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2 毫秒
1.
目的探讨肠内营养支持及综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营养状况、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2016年8月至2017年7月收治的COPD患者8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饮食,观察组根据营养状况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并进行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营养状况、肺功能、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经治疗和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BMI、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血清总蛋白(TP)、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以及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1 s用力呼气量(FEV1)及FEV1/FVC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COPD患者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及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营养状况、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缩短机械通气和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营养支持及不同途径在无创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呼吸内科住院的COPD合并呼吸衰竭而行无创通气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肠内营养组、静脉营养组与对照组,分别给予能全力、3 L袋与普通流质,对比营养指标变化、血气、机械通气时间、插管率与病死率.结果 肠内营养组的营养指标(白蛋白、前白蛋白、免疫球蛋白等)较治疗前明显好转(P<0.05),肠内营养组与静脉营养组PO2>均明显升高,PCO2>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机械通气时间、插管率与病死率,肠内营养组、静脉营养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在行无创通气的同时,给予营养支持治疗是非常必要的,对于有完整胃肠道功能的患者应首选肠内营养,将有助于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改善免疫功能,从而提高治疗的综合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营养支持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化痰、纠正酸碱失衡及电解质紊乱等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给予正常要素饮食,并给予白蛋白、脂肪乳、复方氨基酸等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正常要素饮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4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7%(P<0.01);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的人体测量值增加(P<0.05)、呼吸肌功能及肺功能均明显改善(P均<0.05)、血清白蛋白升高(P<0.05),PaO2升高(P<0.05),PaCO2降低(P<0.05)。结论:静脉营养支持治疗可明显改善COPD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症状和体征;提高血清白蛋白,明显改善人体测量值、血气分析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病人早期营养支持对肺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0例COPD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营养组,两组均给予支气管扩张剂、祛痰药、抗感染治疗等常规综合治疗.营养组在此基础上,由责任护士负责对COPD病人进行早期营养支持治疗,包括早期肠内营养及肠外营养辅助互补.2周后观察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营养组营养指导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P<0.01).[结论]早期营养支持有助于改善COPD病人肺功能,从而提高COPD病人抢救成功率,对COPD病人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全身性呼吸操对老年COPD患者急性发作期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观察组采用全身性呼吸操进行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锻炼.在入院时及出院前分别测定两组患者肺功能,对两组肺功能指标值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最大随意通气量(MVV)及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之比值(FEV1/FVC)进行统计学比较.结果:出院时观察组肺功能指标FEV1、MVV和FEV1/FVC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性呼吸操对急性发作期COPD患者的肺功能有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和比较胸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胸手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2010年2月-2013年12月在本院胸外科接受治疗的90例COPD患者临床资料,纳入研究患者根据治疗方案随机分为胸腔镜治疗组(观察组)和传统开胸治疗组(对照组)各45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临床状况、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t=14.46,P<0.01)、术后疼痛时间(t=9.358,P<0.01)、术中出血量(t=11.11,P<0.01)、引流管时间(t=8.312,P<0.01)及住院时间(t=12.32,P<0.01)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患者的每分钟最大通气量(MVV)、用力肺活量(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治疗2周后观察组患者的MVV(t =6.430,P<0.01)、FVC(t=2.173,P=0.032)、FEV1(t 3.033,P=0.003)均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对COPD合并自发性气胸患者行胸腔镜手术治疗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开胸手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气指标的变化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气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0.01),血细胞比容指数也有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血气分析氧分压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0.01),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P<0.05);肺功能测定,治疗组治疗后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量、平均最大呼气流量指标分别为:(1.96±0.61)L,(43.46±16.88)L/min,(1.36±0.46)L,(3.69±1.47),(0.95±0.41)L/s,明显高于治疗前犤(1.76±0.61)L,(37.46±18.45)L/min,(1.06±0.36)L,(2.54±1.42),(0.68±0.52)L/s犦(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4例COPD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与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后比较两组疗效,在住院第2天和护理6个月后第1周对两组进行肺功能检测和6 min步行距离。