究相关的文献。排除标准:综述性论文。资料提炼:共收集到85篇相关文献,其中与SNI直接相关的文献8篇,间接相关的文献25篇,排除重复的12篇,共21篇用于资料的综述。资料综合:对选取的文献进行阅读、归纳及综合。综合的结果显示.SNI模型的手术易于操作可重复性好,术后动物的行为表现能够模拟部分神经病理性痛的特点且持续时间长,不同镇痛药物对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行为反应作用不同。结论:SNI模型具与其他病理性痛模型不同的特点,是研究神经病理性痛机制的又一个新模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预先给予ifenprodil是否可以预防坐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方法:体重在180~200g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 生理盐水组、假手术 ifenprodil组、CCI 生理盐水组及CCI ifenprodil组。建立外周神经慢性压榨性损伤(CCI)动物模型,假手术组大鼠同样分离坐骨神经,但不结扎神经。假手术 ifenprodil组及CCI ifenprodil组大鼠在术前30min及术后第1、2d连续三天腹腔内注射ifenprodil(10mg/kg);假手术 生理盐水组及CCI 生理盐水组大鼠则以同体积生理盐水代替ifenprodil进行腹腔内注射。使用vonFrey纤维测量大鼠手术侧机械痛阈。比较各组大鼠手术前后的机械痛阈。结果:CCI 生理盐水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在术后第7d及14d均明显低于术前(P<0.05);其余各组大鼠的机械痛阈在术后较术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CCI ifenprodil组大鼠术后7d及14d的机械痛阈显著高于CCI 生理盐水组(P<0.05)。结论:预先给予选择性作用于NR2B亚基的NMDA受体拮抗剂(ifen-prodil)可有效预防外周神经损伤所导致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因此NR2B的活化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脊髓P2X4R总蛋白及膜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雄性SD大鼠40只,180~220 g,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正常组(N组)、假手术组(S组)、神经病理性痛组(SNI组)、右美托咪定组(Dex组)。N组不作任何处理,Dex组于术后即刻腹腔注射右美托咪定40μg/kg,间隔24 h追加给药一次至术后14 d,S组和SNI组均腹腔注射等容量的生理盐水。术前1 d及术后1、3、5、7、14 d检测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WT)。术后14 d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脊髓L4~6节段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结果:与N组和S组相比,SNI组大鼠术后MWT明显降低(P<0.05),脊髓水平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均明显增加(P<0.05);与SNI组相比,Dex组MWT明显升高(P<0.05),脊髓水平P2X4R总蛋白和膜蛋白表达量均明显降低(P<0.05)。结论:Dex能减轻大鼠神经病理性痛,其机制可能与抑制脊髓P2X4R总蛋白及膜蛋白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检测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6(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16,CXCL16)及其受体CXCR6的表达情况,探讨CXCL16在疼痛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方法:采用ICR小鼠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神经病理性疼痛,取术侧不同时间点L4~6节段DRG,通过实时定量PCR、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的方法,检测SNI后CXCL16和CXCR6的m RNA和蛋白表达变化;鞘内注射CXCL16重组多肽,观察对疼痛行为的影响。结果:(1)SNI 3 d后可见小鼠DRG中Cxcl16 m 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01),可持续至14 d(P<0.001),SNI后7 d CXCL16蛋白表达也显著增加(P<0.05),免疫荧光结果表明CXCL16主要分布在DRG中小型神经元中;(2)CXCR6的m RNA和蛋白在SNI 7 d显著增加(P<0.05);(3)鞘内注射CXCL16多肽引起小鼠机械性触诱发痛。结论:外周神经损伤诱导CXCL16和CXCR6在DRG表达增加,CXCL16能够导致痛觉过敏,提示它可能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 MS)内的胆碱能神经元与GABA能神经元对部分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 SNI)导致的大鼠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影响。方法:首先使用192 IgG-saporin(SAP)损毁内侧隔核内的胆碱能神经元,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损毁加SNI、SAP损毁加SNI,比较损毁组与对照组大鼠的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变化,以及采用条件位置厌恶评估两组大鼠SNI引起的情绪变化。另外使用海人酸(kainic acid, KA)损毁内侧隔核内的GABA能神经元,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损毁对照组加SNI、KA损毁加SNI,比较损毁组与对照组大鼠的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变化。