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Rho关联卷曲螺旋蛋白激酶-2(Rho associated coiled coil forming protein kinase-2,ROCK-2)、叉头蛋白M1(forkhead box protein M1,Fox M1)在醋酸铅[Pb(Ac)_2]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中的表达和意义。方法将PC12细胞暴露于不同浓度的Pb(Ac)_2(100、200、400μmol·L~(-1))24 h以诱导细胞发生损伤。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检测法测定细胞损伤程度,采用试剂盒检测丙二醛(malondialdehvde,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Hoechst 33342单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HIF-1α、ROCK-2、Fox M1、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ukemia,Bcl-2)和Bcl-2相关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显示Pb(Ac)_2对PC12细胞具有明显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相比,Pb(Ac)_2可增加细胞内LDH漏出率,升高MDA含量,降低SOD含量,诱导细胞发生凋亡。此外,Pb(Ac)_2上调细胞HIF-1α、ROCK-2的表达,下调Fox M1的表达,提高Bax/Bcl-2的表达比例。结论 Pb(Ac)_2诱导PC12细胞发生凋亡可能与HIF-1α、ROCK-2、FoxM 1的表达以及自由基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低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在喹啉酸诱导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损伤中的作用。方法用不同浓度的喹啉酸(2.5,5和10m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诱导细胞损伤,采用噻唑蓝还原法和乳酸脱氢酶漏出率检测法测定细胞损伤程度,采用丙二醛和超氧化物歧化酶试剂盒检测细胞内氧自由基水平,Hoechst 33258单荧光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HIF-1α在细胞内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HIF-1α、蛋白激酶B(Akt)、磷酸化Akt(phosphorylated-Akt,pAkt)、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的表达。结果喹啉酸可剂量依赖性地诱导PC12细胞损伤,导致细胞内氧自由基增多和细胞凋亡。同时,喹啉酸可使PC12细胞HIF-1α表达上调并聚集于核内;p-Akt表达增加,Bax/Bcl-2表达比例增加。结论 HIF-1α和Akt介导了喹啉酸诱导PC12的细胞凋亡;此外,氧化应激过程也可能参与了细胞损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对氨基水杨酸钠(PAS-Na)对铅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 PC12细胞培养至其对数生长期后,正常对照组和正常+PAS-Na 500μmol·L~(-1)组细胞于正常培养液中培养24 h后弃培养液,前者加入正常培养液、后者加入PAS-Na继续培养24 h。醋酸铅模型组及醋酸铅+PAS-Na 20,100和500μmol·L~(-1)组先与醋酸铅(终浓度10μmol·L~(-1))共培养24 h后弃培养液,再加入相应浓度PAS-Na继续培养24 h。用MTT法测定细胞存活率,试剂盒方法测定细胞内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Hoechst33342荧光染色检测凋亡率,AnnexinⅤ/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PC12细胞早期凋亡率,Western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cl-2、Bax和P53蛋白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醋酸铅模型组细胞存活率降低(P<0.05),细胞凋亡形态变化典型,细胞早期凋亡率增高(P<0.05),细胞内GSH含量降低(P<0.01),P53蛋白水平升高(P<0.01),Bax/Bcl-2比值升高(P<0.01);正常+PAS-Na 500μmol·L~(-1)组上述指标未见明显变化。与醋酸铅模型组比较,醋酸铅+PAS-Na组细胞存活率增高(P<0.05),细胞凋亡率和早期凋亡率均降低(P<0.05),细胞内GSH含量增高(P<0.01),P53蛋白水平和Bax/Bcl-2比值降低(P<0.05)。结论 PAS-Na对铅致PC12细胞凋亡有一定的拮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PAS-Na抗脂质过氧化损伤和降低Bax/Bcl-2比值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浓度亚硝酸钠(NaNO2)预处理对高浓度亚硝酸钠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 NaNO20.14 mmol·L-1处理PC12细胞24 h,然后用NaNO245 mmol·L-1再处理2 h制作预处理模型,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比色法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及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和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NaNO245 mmol·L-1处理组相比,NaNO20.14 mmol·L-1预处理+NaNO245 mmol·L-1组的PC12细胞存活率增加、凋亡减少(P<0.05);细胞SOD、CAT活性和GSH-Px含量明显增加,MDA含量明显下降,促凋亡相关蛋白Bax,胱天蛋白酶9,胱天蛋白酶3表达明显下降,凋亡抑制蛋白Bcl-2和HIF-1α表达明显升高(P<0.05);加入一氧化氮特异性清除剂c-PTIO可以逆转这种现象(P<0.05)。结论低浓度NaNO2预处理增加PC12细胞抗氧化能力,拮抗高浓度NaNO2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NaNO2还原为一氧化氮和增加HIF-1α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5.
