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12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综合治疗,存活72例(64%),死亡40例(36%).结论 正确认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和治疗是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尼莫通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中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我院同期住院的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 52例 ,随机分为尼莫通治疗组 2 7例 ,对照组 2 5例 ,于治疗前后行GCS评分 ,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GCS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阻止了病情恶化 ,死亡率 18.5% ,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 (P <0 .0 5) ,且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尼莫通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中能降低死亡率 ,减轻意识障碍 ,提高生存质量 ,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3.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8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永东 《河北医学》2005,11(3):252-253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方法:回顾总结我院近四年来收治的83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及预后状况。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主要靠病史及临床表现与CT、MRI相结合,治疗应采取亚低温治疗及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和手术治疗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发生机理、临床观察重点及主要措施。方法 对52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中意识障碍,呼吸改变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预后极差。结论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是临床上的一种危急重症,全面掌握病情,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使用半导体降温毯是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林晓 《广西医学》2009,31(3):419-420
目的观察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经综合治疗,存活19例(67.9%),其中良好13例,中残4例,重残2例;死亡9例(32.1%)结论正确认识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和治疗可提高其救治成功率,降低致残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诊断和救治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我科最近5年来收治的5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断和救治体会。结果56例患者中,恢复良好11例,中残21例,重残12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0例,死亡率17.9%。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资料确立诊断。治疗上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尽早应用钠络酮及β-七叶皂甙,早期进行高压氧及针灸治疗等,可确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通过对27例DAI病人的临床资料的归纳分析总结。结果27例DM病人死亡6例,植物生存4例。重残6例,轻残7例,良好4例。结论DM是常见的弥漫性脑损伤,头CT显示基底池、四叠体池及环池结构不清也应是DM的诊断标准,DM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断及实施综合治疗是提高成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67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分析67例外伤性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诊断及治疗体会。结果:67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8例,中残14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15例。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在伤后可根据受伤机制、临床体征及头颅CT表现及时诊断,综合治疗,合并弥漫性脑肿胀时死亡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创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创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对我院近4年收治的34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34例DAI患者中存活26例(76.47%),其中恢复良好及中残16例(47.06%),重残及植物生存10例(29.41%);死亡8例(23.53%)。结论:弥漫性轴索损伤是重型颅脑创伤中最重的一种,致残率及病死率非常高,本组病例均及时采取系统的综合治疗措施,积极救治原发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在提高治愈率,降低伤残率和死亡率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中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总结近5年救治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对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因、诊断标准及治疗方法进行讨论.结果:8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诊治正确,60例抢救成功,27例死亡.结论:重型颅脑损伤中的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较高,早期诊治是其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患的治疗及预后。早期气管切开,恰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静滴冬眠合剂及利用冰毯持续降温。结果 恢复良好7例,轻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4例,植物生存3例,死亡17例,死亡率为47%。结论 早期气管切开,恰当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冬眠合剂及冰毯持续物理降温治疗弥漫性轴索损伤并发神经源性肺水肿,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索外伤性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方法。方法 :根据 CT扫描可分为两种情况 :1中线无明显偏移者以保守治疗为主 ,采用各方面的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2中线明显移位者采用清除血肿和去大骨瓣减压术为主。结果 :保守治疗 30例 ,死亡 16例 ,死亡率 5 3%。手术治疗 4 4例 ,死亡 32例 ,死亡率 73%。结论 :急性弥漫性轴索损伤具有病情重 ,进展快 ,死亡率高的特点 ,应采用综合措施积极救治 ,尽量降低伤残死亡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老年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临床特点,提高对老年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认识。方法:对51例老年人弥漫性轴索损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老年人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典型症状为意识障碍;51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35例(68.6%),死亡27例(52.9%),植物生存6例(11.8%),重残8例(15.7%),轻残4例(7.8%),恢复良好6例(11.8%)。结论:老年人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困难、并发症多、致残率高、死亡率高、预后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临床特点及其诊治方法,以提高治愈率,改善患者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5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病因、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和预后.结果 伤后6个月根据格拉斯哥预后分级,恢复良好38例、中残11例、重残5例、植物生存2例、死亡2例.结论 DAI的死亡率及致残率高,结合临床特点与影像学表现可早期诊断,以非手术治疗为主,采取综合治疗可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致死率.  相似文献   

15.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研究现状及新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王志利  侯林生 《海南医学》2007,18(7):149-152
目的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iffuse axonal injury,DAI)是颅脑损伤中重要的脑损伤类型,对决定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状况和预后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研究DAI以提高颅脑损伤的诊断及抢救治疗水平. 方法 对DAI的概念和病变部位、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临床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 结果 目前对DAI的研究已深入到亚细胞及分子生物学水平,随着影像技术的迅猛发展,对其进行早期诊断成为可能.在有效治疗窗时机内,及时采取有效的综合性治疗措施对降低DAI的死亡率和提高生存质量具有重大意义. 结论 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是一种严重的闭合性颅脑损伤,它可以造成患者长时间昏迷,致残率、植物生存率、死亡率极高.随着神经影像学的发展及综合治疗措施的完善必将大大提高DAI的诊断率及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16.
樊洪  陈治强  易勇 《重庆医学》2005,34(12):1869-1870
目的为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DAI)的诊治水平,降低病死及残废率,改善预后。方法分析46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例资料,总结其致伤原因、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总结治疗手段。结果37例系车祸伤,占71.5%;原发性昏迷及早期无颅内高压是其临床特点,但部分病人可无原发性昏迷;头颅MRI、CT检查阳性率71.7%;多采用多措施综合治疗。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机制系头部发生成角和/或旋转加(减)速运动所致,多发生于车祸伤;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对DAI的诊断不能完全依靠影像学检查,头颅MRI诊断价值优于头颅CT;早期运用亚低温、镁离子、尼莫同、神经节苷脂等药物和方法及多措施综合治疗能降低病死及残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对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治疗效果。方法将128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的病人随机分成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n=65)和对照组(n=63,)观察治疗早期病人的临床表现,治疗2wk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和远期疗效。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治疗组病人的呼吸、心率较快恢复稳定,呼吸异常(33.85%)、心率异常(40.00%)、入院两周神志清醒(36.92%)及伤后3个月恢复良好率(36.92%)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植物生存及死亡率(20.00%)较对照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能有效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症状、缩短昏迷时间、改善患者预后、降低伤残及死亡率,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2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的疗效。方法 取28例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经过合理治疗后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好转率可达82%,病死率18%。结论 脑弥漫性轴索损伤虽然有很高的病死率,但是,经过积极合理治疗,是能提高脑弥漫性轴索损伤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9.
刘继东  陈杰  肖祥东 《吉林医学》2012,33(16):3377-3378
目的:探讨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救治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4例弥漫轴索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74例患者中,恢复良好22例,重残12例,死亡34例,植物生存状态6例。结论:脑弥漫性轴索损伤的死亡率高,早期诊断治疗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方振扬 《海南医学》2006,17(7):116-117
目的总结6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的临床特点、诊治经验.方法对67例弥漫性轴索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死亡23例,占34.33%;植物生存或重残15例,占22.39%;中残14例,占20.9%;轻残5例,占7.46%;痊愈10例,占14.93%.结论主要以临床表现结合CT、MRI等影像学资料作为诊断依据.冬眠低温治疗,脱水降颅压,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钙离子拮抗剂及脑细胞代谢活化剂,胰岛素控制高血糖,早期行高压氧治疗,有助于降低病残率、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