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合欢,又名夜合花,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古代多以树皮及叶药用,至宋代始有以花作药用者,如《圣惠方》之夜合花丸,《本草衍义》之合欢花药酒等。历代本草以寇氏描述较为详细,寇宗奭云:“合欢花,其色如今之醮晕线,上半白,下半肉红,  相似文献   

2.
广东合欢花的本草考证与紫外光谱法鉴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洁媚  罗集鹏 《中药材》2005,28(3):186-188
本草考证结果认为,古代本草记载之合欢为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librissin Durazz.,多用其树皮、叶及枝.合欢花的药用记载可能始于<证类本草>,此种应视为合欢花之正品.同属植物山合欢A. kalkora(Roxb.)Prain可能就是<名医别录>记载"生益州"的合欢,故亦可能是古代本草记载之"合欢"的品种之一.木兰科植物夜合Magnolia coco (Lour.) DC.的花的药用未见本草记载,是广东、广西和福建的民间药物;其植物来源与正品相距甚远,所含化学成分及功效也极不相同,故不宜作合欢花入药,应恢复其本来名称"夜合花",区别应用.本文应用紫外光谱法对合欢花与夜合花进行了比较鉴别,两者的零阶、一阶和二阶紫外光谱差异显著,容易区别.  相似文献   

3.
合欢花及其混淆品山合欢花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中药合欢花及其混淆品山合欢花进行了性状、显微及导数光谱的鉴别,结果二者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
合欢花:别名,夜合树花。原植物为合欢花为豆科合欢属植物,合欢Albizzia jubibrissia Duraz.或者山合欢Albizzia kalkora(Rob.)Pain的花。性味归经:性平,味苦,无毒;入心、脾二经。功能主治:能合心志,开胃理气,消风明目,解郁;治心虚失眠。配伍:配官桂、黄连、夜交藤治心肾不交型失眠。草药医也采集本花入药,其识别方法与"合欢皮"同。  相似文献   

5.
正夜合花,亦称"合欢花"。花色鲜艳,如丝似绒,白天开放,夜晚或天阴雨时闭合,与其他花种相比,自是一番景象。明代诗人李东阳,抓住它的这一特征,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它写成了一位美貌纯真、洁净无瑕的少女:"夜合枝头别有春,坐含风露入清晨。任它明月能相照,敛尽芳心不向人。"赞扬了它一心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守身如玉,不为邪动的精神,读来耐人寻味。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临床医方书《千金要方》、《寿世保元》、《侣山堂类辩》、《妇人大全良方》、《幼幼新书》中有关本草内容的描写与总结,揭示其特点,主要包括三方面:①医书本草内容多与临床应用关系密切,药物的选择常为临床各科病证的常用有效之药。⑧这部分本草内容多重视药材、饮片、产地、炮制各方面的鉴别,重视药物配伍,突出对药效的研究。⑧重视药物的炮制及煎服法。医方书中所记载的本草内容也是本草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草专著所记内容的补充和完善。  相似文献   

7.
王介 《中国药学杂志》1995,30(9):564-565
 前文[中药材,1989,12(3):41.]曾报道了《本草原始》在药材鉴别上的成就,本文再将对其作者与成书、部类与体例及对后世本草的影响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8.
目次期数页码目次期数寅码·专论·也谈中药走向国际市场2要重视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药材的计划调控4·本草研究·李当之本草著作考略二评《吴普本草》快文“仅存药名者21种”之说1滁菊考3《证类本草》引“雷公日”药物出处分析3艾叶考证拾零4《吴普本草》王叔民辑本问题的考察4·药材栽培·山东黄苹丰产栽培技术3·中药鉴定·中国紫金牛属药物的薄层层析鉴别1辛夷新伪品景宁木兰的鉴别1桔梗及伪品长柱沙参根、石头花根的生药鉴别1白花蒿的生药学研究1中药材与其混淆品的荧光鉴别1半夏混伪品犁头尖的鉴别.工大泡通树皮伪充厚朴的鉴别1天仙子与…  相似文献   

9.
鉴别药物的真伪,历来是中药材采购中的重要课题。古代本草对药物真伪多语焉不详,因而成了一个中药学中的薄弱环节。明代医家陈嘉漠撰写的《本草蒙签》一书,虽然是一本学习中药学的入门著作,但书中极其重视药物的真伪鉴别,论述既详细又精辟,其经验十分值得后人借鉴和进一步研究。纵览《本草蒙签》全书,鉴别药物大致可归纳为4个方面,现介绍于下。1以次充好即以质劣的药物充当质优的药物,如"钟乳令白,醋煮;细辛使直,水渍;当归洒洒,取润;构把蜜伴,为甜;螺峭胶于桑枝,蜈蚣朱其足赤:此将歹作好"(《总论·贸易辨假真》)。药物…  相似文献   