蒺藜皂苷对PC12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及机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探讨蒺藜皂苷(gross saponin tribulus terrestris,GSTT)对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细胞(pheochromocytoma cells,PC12)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PC12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蒺藜皂苷高(GSTT1)、低(GSTT2)剂量组。用H2O2刺激PC12细胞使其发生凋亡,MTT法检测PC12细胞活性,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Hoechst 33258荧光核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PC12细胞亚二倍体峰比率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与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蒺藜皂苷组随着剂量的增加PC12细胞存活率提高(P<0.01),凋亡细胞减少,凋亡比率下降(P<0.01),Bcl-2表达增加(P<0.05),而Bax的表达降低(P<0.05)。结论蒺藜皂苷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线粒体途径的细胞凋亡及影响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瓜子金皂苷丙对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并且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FCM)检测PC12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检测Bax和Bcl-2蛋白的表达,罗丹明123染色FCM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ΔΨm),荧光酶标仪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0S)的含量。结果不同浓度MPP+作用PC12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显著下降(P<0.01),细胞凋亡明显,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比之下降,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ROS显著增加。与MPP+处理组相比,瓜子金皂苷丙10μmol·L-1组,细胞存活率显著升高(P<0.01);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Bcl-2/Bax比率增加(P<0.01),线粒体膜电位上升(P<0.01),ROS含量减少。结论瓜子金皂苷丙可以抑制MPP+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其作用机理可能与上调Bcl-2和下调Bax蛋白的表达,维持线粒体正常膜电位,稳定线粒体功能,清除R0S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低剂量NaNO2预处理对乙醇损伤PC12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400 mmol.L-1乙醇处理2 h制作PC12细胞乙醇损伤模型。细胞增殖指标采用MTT、活细胞计数法;细胞凋亡检测采用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PI活细胞染色法;比色法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丙二醛(MDA)含量。Western blot检测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用0.14 mmol.L-1 NaNO2预处理细胞24 h,再用400 mmol.L-1乙醇作用2 h,与单纯乙醇处理组相比,细胞凋亡率明显下降;SOD、CAT酶活性和GSH-Px含量升高,MDA含量下降;Bax、Caspase-9、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Bcl-2和HIF-1α蛋白表达量升高;一氧化氮清除剂c-PTIO可以部分逆转NaNO2的这些作用。结论低剂量NaNO2预处理能够提高PC12细胞抗氧化水平,拮抗乙醇诱导的细胞凋亡,机制与亚硝酸盐还原为NO和HIF-1α的表达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积雪草苷对Aβ25~35诱导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Aβ25~35 20μmol.L-1刺激PC12细胞,同时分别给予积雪草苷160,80,40,20μg.mL-1,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Annexin-V/FITC双染后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积雪草苷剂量依赖性地提高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存活率,增加Bcl-2的表达,降低PC12细胞的凋亡率,差异有统计学显著性(P<0.05)。结论:积雪草苷对Aβ25~35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有保护效应,可能与增加Bcl-2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远志皂苷抑制β淀粉样蛋白片段1-40(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聚集状的Aβ1-40 25μmol·L-1诱导PC12细胞凋亡,然后将处理后的PC12细胞分为Aβ1-40模型组和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组,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组。