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Pendred综合征又称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是一种以家族性甲状腺肿,先天性耳聋、碘有机化障碍为特征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Pendred综合征为一种甲状腺激素有机合成障碍疾病,最早为英国全科医生Pendred于1896年首次报道。有报道称本病发病率为1∶153 000至7.5~10∶100 000不等[1,2],大约占先天性聋的7.5%[3],是引起耳聋综合征的主要原因之一。虽然该疾病的发病率并不低,但临床上对此病认识不足,容易漏诊。  相似文献   

2.
1 耳聋病原学耳聋是导致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 ,引起耳聋的病因见图 1。估计全世界约有 7亿人口听力损失至少达 5 5dB[1] 。听力下降达 2 5dB及以上者在青年人中约占 1% ,6 0岁人群中约占 10 % ,75岁时上升到 5 0 %。新生儿重度以上的先天性聋发病率约为 1/ 10 0 0 ,一半是遗传因素所致 (图 1) [1] 。遗传性聋包括非综合征性聋 (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性聋 (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SHI) [1] ;NSHI是指除听力受损外基本无其它异常 ,SHI是指听力障碍伴有其它症状和体征。几乎所有NSHI和绝大部分SHI是孟…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聋分为非综合征性耳聋(non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性耳聋 (syndromichearingimpairment,SHI)。全部NSHI和绝大部分SHI是孟德尔遗传单基因病 ,极少部分SHI是染色体病。耳聋是导致交流障碍最常见的疾病。估计全世界约有 7亿人口听力损失至少达 5 5dB。听力下降达2 5dB及以上者在青年人中约占 1% ,6 0岁人群中约占 10 % ,75岁时上升到5 0 %。学语前聋发病率为 1/ 10 0 0 ,约半数是遗传因素所致 ,其中 70 %是NSHI,30 %是SHI[1] 。…  相似文献   

4.
Pendred综合征是先天性耳聋中较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特征为重度感音性听力障碍,散发性甲状腺肿大和过氯酸钾释放试验异常。Pendred于1896年报道二例姊妹患者后,即以其名命名。发现率欧洲为1~8/10万,聋哑学校中多达10%。作者近10年从甲状腺肿就诊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耳聋-甲状腺肿综合征(Pendred综合征)的临床特点和分子诊断特征,以加强耳鼻喉科医生对本病的认识,减少漏诊、误诊。方法调查2003年1月2013年12月在解放军总医院聋病分子诊断中心就诊的前庭水管扩大耳聋患者1745人,对其中体格检查发现甲状腺肿大的患者行甲状腺超声、甲功五项、过氯酸盐释放试验及PDS基因测序。结果共诊断4例Pendred综合征,4例患者甲状腺肿表型均出现于11岁后,甲状腺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B超检查提示甲状腺肿伴甲状腺结节,过滤酸盐释放试验证实3人有甲状腺碘有机化障碍,1人结果在正常范围。接受基因筛查的3人均被证实携带PDS基因双等位基因突变,PDS基因缺陷是其分子病因。结论 Pendred综合征在中国的发病率可能并不低,部分Pendred综合征病人因就诊时甲状腺表型尚未显现或医生经验不足而出现漏诊。对于临床就诊的低龄EVA患者应常规检查甲状腺并告知其随访。基因诊断是Pendred综合征诊断的重要依据,对患者父母再生育前产前诊断及患者本人婚配前遗传咨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自1896年Pendred氏首先描述两姐妹患聋哑症和严重甲状腺肿这一疾病以来,文献相继有所报道,均认为本病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在124种涉及遗传性聋的综合征中Pendred氏综合征是最常见者之一,占先天性耳聋的5%。该作者在同一村庄的三个家庭中发现7例Pendred氏综合征患者。复习有关文献,对性别分布和家庭情况作了分析。男女之比为8:4,而文献中女性患病较低。7例病人检测了血清甲状腺素、三碘甲状腺氨酸、三碘甲状腺氨酸树脂摄取和甲状腺刺激激素。发现除1例在正常水平外,其余病人前三项均低于正常,后一项高于正常。此外7例…  相似文献   

7.
耳聋是常见的先天性疾病,世界范围内先天性聋的发生率为1/1000,其中遗传性聋占一半以上。在遗传性耳聋中,70%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NSHL通常为感音神经性聋,15-20%为常染色体显性聋(autosomal dominant deafness,DFNA),80%为常染色体隐性聋  相似文献   

8.
耳聋是最为常见的感觉损害,在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1/500~1/650[1,2].约有一半的耳聋是遗传性的,遗传性聋中很大一部分为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NSHL),其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型聋(autosomal recessive nonsyndromic hearing loss, ARNSHL)占NSHL的80%,其特点是除了听力下降外没有其他疾病特征[3].  相似文献   

