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患者女,62岁。右侧腰背痛1周,查体皮肤黏膜无黄染,腹平坦,腹壁未见静脉显露;右上腹部触及10cm×8cm质软包块;莫菲氏征(-),移动性浊音(-);既往体质好,无服用避孕药及其它性激素史。B超检查肝右叶下缘见10.8cm×7.8cm的不均质低回声,提示肝实质占位,考虑外生性肝癌。CT扫描肝右叶外段可见10.5cm×8.5cm的卵圆形低密  相似文献   

2.
患儿女,3岁,就诊前食欲减退,恶心伴呕吐,消瘦,精神状态欠佳。父母发现患儿腹部增大20d,伴间断腹泻。查体:消瘦,精神萎靡,轻度贫血外貌,巩膜无黄染,心率95次/min,节律齐;腹部膨隆,肝大,右肋下2cm,剑下3cm;右上腹可触及一10.0cm×10.0cm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肝脏明显肿大,于肝右叶内见一大小约12.4cm×9.8cm×13.0cm巨大实性肿物(图1,2),几乎占据整个肝右叶,且向肝左内侧叶挤压,肝左静脉被肿物向左侧推移,胆囊、右肾受肿物压迫,  相似文献   

3.
右重复肾畸形B超误诊为肝右叶巨大囊肿一例山东省临邑县第二人民医院(251514)付丙元病例:女性,8岁。右侧腹部包块半年。查体;T36.5℃,P76次/分;心肺无异常;右侧腹部膨隆,可触及约10cm×10cm大小的囊性包块,质韧,活动度差,边界清,无...  相似文献   

4.
患者男性,52岁,因发现右足底肿物两年余,进行性黄疸一月余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全身皮肤及巩膜重度黄染。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平软,右上腹压痛,无反跳痛,肝右肋下2.5cm,质软。腹部未触及包块。右足底可见一4cm×4cm黑色肿物,边清,质硬,固定,无溃疡。辅助检查:腹部B超报告:1.胆总管上段、肝总管内实性占位(胆管癌?)。2.慢性胆囊炎。3.肝、胰未见占位。X-ray胸片报告:两肺心隔未见异常。右足底肿物活检报告:右足底结节性恶性黑色素瘤。初步诊断:1.胆管癌。2.右足底恶性黑色素瘤。予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患儿男,1岁,肝大两个月。查体腹部稍隆起,肝大肋下8cm,剑下7cm,边钝,表面光滑,未触及结节,无搏动,肝上界右锁骨中线第六肋间。脾脏肋下可触及约0.5cm。B型超声检查:肝左叶形态尚规则,内部回声尚均匀。肝右叶明呈增厚,内部回声极不均匀,几乎  相似文献   

6.
男,63岁。因反复上腹部饱胀半年就诊。进食后症状明显,无腹痛、返酸、暖气,无呕血、黑便。查体:慢性病容,锁骨上淋巴结未触及;心肺正常;腹部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剑突下压之不适,无压痛及包块。血常规、大便常规及肝功能检验正常,B超示肝、胆、胰、牌无异常。胃镜示胃底血管模糊,粘膜充血,后壁见有直径1.5cm半球形隆起,表面光滑,质软;食道贲门、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及十二指肠球部正常。诊断:胃底息肉。病理报告胃底浅表性胃炎。后又查超声内镜(EUS-30)示:胃底后壁新生物扫描呈无回声区直径1.45mm,位于粘膜下及…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性,59岁,主诉以上腹部胀痛7个月,左上腹肿块4个月住院。患者于入院前7个月,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上腹部胀满,尤以进食后加重,疼痛能忍受,不向他处放射,无发烧及恶心呕吐。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正常。肝脾未触及,左上跑隆起,可触及20cmX15cmX16。m大小的肿物,中等硬度,壁光滑,无压病,有一定活动度,界限清楚。CT所见:左上胶相当干胰腺平面,可见一约13cmX15cmXl入m的巨大囊性肿物.有包膜,并可见点状钙化,内可见分隔,病变密度尚均匀,CT值为20~30HU,占据左腹部,并超过中线达右侧腹部,胃受压向上及右…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41岁。因上腹肿物10余年,右下腹痛3天入院。体检:上腹偏右可触及约23×20cm大小肿物.边界触诊不满意,质中等。右下腹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阴道通畅,宫颈光滑,宫体前位正常大小,无压痛.宫体两侧未触及包块。B超所见:上腹偏右至中腹部可见无回声液性暗区,大小约24×20cm,边界尚清,内有  相似文献   