采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存活率;膜联蛋白-Ⅴ和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细胞凋亡基因Bcl-2和Bax及细胞色素c(Cyt c)表达阳性的细胞百分率;Western印迹法检测PC12细胞中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β1-40模型组PC12细胞的存活率明显降低(P<0.01),为(31±7)%;Bcl-2阳性表达细胞率降低(P<0.01),为(23.9±1.9)%;Bax和Cyt c阳性表达细胞率升高(P<0.01),分别为(79.0±3.7)%和(49.2±3.6)%,Bcl-2/Bax阳性表达细胞比值为0.30。与模型对照组比较,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 h后,细胞存活率分别升高至(51±13)%,(64±7)%和(84±10)%(P<0.01);Bcl-2阳性率升高至(38.7±0.9)%,(53.7±1.6)%和(60.3±0.8)%(P<0.01),Bax阳性率分别降低为(60.8±1.9)%,(41.5±2.2)%和(32.7±1.4)%(P<0.01),Bcl-2/Bax比值亦分别上升为0.64,1.29和1.84;Cyt c阳性率分别降低至(45.4±3.4)%,(30.2±2.2)%和(27.5±1.0)%(P<0.05,P<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组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蛋白表达水平亦明显升高(P<0.01);远志皂苷50,100和200μmol·L-1作用24h,PC12细胞凋亡率和Cyt c表达水平较模型组均降低(P<0.01)。结论远志皂苷对Aβ1-40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抑制Bax和Cyt c表达,增加Bcl-2表达和Bcl-2/Bax比值,从而阻断内源性细胞凋亡通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内质网应激和凋亡的作用,阐明其抗肝纤维化作用的机制。方法 将肝星状细胞分为对照组(正常培养)、模型组(1μg·mL-1脂多糖)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使用12.5、25.0和50.0 mg·L-1莪术醇处理)组。用噻唑蓝法检测莪术醇对肝星状细胞活力的影响;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发生情况和各组活性氧(ROS)的表达;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各组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CHOP)、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蛋白激酶RNA样内质网激酶p-PERK)、半胱氨酸蛋白酶12(caspase12)蛋白表达情况;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各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型(collagenⅠ)、胶原蛋白Ⅲ型(collagenⅢ)mRNA表达情况。结果 对照组、模型组、高剂量实验组细胞ROS表达水平分别为(21.09±4.51)%、(32.78±2.90)%和(72.81±6.89)%; GRP78蛋白相对表达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对氯化钴(CoCl2)诱导的肾上腺嗜铬细胞瘤 PC12细胞凋亡的作 用及机制。方法 取对数生长期的 PC12细胞,分别以 10、20、40、80 μmol/L的 CoCl2溶液和 100、200、400 μg/L的 IGF- 1溶液处理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活力,得出 CoCl2和 IGF-1最佳干预浓度。根据选定的实验条件,应用 CoCl2处理 PC12细胞建立 HIE细胞模型,实验分为对照组、CoCl2处理组、IGF-1+CoCl2处理组。分组处理 24 h后采用 CCK-8法 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染色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 Bax、Bcl-2及 Caspase-3的蛋白的表达 水平。最后在上述实验的基础上,设 CoCl2处理组、CoCl2+IGF-1处理组、HIF-1α抑制剂 2-甲氧雌二醇(2-MeOE2)+ CoCl 2组和 CoCl2+2-MeOE2+IGF-1组,Western blot观察 IGF-1、2-MeOE2及两者共用对 PC12细胞 HIF-1α及 Bax的表 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CCK-8检测结果显示,40 μmol/L CoCl2和 200 μg/L IGF-1为最佳干预浓度。利用以上浓度分 组干预细胞 24 h后,与 CoCl2组相比,IGF-1+CoCl2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提升,TUNEL阳性细胞数和细胞比例降低, 同时抗凋亡蛋白 Bcl-2表达上调,促凋亡蛋白 Bax、Caspase-3,HIF-1α表达下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应用 2-MeOE2对细胞进行预处理后,CoCl2+2-MeOE2组与 2-MeOE2+IFG-1组 HIF-1α和 Bax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但均较 CoCl2+IGF-1组明显下调(P<0.01)。结论 IGF-1可抑制 CoCl2诱导的 PC12细胞凋亡,其保护作用 可能与 HIF-1α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2.