结果:特异损毁内侧隔核胆碱能神经元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以及SNI引起的厌恶情绪,而特异损毁内侧隔核内的GABA能神经元也能明显缓解神经病理性疼痛。结论:内侧隔核内胆碱能神经元与GABA能神经元均参与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lcium/calmodulin-dependent protein kinaseⅡ,CaMKⅡ)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方法:坐骨神经选择性损伤(SNI)大鼠模型,随机分为4组(n=8):SNI组,Sham组,NS组,AIP组,后两组分别于术前20 min鞘内注射10μl的生理盐水或10%的AIP。于术后1d、2d、3d、4d、6d、8d、10d、14d测定大鼠机械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分别于术后1d、3d、7d取大鼠脊髓腰段,用免疫组织化学法(n=6)检测脊髓背角磷酸化pCaMKⅡ的表达;Western blot法(n=4)检测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结果:术后1~3d AIP组大鼠MWT较NS组明显升高(P<0.01);术前鞘内注射AIP在术后1d、3d能够使脊髓背角pCaMKⅡ的表达减少,同时脊髓背角神经元细胞核内pCREB的表达也明显减少。结论:CaMKⅡ参与了神经病理性痛的形成,其作用部分通过CREB介导。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鞘内应用普瑞巴林(pregabalin,PGB),一种新型抗癫痫药,对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的镇痛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1)雄性SD大鼠鞘内置管,手术成功后进行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手术。术后10 d用von Frey纤维丝测定机械痛敏,将筛选出造模成功的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按体重随机分为两组(n=10),通过鞘内插管分别鞘内给予(i.t.)普瑞巴林100μg/d或等体积的生理盐水(saline,NS)作阴性对照,连续3 d给药。在每次给药后24 h测定大鼠后爪的50%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及鞘内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2)通过在体细胞外记录的电生理学方法,观察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对SNI大鼠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wide dynamic range,WDR)神经元C纤维诱发放电的影响。结果:(1)与NS组相比,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连用3 d,能显著增加SNI大鼠术侧后爪的50%PWT,起到显著的镇痛作用(P<0.001,n=10),给药前后大鼠的运动功能没有明显改变(P>0.05,n=10)。(2)与NS组相比,脊髓背表面给予普瑞巴林100μg可以显著抑制SNI大鼠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P<0.001,n=9)。结论:鞘内应用普瑞巴林100μg/d可以对SNI大鼠产生显著的镇痛作用而不影响其运动功能,该机制可能与通过WDR神经元的C纤维诱发放电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背根神经节(dorsal root ganglion,DRG)中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的表达分布及在DRG中过表达HO-1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作用。方法:构建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行为学检测机械性触诱发痛;免疫荧光染色检测DRG中HO-1在神经元中表达和分布;免疫印迹检测DRG中HO-1表达。结果:免疫荧光染色显示DRG中HO-1阳性神经元在SNI后数量显著减少;DRG中HO-1阳性神经元主要是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300μm2);连续5天腹腔注射原卟啉IX氯化钴(cobalt protoporphyrin-IX,CoPP)能增加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鞘内注射过表达HO-1的腺病毒相关病毒(adenovirus associated virus,AAV)能特异性浸染DRG神经元,并上调HO-1表达;同时能有效提高神经病理性疼痛小鼠的机械缩足阈值,此效应持续21天以上。结论:DRG中HO-1主要表达在IB4阳性的小型神经元;过表达DRG神经元中HO-1能有效缓解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疼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部分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 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导致模式分离(pattern separation)障碍的机制。方法:实验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手术(sham SNI)组、SNI组;第二部分实验大鼠分为两组:假损毁、SAP损毁。首先制作SNI神经病理性疼痛模型,之后用八臂迷宫进行模式分离实验来比较sham SNI和SNI实验组大鼠的空间认知水平。此外用SAP (192Ig G-saporin)的方式损毁内侧隔核(medial septum, MS)内的胆碱能神经元,用八臂迷宫来比较损毁组和对照组大鼠的模式分离变化。