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3年以来我们采用痛泻要方治疗肠易激综合征15例。其中胃癌并发肠易激综合征,消化不良1例。笔者认为肠易激综合征为结肠的功能性运动障碍,予痛泻要方:白术、白芍、防风、陈皮、僵蚕、蝉衣、姜黄、大黄合用可改善肠道微循环,促使胃肠功能的恢复。腹痛加延胡索,腹胀甚加枳实、厚朴,大便干结加瓜萎、郁金,大便水泻加茯苓,大便粘液加萎瓜皮、冬瓜子。  相似文献   

2.
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观察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 [方法 ]90例患者常规西药治疗及中药汤剂内服 ,其中治疗组 4 5例加用中药熏洗方外洗治疗 2周 ,对照组加用维生素B1、B12 肌注 2周。 [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中药熏洗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3.
胆道术后综合征是胆道术后常见的并发症。1 986年以来 ,我们采用大柴胡汤为主方治疗胆道术后综合征 2 38例 ,取得一定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2 38例中男 78例 ,女 1 60例 ,男女比例 1∶ 2 .0 5。发病年龄 35~ 70岁 ,平均 5 2岁。病程 1周~ 2个月。手术并发症出现时间 :术后 1 0年以内 31例 ,术后 1 1~ 2 0年 1 44例 ,术后 2 1~ 30年 63例。均经B超诊断。其中总胆管扩张 1 44例 ,肝内胆管结石1 9例 ,胆总管结石 2 5例 ,总胆管炎 5 0例。2 治疗方法本组病例均以大柴胡汤为基本方 :柴胡、黄芩、芍药、半夏、大黄、枳实、生姜各 1 …  相似文献   

4.
大承气汤是峻下热结的方剂 ,取自《伤寒论》。由大黄、厚朴、枳实、芒硝等 4味药组成。我院于 1993年 9月~ 1999年 9月用大承气汤加减治疗急性肠梗阻 30例 ,取得良好效果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 30例 ,男 2 1例 ,女 9例。年龄 2 0~ 5 5岁。 30例均有恶心呕吐、腹痛、腹胀 ,无排气、排便。经用药 2 4例痊愈 ,4例好转 ,2例手术。2 用药方法  煎药 :以水 5 0 0 ml,先煮枳实、厚朴 ,取 2 5 0 ml,去渣 ,下大黄更煮 2 0 0 ml,去渣。下芒硝微火一二沸 ,2 / d分服。配伍服用 :患者高热 ,重用大黄 ;腹胀者 ,在原方中增加厚朴、枳实的剂…  相似文献   

5.
结肠黑变病及其临床转归的探讨-附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肠黑变病 (melanosis coli,MC)是指大肠粘膜色素沉着[1 ] ,引起非炎症性良性的病变 ,临床少见 ,国内报道较少。但近年来发病率有所增高 ,应引起重视。1 临床资料我院自 1 997年 6月~ 2 0 0 1年 8月在 5 3 1 5例肠镜检查中 ,结合病理切片共查出 MC5 1例 ,检出率为 0 .95 %。5 1例中男 2 1例 ,女 3 0例 ,男女之比为0 .7∶ 1 ,年龄 2 1~ 93岁 ,平均 5 6岁 ,3 0岁以下 4例。 45例有 6个月~ 2 0年的便秘史 ,经常服用牛黄解毒片、蕃泻叶、大黄苏打片、麻仁丸、排毒养颜胶丸等导泻保健剂。有慢性腹泻史 4例 ,均有下腹胀痛粘液血便等症状。…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 80例 ,其中 10个月~ 2岁 32例 ,2岁~ 8岁 4 8例 ,病程 0 .5a以内为 35例 ,1a以内为2 8例 ,2a以上为 17例。1.1 治疗方法 自拟厌食方组成 :人参 10 g、麦冬15 g、龙骨 10 g、五味子 10 g、内金 5 g、白术 10g、扁豆10 g、三仙各 15g、白芍 10 g。每天 1剂分 2~ 3次服。加减 :胃阴不足的患儿 ,表现为口干多饮 ,皮肤干燥 ,大便干结 ,小便短少 ,舌红少津 ,苔多光剥 ,脉细数。原方加石斛、花粉、沙参、乌梅以养胃阴生津液 ;热象明显、手足心热、夜寐不安加胡黄连、莲子心、丹皮 ;大便秘结者加大黄、枳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合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12.5-25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按常规西医疗法,口服螺内酯20mg,每日3次,逐渐加量到60mg,每日3次,同时联合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24,P〈O.01)。[结论]大黄[庶虫]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笔者对本院 1 995~ 2 0 0 0年间收治早期慢性肾功能衰竭 3 6例 ,运用中药养血活血化浊法 ,配合其它对症治疗 ,取得一定效果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病例中男 2 5例 ,女 1 1例 ,年龄 2 0~ 67岁 ,平均 3 8岁。病程 3~ 1 6个月 ,平均 6.5月。原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 3 0例 ,慢性肾盂肾炎 4例 ,多囊肾 2例。2 治疗方法口服中药 :基本方 :大黄 9g,茯苓 1 5g,生地3 0 g。准山药 1 5g,山萸肉 6g,枸杞子 2 0 g,当归1 0 g,鸡上藤 3 0 g。伴有恶心呕吐加用制半度 ,肝阳上亢加用桑寄生 ,川断。中药渭肠方 :生大黄 3 g,淡附子 1 .5g,六月雪 ,…  相似文献   

