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晓娴  高杰  缪丽燕 《中国药房》2010,(46):4372-4374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25℃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木糖醇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配伍,在24 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不溶性微粒变化,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配伍在24 h内含量>97%,溶液外观、pH值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符合《中国药典》(2005年版)规定。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6种输液在25℃、24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在30℃下,将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分别与5%葡萄糖注射液、果糖注射液、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转化糖注射液和木糖醇注射液配伍,在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6h内含量、pH值及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5种输液在30℃,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3.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考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姬怀雪  王艳  邵珠民  张磊 《中国药房》2009,(35):2761-2762
目的: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25℃、37℃下6h内,考察配伍液的外观、pH值和硫酸头孢噻利的紫外光谱的变化;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结果:6h内,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的配伍液外观、pH值、紫外光谱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木糖醇注射液在6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硫酸头孢噻利在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转化糖电解质注射液、果糖注射液和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和稳定性.方法 采用不溶性微粒分析仪测定各输液配伍前后的不溶性微粒数,运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配伍液在不同时间的头孢噻利含量,并观测pH值、外观的变化.结果 在lh内6种配伍液含量稳定,8h内含量呈下降趋势,pH值和外观无显著性变化,但配伍后的25μm、10μm不溶性微粒均有明显增加.结论 在临床使用中,应注意硫酸头孢噻利配伍后稳定性及不溶性微粒增加可能导致的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用RP-HPLC法考察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第4代头抱类抗生素)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配伍后两者的含量变化,观察和检测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的变化.结果 室温下配伍液8h内,外观、pH值及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维生素C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后于室温下8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在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考察配伍液分别在4,25,37 ℃下,6 h内外观、pH值的变化,同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的含量变化。结果 在4,25,37 ℃下配伍液6 h内外观、pH值、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 硫酸头孢噻利与右旋糖酐40葡萄糖注射液在6 h内配伍稳定。  相似文献   

7.
硫酸头孢噻利与4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考察硫酸头孢噻利与4种常用输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的质量浓度,并观察配伍液外观颜色、pH值变化。结果:室温下放置6 h,配伍液的质量浓度、pH值、外观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4种输液配伍后在6h内使用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8.
伦新强 《中国药业》2009,18(23):11-11
目的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5℃)条件下,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按临床用药浓度与5%葡萄糖、10%葡萄糖、葡萄糖氯化钠、0.9%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于不同时间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含量,观察配伍液外观变化并测定其pH。结果在0~8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常用输液配伍后8h内稳定。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0.9%氯化钠注射液、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替安与4种大输液在25 ℃条件下放置8 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测定pH值和微粒粒径.结果 6 h内配伍液澄明,色泽无变化,pH值和头孢替安的含量均无明显变化,微粒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典>规定.结论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与4种大输液配伍6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考察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0.9%氯化钠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方法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在25℃条件下放置8h内不同时间点的含量变化,并观察其外观及pH值变化情况.结果 8h内配伍溶液澄清,色泽基本无变化,pH值和头孢拉宗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注射用头孢拉宗钠与两种输液配伍8h内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1.
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硝唑注射液的配伍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考察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采用系数倍率紫外分光光度法,在261nm和319nm处不经分离直接测定配伍液中硫酸头孢噻利和奥硝唑的含量,并观察不同时间的pH值、外观。结果在室温条件下8小时内配伍液澄明,溶液颜色有较大的变化,但其pH值和含量均未发生明显的变化。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不能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硫酸头孢噻利(第4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与奥美拉唑钠(抗溃疡药)的配伍稳定性。方法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美拉唑钠配伍后在不同温度下8 h内的相对百分含量,并考察其外观与pH值。结果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美拉唑钠配伍后,在4℃放置8 h、25℃放置3 h、37℃放置1 h,配伍溶液的外观、pH值及两者相对百分含量基本无变化。37℃放置2 h后,奥美拉唑钠相对百分含量变化约5%,配伍液不能使用。结论硫酸头孢噻利与奥美拉唑钠的配伍液在高温环境中1 h内稳定,2 h后稳定性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注射用硫酸头孢噻利与盐酸氨溴索氯化钠注射液配伍一定时间后的含量;同时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其配伍后8 h内的pH 值.结果 药物配伍后,8h内其外观、pH值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两药配伍后,在8h内稳定,可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考察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5%葡萄糖注射液中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在室温(20 ℃)下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盐酸左氧氟沙星与西咪替丁的含量,并考察配伍液的含量、外观性状、紫外光谱、pH值变化。结果配伍液外观、pH、紫外光谱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结论盐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与西咪替丁注射液在室温下8 h内可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15.
谢本树  陈征 《海峡药学》2009,21(6):67-69
目的考察注射用曲克芦丁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氯化钠注射液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方法分别观察及测定配伍液在常温条件下、6h内的外观、pH值及不溶性微粒的变化,并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其含量的变化。结果注射用曲克芦丁与3种注射液配伍后6h内其外观、pH值、含量均无明显变化,不溶性微粒的增加数也符合规定。结论注射用曲克芦丁与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复方氧化钠注射浪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注射液在常温下、6h内可以配伍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