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有肺部基础疾患者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1年7月~2006年7月我院31例肺部真菌感染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肺部感染病例均使用过抗生素、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药物。其中抗生素主要为三、四代头孢菌素、β-内酰胺类与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制剂及氟喹诺酮类,用药抗菌谱广、剂量大、疗程长,且多联合用药。肺部真菌感染菌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结论长期使用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以及营养不良和低蛋白血症是引起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血液病患者合并真菌感染45例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玉荣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9):1776-1777
[目的]研究分析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提高对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对收治的45例血液病患者化疗后发生真菌感染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调查其临床特征、化疗情况、抗生素、抗真菌药物、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药物的使用等情况,并记录病原菌培养结果、治疗方案、感染部位、真菌学疗效等。[结果]根据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所有病例均确诊为合并真菌感染,确诊后均进行抗真菌治疗。分析发现接受化疗、抗生素治疗、免疫抑制剂治疗均是血液病患者发生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血液病患者面临着真菌感染的多种危险因素,具有病原体复杂和感染部位多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近十二年国内外肺部真菌感染的现状进行系统性荟萃分析,了解肺部真菌感染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为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CNKI、万方、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2007年-2019年9月发表的关于肺部真菌感染的相关文献,由两名评价员根据纳入及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根据数据和质量评价后,对结果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本研究最终纳入41篇文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肺部真菌感染的综合病死率为21%(95%CI:0.17~0.25)。纳入的2983例病例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抗生素的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使用,侵入性操作,患者营养状况差,粒细胞减少以及患有恶性肿瘤。病原学诊断表明,假丝酵母菌属(77.11%)和曲霉菌属(15.60%)是肺部真菌感染最常见病原菌属。假丝酵母菌属中白假丝酵母占55.91%,其次是热带假丝酵母占11.15%。结论肺部真菌感染有着较高的病死率,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其感染风险与患者的自身基础疾病和治疗因素均有关,医生对于疑似病例应给予高度重视和密切监测,尽快确诊,并选择有效的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导致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 对180例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和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筛选MRSA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性别、吸烟、住院天数和早期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等可能是MRSA感染的危险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痰培养阳性前的住院时间和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是MRSA所致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合理使用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严格掌握住院时间,对防止MRSA引起的下呼吸道医院感染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5.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索大肠埃希菌(E.coli)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抑制剂增强双纸片扩散法检测ESBLs,以桂林某医院微生物实验室首次分离产ESBLs E.coli的病例为病例组,非产ESBLs E.coli的病例为对照组,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结果213例病例分离出E.coli ESBLs 111例,ESBLs总体阳性率为52.11%,外科阳性率为61.36%,高于内科45.60%。医院感染、住院时间≥7d、联用抗生素、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使用是E.coli产ESBLs的危险因素,其中住院时间≥7d、三代头孢菌素和联用抗生素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住院病人E.coli的ESBLs阳性率高,产ESBLs危险因素复杂多样,应该采取综合措施来预防和控制产ESBLs菌株的流行。  相似文献   

6.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主要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单酰胺环类以及碳青霉烯类等药物。均为临床使用最广泛的抗生素。据报道,近10年来,在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数量方面,此类药物占各类药物之首。为了减少和避免其ADR的发生.达到合理用药、安全用药,从而提高医疗水平。特此将我院所收集β-内酰胺类引起的ADR26例.浅析于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重型乙型肝炎患者在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后,对继发性肺部真菌感染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22年7月儋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入院24h之内予以广谱抗生素的4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抗生素使用组;另以1∶1比例,遵循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选取同期入院的未使用抗生素的45例重型乙型肝炎患者为对照组。根据痰培养真菌阳性出现时间、药敏实验结果及胸部CT诊断筛选符合肺部真菌感染特征的患者,分析其肺部真菌感染的发生情况及预防性抗生素暴露对真菌感染的影响。结果 抗生素使用组患者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29例(64.44%),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用药1~2周后,中位时间为连续使用抗生素后15d,分离得到病原菌40株,以白色念珠菌为主(47.5%)。对照组患者中,继发肺部真菌感染10例(22.22%),中位时间发生时间为连续使用抗生素后19.5d,明显晚于抗生素使用组患者,其感染菌株分布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外周血(1,3)-β-D葡聚糖、CD3+CD8+水平显著高于入院时的初始水平,CD3+CD4+...  相似文献   