10.
高剑峰  孙守景  索贞 《中成药》2005,27(6):740-741
安神合剂是由合欢花,甘草,小麦等中药材组成的治疗精神抑郁,睡眠障碍等症的中药制剂.为了控制质量,我们对其主药甘草及合欢花进行了TLC定性鉴别,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合欢虽然并不名贵,但古人对它却充满了感情,诗人们常将它作为男女合好、欢乐无忧的象征加以咏唱。如“春色不知人独自,庭前开遍合欢花”、“合欢尚知时,鸳鸯不独宿”等。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合欢是一种落叶乔木,羽状复叶,小叶对生,其叶晨舒而暮合,因此在它的不同名称中始终脱不了一个“合”字,如“夜合”、“合昏”等。合欢作为一味中药,有安神解郁之效。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合欢能“安五脏,和心志,令人欢乐无忧”。因此古人以“欢”字来为它命名。古人把它种在庭院里,认为这样就可以使人消忿去忧,因此常可见“夜合花…  相似文献   

12.
刀豆及其伪品的鉴别江苏省宝应县医药公司(225800)张树人【关键词】刀豆,伪品,鉴别刀豆为豆科植物刀豆CanavaliagladiataDC的种子。目前市场上有2种伪品刀豆在销售,其外形与正品较相似。但颜色相差甚大,应注意鉴别。1来源刀豆载于《本草...  相似文献   

13.
<正> 合欢花为常用中药,来源于豆科植物合欢Albizia jubirissin Durazz的干燥花序。最近在我市辖区多次发现有混伪品充合欢花使用,经鉴定是卫矛科植物南蛇藤Ceiasturs orbioulatus Thunb的干燥成熟果实。东北习称“藤合欢”。现鉴别如下:  相似文献   

14.
苏木与其易混品的鉴别北安市中医院赵桂华,周淑云苏木为豆科灌木或小乔木苏木CaesalpiniasappanL.的心材,《新修本草》曰共“主破血、产后血胀问欲死者。”《日华子本草》云其“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  相似文献   

15.
《本草衍义》为宋代寇宗奭所著,成书于公元1116年(宋政和6年).全书二十卷,目录一卷;首列序例三卷;次载药品,计玉石部上、中、下三品三卷;草部上、中、下三品六卷;木部上、中、下三品三卷;禽兽虫鱼、果菜、米谷共五卷.总计药品约470种.据史书记载,寇氏曾在收买药材所担任专门辨认药材之职,由此可知作者对于鉴别药材有丰富的经验.他在《本草衍义》这本书中,介绍了许多鉴别中药真伪优劣的知识,在今天中药鉴别中仍有宝贵的价值.本文将《本草衍义》中鉴别中药的经验,总结归类,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6.
5种川产合欢花抗抑郁作用比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比较川产五种合欢花抗抑郁作用差异。方法采用小鼠强迫游泳实验和小鼠尾悬挂实验,观察其抗抑郁作用。结果《中国药典》收载品种合欢花(6 g/kg)能明显缩短两种行为绝望小鼠的不动时间,而其他品种的合欢花均未显著缩短两种行为绝望小鼠的不动时间。结论根据初步研究,合欢花具有抗抑郁活性,其他混淆品种合欢花没有显著的抗抑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旴江医家黄宫绣的著作《本草求真》是一本实用价值很高的本草专著,现代学者对其做了诸多研究.对近年来研究《本草求真》的文献进行分类梳理,并对其在编写体例、药材鉴别、炮制方法、食疗思想及学术特点等方面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以期为深入研究黄宫绣的医学思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药的水试鉴别法是我国传统经验鉴别内容之一。早在 1千多年以前《名医别录》就有秦皮水试、《图经本草》有秦皮沉香水试的记载〔 1〕, 我国最早的药典《新修本草》把水试作为鉴定中药的一种方法予以收载,此后历代本草著作将水试这种方法沿用至今。《中国药典》 2000年版(一部)仍将这种方法作为鉴别真伪和优劣的重要内容。中药水试又称入水,即利用某些中药材遇水后或在水中产生的各种比较明显或特殊的变化(理化反应现象),以鉴别品种的真伪,质量的优劣。实践证明,一些药材在水中的特殊变化与其所含某种化学成分有关。根据水试的情…  相似文献   

19.
近十年来我国矿物药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家铎  谢洪 《中药材》1990,13(4):44-46
矿物药是我国中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品种不多,应用却相当普遍.1979年以来,国内对矿物药的研究又有一些进展. 一、品种考证与鉴别本草著作反映了我国古代的传统用药理论及经验,与之对照可发现现代用药的变异情况.根据《雷公炮炙论》、《开宝本草》、《图经本草》、《本经集注》、《本草纲目》等著作中有关矿物药性状、产地、  相似文献   

20.
海桐皮与木匆心木皮的鉴别石世贵龚山美湖北神农架林区药品检验所442400海桐皮为常用中药,始载于《开宝本草》,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散瘀止痛之功效。《中国药典》1997年版1部规定本品来源为豆科植物刺桐ErythrinavariegataL.var.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