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硬膜外麻醉对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硬膜外麻醉下行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实验组硬膜外腔用药:2%利多卡因注射液18ml加芬太尼0.1mg(2ml);对照组硬膜外腔用药:2%利多卡因注射液18ml加0.9%生理盐水2ml;连续监测患者术中心电图(ECG)、无创血压(NIBP)和脉搏血氧饮和度(SpO2),测定麻醉前、切皮后60min、90min的血糖、皮质醇和胰岛素的含量。结果血清皮质醇浓度于切皮后60min和90min实验组仅稍增高,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血清胰岛素浓度切皮后60min实验组与麻醉前相比有所下降,但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与实验组和麻醉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1)。血糖浓度切皮后60min和90min实验组与麻醉前相比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对照组明显高于实验组(P<0.01)。结论芬太尼复合利多卡因应用于硬膜外麻醉,可有效控制由于上腹部手术应激反应所导致的血清皮质醇和血糖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进行上腹部手术的120例老年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60例,观察组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切皮后1h外周血IL-6、IL-1β水平有所升高,且观察组切皮后1 h、术后1 d外周血IL-6、IL-1β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切皮后1 h外周血CD_4~+、CD_4~+CD_(25)~+的水平有所降低,且观察组切皮后1h、术后1 d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患者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让患者外周血炎性因子和调节性T细胞得到改善,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5 g/L或10 g/L利多卡因硬膜外联合全身麻醉(全麻)对老年开胸手术病人血压、心率、血液皮质醇和血管紧张素Ⅱ水平的影响.方法 ASAⅠ~Ⅱ级、年龄60~78岁拟行肺叶切除术的病人40例,随机分为5 g/L利多卡因组(A组)和10 g/L利多卡因组(B组),每组20例.麻醉过程中每5 min测量血压、心率1次至手术结束.于麻醉前、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术后1 d分别抽静脉血5 mL测定皮质醇、血管紧张素Ⅱ浓度.结果 两组病人切皮后5 min、切皮后30 min及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麻醉前(t=2.482~11.261,P<0.05),B组在切皮后30 min和术毕收缩压明显低于A组(t=2.269、6.066,P<0.05),B组切皮后5 min、30 min心率均明显低于麻醉前(t=2.290、2.635,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血管紧张素Ⅱ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3.561、4.030,P<0.05);两组切皮后30 min和术后1 d皮质醇水平明显高于麻醉前(t=2.171~4.849,P<0.05、0.01),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中有5例病人须用升压药物维持血压.结论 硬膜外与全麻联合应用不能完全抑制胸部手术病人的应激反应,硬膜外应用利多卡因浓度高则应激反应抑制程度高;对老年病人,尤其是并缺血性心脏病病人,采用硬膜外复合全麻时,硬膜外用药以选用低浓度利多卡因为宜.  相似文献   

4.
我们选择30例行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静脉全身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连续监测直肠癌根治术患者围手术期血清白细胞介素4(interleukin-4,IL-4)、血清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和皮质醇的动态变化,旨在筛选一种较为理想的能够有效抑制应激反应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朱万有  尹智 《吉林医学》2012,33(17):3597-3599
目的:探讨直肠癌Miles手术时采用全身麻醉和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的影响。方法:将30例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随机分成全身麻醉加硬膜外组(G加E组)和全身麻醉组(G组),分别于麻醉前、麻醉后手术前、切皮后30 min、90 min、手术结束时以及术后12 h,测末梢血糖。结果:两组患者麻醉后切皮前的血糖水平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自切皮后30min开始升高,手术结束时达高峰(P<0.05),手术后12 h开始下降。G组自切皮后30min、术后12 h血糖升高幅度均大于G加E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较单纯全身麻醉更能抑制患者的应激反应,降低患者血糖升高幅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肿瘤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  30例ASAⅠ~Ⅱ级、择期手术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 (对照组 )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实验组 )。两组全麻诱导及维持方法相同 ,实验组于诱导前按手术部位分别取T7~T8、T8~T9、T9~T10 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 ,维持麻醉平面在T4以下。于麻醉前 (T1)、切皮后 10分钟 (T2 )、切皮后 1小时 (T3 )、术毕 (T4)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 Ⅱ (Ang Ⅱ )、血糖 ;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术后躁动情况。结果 实验组血清皮质醇、Ang Ⅱ及血糖浓度在手术 1小时、术毕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实验组术毕时HR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和P <0 .0 1) ;实验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少于对照组 ,两组均无术中知晓。结论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肿瘤手术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 ,血流动力学稳定 ,减少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 ,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7.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胸科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Qu DM  Jin YF  Ye TH  Cui YS  Li SQ  Zhang ZY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5):408-411