9.
患者女,43岁,主因“右上腹痛6个月,加重伴腹胀1个月,彩色超声发现肝囊肿10d”南门诊以“肝囊肿”收入院。患者6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间断性右上腹痛,自服止痛药物后好转;1个月前,患者诉右上腹痛较前加重,不伴有寒战、发热、恶心、呕吐、黄疸等其他不适,来北京地坛医院行彩色超声检查,结果提示:左肝囊性占位(9.1cm×8.3cm)。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8岁,因腰痛、双下肢水肿1年,近期加重,超声检查发现肝右叶占位性病变收入院。有“肝炎”病史30年。查体:全身皮肤无黄染及出血点,未见肝掌、蜘蛛痣,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腹部未触及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AFP2.20μg/L,CEA3.89μg/L,CA19-91151U/ml,GPT57.9U/L,GOP700U/L,HbsAg(-),抗HCV(-),抗HIV(-)。  相似文献   

11.
张庆玮  杨秀波  亓琦  李斌 《临床医学》2009,29(3):F0003-F0003
1 病历报告 患者,男,65岁,发现右颈部肿块4年,声音嘶哑3周,于2008年10月7日入院。入院时有吞咽困难、异物感、饮水呛咳,无疼痛不适,无心慌气短、多汗、易怒、消瘦乏力等症状,无泌尿系结石、骨痛等症状。入院查体:右颈前可触及一约6cm×5cm×4cm大小的质韧肿块,光滑,边界清楚,可随吞咽上下活动。查血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甲状腺激素(T4)、促甲状腺激素(TSH)正常,血钙、血磷正常。彩超提示:甲状腺右腺叶下极可见6cm×5cm×4cm大小液性暗区,  相似文献   

12.
对肾上腺巨大囊肿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3岁。2007—04因泌尿系结石复发,于当地县医院行超声检查提示:(1)右肾结石;(2)肝囊肿。近1个月来自觉右腰腹部疼痛不适,无明显发热、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尿频尿急等症状,但疼痛症状逐渐加重,就诊于我院。行超声检查:于肝右后叶可见一无回声区,大小8.9cm×7.4cm。  相似文献   

13.
1病例报告患者,女性,40岁,20年前初潮前发现右腹股沟区肿块,伴周期性月经前期胀痛,哺乳期酸胀痛尤为明显,20年来不定期在我院和外院检查。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较好,双乳大小形态未见异常,未扪及明显包块。右腹股沟区内侧触及一5cm×6cm肿块,质软,边界较清,中心触及一质硬肿物约2cm×1cm,侵犯皮肤呈橘皮样。右腹股沟区淋巴结未触及明显肿大。辅助检查:(1)彩超示:右腹股沟区见一2cm×1cm肿块,  相似文献   

