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胆囊疾病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良性胆囊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胆囊良性病变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 7929例被检人群中良性胆囊疾病发生率37%;HP感染率为56.6%.与对照组的HP感染情况对比发现胆囊内胆同醇结晶及胆囊切除者HP感染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HP感染不增加胆囊良性疾病的发病率.胆囊内胆固醇结晶及月日囊切除者HP感染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2.
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感染对缺铁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率及HP感染对儿童缺铁性贫血(Iron Deficiency Anemia, IDA)的影响。方法 2000年6月至2004年6月本院住院及门诊335例患者上消化道疾病患儿,其中缺铁性贫血患儿109例;采用奥林巴斯GIF-V电子胃镜检查,并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14C-呼气试验检测;随机选择HP感染阳性和阴性患儿各50例检测血清铁蛋白(SF)、血红蛋白(Hb)、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结果 胃镜检查检出HP感染61例,检出率占18.2%(61/335)。各年龄组胃十二指肠疾病HP感染率具有显著差异(P<0.05),HP感染与年龄呈显著正相关(r =0.749,P=0.003),随着年龄的增长,上消化道疾病的发生率逐渐升高(P<0.05),消化性溃疡的发生率也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十二指肠溃疡:r=0.726;胃溃疡:r=0.703; P<0.05)。HP感染阳性组与阴性组比较SF、Hb、MCV、RDW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感染HP儿童血清铁蛋白水平明显低于未感染HP儿童。结论 小儿HP感染随年龄增长而增加,HP感染儿童机体铁营养水平降低,是造成或加重儿童机体铁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HP感染是IDA的原因之一,在治疗IDA的过程中应注意清除HP感染。  相似文献   

3.
费小强  刘易之 《淮海医药》2002,20(6):490-490
目的:通过对313例胃镜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幽门螺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之间的相互联系。方法:按胃镜及病理报告根据胃炎程度与伴随的HP感染和胃十二指肠溃疡分组分析。结果:313例患HP感染总阳性率(54.31%)。中度慢性胃炎HP感染率最高,萎缩性胃炎HP感染率最低,两组间差异有显性P<0.05。胃及十二指肠溃疡137例,患病率(43.77%)。结论:(1)HP感染与胃炎、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与消化道肿瘤的关系密切。(2)HP感染率男女间无明显差别。(3)HP感染高发平均年龄43岁,中度慢性胃炎中HP感染率最高,且有随年龄增高而下降趋势。(4)萎缩性胃炎发病平均年龄在60岁,明显高于其它胃炎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血HP抗原检测是否能成为替代并弥补目前诊断HP感染的检测方法,从而用于评估根治疗效及指导临床用药。方法选择14C尿素酶呼气试验、血HP抗原检测均(+)患者120例给予同样的三联疗法治疗1周,治疗结束4周后复查血HP抗原、14C尿素酶呼气试验。上述结果采用配对卡方检验,比较两种检测方法是否存在差异性。结果经配对卡方检验,P=0.219,Kappa检验,Kappa值为0.820,表明血清HP抗原检测不仅对诊断HP感染阳性率与14C尿素酶呼气试验类似,并且在HP根除率的检验中具有与14C尿素酶呼气试验相同的结果。结论 HP抗原检测方法对诊断HP现症感染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是一种简便、易行、省时、便宜且适于多次重复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尤其适合于幼儿及孕妇,同时也可用于评估根治疗效及指导用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311例60岁以上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进行胃镜检查,取胃黏膜组织作病理诊断和HP检测。同时与中青年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老年组患者HP阳性率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1)。老年组患者慢性胃炎和胃溃疡HP阳性率分别为84.77%和83.67%,显著高于青壮年组(P<0.05);老年组患者十二指肠溃疡和胃癌HP阳性率分别为71.01%和69.05%,与青壮年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人上消化道疾病患者与HP感染密切相关,且感染率高,应予以积极防治。  相似文献   

6.
幽门螺杆菌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 ,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引起食管和胃部炎症、消化性溃疡、食管癌、胃癌等上消化道疾病的重要病因 ,目前 Correa所提出的 HP感染、慢性胃炎、萎缩、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胃癌发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的假说受到普遍关注和重视。有关 HP感染导致上述疾病的确切发病机制 ,仍不十分清楚。本文就 HP感染的流行病学 ,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及发病机制 ,结合研究现状和有关文献综述如下 :1  HP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幽门螺杆菌感染呈全球性分布 ,感染率多数地区在 5 0 %左右 ,但仍存在地区差异 ,发达国家和发…  相似文献   

7.
抗幽门螺杆菌三联治疗方案费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属于幽门螺杆菌(HP)高感染国家[1].一般认为HP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原因,而慢性胃窦炎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紧密相关.因此HP的根除是治疗溃疡及预防复发的必要措施[2].目前治疗方案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以胶体铋剂(CBS)为基础的三联疗法;其二是以抑酸剂为基础的三联疗法,抑酸剂又分为质子泵(PPI)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H 2RA).  相似文献   