9.
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6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2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口服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治疗;对照组56例,口服马来酸曲美布汀胶囊。两组均以4周为1疗程,连用2个疗程。[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89.3%,对照组为76.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痛泻要方加减对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0.
大黄穴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我院 1 998年 7月~ 2 0 0 1年 7月采用大黄穴贴治疗老年人功能性便秘 80例 ,取得满意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80例中男 48例 ,女 32例 ,年龄 60~ 80岁 ,平均 65岁 ,病程 1个月~ 1 0年。符合功能性便秘诊断标准 [1 ] ,随机分为治疗组 45例 ,对照组 35例。两组性别、年龄、病情有可比性。2 治疗方法对照组给摄入足量的纤维、食物和水 ,增加运动 ,养成定时排便习惯 ,同时配合通便灵、开塞露等药物治疗。治疗组用大黄贴穴。方法 :取大黄 5~1 0 g,研为粉末 ,醋调为糊状 ,置伤湿止痛膏中心 ,贴双足涌泉穴或肚脐处 ,1 0~ 1 5小时取…  相似文献   

11.
生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上消化道出血是内科常见急症 ,文献中有关中药大黄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报道较多[1 ,2 ] ,为进一步探讨中西药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1 997年3月~ 2 0 0 0年 1 2月用生大黄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30例 ,并与凝血酶治疗组 30例对照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60例以呕血、黑便为主诉住院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治疗组 30例 ,男 2 3例 ,女 7例 ,年龄 47~ 83岁 ,平均 71岁。出血量 >1 0 0 0ml2 2例 ,占 73% ,血压 ( 1 2± 4) /( 9± 3)kPa。对照组30例 ,男 2 0例 ,女 1 0例 ,年龄 2 0~ 80岁 ,平均 64岁 ,出血量 >1 0 …  相似文献   

12.
三冬二母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应用“三冬二母汤”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5 2 7例 ,收到良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慢性支气管炎 5 2 7例 ,男 331例 ,女 1 96例 ,年龄 3~ 86岁 ,病程 1 0个月~ 2 9年 ,均为门诊患者。多系西药治疗无效改用“三冬二母汤”治疗。2 治疗方法三冬二母汤基本方 :麦冬、天冬、冬花、知母各1 0 g,川贝母 6g ,莱菔子、百部各 1 0 g,甘草 6g,罂粟壳 1 0 g。痰粘不易咯出加前胡 ,远志 ;发热 ,痰黄、稠粘加黄芩、鱼腥草、桑白皮 ;胸闷气喘加地龙、僵蚕 ;咳吐清稀痰加陈皮、半夏 ;纳食无味、口臭加麦芽、枳实、鸡内金 ;胸痛、心悸、…  相似文献   

13.
大黄虫丸是传统的攻邪逐瘀、软坚散结配方。慢性胰腺炎是一种较顽固的慢性疾病 ,以上腹痛、腹泻或厌食 ,血、尿淀粉酶升高为主要表现。 1 993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 ,我们使用大黄虫丸治疗慢性胰腺炎 2 0例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1 993年 3月~ 2 0 0 1年 1 2月来我院就诊 ,被确诊为慢性胰腺炎病人 2 0例 ,男 1 1例 ,女 9例 ;年龄 2 7~ 45岁 ,平均 37.6岁。慢性胰腺炎诊断均符合文献 [1 ]的标准。1 .2 治疗方法给予大黄虫丸 (湖南回堂春生产 )口服 ,每次 1丸 (3g) ,每日 2次 ,连续服用 6周。观…  相似文献   