李强  陈志刚  王晓雷 《河北医药》2013,35(15):2250-2252
目的检测胃癌组织中缺氧诱导因子-2α(HIF-2α)、肿瘤细胞凋亡率及凋亡基因生存素(Survivin)、Bcl-2、p53的表达,分析HIF-2α与胃癌细胞凋亡的关系,并探讨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染色(SP)法检测38例胃癌组织(其中30例有癌旁组织)标本癌旁组织石蜡标本HIF-2α、Survivin、Bcl-2、p53的表达情况;TUNEL法检测胃癌细胞的凋亡情况并计算凋亡指数(AI)。结果胃癌组织中HIF-2α、Survivin、Bcl-2、p53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4.21%(32/38)、76.32%(29/38)、73.68%(28/38)、52.63%(20/38),癌旁组织中四种蛋白阳性率则分别为30.00%(9/30)、33.33%(10/30)、36.67%(11/30)、40.00%(12/30)。HIF-2α、Survivin、Bcl-2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强度高于癌旁组织(P<0.05),而p53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与癌旁组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UNEL结果显示HIF-2α强表达组的胃癌细胞凋亡指数明显高于HIF-2α弱表达组(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肿瘤组织中HIF-2α与Survivin、Bcl-2表达分别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Survivin与Bcl-2表达有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 HIF-2α在胃癌组织中表达增强,HIF-2α可能通过调节凋亡基因Survivin、Bcl-2表达而促进胃癌细胞的凋亡抵抗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R1对CD34^+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对线粒体相关通路的影响。方法将CD34^+AML细胞Kasu-mi-1分为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低、中、高剂量实验组分别用10,20,40μmol·L^(-1)三七皂苷R1处理,对照组加等量生理盐水处理。分别用溴化四唑蓝(MTT)法、JC-1染色法检测细胞增殖及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细胞中线粒体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培养12,24,36,48 h后,实验组细胞存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三七皂苷R1浓度的升高细胞存活率逐渐降低(P<0.05)。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对照组降低(均P<0.05);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线粒体膜电位较低剂量实验组降低(均P<0.05)。对照组和低、中、高剂量实验组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96±0.15,0.67±0.22,0.41±0.12,0.22±0.09,Bcl-2相关X蛋白(Bax)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72±0.26,1.33±0.35,1.71±0.39,2.09±0.53,低、中、高剂量实验组细胞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低于对照组,Bax蛋白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实验组随三七皂苷R1浓度的升高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降低,Bax蛋白相对表达量逐渐升高(P<0.05)。结论三七皂苷R1可抑制CD34^+人AML细胞增殖,可能是通过激活线粒体通路促进细胞凋亡而发挥作用的。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亚硝酸盐对大鼠嗜铬细胞瘤细胞(PC12细胞)诱导分化能力,将PC12细胞培养在预置人工基质胶的培养板中,加入亚硝酸钠作为诱导模型。设空白对照组为阴性对照组,神经生长因子(NGF)组为阳性对照组。处理48 h后,亚硝酸钠明显增强细胞活力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分泌;如同NGF效应一样,与空白对照组相比,亚硝酸钠(1.4 mmol.L 1)处理组的神经突起的PC12细胞数增多,突起的长度增加(P<0.05);VEGF mRNA表达上调(P<0.05),VEGF和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蛋白表达增加(P<0.05);亚硝酸钠的这些效应可以被HIF-1α特异性抑制剂YC-1阻断。结果表明,低剂量亚硝酸钠可以通过HIF-1α-VEGF途径诱导PC12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5.
符瑾文立  陈丽丽 《中国药师》2021,(11):2012-2017
摘要:目的:研究槐定碱(sophoridine)对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释放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对照组、缺氧复氧(H/R)组、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10,20,40 mg·L-1)、sophoridine(40 mg·L-1)+pcDNA(阴性对照载体组、sophoridine(40 mg·L-1)+pcDNA-Toll样受体4(TLR4)(TLR4过表达载体)组。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TLR4蛋白表达,ELISA法检测细胞分泌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R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TLR4蛋白水平升高(P<0.05)。与H/R组比较,sophoridine低、中、高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增殖活性逐渐升高,细胞凋亡率逐渐降低,细胞中Bax蛋白表达逐渐减少,Bcl-2蛋白表达逐渐增多,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逐渐减少,TLR4蛋白水平逐渐降低(P<0.05),且呈剂量相关性(P<0.05)。与sophoridine+pcDNA组比较,sophoridine+pcDNA-TLR4组星形胶质细胞中TLR4蛋白表达增多,细胞增殖活性降低,细胞凋亡率升高,细胞中Bax蛋白表达增多,Bcl-2蛋白表达减少,细胞分泌TNF-α、IL-1β、IL-6增多(P<0.05)。结论:槐定碱通过下调TLR4从而抑制缺氧复氧星形胶质细胞炎症因子的释放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6.
