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脾区放疗/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观察鲁厚清,李延玲,龚维舜(铜陵市人民医院血液科241000)目前国内大部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仍以马利兰、羟基脲及联合化疗为主。近8年来,我院采用脾区60Co放射治疗(简称放疗)加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2.
吴亮  董维  杨辉  林言华 《吉林医学》2015,(5):833-834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与马利兰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30例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马利兰治疗,试验组患者采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全缓解率与无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各种症状消失的时间及血常规和骨髓象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两两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对照组患者急变率为9.23%,试验组患者急变率为40.00%,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不良反应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轻,无骨髓抑制现象。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起效较快,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比较羟基脲与马利兰两种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GL)的远期疗效。方法:将100例CGL患随机分为两组,羟基脲组52例,马利兰组48例,分别采用羟基脲及马利兰治疗,并对不同治疗组中位慢性期、生存期及疾病转变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羟基脲组52例中完全缓解(CR)12例,部分缓解(PR)38例,无变化(NR)2例,总缓解率96%,发生急性变12例。马利兰组48例中CR7例,PR30例,NR11例,总缓解率74%,发生急性变34例,发生再障1例,死亡2例。羟基脲组中位慢性期及生存期长于马利兰组,60、100mo发生急变率低于后。结论:羟基脲治疗CGL较马利兰为佳,且可提高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羟基脲加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疗效情况。方法分析该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措施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为单独应用羟基脲治疗组10例,观察组为羟基脲加干扰素α-2b治疗组25例。结果观察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细胞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脲加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遗传学反应总缓解率明显改善,提高了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α-干扰素与小剂量羟基脲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杨清明陈丽贞漆冰张立新马健关键词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药物疗法;干扰素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571临床资料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6例来自本院住院治疗的患者,其中男性5人,女性1人,平均年龄34.5岁。...  相似文献   

6.
<正>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用一般支持治疗,中数存活可达31个月。自1952年马利兰的应用及1962年羟基脲的出现,半个世  相似文献   

7.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造血系统中一种恶性肿瘤,某些化疗药物在治疗中可引起第二种癌症[1,2],作者报道2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在长期服用烷化剂甲马利兰及抗代谢剂羟基脲后发生肺鳞癌。1临床资料例1,男,53岁。因左胸疼痛、咳嗽、痰中带血丝2个月,于1994...  相似文献   

8.
为观察柔红霉素与阿糖胞苷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的疗效与副反应,1987年1月至1996年12月,81例CML患者接受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治疗,59例(72.8%)完全缓解,11例(13.6%)部分缓解,总缓解率为86.4%,初治者疗效优于复治患者,缩脾效果好,副反应包括轻度胃肠道反应和骨髓毒性,本资料结果表明,该方案疗效好,毒副反应轻,应用安全,且为马利兰,羟基脲治疗无效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羟基脉(HU)与马利兰(BU)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用两种药物+干扰素治疗的CML 23例病人的疗效及毒副作用。结果:HU较BU作用快,疗效好,副作用小,结论:HU应作为治疗CML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基喜树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羟基喜树碱8mg-10mg/d静滴,10d-15d为1疗程,两个疗程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8例病人(多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和急变期),有效5例,总有效率62.5%。结论:羟基喜树碱具有抗白血病作用,对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尤其是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加速期与急变期行联合化疗失败的病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羟基脲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CML-C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确诊CML-CP病例36例,给予羟基脲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随诊18~36个月.结果 25例(69.45%)患者经治疗后获血液学完全缓解.11例(30.55%)无效.结论 羟基脲联合小剂量HA方案治疗CML-CP具有理想效果.  相似文献   

12.
单用羟基脲(HU)或α-干扰素(α-IFN)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优于马利兰,已经被多数学者公认,为延长CML的生存期,探讨减轻瘤负荷的方法,我们于1995年10月试用HU联合α-IFN的方法治疗CML13例,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  相似文献   

13.
羟基喜树碱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魏良雄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人民医院231500我科于1994年3月~1995年12月采用羟基喜树碱注射液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CML)8例,近期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1材料和方法11药物羟基喜树碱注射液由...  相似文献   