8.
对拉萨地区(海拔3658米)308例藏族胃、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粘膜用病理学方法(Warthin—Starry染色法)检查幽门螺杆菌(HP)感染,HP阳性率为65.9%,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溃疡病的检出率分别为70.7%、69.2%、87.34%,胆汁反流、十二指肠球炎、糜烂性胃炎、疣状胃炎HP检出率为50%、66.7%、100%,胃息肉,萎缩伴肠上皮化生、胃癌、食道癌的HP检出率分别为100%、35.3%、31.3%、0%,正常胃十二指肠粘膜10例均阴性。炎症程度与HP的感染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以胃脘痛为主要临床表现的患儿消化道疾病发病情况及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借助胃镜检测手段对450例患儿进行临床初步诊断,同时通过病理检测及相关HP检测,研究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的关系。结果疾病检出率96%,HP感染率31.8%,HP感染前3位疾病分别为消化性溃疡(51.7%)、浅表性胃炎(33.0%)、十二指肠炎(26.7%),HP感染者病理显示组织损伤明显,两者病变程度呈正比。结论小儿消化道疾病发病率较高,临床缺乏明显的症状与体征,应予高度重视;HP感染率年龄越大发病率越高;HP感染是导致消化性溃疡、浅表性胃炎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0.
报告内镜诊断1200例慢性胃、十二指肠疾病,用HPVT试剂测定HP,以了解HP感染率。结果总感染率为37.7%,其中慢性胃病34.9%,慢性十二指肠疾病45.5%,慢性胃窦炎并十二指肠球炎36.2%。以胃癌感染率最低为15.6%。HP感染率与疾病的病程长短无关,而与病变程度呈正相关,即随病变加重而HP感染率增高。但肠上皮化生与否和HP感染率之间似无直接关系。  相似文献   

11.
9 对溃疡伴随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病人主要有哪些药物治疗方案? 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因之一,与消化性溃疡的发生与复发有着明确的关系.胃溃疡病人的HP感染率高达70%~90%,而十二指肠溃疡病人的HP感染率更达80%~100%.HP致消化性溃疡的原因主要与其细菌产物、细菌的黏附性与免疫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幽门螺杆菌感杂对大鼠COPD模型的影响.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PD组、HP组、HP联合COPD组.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IL-8及TNF-a的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血清及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IL-8,TNF-a含量,较对照组增加.HP联合COPD组与HP组及COPD组大鼠比较,IL-8、TNF-a含量明显增加.结论:炎症反应参与了大鼠HP感染及COPD发病过程,HP感染加重了大鼠COPD炎症反应程度.  相似文献   

13.
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的感染与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相关,被确认是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的主要致病因子,同时与胃腺癌及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等疾病的发生也有密切关系,WHO已将其列为胃癌等肿瘤发生的相关致疾病。因此,临床检查HP的感染对多种上消化道疾病的治疗起着十分积极的指导作用。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因此,借助实验方法确定诊断尤为重要。HPS检测法作为非侵入性、无创伤手段,  相似文献   

14.
幽门螺杆菌与胃肠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HP微生物特征 它是一种生活于人体胃和十二指肠的螺旋状细菌。1997年Tomb等人在世界上首次完成了第一个HP基因组的全序列测定分析工作,为HP各基因功能,基因变异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奠定了一个坚实基础,同时为HP感染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开辟了一个新的前景。  相似文献   

15.
胡伟 《中国药业》2009,18(13):71-72
目的观察埃索美拉唑镁、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三联疗法治疗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9例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49例,对照组给予埃索美拉唑镁,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的HP根除率分别为86.00%和67.35%,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埃索美拉唑镁三联疗法能有效根除HP,对消化系统疾病有较高的治愈率和症状缓解率,且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16.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幽门螺旋杆菌(HP)与上消化道疾病的关系。方法选择1836例上消化道不适且经Olympus胃镜检查胃黏膜直接涂片革兰氏染色镜检HP和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测为阳性即确定为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取353例来院检查未查出上消化道疾病的为对照组。结果上消化道疾病HP感染阳性率为63.0%,其中食管癌63.9%,贲门癌66.7%,胃癌72.9%,消化性溃疡73.6%,慢性萎缩性胃炎61.2%,浅表性胃炎60.9%;农村患者的总检出率为85.5%,城市患者为36.6%,农村明显高于城市。上消化道不同部位溃疡的HP检出率除幽门口溃疡为68.8%外,其他均高于70%,对照组HP阳性率为14.6%。结论上消化道疾病与HP感染密切相关,农村人口感染率明显高于城市。  相似文献   

17.
幽门螺杆菌感染(Helicobacter infections)是指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在胃及十二指肠球部的感染。研究资料证明此菌与慢性胃炎特别是慢性活动性胃炎及胃和十二指肠溃疡有密切关系。认为幽门螺杆菌先引起急性胃炎,尔后转成慢性胃炎,而消化性溃疡是在慢性胃炎基础上,因某种因素引起的。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HP与胃癌及胃非霍奇金恶性淋巴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并有报道HP可能也参与了冠心病的形  相似文献   

18.
幽门螺杆菌耐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振华 《江西医药》2007,42(4):359-361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是微需氧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人群感染率很高,全世界人群感染率高达50%.目前已经确认HP与胃肠道疾病中的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癌和胃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4种疾病关系密切[1].  相似文献   

19.
芦红  建新  景艺 《中国医药指南》2008,6(4):170-171
目的探讨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临床及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相关性。方法对71例隆起糜烂性胃炎进行胃镜分型、病理学检查及HP检测,并对根治HP治疗的62例进行1~24月的胃镜随访。结果71例隆起糜烂性胃炎HP感染率87.3%。经根治HP治疗,62例患者上消化道症状缓解率为100%,胃镜随访中有1例癌变。结论HP感染是隆起糜烂性胃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之一,隆起糜烂性胃炎与胃癌关系密切,应引起重视,积极治疗。  相似文献   

20.
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兰索拉唑(Lansoprazole,LAN)与抗生素如阿莫西林(AMY,羟氨苄青霉素)联合治疗消化性溃疡,可以减少溃疡复发和根除HP。本文主要报道LAN和AMX联合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愈合率、复发率、HP的清除率和根除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55例病人均经胃镜确诊为活动性十二指肠溃疡,胃窦粘膜活检作HP检查,证实有HP感染。有并发症者未列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