9.
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包括遗传和非遗传内耳或听觉神经系统畸形(损害)而导致的感音神经性聋,也可伴发其他器官或系统畸形,先天性聋中大部分是遗传性的,约半数是严重耳聋。可分为单纯性耳聋及耳聋伴有内耳畸形。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聋的病因中,CT和MRI所能分辨出的骨性内耳畸形所致者占20%~30%[1],其余为膜性畸形以及细胞水平的病理所致。而先天性内耳畸形临床罕见,极易漏诊误诊。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我们收集确诊的Mondini畸形及大前庭水管综合征各1例临床资料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加深对Mondini发育异常的认识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耳科医生对因耳聋就诊的患儿 ,通常是通过对患儿病史、家族史、母亲妊娠期疾病史、用药史与分娩史的了解以及有关检查作出诊断。这往往只停留在判断耳聋是先天性 ,还是获得性 ;是遗传性 ,还是非遗传性。然而对于先天性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Mondini发育异常 ( Mondini dysplasia)为先天性聋的一种常见疾病。在发达国家中 1 0 %~ 2 0 %的聋儿为先天性原因〔1〕,而 Mondini发育异常占先天性内耳聋的 55% 〔2〕,因此 ,较为全面地了解本病是有必要的。1 名称、临床特征及分类Mondini发育异常是 Carlo Mondini于 1 791年 ,根据 1例 8岁先天性…  相似文献   

11.
离子转运体26A家族(SLC26A4)基因编码离子转运相关蛋白,对SO42-,HCO3-,I-,Cl-等多种单价或二价离子进行转运,在机体离子成分平衡的维持中发挥重要作用.内耳具有复杂而精细的液体平衡系统,因此任何致病性的基因突变都会导致内耳离子成分和渗透压的改变,从而对人的听觉和身体平衡产生重要影响.近年来国外的多项研究表明SLC26A4基因突变与Pendred综合征(前庭水管扩大或伴内耳畸形神经性聋和甲状腺肿)有密切的关系.据估计,世界范围内儿童语前聋患者中4%~10%由Pendred综合征导致,我国对Pendred综合征的报道还较少,但前庭水管扩大在耳聋患者中占有相当的比例.本文就这一基因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连接蛋白26基因突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中国人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连接蛋白 2 6 (connexin 2 6 ,Cx2 6 )基因突变频率和特性。方法 收集中国散发先天性聋哑儿童 16例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聋 39例 (39个家系 ) ,10岁前开始听力下降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 30例 (30个家系 )和健康对照组 10 0例。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 (singlestrandconformationalpolymorphismanalysisofpolymerasechainreaction ,PCR SSCP)分析初筛可疑突变者 ,SSCP分析发现异常构象带后再行DNA测序。结果 健康对照组中 15例发现 5种多态性改变 ,耳聋患者中 10例发现 6种多态性改变。散发先天性聋哑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非综合征性耳聋中未发现致病突变。 1个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家系发现所有患者 (3例 )Cx2 6基因的编码区2 99 30 0位碱基AT杂合性缺失 ,导致移码突变 ,翻译的蛋白质截短 ,该家系听力正常者无此突变。结论 蒙古人种中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非综合征性耳聋的Cx2 6基因突变率可能低于其他人种。Cx2 6基因编码区 2 99 30 0位碱基AT杂合性缺失可致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聋DFNA3型  相似文献   

13.
研究表明,大前庭水管综合征(enlargement of vestibular aqueduct,EVA)和Pendred综合征(pendrend syndrome,PS)的发病与SLC26A4基因密切相关。SLC26A4基因最先由Everett等[1]在一个PS家系中定位克隆,并被命名为PDS基因。后续研究发现该基因突变也可引起非综合征型聋(DFNB4)[2]。由于PDS基因与溶质蛋白家族SLC26其他成员的结构和功能类似,故PDS基因又重新命名为  相似文献   

14.
遗传性耳聋包括非综合征型耳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和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其中NSHI占70%[1],遗传缺陷是以感音神经性聋为主,基本无其他异常;SHI占30%,临床表现除听力障碍以外还伴有其他症状和体征。迄今为止,发现400多个遗传性综合征与耳聋有关,140多个基因位点与NSHI有关,确定60多个耳聋基因[2]。缝隙连接蛋白2简称GJB2  相似文献   

15.
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目的 分析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基本特征及先天性聋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的临床资料,统计流行病学特征,重点分析确诊为先天性聋儿童的临床特点.结果 2005年上海市活产新生儿数123 901,接受新生儿听力筛查人数121 400,初筛率 97.98%(121 400/123 901);初筛未通过14 478例,阳性率 11.93%(14 478/121 400),应复筛人数14 478例,实际复筛10 140例,复筛率约70.04%(10 140/14 478),复筛未通过1 089例,复筛阳性率10.74 %(1 089/10 140),转诊人数1 077,占全部听力筛查儿的0.89%(1 077/121 400),确诊听力障碍人数358例,筛查假阳性率为0.59%,平均诊断年龄2.1月.其中暴露危险因素者为102名,男女比例200:158,城市和郊县分布比111:247,单耳聋为172人,双耳聋为186人,轻度聋221人,中度以上聋儿为137人.上海市2005年所有新生儿中先天性聋的发病率约为2.95‰(358/121 400).中度以上聋儿随访127人,接受干预91人,干预率71.6%.结论 2005年上海市新生儿听力筛查结果达到或者接近推荐筛查标准,危险因素的暴露和遗传学因素在先天性聋的发生中占重要地位,筛查中应加强随访工作.  相似文献   

