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4 毫秒
1.
分层管理方法在综合ICU的应用与效果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目的探讨ICU分层管理的方法和效果,以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综合ICU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层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和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3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对ICU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及管理。将分层前(2003年1月至2005年12月)与分层后(2006年1月至2007年12)的护理管理质量检查评分(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教学质量评分)、患者与家属满意度、护士工作满意度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病房护理管理质量评分由93.63分提高到98.88分;消毒隔离质量评分由95.32分提高到99.26分;护理文件质量评分由92.33分提高到99.56分,护理文件书写符合率达100%,护理记录书写返修率为零;教学质量评分由90.55分提高到95.56分,专科护理技术考核合格率达100%;患者与家属满意度由70.51%上升到88.78%、护士工作满意度由实施前的72.55%上升到90.89%。2006年、2007年连续2年我科评为护理质量管理优秀科室。结论分层管理方法能很好的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高了ICU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CU护士分层培训核心能力的方法及效果。方法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将CCU护士根据学历、职称、核心能力不同分为:辅助护士、初级责任护士、中级责任护士、高级责任护士4个层级,采用多种形式进行分层培训。将培训前后护士理论、操作考试成绩、患者与家属的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前后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由83.6%上升至96.9%,医生满意度由88.7%上升至9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11.02,10.57;P〈0.05);患者心理需求满意度从80.5%上升至82.4%,患者教育需求满意度从84.6%上升至85.4%,家属需求满意度从85.0%上升至8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理论考试成绩由合格率84.5%上升至95.8%,操作考试成绩由合格率73.2%上升至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5.35,7.68;P〈0.05)。结论对CCU护士进行核心能力分层培训,能提高CCU护理工作质量,发掘护士潜能,对CCU护理人才培养和使用都具有积极推动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岗位护士分层培训的方法和效果。方法:按目标分层法,将护理人员划分为5个层级,即N0、N1、N2、N3、N4级,根据护理部制定2013年护士岗位培训的计划和实施方案,进行分层培训。将2012年1~6月培训前与2013年1~6月培训后N0和N1级护士参加护理部组织的季度理论考核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进行比较。结果:分层培训后,季度理论考试合格率、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护理质量教培训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对护士进行分层次培训,加强了护士的岗位管理,充分调动各层级护士的积极性和潜能,发挥各层级护士的作用,提高优质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层级培训模式对ICU护理队伍整体素质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级培训管理模式,对40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培训,定期进行效果评估和反馈。结果分层培训后的护士技能操作水平、理论水平、护士和患者满意度高于培训前,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级培训提高了护士综合素质和能力,提高了患者和护士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专业核心能力培训在急诊科护士培训中的实践效果。方法对本科室护士按照核心能力从低到高分为3个层级,围绕急诊专业护士5个核心能力进行分层级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护士综合考核及满意度情况。结果培训后本科室护士专业综合考核成绩优秀率、护士自我评价满意度、急诊科医生及患者对护士护理工作满意度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均P<0.05)。结论采用分层级核心能力培训模式,可以起到优化护理人员能力结构,提高护士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模拟培训在ICU专科护士培训中的效果。方法:以岗位胜任力为核心,拟定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在后期进行情景模拟的培训,观察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医生、护士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结果:培训后,护理人员岗位胜任力得分、ICU临床护理工作质量以及医生、护士长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均有所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岗位胜任力的情景模拟培训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加注重培训效果,能提高护理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水平以及应急救护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层管理前后神经内科护士护理质量比较分析.方法:在神经内科病区建立护士人力资源分管理模式架构,将护理人员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的不同,设置为护士长、组长、责任护士层,界定并强化各级人员的岗位职责.采用分层管理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分层培训考核及管理.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1例护士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神经内科护士满意程度调查;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进行分层管理前后医生、患者和家属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调查.结果:实施分层管理后,护士日常工作愉快感、实现自我价值、分散性思维能力、信息处理能力、与他人沟通能力、学习兴趣、能力成长等与实施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生对护士满意度、患者对护士满意度、家属对护士满意度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层管理方法能很好地开发人力资源,增加护士对护理工作的热情,提高组长的协调能力及管理水平,提升了护士核心能力,有利于护理人才的培养,整体上提升了护理管理效率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在本院烧伤科病房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在该院烧伤科开展护士分级管理,由护士长总管,病房护理组和换药组组长分管,组长责任制管理模式.根据护士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学历水平、工作年限、职称等分为N1~N44级:N1、N2级护士具体实施,N3级护士带组指导,N4级护士全局指导的分层管理模式.开展层级管理前后,烧伤科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和护士的满意度调查及全体护士4个季度进行综合考核评定.结果 开展层级管理模式后,烧伤科患者、患者家属和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层级管理前(P<0.01),4个季度(1年)护士的综合考核评定合格率越来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护士层级护士管理能提高患者、患者家属及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分层次对护士进行分配及培训,能提高不同层次护士的业务水平,调动护士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9.
项灵斐  赵红英  胡仙琴   《护理与康复》2017,16(6):680-681
目的观察院内进修ICU在护士分层进阶培训中的效果。方法将18名N3护士分批安排到ICU进修3个月。制定培训内容,实施一对一带教。结果进修后N3护士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床边综合能力考核成绩明显高于进修前,医生对N3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也较进修前明显提高。结论院内进修ICU可提高分层进阶培训效果,提升护士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10.