14.
患者女,57岁.无意中发现右腹部肿物5个月,伴腹部胀痛不适,呈持续性,阵发性加重,向腰背部放射;无恶心、呕吐,大小便正常.体检:右腹部触及一肿物,大小约12.0 cm×10.0 cm,质硬,活动度差,轻压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未触及;叩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余无阳性体征.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7岁。无意中发现左中腹部肿物20天入院。查体:左中腹部可触及一的13cm×10cm×12cm肿物,质中、光滑、稍活动、无压痛。B超检查:脾脏下极包膜不完整,并紧相连-11.0cm×10.5cm无回声暗区,边界清楚,似有纤细强回声包膜,内有带状强回声分隔及1.scmX1.7cm团状强回声,并可随体位移动(附图)。B超诊断:脾脏下极囊性占位病变。手术所见:脾脏稍大约10cm×6cm×5cm,下极外侧有一直径约12cm囊性肿物,有完整包膜,表面光滑,与脾下极不能分离,故行脾脏及肿物切除术。术后剖开肿物,见肿物呈囊性,包膜厚约1mm,内充满咖啡…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男 ,5 0岁。因腹痛 10余天 ,发现腹部肿物 3天来诊。腹痛始于脐周 ,后转移至右下腹 ,伴恶心、呕吐。在当地医院行抗感染治疗无好转 ,入我院。查体 :右下腹部可触及 2 5cm× 15cm× 15cm的巨大肿物 ,活动差 ,压痛。血白细胞 11 5× 10 9/L。腹部彩超示 :右侧腹部可见 2 5cm× 18cm× 9cm混合性占位 ,以囊性为主 ,并可见网状分格及不规则形实性团块 ,边界欠清 ;肝、胆、胰、脾及双肾未见明显异常。考虑阑尾脓肿 ,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胰头部明显肿大 ,有多个巨大囊肿 ,胰颈及体尾部正常 ,升结肠及结肠肝曲均呈囊性改变 ,胃窦部、…  相似文献   

17.
肝脏未分化胚胎性肉瘤超声及介入超声表现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男,8岁。因腹部疼痛不适伴发热、咳嗽、气喘5d入院,无咳痰,呕血,腹泻等症状。体检:全身未触及肿大淋巴结,右上腹压痛(+)伴叩击痛,无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脏CT增强扫描:右叶内可见巨大囊实性病变11.7cm×9.7cm×13cm,边缘和其内实性部分轻度强化,液性部分无强化;延时扫描病变呈不均匀高低密度混合影。CT提示:肝右叶巨大囊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母细胞瘤合并出血坏死。  相似文献   

18.
患者,女,60岁。因上腹胀痛1周于2003年7月16日入院。20多年来,多次在我院不同科室住院,经GT、B超等检查后,结合病史确诊:多发性肝囊肿并多发性肾囊肿。本次住院体检发现:肝上界在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心界向左偏移至左锁骨中线第5肋间;腹部膨隆,肝在右肋下18cm,剑突下7cm,质地中等,表面布满大小不等的结节;脾在左肋下3cm,质地软;右侧肾脏被推移至盆腔,表面布满结节;双下肢踝部轻度凹陷性浮肿。B超和CT检查均报告:肝和双肾发现最小为0.5cm,最大为15cm的含液性多发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性,21岁。产后3天,腹部疼痛不适入院。检查:腹部仍较大,它底位于脐下二指,在下腹可触及一约15cm×13cm×13cm包块,稍硬,活动尚可。B超提示腹腔、盆腔巨大活动性包块。平素月经规律,于妊娠7月后间断下腹疼痛,曾发烧一次,经抗炎治疗后好转。顺产,婴儿健康。初步诊断卵巢肿瘤。手术中见整个腹腔、盆腔被淡黄色巨大肿物占据,血性腹水。疑恶性肿瘤,切除肿物及子宫和右附件。病理检查大体所见:肿物呈淡黄色给节状,位于子宫左侧,大小为20cm×17cm×8cm,表面光滑。切面呈暗红、淡黄色,囊实性,质软。其中见多个血性囊腔,…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64岁,发现上腹部包块5年,并逐渐长大。查体:肺肝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4肋间,肝肋下10cm,剑突下与脐平,上腹部肝表面可触及直径15cm球形肿物,质地较软,活动度差,无压痛,肿物左侧还可触及5×5cm及1×1cm小结节样肿物,质地较硬。临床诊断多发性肝囊肿。B超检查:肝上界位于右锁骨中线第3肋间,肝肋下至腹股沟,左叶剑突下平脐,正常肝右叶组织未显示,可见巨大囊性肿物占据肝右叶,肿物22×15cm,内为无回声暗区,其内可见均匀分布的小点状回声,壁光滑,肝左叶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液性暗区,最大5×5cm,最小1×1cm,胆囊大小正常,胆总管无扩张(图)。B超诊断为多发性肝囊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