16.
活血化瘀法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突发性耳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属于中医学“卒聋”、“暴聋”范畴。突发性耳聋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其发病率较高,据Byl(1977)报道为每年5-20人/10万[1],北京同仁医院听力门诊统计,占初诊感音神经性耳聋的4.86%[2]。据最近国内外文献报道,此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本病多见于20-40岁成年人,然而近年来青年患者越来越多。本研究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突发性耳聋血瘀证患者采用活血化瘀、通络开窍法治疗,并按公认的疗效评定标准进行疗效观察和总结。现将临床资料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例选择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参…  相似文献   

17.
听力损失是最常见的感觉障碍,国外报道新生儿重度聋发病率大约0.8%0—1%。在我国新生儿耳聋发病率约为1‰~3‰。在发达国家中,超过50%的学语前聋病例都主要与遗传有关旧0。遗传性聋中,约70%为非综合征型聋(nonsyndromie heating loss,NSHL),其余约30%为综合征型。学语前NSHL中,以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遗传者占80%(其相关位点命名为DFNB),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方式遗传者占15%(命名为DFNA),X连锁遗传的占3~5%(命名为DFN),线粒体遗传的占不到1%。目前仍没有关于学语后聋的流行病学数据,不过,一般看来,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语后性NSHI。比学语前NSHL发病牢要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研究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非综合征性聋常见致聋基因的突变特点,为防聋治聋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遗传性耳聋基因芯片试剂盒对广西地区壮族人群135例以及汉族人群44例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基因组DNA的4个常见致聋基因的15个突变位点进行检测,比较壮、汉族人群常见耳聋基因突变率的差异性。结果 135例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率为11.11%(15/135);其中GJB2 235del C纯合突变4例(2.96%),单杂合突变3例(2.22%);GJB2 235del C/109 A>G复合杂合突变2例(1.48%);SLC26A4 IVS7-2 A>G杂合突变1例(0.74%),IVS7-2A>G/IVS11+47T﹥C/1548ins C复合杂合突变2例(1.48%);GJB3 538C>T单杂合突变1例(0.74%),线粒体12S r RNA 1555 A>G异质突变1例(0.74%),GJB2 235 del C杂合突变合并SLC26A4 1226 G>A杂合突变1例(0.74%)。44例汉族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常见致聋基因突变率为15.90%(7/44),其中GJB2 235 del C杂合突变3例(6.82%),GJB2 35 del G杂合突变1例(2.27%);SLC26A4 1229C>T纯合突变2例(4.55%),SLC26A4 IVS7-2 A>G杂合突变1例(2.27%)。壮、汉族间耳聋基因突变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JB2和SLC26A4是广西地区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最常见的突变基因,GJB2的4个突变位点及SLC26A4的8个突变位点突变率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SLC26A4 IVS11+47T﹥C、1548ins C和GJB2 109 A>G是3个新发现的突变位点。本地区壮汉族之间的耳聋基因突变率无明显的差异性。广西地区壮族人群非综合征性聋患者可能存在罕见的致聋基因或罕见的突变位点,需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Pendred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SLC26A4基因检测特点。方法对一个多人患病的Pen-dred综合征家系进行详尽的临床表型分析,并对其中4例耳聋患者进行SLC26A4基因全编码序列及侧翼序列的检测。结果该家系共三代15人,其中6人(40.0%)为耳聋患者,6例均为语前感音神经性聋,2例(Ⅰ-3和Ⅱ-7)表现为言语障碍,5例(Ⅱ-4、Ⅱ-5、Ⅱ-7、Ⅲ-1、Ⅲ-2)伴单纯甲状腺肿大、3例(Ⅱ-5、Ⅲ-1、Ⅲ-2)伴前庭水管扩大。Ⅱ-4、Ⅱ-5、Ⅲ-1和Ⅲ-2这4例耳聋患者中共发现SLC26A4基因四种不同的突变,患病成员中先证者(Ⅲ-1)及其父亲(Ⅱ-4)、母亲(Ⅱ-5)和妹妹(Ⅲ-2)分别具有p.Q514P和p.H723R、p.N392Y和p.H723R、c.1548insC和p.Q514P、p.N392Y和c.1548ins C双等位基因突变。结论该家系先证者及其父母、妹妹分别由SLC26A4基因不同复合杂合突变导致Pendred综合征;在发现的四种突变中,p.Q514P是既往研究未报道的新发突变。  相似文献   

20.
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显示大约有50%儿童先天性听力障碍与遗传因素有关[1].其中综合征型耳聋(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SHI )约占30% , 另外70%为非综合征型(non-syndromic hearing impairment,NSHI )[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