目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介导心肌和脑低氧/缺血的适应性反应中起重要作用,本文研究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的药理作用机制是否与HIF-1α表达及其相关信号通路有关。方法MTT比色法观察PC12细胞活性,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析PC12细胞HIF-1α及磷酸化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1/2(p-ERK1/2)蛋白表达,RT-PCR观察HIF-1αmRNA表达。结果一定浓度范围的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或人参皂苷均可促进PC12细胞的活性,在浓度分别为37.5,50和60mg·L-1时达最好效果;银杏内酯(37.5mg·L-1)、刺五加皂苷(50mg·L-1)或人参皂苷(60mg·L-1)处理PC12细胞24h均可诱导p-ERK1/2和HIF-1α表达增高,且引起HIF-1αmRNA表达水平的上调,提示HIF-1α蛋白水平的增高与其合成增加有关。结论银杏内酯、刺五加皂苷和人参皂苷均可诱导PC12细胞表达HIF-1α,该作用可能与激活MAPK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芍药苷(paeoniflorin,PF)对醋酸铅诱导海马神经元凋亡及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分离培养胎鼠海马神经元细胞,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纯度。MTT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活力以确定醋酸铅最适造模浓度及时间,同时筛选合适剂量PF干预海马神经元凋亡。依据MTT测定结果,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20,40,80 μmol·L-1 PF组干预海马神经元细胞,作用24 h后,加醋酸铅染毒,检测细胞色素C (cytochrome C,Cyt-C)含量、线粒体膜电位及细胞内Ca2+浓度。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测定海马神经元细胞中caspase-3、cleaved-caspase-3、caspase-8、cleaved-caspase-8、caspase-9、cleaved-caspase-9、Bax、Bcl-2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细胞免疫荧光染色鉴定结果显示分离培养的细胞为海马神经元细胞,且纯度较高。MTT测定结果显示醋酸铅最适造模浓度及时间为25 μmol·L-1染毒24 h;PF剂量为20,40,80 μmol·L-1可显著改善海马神经元细胞活性,呈剂量依赖性。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Cyt-C含量、凋亡率、细胞内Ca2+浓度显著升高(P<0.01),线粒体膜电位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相比,40 μmol·L-1 PF组和80 μmol·L-1 PF组可降低Cyt-C含量、凋亡率、细胞内Ca2+浓度(P<0.05或P<0.01),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1),20 μmol·L-1PF组可显著升高线粒体膜电位(P<0.05)。此外,一定剂量的PF可下调cleaved-caspase-3、cleaved-caspase-8、cleaved-caspase-9、Bax蛋白表达,上调Bcl-2蛋白表达。结论 PF可抑制醋酸铅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可通过调控Bcl-2/Bax蛋白表达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镍染毒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及其对Bcl-2和Bax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硫酸镍诱导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的类型及其对生精细胞Bcl-2、Bax蛋白表达和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健康性成熟Wistar雄性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硫酸镍1.25、2.5、5.0 mg/kg 3个剂量组。腹腔注射染毒,1次/d,连续30 d。采用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生精细胞Bcl-2和Bax蛋白表达;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各剂量组大鼠睾丸生精细胞凋亡增多(P<0.05),且凋亡细胞主要是生精早期和晚期阶段的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各剂量组大鼠生精细胞Bcl-2阳性表达减少而Bax阳性表达增多,且血清E2水平降低(P<0.05)。结论硫酸镍可诱导大鼠睾丸精原细胞和精母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生精细胞内Bcl-2蛋白表达下调,Bax蛋白表达上调以及雌二醇水平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19.
刘廷江  谷守义  王刚 《河北医药》2013,35(4):493-495
目的探讨膀胱癌组织中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存素(Survivin)、Bcl-2的表达关系和临床意义。方法对68例膀胱移行细胞癌组织和20例正常膀胱组织石蜡标本进行免疫组化(SP)染色,检测HIF-1α与Survivin、Bcl-2的表达情况。结果膀胱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Bcl-2与正常膀胱组织相比均明显增强(P<0.05);3种蛋白质表达随病理分级、分期的升高而升高(P<0.05);复发膀胱癌组织中HIF-1α、Survivin表达较初发膀胱癌组织增强(P<0.05);相关分析显示,HIF-1α与Survivin、HIF-1α与Bcl-2表达均存在正相关关系(r=0.4486,0.3428,0.2016,P<0.05)。结论 HIF-1α在膀胱癌组织中表达增强,且随肿瘤进展表达进一步升高;其机制在于HIF-1α可能通过调节Survivin、Bcl-2表达而增强膀胱癌细胞的抗凋亡能力促进膀胱癌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二苯乙烯苷(2,3,5,4'-tetrahydroxystibene-2-O-β-D-glucoside,TSG)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抗凋亡作用。方法:本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H2 O2处理组和H2 O2+TSG(0.1,1,10和50μmol.L-1)预处理组。采用MTT比色法和乳酸脱氢酶(LDH)测定法检测细胞活性,Hoechst染色观察细胞凋亡程度,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细胞经H2O2诱导处理后,细胞存活率降低,LDH释放增加,Hoechst染色显示凋亡细胞增多,细胞核呈固缩突亮或碎块状致密浓染,Western Blotting显示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升高,抑凋亡蛋白Bcl-2表达降低,Bcl-2与Bax的比值降低。不同浓度TSG预处理能改善H2O2所致的细胞存活率降低,减轻细胞凋亡程度,减少促凋亡蛋白Bax的表达以及增加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结论:TSG可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抗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