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 毫秒
1.
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联合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并进行分析。方法30例41眼经眼底检查、荧光素眼底血管照影(FFA)检查确诊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21眼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激光光凝,20眼单纯激光光凝,随访6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情况、眼压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照影的变化。结果联合治疗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36±0.21,与治疗前(0.10±0.07)比较,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水肿减轻17眼(80.95%);单纯光凝组治疗后平均视力为0.12±0.09,与治疗前(0.11±0.07)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水肿减轻7眼(35.00%)。两组水肿减轻差异显著(χ2=8.91,P<0.005)。结论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时联合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可促进水肿吸收和视力改善,且安全方便,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可严重影响患者视力,甚至致永久性视力丧失。我们对DME患者行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部改良格栅样光凝治疗,并与单纯黄斑部改良格栅样光凝患者进行疗效比较,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齐黔方 《临床医药实践》2009,(2Z):1361-1363
目的:评价玻璃体内注射曲安奈德(TA)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33例(36眼),治疗前每例患者均行常规眼科检查及眼压、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检查。采用4mg的TA(0.1ml)玻璃体内注射。用药后平均随访8.7个月,观察用药后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的视力、眼压、黄斑区视网膜厚度变化以及晶状体及眼底改变。结果:用药后36例眼视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明显降低,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玻璃体内注射TA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有效措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曲安奈德在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本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10月入院的80例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雷珠单抗组患者给予雷珠单抗治疗,曲安奈德组患者给予曲安奈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佳矫正视力、RNV渗透面积、黄斑区中心视网膜厚度、眼压与并发症等.结果 雷珠单抗组患者BCVA为(0.556±0.155),显著高于曲安奈德组的(0.409±0.143);RNV渗透面积为(5.405±3.274),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的(8.332±4.058);雷珠单抗组患者CMT为(289.231±64.040) μm,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的(370.127±88.172)μm;雷珠单抗组患者治疗后眼压为(15.157±2.351) mmHg,显著低于曲安奈德组(17.264±3.197)mmHg;两组比较,t=4.4897、3.550、4.695、3.3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在糖尿病黄斑水肿中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安全性较高,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患者,共84眼。所有患者行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后测量评价患者治疗1周后视力恢复情况;将治疗后1、2、3个月后的视力、眼底血管造影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与治疗前比较,随访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全部患者视力提高率为92.86%(78/84眼);治疗1、2、3个月后患者眼底血管造影黄斑部荧光渗漏面积明显缩小或消失,视力和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均优于治疗前,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期间,并发症发生率为0。结论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黄斑囊样水肿具有良好效果,不良反应少的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弥漫性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治疗效果。方法对56眼糖尿病性弥漫性黄斑水肿(DME)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组和联合治疗组,每组28眼。对两组治疗前及治疗后3、6个月最佳矫正视力、黄斑水肿的变化分析。结果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A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激光光凝治疗DME较单纯黄斑部格栅样光凝治疗能更好地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光凝结合中药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7年10月~2010年10月,笔者所在眼科收治了84例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治疗组采用光凝结合中药联合治疗黄斑水肿,对照组单纯采用光凝治疗。治疗结束后,统计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水肿消退时间和视力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视力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水肿消退的时间比对照组短,消退速度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78.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光凝结合中药联合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使用光凝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而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常用的方法有激光、药物和手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眼部并发症之一,而黄斑水肿是导致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视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常用的方法有激光、药物和手术。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是治疗黄斑水肿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将80例确诊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实验组行玻璃体腔内注射曲安奈德(TA)联合激光光凝,对照组单纯激光光凝,随访3个月,观察治疗前后患眼视力、眼底情况、黄斑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眼压以及眼底荧光素血管照影的变化。结果①实验组治疗前、后视力为0.10±0.08、0.41±0.38;对照组治疗前、后后视力为0.11±0.07、0.18±0.15。组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②实验组治疗前、后CMT平均值为(504.4±149.8)μm、(227.6±119.4)μm;对照组治疗前、后CMT平均值为(504.1±149.5)μm、(389.9±154.6)μm。组内、组间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曲安奈德联合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疗效好且安全,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与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3例(53眼)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29例,29眼)行视网膜光凝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对照组(24例,24眼)进行单纯视网膜光凝。治疗后1,3,6个月分别观察2组视力和黄斑水肿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6个月视力均获提高或稳定,但从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观察看,观察组视力提高者较多。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3个月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总有效率两组均为100%,但显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联合联合球后注射曲安奈德治疗非缺血型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引起的黄斑囊样水肿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光凝治疗,加速黄斑水肿的吸收,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康柏西普针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152例152眼,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76眼.观察组给予康柏西普针玻璃体注射治疗,对照组给予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视力、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和眼压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4周、8周、12周各时间点视力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不同时间点黄斑中心视网膜厚度均较治疗前减少(P<0.05);观察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值无显著变化,对照组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眼压值与治疗前相比均显著升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眼压升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康柏西普针玻璃体注射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可明显提高视力,减轻黄斑水肿程度,疗效与曲安奈德玻璃体注射治疗相当,且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单独行激光治疗,观察组于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IL-6(白介素-6)、VEGF(血管内皮生长因子)、NOS(血清一氧化氮合成酶)水平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8.00%,68/100)较观察组总有效率(98.00%,98/100)更高(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治疗后NOS水平更高,IL-6、VEGF水平更低(P<0.05)。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联合采用激光与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4例39眼伴有DME的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给予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30 mg 1次,2周后,采用532激光进行黄斑格栅光凝以及全视网膜光凝,再间隔2周后分析患者视力、眼底荧光造影、眼压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随访3~18个月,39眼中22眼(56.4%)视力稳定;13眼视力提高(33.3%),4眼视力下降(10.2%);荧光血管造影(FFA)眼底荧光造影检查,39眼中23眼黄斑水肿消退(59.0%),13眼部分消退(33.3%),另外有3眼无变化或者加重(7.7%)。39眼中除有2眼出现眼压升高症状,4眼出现晶状体混浊轻度加重外,无其他并发症出现。结论:后Tenon′s囊下注射曲安奈德联合532激光治疗DME是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有助于黄斑水肿的消退以及视力的提高,并且有并发症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5.
