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降血脂药物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一些大规模临床试验显示,高脂血症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上升100mg/L,CAD的危险性增加33%(男性)和18%(女性);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下降50mg/L,CAD的危险性增加21%(男性)和26%(女性);血清TC水平下降1%,心肌梗塞所致的死亡危险性下降2%,降低已经升高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不仅可延缓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甚至可消除病灶。因此,控制血脂水平是降低CAD发病率和死亡率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就降血脂药物的临床评价作一概述,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
据报道,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上升100mg/L,男女患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性增加分别为33%和18%;另据报道:血浆胆固醇(CH)≥8.06mmol/L者比CH<4.24mmol/L 的CAD 危险性增高7倍;这提示高脂血症(HLP)是CAD 发病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  相似文献   

3.
新药物和新剂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胆固醇(TC)、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特别是低密脂蛋白(LDL)的水平增高被认为是形成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而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增高则降低CAD的危险性。因此,降低TC、LDL和VLDL是防治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CAD)的危险性、死亡率和总死亡率随血胆固醇(Chol)的升高而增加,特别是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呈明显正相关,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则是预防CAD的保护因子[1].而甘油三脂(TG)与CAD的关系一直存在争议.TG的轻微升高可增加CAD的发生并加快CAD病变的进展,促使新病变的形成[2].另外TG促使凝血酸原转化成凝血酶以及凝血因子VI的活化并减少纤维蛋白的溶解从而导致血栓的形成[3].血TG水平的增加常与CAD的其它危险因素(LDL-C、血胰岛素水平增加、糖尿病、高血压和肥胖等)有关,可能是继发于胰岛素抵抗的必然结果[4].HDL-C对冠状动脉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血水平每增加1 mg*dl-1,CAD的危险性随之降低约2%~3%.HDL保护心血管的机制在于促进细胞内胆固醇的移出和转运,抗氧化作用及改善血管内皮功能[5].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者体液免疫功能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冠心病(CAD)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危害程度似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水平相一致。CAD的主要发病机理是冠脉硬化及其血栓形成,近年来免疫功能异常在CAD中的作用受到重视。为此我们对CAD及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Ig)及补体(C)进行了检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纤维蛋白原(Fg)Bβ链基因启动区上游-148C/T及-455G/A多态性位点与冠心病(CAD)及血浆Fg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90例CAD患者及年龄、性别相匹配的115例正常对照者,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检测FgBβ-148C/T及-455G/A基因型,比较两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及不同基因型间血浆Fg水平.结果 CAD组-148CC基因型频率较对照组减少;而CT及TT基因型较对照组增加;CAD组C等位基因频率为70.56%,对照组为86.09%(P<0.01).而-455G/A多态位点频率在两组间无显著差异.-148C/T及-455G/A多态性位点均影响CAD组及对照组血浆Fg水平,但对冠脉受累支数无影响.结论 FgBβ-148C/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CAD及血浆Fg水平相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中国人群CAD的遗传易患因子.  相似文献   

7.
美降脂(lovastatin,Mevacor,MK—803)足一种新型的降血脂药,1987年由美国FDA批准上市。一、药理作用 TC(总胆固醇)、VLDL(极低密度脂蛋白)、和LDL(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是形成冠状动脉疾病(CAD)的危险因素。而HDL(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增高则降低CA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及C反应蛋白在冠心病(CAD)发生及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观察30例稳定性心绞痛(SAP)、3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UAP)、28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40例健康体检者血清中M-CSF及C-反应蛋白(CRP)的水平,并观察CAD各亚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M-CSF及CRP的相关性。结果:CAD组血清M-CSF、CR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MI组及UAP组M-CSF、CRP水平明显高于SAP组(P<0.05),CAD组血清M-CSF、CRP水平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直线相关性(P>0.05)。结论:M-CSF、CRP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有关,但与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无关。  相似文献   

9.
