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1 毫秒
1.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药疹的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小儿重症药疹的患者64例进行临床护理并总结分析护理方法。结果:64例重症药疹患儿均住院治疗,采取对应治疗及以上相应措施后均痊愈出院,住院时间为120~28d,平均19.6d。结论:正确的护理对于小儿重症药疹的治疗康复十分重要,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总结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总结重症药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0例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20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症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常见的易致敏药物及药疹类型,了解重症及非重症药疹患者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治疗等方面的差异性。方法:对135例药疹患者进行临床分析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与结论:引起药疹最常见的药物为抗生素类及解热镇痛药,最常见的药疹类型为发疹型药疹及荨麻疹型药疹,重症药疹与非重症药疹患者在年龄、性别及潜伏期上无差异性,在发热、粘膜损害及肝肾损害方面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5.
宋炜  刘静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21):90-91
目的:了解我院住院重症药疹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药疹的情况及其可防范性判定。方法:对近3年58例住院重症药疹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史确定药疹潜伏期,致敏药物,重症药疹类型及其治疗情况,判定其可防范性并估算因不良反应增加的住院费用。结果:患者在住院期间,最常见的引起药疹的药物为抗生素类药物。在研究的58例药疹中,可防范的药疹为16例(27.59%)是可防范的,平均每人增加482元的额外住院费用。结论:抗生素药物已成为重症药疹的主要致敏源,药疹的类型来看,以剥脱皮炎型药疹最为常见,其次为重症多形红斑型。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可防范的药疹。  相似文献   

6.
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型红斑型、大疱性表皮松解型、剥脱性皮炎型药疹,是严重的药物反应。我院自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共收治49例重症药疹病例,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除不给予中药外,其它治疗措施同观察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重症药疹是严重危及生命的药物反应,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和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物经口服或注射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炎性反应.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属于重症药疹中的一型,患者全身情况严重,短期内进入衰竭状态,黏膜损害广泛而严重,广泛累及口腔、鼻、咽、眼、尿道、肛门和呼吸道黏膜,发生大片糜烂和坏死,出现严重毒血症状,若不及时抢救可致死亡.我科2011年5月2012年7月收治23例重症多型红斑型药疹患者,经积极抢救护理,痊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药疹是指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反应,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之一。重症药疹是较为严重的危重病症,临床表现复杂,且常伴有多系统损害,在临床上应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对40例发生药疹的病人进行临床分析,共有近10种类致敏药物,药疹的表现多为轻型麻疹样红斑、猩红热样红斑、荨麻疹型、固定性红斑及多种形态。药疹轻症38例,重症药疹2例。结果表明:中成药药疹的病情一般较西药为轻,一般用中等剂量的糖肾上腺皮质激素就能在短期内治愈。  相似文献   

11.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的炎症反应,严重尚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其中重症药疹包括重症多形红斑型药疹、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剥脱性皮炎型药疹三种.药物进入人体的途径最常见为口服、其次为注射、灌注、外用等.重症药疹病情重,变化多,全身症状及皮疹严重,高热,并常伴有口、眼、外阴粘膜、呼吸道和消化道的损害,甚至累及各系统(心、肝、肾),可因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而死亡.为了避免出现严重并发症,降低病死率,临床护理工作尤为重要,现将护理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中成药所致药疹16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分析中成药所致药疹的特征及发生原因,为药疹的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162例中成药所致药疹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中成药所致药疹主要为轻型药疹[共161例,占99.4%];中药注射剂是诱发药疹的主要剂型[共87例,占53.7%];联合用药者见多[共106例,占65.4%];首次发生药疹确诊者少[共14例,占8,6%]。结论 提高中成药所致药疹的认识,慎用中药注射剂,减少联合用药,详细询问用药史,可以有效的预防药疹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重型药疹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23例重型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结果:23例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重型药疹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临床上药疹以西药的抗生素及解热镇痛药物引起者最为常见,但由中药药物引起的药疹也时有发生。笔者就我院近5年来(2004年2月-2009年3月)由中药引起的药疹作了一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21例病人都是在有某些原发病的前提下单独使用中药治疗,未使用西药。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16~81岁,其中16~45岁3例,46~60岁14例,61岁以上4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中成药导致药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探讨.方法 随机抽取在2010年4月至2012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68例中成药引起的药疹病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展开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次研究中的68例患者的药疹类型以轻型为主;其中注射剂所致药疹的发生率最高;联合用药时较易发生.结论 在应用中成药过程中,应对其药疹的发生予以充分了解,对注射剂的应用应予以合理控制,降低药疹发生率,提高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重症药疹是皮肤科危重症之一,常见的重症药疹包括剥脱性皮炎型、多形红斑型和大疱表皮松解型。该病起病急,复杂多变,如治疗护理不当,会造成严重后果,甚至死亡。本科2006年8月至2008年11月共诊治重症药疹10例,通过正确的治疗与精心的护理均痊愈出院,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疱性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皮肤科的急症之一,发病急,变化快,病情重,表现为皮肤黏膜损伤广泛而严重,甚至累及多个脏器、系统,可因继发感染导致败血症或严重全身损害而死亡。2000年7月至今我院烧伤科先后收治由皮肤科转人的8例重症药疹患者,采用悬浮床加综合治疗及护理措施处理,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8.
320例药物性皮炎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临床药物不断发展及广泛运用,药疹的发生有明显增多的趋势,滥用药物现象较突出,现对我院1995年以来320例住院药疹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的临床效果。方法: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重症药疹24例,同时设立西医对照组24例,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情控制时间、两组激素开始减量时间、激素使用时间、激素用量,治疗组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出现电解质紊乱病例数,治疗组和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药疹,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激素用量和副作用,治疗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20.
杨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3,32(4):120-121
目的:探索复方紫草油在重症药疹皮肤护理中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效果。方法:选择大疱性表皮松解坏死型药疹(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 TEN)为观察对象,使用复方紫草油油纱覆盖创面,观察皮损恢复情况。结果:10例患者皮损全部恢复,平均恢复时间10.5±0.75天,未留瘢痕或出现皮肤感染。结论:复方紫草油有利于TEN皮损回复,在重症药疹皮肤护理中发挥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