14.
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57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肠易激惹综合征(IBS)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57例IBS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组28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治疗;联用组29例采用加味痛泻要方加氯丙米嗪治疗,共治疗4周。[结果]2组胃肠症状均有明显改善,治疗14天,28天后2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减分率无统计学差异,第28天2组患者腹痛腹泻症状改善无明显差异。[结论]痛泻要方能有效治疗IBS。抑郁症状的改善可能与氯丙米嗪无关。  相似文献   

15.
临床上在抢救食物中毒或药物中毒病人时 ,常用传统的硫酸镁作为导泻药物 ,而在实践工作中 ,我们发现硫酸镁导泻效果欠佳。为此 ,我们从中医方面探索一种使用方便、效果可靠、无毒副作用的中药方剂作为导泻药物。本文经过 5 0例病人的临床观察证明 :此中药汤剂能达到破坏、阻滞或延缓毒物进一步吸收 ,彻底清除毒物的作用 ,优于传统的导泻法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观察对象70例均为门诊药物中毒病人 ,年龄 2 3~ 48岁。将 70例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 5 0例 ,对照组 2 0例。1 2 药物配制及方法牵牛子、大黄、厚朴、芒硝、党参、枳实等 ,…  相似文献   

16.
笔者近年来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胆囊炎、胆石症 6 2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男 2 9例 ,女 33例。年龄 2 1~ 81岁。其中胆囊炎 36例 ,胆石症 18例 ,胆囊炎并发胆石症 8例。中医辨证属气滞型 36例 ,湿热型 2 0例 ,血瘀型 6例。1.2 治疗方法 大柴胡汤加减 ,柴胡 10g、黄芩 10 g、芍药12 g、半夏 6 g、大黄 10g ,枳实 10 g、金钱草 30 g。气滞明显者加金铃子、元胡索、郁金 ;血瘀明显者加桃仁、红花 ,湿热明显者加茵陈、山栀、虎杖。有胆结石者加海金砂、鸡内金。上方2周为 1个疗程 ,日服 1剂 ,分 2…  相似文献   

17.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 SBP)常见于肝病晚期患者 ,我们用大承气汤加味合头孢塞肟针治疗 SBP 2 2例 ,并与单纯头孢塞肟治疗作对照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按 1 988年 4月福州会议诊断参考标准 [1]明确诊断 42例中男 37例 ,女 5例 ;年龄 1 9~6 3岁 ,平均 48岁 ;病程 3~ 1 6年 ,平均 6 .3年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2例 ,对照组 2 0例。2 治疗方法治疗组以大承气汤为基础方治疗 :大黄、芒硝各 1 0 g,枳壳 2 0 g,川朴 1 0 g。随证加减 ,1日 1剂 ,头孢塞肟针 5 g,加入液体中静滴 ,1日 1次。对照组单用头孢塞肟治疗。两组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HPLC测定清泻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建立清泻丸中大黄素、大黄酚的含量测定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黄素、大黄酚含量,采用Lichmspher 5-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0.2%磷酸(85:15)为流动相,流速为1.0ml/min,检测波长为254nm,柱温为35℃。[结果]大黄素在20.14~100.7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8%,RSD=1.0496(n=6);大黄酚在22.00--110.00μg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8.5%,RSD=1.26%(n=6)。[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可用于该制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黄虫丸加减合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予大黄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12.5~25mg口服,每日3次。对照组按常规西医疗法,口服螺内酯20mg,每日3次,逐渐加量到60mg,每日3次,同时联合双氢克尿噻25~50mg,每日3次。30天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64.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治疗组腹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t=10.24,P<0.01)。[结论]大黄虫丸加减加卡托普利治疗肝炎后肝硬化腹水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补阳还五汤由黄芪、当归尾、桃仁、红花、地龙、赤芍、川芎组成,具有益气活血、祛瘀通络之功,为治中风之气虚血瘀后遗症的常用方剂。但近年来广泛运用于临床各科,现概述如下。1 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1.1 低血压症 曾氏[1]用补阳还五汤为基础方加减,重用黄芪和川芎,加丹参、桂枝等,治疗30例,结果显效25例,好转4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1.2 无症状心肌缺血 章氏等[2]以黄芪30g,当归20g,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地龙各10g为主方,痰湿重者,加瓜蒌30g,薤白、枳实、半夏各10g;瘀血偏重者,加丹参30g,失笑散10g;心阴不足者,加太子参30g,麦冬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