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自动镇痛泵术后病人镇痛临床效果,观察生命体征的影响和副作用的防治与护理。方法选择216例ASAⅠ-Ⅱ级的病人,术后连续恒量硬膜外注射术(CCEA)或连续恒量静脉注射术(CCIA)。药物:罗哌卡因、芬太尼、吗啡、氟哌啶。结果通过对216例病人术后镇痛的调研,临床镇痛效果确切可靠。对生命体征无明显影响,副作用较低,但是对直接影响病人情绪呼吸、血压,副作用发生率较感高的皮肤瘙痒、恶心、呕吐和尿潴留,应作为防治重点。结论防止副作用,及时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和制定预防措施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术后镇痛广泛应用与临床,越来越被人们重视.术后镇痛可减轻和缓解手术病人的病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减少病人对病痛恐惧,对病人的恢复大有好处.临床观察,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泵(PCEA)和静脉自控泵(PCIA)的镇痛效果、持续时间、副作用等的对比.结果,PCEA镇痛效果好,必须行硬膜外穿刺,使用较局限.PCIA镇痛以经脉为镇痛途径,便于各种术后病人的镇痛.结论 病人自控镇痛泵,有病人根据疼痛需要自己给药,减轻病人的紧张心理和手术切口疼痛,降低病人机体的应激性反应,缩短了疼痛的等候时间,明显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获得了良好的镇痛效果且易为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临床应用中影响一次性恒速球泵镇痛效果的机械故障或其他故障以及患者出现的不良反应.方法 对两院临床持续性术后镇痛3 200例分为CCEA组和CCIA组进行分析.结果 CCEA 组中主要以硬膜外导管因素和镇痛泵流速偏差而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而CCIA组中主要以镇痛泵流速偏差和镇痛药物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和镇痛效果不理想.结论 加强硬膜外导管固定及管理,密切术后随访,适时的心理治疗,是减少术后镇痛中机械故障和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妇科手术后双氯芬酸钠栓镇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陈艳  王普艳  徐志敏 《河北医学》2003,9(9):794-796
目的 :研究双氯芬酸钠栓在妇科手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 10 0例患者术毕回病房后 ,遵医嘱立即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进行镇痛。 92例患者采用传统的镇痛方式 ,即在术后 6h或病人主诉疼痛时遵医嘱给予肌肉注射度冷丁 5 0~ 10 0mg ,比较两组病例的镇痛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 :实验组与对照组使用不同的镇痛方法后 ,实验组患者 4 8h的VAS疼痛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 (p <0 .0 0 5 ) ,副作用及肠蠕动恢复情况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 ,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0 5 )。实验组术后疼痛感觉不明显 ,且术后活动早 ,恢复快。结论 :妇科手术后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直肠给药进行镇痛 ,操作简便 ,疗效可靠 ,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严密的临床观察、正确的疼痛评估及适时镇痛措施的落实是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我们通过150例病人硬膜外注射吗啡对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及并发症的观察。结果表明硬膜外吗啡对术后疼痛有确切的镇痛效果(P<0.05),但同时也有一些并发症。考虑到镇痛效果和并发症与吗啡用量的相关关系,我们认为硬膜外注射吗啡2mg比较合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术前疼痛宣教能否改善妇产科患者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方法:将160例妇产科手术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8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术前疼痛宣教.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72小时内数字疼痛分级(NR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术前疼痛宣教对妇产科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明显,有利于患者术后顺利康复,提高患者镇痛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为观察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 (PCEA)的临床使用效果 ,选择 116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后的病人进行PCEA治疗 ,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下肢活动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 ,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表明 :进行PCEA治疗 ,生命体征保持平稳 ,副作用发生率低 ,镇痛镇静效果较佳 ,下肢活动不受限 ,总体满意度达 94%。认为PCEA对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全麻术后病人自控静脉镇痛泵的效果。方法将100例全麻气管插管患者按手术日单双号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50例。观察组患者手术结束,在手术室完全苏醒,以避免对本组镇痛的影响。连接PCA泵,开始实施镇痛送回病房。对照组于全麻术后完全苏醒送回病房。观察全麻术后4h、8h、12h、24h、48h病人各项生理指标及疼痛评分,观察两组术后切口疼痛的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情况显著轻于对照组。结论全麻术后自控静脉镇痛疗效确切、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自控镇痛技术是应用于临床疼痛治疗的新方法。自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我科对70例下颌骨骨折术后病人进行了静脉给药途径自控镇痛治疗,镇痛效果满意,而且通过对术前术后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病人舒适度明显改善。现将镇痛期间的效果观察及护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为观察术后硬膜外病人自控镇痛(PCEA)的临床使用效果,选择116例行腹部或下肢手术后的病人进行PCEA治疗,观察其镇痛镇静效果,下肢活动情况及药物副作用的发生等,并进行临床评价,结果表明:进行PCEA治疗,生命体征保持平稳,副作用发生率低,镇痛镇静效果较佳,下肢活动不受限,总体满意度达94%,认为PCEA对术后疼痛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术后病人自控镇痛(PCA)因其有效缓解术后疼痛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本研究旨在观察芬太尼术后经静脉自控镇痛(PCIA)和经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安全性和临床效果,为临床手术患者术后镇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张丽  彭昳  张捷 《吉林医学》2007,28(15):1675-1676
目的:探讨长期服用索密痛的病人在术后使用镇痛泵的效果及副作用强度,及时发现病人术后疼痛治疗时出现问题并给予解决,以达到最佳阵痛效果。方法:将长期服用索密痛的病人与普通病人分为两组,分别使用可视模拟标尺发(VAS)对疼痛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评分,并对所发生的副作用进行相应的治疗。结果:两组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用药剂量差异显著(P<0.05),不同副作用差别显著(P<0.05),术后的镇痛效果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长期服用索密痛的病人与普通病人在使用镇痛泵治疗术后疼痛的临床观察与护理,了解病人的个体差异及时掌握疼痛治疗效果及副作用的发生,以便尽快减轻病人的痛苦,解除危险,促进病人康复。  相似文献   

13.