<正>糖尿病白内障患者多同时存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如黄斑水肿、出血、渗出等体征,有报道称白内障手术引起或加重黄斑水肿。曲安奈德可抑制花生四烯酸和前列腺素的生成,减少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产生,减少视网膜屏障的破坏,从而可减轻或控制黄斑水肿[1]。白内障术中Tenon囊下注射曲安奈德对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白内障术后的黄斑区视网膜的厚度及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的厚度产生的影响,国内鲜有报道。现就临床确诊为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施行白内障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DME)的疗效及其对患眼视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开封市祥符区中医院2013年4月—2014年11月确诊收治的84例DME患者,对照组给予玻璃体腔注射曲安奈德治疗,观察组采用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治疗。密切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12周后的中央黄斑厚度(CMT)、黄斑总体积(TMV)和视力表LogMAR得分。结果 两组治疗均取得一定积极疗效,但组间相较可知观察组治疗12周后CMT(284.6±105.4)μm、TMV(9.8±1.95)mm~3较对照组(374.5±121.5)μm、(10.7±2.03)mm~3明显较低,治疗后视力检测LogMAR(0.34±0.07)较对照组(0.91±0.09)也显著较高,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玻璃体腔注射后12周内的不良反应率7.14%较对照组23.91%明显较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玻璃体腔注射贝伐单抗能有效改善糖尿病黄斑水肿患者的黄斑肿胀症状,提高患者的视力,且不良反应较少,短期内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本次研究缺乏长期随访数据,其远期疗效和安全性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五苓散联合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e, TA)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疗效。方法60例(80眼)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随机分为TA组30例(41眼)和TA联合五苓散组(联合组)30例(39眼)。TA组玻璃体腔注射TA,联合组同时加服中药汤剂,治疗1个疗程(2个月)后,对上述患者进行视力、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眼压及眼底检查,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①2个月时联合组视力提高率、稳定率和降低率分别为43.90%、48.78%、7.31%, TA组分别为58.97%、38.46%、2.56%,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TA组(P<0.05);②治疗后两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均显著降低(P<0.05),联合组黄斑中心凹平均厚度下降程度大于TA组(P<0.05);③治疗后两组眼压均升高(P<0.05),但联合组眼压升高幅度与TA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ME可以显著提高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8.
杨静 《哈尔滨医药》2021,41(6):81-82
目的 探究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对其视力状况及黄斑水肿消退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9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给予眼底激光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两组临床疗效、最佳矫正视力(BCVA)、黄斑中心厚度(CMT)及黄斑水肿消退率进行比较.结果 在临床疗效上,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在视力状况上,治疗后两组BCVA均有所提高(P<0.05),CMT均有所降低(P<0.05),且观察组BCVA明显较对照组更高(P<0.05),CMT较对照组更低(P<0.05);在黄斑水肿消退率上,观察组消退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采用雷珠单抗联合眼底激光治疗可有效提高临床疗效、BCVA及黄斑水肿消退率,降低CMT,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分析Lucentis联合氩激光治疗糖尿病黄斑水肿的临床疗效,并评价其整体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9月经我院诊断并治疗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3例,采用数字表格法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单一治疗组、联合治疗组和激光对照组,其中单一治疗组15例,联合治疗组13例,激光对照组25例,单一治疗组给与Lucentis玻璃体腔注射;联合治疗组:玻璃体腔内注射Lucentis溶液联合黄斑区局部/格栅样激光光凝;激光对照组:传统的黄斑区局部或格栅样激光光凝术。接受12个月的治疗,每月复查一次,观察最佳矫正视力(BCVA)、中央黄斑厚度(CMT)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FFA)的变化,并比较。结果单一治疗组和联合治疗组最佳视力矫正及荧光眼底血管造影情况明显由于激光对照组;中央黄斑厚度明显低于激光对照组。P值均<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ucentis单一治疗或联合激光治疗应用于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整体安全性可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iabetic macular edema,DME)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4年4月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患者50例(56眼),应用曲安奈德进行治疗,比较分析治疗前与治疗后1、3、6个月患者的视力、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变化。结果与治疗前的平均视力(0.07±0.03)相比,治疗后1个月(0.14±0.10)、3个月(0.15±0.11)、6个月(0.13±0.10)患者的视力均显著提高(P<0.01);治疗后1、3、6个月,患者的黄斑区视网膜平均厚度由治疗前(588.6±128.2)μm分别降低到(252.5±70.4)μm、(246.8±71.5)μm、(250.5±70.8)μm,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曲安奈德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效果良好,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