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观察组最大呼气中段平均流速(MMEF)、肺活量(VC)、呼气峰值流速(PEF)均高于对照组(P0.05,P0.01),第一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_1)及FEV_1/FVC(用力肺活量)与6 min步行距离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对COPD稳定期患者给予及时的心理护理、营养护理、运动指导和呼吸功能锻炼等综合康复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及预后,并有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步荣斌 《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18):2278-2278,2285
目的 观察舒利迭(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疗效.方法 将64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分别测定基础肺功能.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吸入舒利迭.于第15天测吸药后1 h的肺功能参数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l/FVC)(%)、FEVl、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同时观察呼吸困难评分,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利迭能显著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症状,是治疗COPD疗效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发病的关系及丹参注射液对CD11b表达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采用全血直接免疫荧光流式细胞术检测我院81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COPD组,分为常规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和21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的表达及其相应的肺功能(FEV1)。结果:(1)COPD组患者CD11b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二者肺功能差异亦有显著性(P<0.01)。(2)常规治疗组和丹参治疗组治疗后CD11b差异有显著性(P<0.05),二者治疗后肺功能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3)COPD组白细胞黏附分子CD11b与肺功能呈显著负相关(治疗前r=-0.536,P<0.01;常规治疗组治疗后r=-0.634,P<0.01;丹参治疗组治疗后r=-0.738,P<0.01)。结论:CD11b参与了COPD的发病,丹参明显阻抑外周血CD11b的表达,这可能是此类中药具有抗炎活性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持续肠内营养对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治疗效果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吞咽困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取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照组采取传统多次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两组患者鼻饲2周内发生肠内营养并发症情况,患者鼻饲前、鼻饲1周时、鼻饲2周时的营养指标,鼻饲前、鼻饲2周时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鼻饲2周后吞咽障碍治疗有效率、住院死亡率、住院天数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呕吐、反流、误吸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鼻饲1周时和鼻饲2周时血红蛋白、前白蛋白、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鼻饲2周时,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鼻饲前(P0.05),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住院死亡率和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传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相比,持续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提高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患者的营养水平和治疗有效率、降低其肠内营养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死亡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康复和改善患者的短期预后。  相似文献   

12.
抗氧化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绍霞  杨岚  齐咏  尚东 《新医学》2002,33(5):282-283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NAC)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70例符合入选标准的COPD患者,将他们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患者除给予常规治疗外,加用NAC每次200mg,每日3次,连用3个月;对照组仅给与常规治疗。经过3个月后观察两组的肺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CPOD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比治疗后有显著性提高犤分别为(1.0±0.4)L比(1.3±0.6)L、(2.0±0.6)L比(2.4±0.7)L,P<0.05犦,且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犤分别为(1.3±0.6)L比(1.1±0.3)L、(2.4±0.7)L比(2.0±0.5)L,P<0.05犦。结论:COPD治疗中加用抗氧化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合理营养支持方法.方法:将120例COPD并呼吸衰竭随机分为A组(单纯肠外营养组)、B组(单纯肠内营养组)和C组(肠内外混合营养组)各40例,比较三组治疗2周后营养指标、血气分析及并发症等的变化.结果:C组在三头肌皮褶、总蛋白、血红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等营养指标优于A组(P<0.05),营养支持后C组总蛋白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相对单纯肠外营养支持或肠内营养支持,肠内外混合营养支持能更好地改善COPD并呼吸衰竭患者的营养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瘦素、生长激素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32例老年COPD患者及15例健康老年人的血清瘦素、生长激素,同时进行营养状况评价。