术后疼痛是一种伤害性刺激,影响患儿的恢复,加重护理负担。术后病人自控镇痛已广泛应用与实践,且以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效果更佳。本文将吗啡应用于小儿硬膜外自控镇痛中,观察其镇痛效果、安全性和副作用。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2006年3-10月我院住院患者24例。ASA分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多模式镇痛管理对骨科围手术期病人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将79例骨科围手术期病人随机分为2组.多模式疼痛管理小组成员分别对对照组进行常规处理,观察组进行多模式镇痛管理.比较2组疼痛控制效果、疼痛控制满意度、术后3 d疼痛缓解程度、术后3 d睡眠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疼痛控制效果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术后3 d疼痛缓解程度及睡眠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多模式镇痛管理能有效控制骨科病人围手术期疼痛,提高病人在治疗期间的舒适度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护理人员对手术后疼痛病人使用自控镇痛泵(PCEA)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手术后使用PCEA病人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地将手术后疼痛病人使用自控镇痛泵期间可能存在的并发症分类列出,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对骨科术后使用自控镇痛泵的病人加强观察和护理,可减少并发症,达到满意镇痛效果。结论:加强术后疼痛病人使用PCEA期间的安全管理,可以切实提高术后镇痛效果,提高病人满意率。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手术后病人疼痛的问题,硬膜外镇痛泵法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其使用方法简便,镇痛效果满意.做好术后镇痛泵的护理,对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有明显效果.现将硬膜外镇痛泵使用方法和病人术后护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心理因素对肿瘤病人(包括术后疼痛)的影响以及运用心理疗法辅助术后镇痛的临床意义。方法:对80例手术肿瘤病人运用药物-心理综合镇痛法,加强术后护理。结果:多种心理疗法辅助硬膜外镇痛(PCEA)比单独PCEA镇痛效果更加显著。结论:运用心理疗法辅助术后镇痛是提高肿瘤病人术后镇痛效果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系统化整体护理是以人为中心 ,以满足病人的需要为目的[1] 。术后镇痛旨在满足病人避免疼痛的需要 ,防止疼痛对呼吸、循环、消化等系统产生不良影响 ,利于病人术后恢复。剖宫产术后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应用于临床 ,效果满意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1 1 对象样本为 70例病人 ,分为观察组 (35例 )和对照组 (35例 )。观察组为剖宫产术后采取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者 ,对照组为同期条件相当 ,采取杜冷丁肌注镇痛法者。两组年龄、体重、孕周等相关因素无显著差异 ,具可比性。1 2 方法1 2 1 观察组 :采用病人自控硬膜外镇痛法 (PC…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0.1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病人术后硬膜外镇痛的临床效应。方法:60例择期下肢手术病人随机分为2组,LBUP组和BUP组,每组30例。手术结束采用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LBUP组采用0.15%左旋布比卡因加吗啡0.1mg/m l,BUP组采用0.15%布比卡因加吗啡0.1mg/m l,输注速度均为2m l/h。观察术后48h内的VAS疼痛评分、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印象评分、改良Bromage评分、术后活动能力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在术后5个时段VAS疼痛评分、镇痛结束时对疼痛的总体评估、镇痛后4h改良Bromage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组间比较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镇痛8h后LBUP组及BUP组分别有2例病人Bromage评分=2,至镇痛后16h恢复;术后24h LBUP组及BUP组分别有12例(40%)及11例(36.7%)的病人可以短时间行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15%左旋布比卡因与0.15%布比卡因用于下肢手术后持续硬膜外输注镇痛,均可获得满意的镇痛效果,两种药物的镇痛疗效没有差别。  相似文献   

20.
李红  李艳英 《中外医疗》2011,30(11):160-160
目的笔者对肝胆手术后病人静脉镇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且防止出血。结果采用此方法进行术后静脉镇痛,经观察比较,其效果良好,可有效控制患者术后疼痛,且并发症少,操作简单,经济方便,便于观察及理,而且也可用于晚期癌症患者的顽固性疼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