丁冠云 《华西医学》2010,(9):1762-1763
目的提高院内ICU护士的专科水平,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方法 2008年1月2009年12月,将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ICU专科护士培训,并对护士专科知识和技能进行培训和考核。结果经过2年的培训,15名护士的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上升,患者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原来的91%上升到99%。结论持续质量改进方法应用于基层医院ICU专科护士培训,是提高ICU护士专科水平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以任务引领的层级培训方法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在ICU病区建立护士分层级培训构架。根据我院综合ICU护士的职称、学历、ICU工作年限、综合能力的不同,由高至低设置为N5,N4,N3,N2,N1,N0(ICU岗位准入前)六个等级。在分层级基础上采用任务引领的培训方法,对ICU护士进行专业能力训练。将采用该方法培训前与培训后的护士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和临床护理质量评分进行对照比较。结果:实施以任务引领的层级培训方法后,护士专科技能考核成绩和病区临床护理质量评价的总均分显著高于培训前(P<0.001)。结论:以任务引领的层级培训方法能够显著提高ICU护士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有利于ICU专业护理人才的培养,护士专业能力的提高促进了病区临床护理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Ⅱ)在ICU护理人力资源合理配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ICU的2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应用APACHEⅡ作为人力分配依据前后的各项护理质量和护理服务质量满意度。结果:实施后的各项护理质量检查评分均高于实施前,尤其在基础护理、危重病人护理,消毒隔离、护理文书方面有日月显提高(P〈0.05);患者、家属、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均高于实施前,特别是患者、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应用APACHEⅡ评估ICU护理工作量并配置护理人力资源,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应用4C营销理论,切实了解门诊患者的护理服务需求,改进门诊服务流程,提高护士的工作热情及服务质量。方法采用4C营销理论的理念,从服务营销的角度对门诊护士进行管理比较应用前后,护士技术操作及专业知识的变化及患者和医生对门诊护理的满意度。结果应用4C营销理论前后的各项指标有明显变化,护士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的考核合格率应用前为88.89%,应用后上升至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4,P〈0.05);医师对护士的满意度在应用前为68.8%,应用后为86.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P〈0.05);患者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应用前为79.7%,应用后为9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16,P〈0.05);患者对护理工作的年投诉率由3%下降至0%,前后对比明显降低。结论应用4C营销理论进行门诊护理管理,可以提高门诊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和专业技术水平,改善医护及护患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人性化的门诊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开展医护一体化分层级责任制整体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设置护理岗位层级,制订层级岗位职责,强化护士层级培训,实施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等方法。结果医疗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职业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责任制整体护理创新了整体护理模式,调动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性,提高了医护配合程度,提升了优质护理服务质量及护士群体素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系统综合培训对产科护士评判性思维能力及护理工作满意度的影响。方法运用基础知识分层培训、案例分析、反思讨论等方法对产科25名护士进行系统综合性培训,分别于培训前及培训后6个月采用评判性思维测量表( CTDI-CV)对护士的评判性思维能力进行评价,并比较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经系统综合培训6个月后,护士的CTDI-CV总评分从(242.6±23.2)分提高至(338.4±2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079,P<0.01)。培训后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分别为(18.2±1.7),(17.7±1.9)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5.550,3.174;P<0.01)。结论运用基础知识分层培训、案例分析、反思讨论等方法对护士进行系统综合性培训有利于提升护理人员评判性思维能力以及综合素质,能提高其护理工作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护士礼仪培训在护理工作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开展护士礼仪培训的效果。方法对医院789名护理人员进行护理礼仪培训,于培训前后对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礼仪知识和临床应用考核、患者的满意度、院内其他人员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评定进行调查。结果培训后护士对礼仪培训必要性的认识、礼仪知识和临床应用考核成绩均明显提高(P0.001),患者的满意率明显增强(P0.01),院内其他人员对护士在精神面貌、服务态度、工作作风方面的评价明显提高(P0.001)。结论礼仪培训可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有助于提高护士的职业形象,应在护理工作中积极地推广。  相似文献   

18.
系统化护理教学在神经外科低年资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翠香  王非凡  崔莹  刘俊 《护理管理杂志》2011,11(7):503-504,519
目的 探讨在神经外科采用系统化护理教学对低年资护士进行培训的方法 及效果.方法 选择23名低年资护士,通过确定教学目标及教学计划、组织教学及教学评价的方法 进行培训.结果 23名低年资护士培训后的自我评价、护士长及总教学老师评价、医生评价、患者评价与培训前进行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低年资护...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提高护理人员核心能力的效果。方法采取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对400名护士进行培训,包括医护共同查房,加强理论知识培训,护士参加术前讨论、疑难病例讨论及多学科会诊、医护配合进行应急能力培训等。在实施前后,测评护士的核心能力、护士对医护一体化培训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后,护士核心能力总分及评判性思维/科研能力、临床能力、教育/咨询能力、专业发展能力提高(P<0.01);医生和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高(P<0.01)。结论医护一体化培训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的专业能力,有效促进医护合作,提高医生和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