结果COPD组患者各营养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血清瘦素(3.2±2.1)μg/L、生长激素(4.1±1.5)μg/L亦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瘦素水平与各营养指标犤体重指数(BMI)(r=0.75,P<0.001),理想体质量百分比(IBW%)(r=0.66,P<0.001),三头肌皮褶厚度(TSF)(r=0.57,P<0.01),上臂中部臂围(MAC)(r=0.54,P<0.01)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COPD患者存在营养不良,血清瘦素、生长激素水平低于健康老年人,瘦素对COPD营养不良患者有调节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血气指标的变化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60例COP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对照组单纯常规西药治疗。两组用药前后分别测定血液流变学、动脉血气指标及肺功能值。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比治疗前有明显改善,气血黏度和血浆黏度均显著降低(P&;lt;0.01),血细胞比容指数也有明显下降(P&;lt;0.05);治疗组血气分析氧分压值升高、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下降(P&;lt;0.01),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后指标(P&;lt;0.05);肺功能测定,治疗组治疗后肺活量、最大通气量、第1秒用力呼气量、最大呼气量、平均最大呼气流量指标分别为:(1.96&;#177;0.61)L,(43.46&;#177;16.88)L/min,(1.36&;#177;0.46)L。(3.69&;#177;1.47),(0.95&;#177;0.41)L/s,明显高于治疗前[(1.76&;#177;0.61)L,(37.46&;#177;18.45)L/min,(1.06&;#177;0.36)L,(2.54&;#177;1.42),(0.68&;#177;0.52)L/s](P&;lt;0.01),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黄芪和川芎嗪注射液联用具有协同作用,能有效改善COPD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及肺功能。  相似文献   

16.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13):3032-3033
80例COPD稳定期患者根据数字表法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n=40例)采用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n=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呼吸训练前和呼吸训练1年后肺生理学功能、6MWD、呼吸困难评分、ADL总分及LSIA总分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训练后FEV1、FEV1%和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较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患者训练后6MWD、呼吸困难评分、ADL总分、LSIA总分等指标较训练前及对照组训练后明显改善(P<0.05)。呼吸康复训练可明显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及呼吸困难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0):3863-3865
评价肠内营养方案对重症COPD患者疗效及心功能的影响。将ICU收治的重症COPD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感染、吸氧、解痉平喘、祛痰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实施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营养参数及心功能指标的差异。观察组营养不良发生率为5.88%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9.4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IBW%、白蛋白、前白蛋白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IBW%、白蛋白、前白蛋白分别为(79.5±1.3)%、(34.9±1.2)g·L、(265.3±13.2)g·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脑钠肽、脑钠肽前体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1、2周后观察组脑钠肽分别为(160.3±15.6)pg·ml、(81.0±1.5)pg·ml,脑钠肽前体分别为(1769.5±56.6)pg·ml-1、(231.8±12.6)pg·m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重症COPD患者应用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可显著改善营养状况,对提高机体营养水平,改善心功能均有积极作用,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18.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9):1384-1385
目的探究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合并肺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12月收治的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53,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和对照组(n=53,头孢呋辛钠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肺功能[呼吸峰流量(PEF)、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水平。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45%较对照组69.81%高(P<0.05),观察组PEF、FEV1、FEV1/FVC较对照组高(P<0.05),观察组CD3+、CD4+较对照组高,CD8+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头孢呋辛钠联合注射用胸腺肽治疗COPD合并肺部感染患者,疗效显著,并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吸入糖皮质激素联合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稳定期COPD的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将69例COPD患者(Ⅱ~Ⅲ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34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祛痰、平喘必要时短期吸氧),疗程为半年.结果:两组患者肺功能、生活质量、门诊及住院次数等各项指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吸入中等剂量布地奈德+福英特罗具有良好协同作用,可减轻稳定期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和肺功能,减少门诊及住院次数.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20,(3):341-343
目的探讨有氧运动联合肺康复训练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8年3月进入我院治疗的中重度COPD患者9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进行肺康复训练,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有氧运动,比较两组肺功能变化情况及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干预3个月后,观察组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FEV1/FVC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运动耐量时间、最大耗氧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有氧运动联合肺康复训练能有效改善中重度COPD患者肺功能,提升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