结果:SNI组大鼠在八臂迷宫中的正确率明显低于sham SNI组,并且SNI导致内侧隔核内的胆碱能神经元数目降低,而损毁MS内胆碱能神经元后大鼠八臂迷宫的正确率明显低于假损毁组。结论:SNI神经病理性疼痛导致模式分离障碍可能与内侧隔核中的胆碱能神经元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1,HO-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Neuropathic pain,NP)大鼠脊髓中的表达水平变化,研究HO-1激动剂原卟啉钴(cobalt protoporphyrinⅨ,COPP)对神经病理性疼痛的调节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spared nerve injury,SNI)模型。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Sham+Vehicle组、SNI+Vehicle和SNI+COPP组。术后第一天开始,Sham+Vehicle组和SNI+Vehicle组腹腔注射1%DMSO 10 ml/kg,SNI+COPP组腹腔注射0.1%COPP 10 mg/kg,均连续给药7天。各组分别于术前、术后第3(D3)、7(D7)和14(D14)天测定大鼠50%的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l threshold,PWT)。于术后D7、D14处死,取大鼠L4-6节段术侧脊髓,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脊髓中HO-1、μ受体(μ-opioid receptor,MOR)和δ受体(δ-opioid receptor,DOR)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各组术前术侧PWT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SNI+Vehicle组和SNI+COPP组较Sham+Vehicle组相比,在相同时间点术侧PWT值显著下降(P<0.05);与SNI+Vehicle组相比,SNI+COPP组在术后D7和D14术侧PWT显著升高(P<0.05)。(2)与Sham+Vehicle组相比,SNI+Vehicle组HO-1的表达在术后D7、D14明显增加(P<0.05),MOR、DOR无明显改变(P>0.05);与SNI+Vehicle组相比,SNI+COPP组的HO-1与MOR的表达在术后D7、D14有显著提高(P<0.05),DOR仍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腹腔注射HO-1激动剂COPP可缓解大鼠神经病理性疼痛,调节阿片受体表达是其可能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α2肾上腺素受体(α2-adrenoceptors,α2-AR)不同亚型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成年SD大鼠行保留性脊神经损伤手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术后14天测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以PWT≤4 g为造模成功。通过胞外电生理记录的方法,脊髓表面给予α2-AR三个不同亚型(α2A-AR,α2B-AR,α2C-AR)激动剂和拮抗剂,观察其对脊髓背角广动力范围神经元(wide-dynamic range neurons,WDR)诱发放电影响。通过连续鞘内给药方法,进一步验证α2-AR特定亚型激动剂对SNI大鼠50%PWT的影响。结果:(1)α2A-AR激动剂可以显著地抑制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P<0.01,n=10),而α2A-AR拮抗剂能够逆转这种作用。(2)α2B-AR拮抗剂、α2C-AR激动剂和α2C-AR拮抗剂对WDR神经元的诱发放电均无明显的影响(P>0.05,n=9)。(3)鞘内给予α2A-AR激动剂可以显著的提高SNI神经病理性痛大鼠50%PWT。结论:α2-AR激动剂在神经病理性疼痛大鼠脊髓水平的镇痛作用可能主要是通过激动α2A-AR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3.
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治疗的99例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臂丛神经撕脱后疼痛36例,脊髓和/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30例,幻肢痛27例,残肢痛4例,痉挛状态伴疼痛1例,开胸术后胸壁疼痛1例.年龄28~72岁,病程6月~ 50年.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和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以术后疼痛缓解大于75%为疗效优秀,疼痛缓解50~75%为良好,疼痛缓解小于50%为差.结果:随访1~5年,臂丛神经撕脱伤后疼痛患者中,69.4%疗效优秀,13.9%疗效良好,16.7%疗效差;脊髓和/或马尾神经损伤后疼痛患者中,70%疗效优秀,16.7%疗效良好,13.3%疗效差;幻肢痛患者中,47.8%疗效优秀,26.1%疗效良好,26.1%疗效差;残肢痛患者中,25%疗效优秀,50%疗效良好,25%疗效差.术后并发症包括一过性下肢无力、轻度深感觉障碍和伤口愈合不良.结论:脊髓背根入髓区毁损术对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4.
正慢性疼痛通常发生于身体的一个或多个部位,其特征是显著的情绪情感异常(焦虑、愤怒/沮丧或抑郁情绪)或功能障碍(日常活动受到影响,社会活动参与减少)~([1])。第11版国际疾病分类(ICD-11)将慢性疼痛定义为持续3个月或3个月以上的疼痛,包括7大种类:(1)慢性原发性疼痛;(2)慢性癌症相关性疼痛;(3)慢性术后疼痛和创伤后疼痛;(4)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5)慢性头痛和颌面痛;(6)慢性内脏痛;(7)慢性肌肉骨骼疼痛~([2])。  相似文献   

15.