云电 《安徽医药》2015,19(10):1980-1981
目的:比较血糖波动和糖化血红蛋白(HbA1 C)作为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疾病(CAD)的风险因素。方法该文研究了286初诊糖尿病患者资料。采用 Gensini 评分系统评估 CAD 的严重程度。测定所有患者 HbA1 C、高敏 C-反应蛋白(hs-CRP)、空腹血糖,血脂的血浆浓度和肌酐水平等。结果糖尿病 CAD 患者皆为高龄患者,多为男性,吸烟者。CAD 患者血清平均血糖波动幅度(MAGE)及 HbA1 C 水平显著高于非 CAD 患者。HbA1 C 或 MAGE 血清水平较高患者的 CAD 流行性也显著高于其他患者。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高 MAGE 水平和高 HbA1 C 水平分别为 CAD 独立预测因素。Gensini 评分与患者年龄、MAGE、HbA1 C、血清 hs-CRP、肌酐和总胆固醇显著相关。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MAGE、HbA1 C 和 hs-CRP 是 Gensini 评分的独立决定因素。结论血糖波动和慢性高血糖与初诊糖尿病病人的 CAD 的严重程度相关,MAGE 在预测糖尿病患者 CAD 症状的意义大于 HbA1 C。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造影患者血清尿酸(SUA)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入选我院行冠状动脉造影(CAG)患者474例,根据CAG结果分为冠心病(CAD)组(366例)和非CAD组(108例).冠状动脉病变程度采用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和冠状动脉病变Gensini积分(GS)量化.结果:(1)总体CAD组SUA水平高于非CAD组(P<0.05),亚组分析女性CAD组SUA水平高于女性非CAD组(P<0.05);总体CAD组、男性CAD组、女性CAD组高尿酸(HUA)百分比均高于非CAD组(P<0.05).(2)SUA水平第3、第4四分位的CAD患病率明显高于第1、第2四分位(P<0.05).(3)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UA是经CAG诊断的CAD的危险因素(OR=2.639,95%CI为1.080~6.443,P=0.033).(4)相关分析提示SUA水平和GS有正相关性(r=0.270,P<0.01),亚组分析男性、女性SUA水平和GS间均有正相关性(r=0.171,P<0.01;r=0.298,P<0.01).结论:SUA可能是CAG诊断的CAD的危险因素.SUA水平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有一定相关性,女性相关性较男性略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血尿酸(UA)水平与冠心病(CAD)的发生及其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患者251例分为CAD组148例和非CAD组103例,以发生病变的血管支数反映冠心病严重程度,将患者分为A、B、C、D4组,分别对应冠状动脉正常、1支、2支、3支病变,比较各组间尿酸水平.根据尿酸水平按四分位数将患者分为第1~4组.结果:(1)CAD组血尿酸水平高于非CAD组(P<0.01),Logistic多因素同归分析显示年龄、天冬氨酸转氨酶、尿酸水平为冠心病的危险因素.(2)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n=0.229,P<0.01),其中女性组尿酸水平与冠脉病变支数呈正相关(rn=0.317,P< 0.01),而男性组无此相关性(rs=-0.36,P=0.671).(3)血尿酸水平第3、第4四分位的CAD患病率明显高于第1、第2四分位(P<0.01).结论:血清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患病率有关,且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实验观察冠心病(CAD)病人使用左归饮加减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ET)、一氧化氮(NO)水平及红细胞变形性(ED)。方法:检测39例CAD病人治疗前后血浆ET、NO水平及ED。结果:冠心病病人血浆ET水平升高(P<0.01)、NO水平降低(P<0.01),红细胞滤过指数(IF)升高(P<0.01)。治疗后血浆ET水平下降(P<0.01),NO水平明显升高(P<0.01),红细胞IF降低(P<0.0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左归饮可改善CA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CAD病人血浆ET和NO水平,提高红细胞变形性,对CAD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3.
曹玄林 《河北医药》1991,13(1):28-29
自1982年第六次国际动脉粥样硬化专题讨论会以来,脂蛋白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中作用的基础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与此同时进行了冠状动脉疾病(CAD)一级预防的脂质研究,并探讨了饮食—脂质—CAD的关系。新的降脂药物正在不断研制和进行临床疗效比较,本文就与临床治疗高脂血症  相似文献   

14.