目的 了解胸科手术时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GEA)与单纯全麻(GA)两组病人应激激素。细胞因子变化。并观察GEA对胸部手术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20例肺叶或肺叶局部切除手术病人随机分为GEA和GA两组,于术前,切皮时,切皮后2,4,6h,术后第1,3日晨取血测定白细胞介素6(IL-6),皮质醇,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浓度。结果 (1)两组病人IL-6,ACTH及皮质醇浓度于切皮后逐渐升高,切皮后4-6h达高峰,GEA组皮质醇浓度在切皮后2h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余时点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2)IL-6与皮质醇浓度呈正相关(r=0.231)。结论 (1)胸部手术引炎性因子改变。其他泌不受硬膜外阻滞影响。(2)胸部手术使应激激素升高。硬膜外阻滞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作泌不受硬膜外阻滞影响。(2)胸部手术使应激激素升高,硬膜外阻滞对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3)IL-6与皮质醇可能有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的麻醉效果及对患者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择期行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患者70例,随机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实施单纯全身麻醉,实验组实施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麻醉诱导前(T0)、诱导时插管前(T1)、建立气腹后1 min(T2)、手术开始1 h(T3)、拔管后即刻(T4)、拔管后0.5 h(T5)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中心静脉压(CVP)的变化;监测T0、T3、T5时指尖血糖及血清ACTH,IL-6,TNF-α,CRP含量;记录术后拔管时间;并于T4、T5时点应用VAS及Ramsay行麻醉恢复期评分;随访术后两组患者麻醉相关并发症出现情况.结果:实验组T1-T4时点MAP低于对照组,HR较对照组快,CVP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T3、T5时点指尖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血清ACTH、IL-6、TNF-α及CRP含量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苏醒时间较快,T4、T5时VAS及Ramsay麻醉恢复期评分亦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随访实验组麻醉并发症发生率(8.6%)明显低于对照组(28.6%)(P<0.05).结论: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术中,应用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能产生较好的麻醉效果,减少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张丽英 《华夏医学》2005,18(3):348-350
目的:探讨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对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循环及应激反应状态的影响。方法:60例ASA~级,择期腹部手术高龄患者,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对照组)和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组(研究组)。于麻醉前、切皮后1h、术毕时采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皮质醇、血管紧张素-(A-)、白细胞介素-6(IL-6)的浓度。记录循环指标、全麻药用量及术后躁动情况。结果:研究组血清皮质醇、A-浓度在手术1h、术毕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血清IL-6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研究组术毕时心率(H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中SBP、DB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和P<0.01)。60例患者术毕血清IL-6浓度与手术时间呈正相关(r=0.57,P<0.05)。研究组全麻药用量和术后躁动例数低于对照组。结论:硬膜外阻滞复合全麻用于高龄腹部手术患者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目前较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0.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7,(14):1918-1921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对腹腔镜手术中及手术后应激反应、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4年8月~2017年2月间在本院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219例,回顾麻醉方案并分为接受单纯全凭静脉麻醉的对照组125例、接受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的观察组94例,对比两组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凝血功能的差异,结果:术前,两组患者血清中应激指标含量、外周血中凝血指标水平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h,观察组患者血清中应激指标皮质醇(Cor)、血管紧张素Ⅰ(Ang-Ⅰ)、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去甲肾上腺素(NE)的含量低于对照组;外周血中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血栓素A2(TXA2)、血栓素B2(TXB2)、纤维蛋白原(FBG)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联合全凭静脉麻醉可有效缓解腹腔镜术中及术后早期的全身应激反应、降低机体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