<正>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由富含多巴胺(DA)神经元的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及其投射区伏隔核(NAc)、前额叶皮层(PFC)、杏仁核(amygdala)等组成。近年来的研究表明,中脑多巴胺奖赏系统与痛觉调制密切相关的核团(如丘脑、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等)有广泛的纤维联系,提示该系统不仅与奖赏效应、情绪调节和情感体验相关,也是调控痛感受和痛情绪的重要神经环路。目的:探讨VTA-NAc环路调控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机制。方法:(1)建立坐骨神经慢性松结  相似文献   

16.
<正>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可造成患者极度的痛苦,治疗困难。尽管在此领域目前已有大量研究,但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Pannexin-1(Panx1)是一个能释放ATP和其他信号分子的大孔径膜蛋白。细胞膜去极化,胞浆钙以及NMDA受体激活都可激发Panx1通道开放。据研究,大脑中Panx-1的激活参与癫痫和头痛的发生。本实验旨在探讨大鼠背根神经节(DRG)中Panx-1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调控机制。方法:(1)建立神经病理性疼痛动物模型:大鼠L5/L6脊神经结扎(SNL)模型;(2)大鼠鞘内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CXCR4在外周神经损伤引起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可能的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3组(n=12):假手术组(Sham组),对照组(SNI组)、治疗组(AMD组)。采用保留性坐骨神经损伤术(Spared nerve injury,SNI)建立疼痛模型,AMD组鞘内连续注射CXCR4特异性拮抗剂AMD3100(1μg/10μl,每天一次,连续两周),Sham组和SNI组在同时间点鞘内注射等量生理盐水,采用von-Frey细丝测量大鼠患肢机械刺激缩足阈值(Paw withdrawal threshold,PWT)。于术后第14天、21天取大鼠L4~6脊髓,采用免疫荧光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脊髓CXCR4、甘氨酸受体α3亚单位(Gly Rα3)及蛋白激酶p-ERK的表达。结果:与Sham组相比,SNI组大鼠PWT值术后明显降低(P<0.01),脊髓CXCR4表达增高(P<0.01),同时伴有Gly Rα3表达下调(P<0.01)。鞘内连续注射AMD3100可显著提高大鼠PWT(P<0.05),并上调Gly Rα3的表达(P<0.01)。结论:CXCR4可能通过调控中枢敏化参与慢性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胰腺炎相关蛋白I (PAP-I)在内脏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在正常大鼠背根神经节(DRG),PAP-I表达水平低。神经损伤后,PAP-1表达量增加。本文探讨PAP-I在神经病理性疼痛中的作用。结果:(1)在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模型(SNI)大鼠,DRG中PAP-I表达量2 d开始增加,7 d达到高峰,43 d逐渐恢复;(2)在正常大鼠DRG,PAP-I主要表达在小细胞。在SNI大鼠DRG,PAP-I的分布  相似文献   

19.
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机制不清楚,治疗措施有限且效果差,仍是目前临床的巨大挑战之一.宋学军实验室首先提出并论证了这样一个新概念,即引发神经病理性疼痛的神经损伤可以诱导在神经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分子信号重新激活.本研究利用两种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动物模型,慢性坐骨神经损伤模型(CCI)以及骨癌痛模型(TCI),发现:在神经系统发育过程中,对神经轴突再生等起重要调节作用的WNT蛋白家族,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病机制中扮演重要角色.神经损伤和骨癌导致WNT在伤害性神经元通路迅速、长时程地表达,并激活初级感觉神经元、脊髓背角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中的WNT-Frizzled-β-catenin信号通路.在脊髓阻断WNT信号通路能抑制神经病理性疼痛的产生和持续,但并不影响正常痛觉感知以及运动功能.WNT信号通路的激活刺激产生促炎因子IL-18和TNF-α,同时此通路可调节NR2B谷氨酸受体和钙离子依赖的信号.以上发现表明WNT信号通路在神经病理性疼痛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治疗神经病理性疼痛包括癌性痛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20.
神经病理性疼痛是由外周或中枢神经系统的直接损伤和功能紊乱引起的自发性疼痛、触诱发痛、和痛觉过敏等慢性痛症状.背根神经节交感芽生现象现已被认为和神经病理性疼痛有着直接的关系.本文就DRG交感芽生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的解剖结构基础、交感芽生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的假说进行总结,并针对交感芽生和神经病理性疼痛关系机制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