陈贞 《国外药讯》2004,(9):10-11
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NCEP)建议医生将高危或中到高危病人的LDL—胆固醇(LDL—C)水平进一步降低。这份修改的指南其依据是一份对2001年以来进行的5项重大的他汀治疗临床试验的复习。这些临床试验显示,低LDL—C水平和重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实验观察冠心病 (CAD)病人使用益气通络丹治疗前后血浆内皮素 (ET)、一氧化氮 (NO)水平及红细胞变形性 (ED)。方法 :检测 39例 CAD病人治疗前后血浆 ET、NO水平及 ED。结果 :冠心病病人血浆 ET水平升高 (P<0 .0 1)、NO水平降低 (P <0 .0 1) ,红细胞滤过指数 (IF)增高 (P <0 .0 1)。治疗后血浆 ET水平下降 (P <0 .0 1) ,NO水平明显升高(P<0 .0 1) ,红细胞 IF降低 (P <0 .0 1)。对照组治疗前后各项指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益气通络丹可改善 CAD病人血管内皮细胞功能 ,改善 CAD病人血浆 ET和 NO水平 ,提高红细胞变形性 ,对 CAD心绞痛具有一定的治疗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索冠心病(CAD)与ABO血型的关系。方法 2012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住院的病人779例,分为CAD组663例和非CAD组116例。分析ABO血型与CAD的关系。结果 与非CAD组比较,CAD组年龄较大,男性、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较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低(均P<0.05)。两组间血型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7.691,P=0.053),女性人群中组间血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006,P=0.019)。校正CAD的传统危险因素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型A、AB为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A:OR=2.168,AB:OR=2.726)。与非O血型比较,血型O(P=0.011)可显著降低CAD风险。结论 ABO血型与CAD的发病可能相关,且存在性别差异,A、AB血型是CA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O血型为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7.
半合成头孢菌素因其低毒与广谱抗菌活性,临床应用日益增多.生产这些头孢菌素的关键中间体7—氨基头孢烷酸(7-ACA)由头孢菌素C(CPC)经化学裂解制得.由于化学转化需使用有毒化合物,具危险性,故现已逐渐被酶解法取代.在工业生产上,优先选用的是两步酶解工艺(图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胆固醇酯转移蛋白(CETP)Taq IB基因多态性对辛伐他汀调脂治疗反应。方法 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63例患者CETP—Taq IB基因型,分析基因型与血脂水平和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关系。结果 B2等位基因携带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较B1纯合子显著增高,分别为49.29±13.22,42.57±8.86 mg·d-1;辛伐他汀治疗后,B1B1基因型个体较B2等位基因携带者总胆固醇(TC)及低密度脂蛋白一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显著,TC分别为:62.41±31.16,30.35±27.80 mg·d-1;LDL—C分别为:52.29±29.5 1,23.06±25.22 mg·d-1。结论 CETP—Taq IB基因多态性对HDL—C水平有显著影响,该基因多态性可能成为辛伐他汀调脂疗效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检测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及OSAHS合并冠心病(CAD)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研究两者与OSAHS及OSAHS合并CAD的相关性,旨在探讨OSAHS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方法随机选择经多导睡眠图(PSG)监测确诊的OSAHS患者60例,其中单纯OSAHS患者40例,OSAHS合并CAD患者20例。另选择我院同期健康体检者30名。于睡眠呼吸监测次日晨起采取空腹肘静脉血3ml,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IL-6,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CRP,并记录睡眠呼吸监测相关指标,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单纯OSAHS组、OSAHS合并CAD组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血清IL-6、CRP浓度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合并CAD组血清IL-6、CRP浓度均高于单纯OSA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OSAHS合并CAD组与单纯OSAHS组相比,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最低血氧饱和度(SaO2)及平均SaO2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最长低通气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OSAHS组与OSAHS合并CAD组2组患者血清IL-6和CRP均呈正相关(r分别为0.941与0.922,P<0.01)。不论单纯OSAHS组还是OSAHS合并CAD组,血清IL-6、CRP水平均与AHI呈正相关,与最低SaO2呈负相关,而与最长呼吸暂停时间及最长低通气时间无相关性。结论 OSAHS可能存在着一个慢性炎症过程,它在OSAHS合并CAD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脂血症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大量的证据表明,降低血浆中总胆固醇水平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实际上,不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的升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致死率,三酰甘油(TG)水平的增加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的降低也被认为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危险的可依赖指标。新型的降脂药物应该是既能降低LDL—C,又不能升高TG水平。目前,临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主要包括胆固醇合成抑制剂(如他汀类)、苯氧酸类(如贝特类)、胆汁酸螯合剂(如消胆胺)及其它(如烟酸类似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