14.
本院1991年1月~2000年1月以干扰素联合羟基脲(治疗组)及单用羟基脲(对照组)治疗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治疗组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3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扰素联合羟基脲组为治疗组:16例。男9例,女7例。年龄24~48岁,平均年龄36岁;单用羟基脲组为对照组:19例。男12例,女7例。年龄30~52岁,平均年龄41岁。2) 治疗方法:(1)对照组采用羟基脲常用剂量2~4 g/d,分次服,待白细胞下降至6.0×109/L时改为维持量,每天0.5~1.5 g;(2)治疗组:在采用对照组的治疗方法同时加用干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羟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5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予羟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对照组予羟基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完全缓解率、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随访36个月后的急变率。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治疗后完全缓解率80.00%,明显高于对照组(69.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3%,虽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80.7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骨压痛消失时间、脾肿大肋缘下未触及时间、血常规及骨髓象恢复正常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ML急变率10%,低于对照组42.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羟基脲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6.
应用干扰素a-2b治疗慢性髓性白血病25例,重点探讨(1)小剂量治疗是否有效;(2)疗效与慢性髓性白血病病期的关系;(3)能否诱导细胞遗传学或基因的缓解;(4)单用或联合用药疗效比较。结果提示,干扰素a-2b应用於慢性期有较理想的疗效、完全血液学缓解达26.3%,部分血液学缓解73.7%,加速期疗效较差,与羟基脲或马利兰配合用药可提高疗效,我们近期观察25例中,无一例达完全缓解,有待进一步观察和探索合理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7.
邱莹玉  刘翠英等 《中原医刊》2002,29(6):F003-F003
患者男 ,79岁 ,退休教师。曾因低热、乏力、左上腹部肿块半年于 1986年 6月来我院就诊。经过查血 ,骨髓穿刺检查 ,结合临床症状、体征及有关化验结果诊断为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给予马利兰口服 ,每日 4mg ,一月后症状减轻 ,剂量减至每日 2mg ,查骨髓为轻度抑制 ,并发肺部感染 ,经过抗感染治疗 ,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到天津血液学研究所就诊 ,经过骨髓穿刺、组化及染色体检查 ,诊断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15年来患者间断服马利兰、羟基脲及异靛甲等药物。马利兰每日服 2mg ,每次服 10~ 2 0天停药。羟基脲每日 1 0~1 5g ,每次…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取2014年1月~2016年8月收治78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应用羟基脲治疗39例为对照组,应用祛毒化瘀中药治疗39例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89.74%与对照组82.05%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症状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疗效较好,而且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效果好,建议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王惠平  梁永 《华夏医学》2000,13(3):285-286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期目前采用羟基脲联合α-干扰素治疗,单用羟基脲对部分并巨脾患者效果差,我科1998年以来用EA方案治疗8例经羟基脲或马利兰治疗无效的CML并巨脾患者,取得较理想的近期疗效,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8例CML均经临床、血象及骨髓象确诊,经羟基脲或马利兰治疗,男6例,女2例。年龄29~59岁,平均38.5岁,入院前病程2~11个月,体检均有脾脏重度肿大,左肋下8~18cm。血常规检查:血红蛋白87.5(78~122)g/L,白细胞214.5(56.2~387)×109/L。骨髓检查:符合CML慢性期改变。1.2 治疗方法 8例患者均用EA…  相似文献   

20.
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自应用马利兰域羟基据治疗以来已有30多年的历史,但并未改变CML的自然病程,且部分病例疗效不理想。美国Heste等人[1]总结西南肿瘤协作组18个单位用COAP方案治疗可使CML的中位存活期由马利兰治疗的36个月延长至45个月(女性)及58个月(男性),为此,我院从1988年开始用COAP方案联合治疗CML,取得了一定的近期效果,报告如下。1材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1988-1996年12月我院初治CML住院病人30例,其中男19例,女11例,中位年龄32(18-54)岁,均经临床、外周血象及骨髓细胞学检查确诊,少数作ph染色体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