8.
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危险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危险因素。方法 以2005年7月2006年8月某院微生物实验室分离出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11例为病例组,同期分离出非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病例102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危险因素。结果医院感染、住院时间≥7d、联合使用抗菌药物及第三代头孢菌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抗生素的使用是大肠埃希菌产ESBLs的危险因素,其中住院时间≥7d、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和联合使用抗菌药物是独立危险因素。除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头孢西丁外,产ESBLs菌株对其他13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05~0.025)。结论 产ESBLs菌株耐药率高;遏制细菌产ESBLs及其传播,须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尽量缩短住院时间,并采取综合措施监控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矽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易患因素和临床特征,提高对矽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认识.方法 对36例矽肺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36例病例中34例60岁以上患者,长期使用了抗生素和存在不同程度的心肺功能不全,58.3%间歇或长期全身使用糖皮质激素.结论 长期使用抗生素和糖皮质激素及抵抗力下降可能是矽肺患者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清晨痰培养是方便有效的病原菌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刘益超 《现代医院》2006,6(11):45-46
目的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并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28例SLE并发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SLE并发真菌感染主要发生在消化道、皮肤粘膜及呼吸道,患者的免疫功能低下、疾病的活动、激素和免疫抑制剂以及抗生素的不合理应用是其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早期诊断和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和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7月-2010年7月医院住院RA患者81例临床检查及治疗方案资料,其中合并肺部真菌感染者31例,对照组非感染者50例。结果真菌感染组男性占54.8%,平均年龄为(62.0±16.0)岁,对照组男性占32.0%,平均年龄为(51.0±17.0)岁,感染组疾病活动指数为2.9±1.2,小于对照组3.5±2.1,日均糖皮质激素剂量感染组为(22.4±12.5)mg/d,高于对照组(5.8±6.5)mg/d,CRP/白蛋白比值感染组低于对照组,使用免疫抑制剂、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并不增加真菌感染概率,间质性肺炎、长期联合应用抗菌药物是继发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31例合并肺部真菌感染组患者中,死亡14例,死亡率45.2%。结论对男性、高龄、存在间质性肺炎的患者避免长期大量应用糖皮质激素,适时停用抗菌药物,使用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应慎重选择患者,纠正营养不良,有利于患者避免感染及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2.
刘冰 《健康必读》2008,7(7):52-53
目的对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历进行分析,探讨其感染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老年患者(〉60岁)发生院内肺部真菌感染的病因进行查阅、统计。结果发生肺部真菌感染的有28例,病原菌以念珠菌为主,其中白色念珠菌感染占66.6%。老年患者肺部真菌感染可能与患者年龄、住院天数、原发病、侵袭性操作及抗生素、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密切相关。结论早期发现肺部真菌感染,根据菌种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真菌治疗,可望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通过对医院门诊处方中抗生素使用情况的调查分析,了解我院抗生素使用情况,促进抗生素的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医院2008年1月~2008年12月的门诊处方5000张,其中使用了抗生素的处方1650张,从抗生素的种类、金额和联合用药方面等统计分析抗生素的用药情况。结果β-内酰胺类抗生素使用量居首位,其次为林可霉素类和大环内酯类。结论我院抗生素用药情况基本合理,但也存在着一些不合理使用现象,需加强抗生素的管理和规范其使用。  相似文献   

14.
谢常林 《现代医院》2009,9(3):48-49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资料。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误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低蛋白血症及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临床特点及其危险因素,为临床有效防治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2015年7月医院收治的117例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判断患儿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117例患儿共分离出95株真菌,主要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64.21%、10.53%,曲霉菌属15株占15.49%;患儿临床症状与体征不典型,主要包括咳嗽、发热、喘息、呼吸困难症状,分别为109、98、58、46例,各占93.16%、83.76%、49.57%、39.32%,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是患儿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117例患儿中108例抗真菌治疗有效,总有效率为92.31%;9例无效,其中死亡6例。结论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主要病原菌为假丝酵母菌属、曲霉菌属,年龄、广谱抗菌药物使用时间、糖皮质激素使用时间是儿童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早期及时给予抗真菌治疗可显著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高危科室患者真菌感染易感因素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高危科室患者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方法:对我院1999年1月-2000年6月高危科室3323例的住院患者进行前瞻性调查,分析真菌感染的易感因素。结果:3323例住院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215例,真菌感染76例,易感因素对长期应用抗生素、化疗、激素和大剂量免疫抑制剂的反复应用及侵袭性操作,均是引起真菌感染的因素。结论:合理使用抗生素、减少免疫抑制剂和激素的反复应用、保护易感患者、严格消毒隔离制度、及时预防和诊断是控制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继发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COPD继发肺部真菌感染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漏诊,病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广谱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低蛋白血症及高龄是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降低COPD继发真菌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合理使用抗生素、糖皮质激素及呼吸机,预防医源性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  相似文献   

18.
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以β-内酰胺类为主,它包括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不典型β-内酰胺类和β-内酰胺酶抑制剂等。主要不良反应为过敏反应,占各种药物不良反应的首位,尤其以青霉素类过敏性休克反应迅速而致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于1999-06规定今后包括口服青霉素制剂的包装、标签、说明书以及相关宣传资料上不得再出现免作皮试的字样。为了解此类抗生素制剂说明书中与过敏相关项目,对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药房现有抗生素说明书的皮肤敏感试验项作了相关的调查分析。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支气管哮喘患者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分析48例哮喘医院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328例哮喘患者继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48例,感染率占14.6%;临床表现无特异性;病原菌主要以白色念珠菌为主,占67.9%;主要危险因素有患者年龄、病情分度、侵入性操作、不合理使用抗生素以及应用糖皮质激素. 结论避免盲目使用高效广谱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及时诊断和治疗是减少哮喘并发医院肺部真菌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及相应对策,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9年12月—2012年11月收治的462例SLE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并针对感染危险因素提出预防对策.结果 462例SLE患者合并深部真菌感染100例,感染率为21.6%,共分离出真菌126株,排名前5位真菌依次为白色假丝酵母菌、光滑假丝酵母菌、热带假丝酵母菌、新型隐球酵母菌、近平滑假丝酵母菌,分别占39.7%、13.5%、12.7%、9.5%、8.7%;感染发生部位主要为肺部、消化道及泌尿道,分别为38.89%、19.84%、18.25%;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免疫抑制剂、侵入性操作及滥用抗菌药物是SLE患者发生深部真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SLE患者机体免疫机能下降,应避免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及免疫抑制剂,严格无菌操作,避免滥用抗菌药物,以预防深部真菌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