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冯朔 《家庭用药》2013,(2):75-75
伴随着深冬的到来,气温骤变,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适应力下降,患感冒的人数也逐渐增加。感冒又称“伤风”,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早期有发热,并有头身疼痛、无汗等表现,继而发展为咳嗽、有痰。终身不感冒的人极少见。与感冒症状类似的过敏性鼻炎,主要表现为鼻塞、流鼻涕、打喷嚏,常与感冒相混淆,应注意鉴别。过敏性鼻炎发病有着明显的季节性,多在气温变化明显及四季交替时发生,又以秋冬季为多。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店》2003,(1):88
一、感冒与过敏性鼻炎是一对“难兄难弟” 感冒又称伤风,是急性鼻炎的俗称。感冒是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鼻粘膜炎症,也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以飞沫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由过敏因素诱发的以鼻粘膜病变为主的过敏性疾病。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鼻涕和鼻塞。鼻痒多为每次发作的首发症状,继之是反复阵发性连续打喷嚏;急性发作时流大量水样清涕,缓  相似文献   

3.
强强才17岁,却已经是一个过敏性鼻炎的老病号了。大医院跑了不少,药也吃了不少,虽说发作的时候也能控制,可是该死的鼻炎反反复复地发作仍让全家人头疼不已。为什么鼻炎如此“阴魂不散”?医生一句话道出了原委:“对付过敏性鼻炎,治加防效果才好。”  相似文献   

4.
2004年3月,媒体爆出“猛料”,在中国卖了十几年的老药息斯敏“可致人心血管系统副作用甚至死亡”。西安杨森对这个被外界评为“比PPA事件更严重”风波的反应是修改产品说明书,将以前的“广泛应用于治疗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膜炎、慢性寻麻疹和其它过敏性疾病,剂型通常为10毫克一片”的适应症和用法用量,修订为“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用于成人及12岁以上儿童、每日一片3毫克”。  相似文献   

5.
鼻炎非小事     
<正>小张前阶段经常流鼻涕、打喷嚏,他想大概是天气转凉患上感冒的缘故,就服用感冒药,但是服用了很长时间不见疗效。去医院经过医师检查发现:小张所患的并不是感冒,而是过敏性鼻炎。由于一般患者缺乏对相关疾病症状正确把握的能力,所以常常会做出错误判断,小张也因此把过敏性鼻炎当作感冒处理,所以服药后不见效。感冒与过敏性鼻炎的区别感冒的流鼻涕,打喷嚏症状一般比较和缓而持续,是慢慢加重的,  相似文献   

6.
药师Q&A     
《中国药店》2007,(3):I0010-I0011
观鼻涕 辨鼻炎;急性鼻炎的并发症有哪些;宝宝鼻炎重在预防;孩子喷嚏连连,要防过敏性鼻炎;鼻过敏的人特别容易感冒吗?  相似文献   

7.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辉云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22):3084-3085
过敏性鼻炎与哮喘是常见的呼吸道疾病,鼻黏膜与气道黏膜相连,两种疾病常常同时存在,即“一个气道,一种疾病”,由此可见,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是密切相关。从以下几个方面阐述二者的关系。1流行病学近年的研究表明,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且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明  相似文献   

8.
<正>春夏交替,不少人有流清鼻涕、鼻塞、连续打喷嚏、鼻痒或咽喉发痒等症状。很多人认为是普通感冒造成,经过一段治疗之后,发现并非感冒那么简单,鼻痒、流清鼻涕、打喷嚏的情况仍然存在。对此,在这里提醒大家,这很可能是过敏性鼻炎的征兆。过敏是“原罪”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充斥着很多的过敏物质,医学上将其称作过敏原。过敏性鼻炎又被叫做变应性鼻炎,中医称之为“鼻鼽”。它是因为患者接触了大量过敏原,从而导致鼻黏膜的慢性炎症,以鼻痒、喷嚏、大量的水样鼻涕、鼻黏膜肿胀为鲜明特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过敏性鼻炎临床用药的合理性。方法通过鉴别普通感冒及过敏性鼻炎用药的注意点,使用药安全、有效。结果与结论有利于药师和临床医生合理用药,提高临床水平。  相似文献   

10.
卡他症状是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普通感冒)和过敏性鼻炎的主要症状,主要表现有暇痒、鼻塞、连续打喷嚏,流鼻涕;体检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有分泌物,咽部轻度充血。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中药卡消胶囊治疗非特异性呼吸道感染和过敏性鼻炎患者300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打喷嚏、流鼻涕,难道是感冒?可是又没有其他感冒症状。原来是鼻炎又犯了。春季,是容易发生过敏性鼻炎的季节。抗过敏性鼻炎用药包括血管收缩剂(如麻黄碱)、皮质类固醇(即激素类药物)和抗组胺药。但由于血管收缩剂容易引起药物性鼻炎,一般不会在药店出售。相较而言,后面两种更为常见。在剂型上,人们通常喜欢选择喷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说明洁尔米滴鼻液的制备,分析洁尔米滴鼻液的处方,确定其在临床治疗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和感冒导致的鼻塞等临床应用的科学依据。方法 以洁尔米滴鼻液处方中各种药物的药理特性来确定该处方制剂和临床使用的合理性。结果 利用处方药物的特性,制成混悬型滴鼻液,充分发挥各药治疗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和感冒导致的鼻塞等的药性,并且利用混悬剂型,大大提高疗效。结论 洁尔米滴鼻液剂型优越,处方合理,治疗过敏性鼻炎、血管舒缩性鼻炎和感冒导致的鼻塞等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如今,过敏性鼻炎并不是无法可治,但药物治疗只能控制患者的症状和改善其生活质量,并不能改变本病的自然过程。专家告诉您——张天今年才10岁,可已经是一个过敏性鼻炎的老病号了。他什么时候开始患的病?这个问题连他的父母都说不清楚。是哪次感冒引起的?或者是生下来就有?这种情况在生活中很常见。很多人会问: “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发病,那应该啥时开始预防?怎么预防呢?”  相似文献   

14.
蓝天 《首都医药》2004,11(1):44-44
过敏性鼻炎是由于鼻粘膜接触过敏原如螨虫、花粉、尘埃、真菌等产生抗原抗体结合,形成的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一种全球性的疾病。显然过敏性鼻炎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但它直接影响人们的日常生活,长期不愈者可并发支气管哮喘和渗出性中耳炎。根据发作的时间,过敏性鼻炎分为季节性和常年性鼻炎两种。主要表现为喷嚏、流涕、鼻塞、鼻痒。每次发作一般不少于5个喷嚏,常在早晨起床,夜晚入睡或季节更替时会加重。喷嚏过后常有大量清水样鼻涕。由于喷嚏、流涕、鼻塞与感冒症状相似,所以人们往往认为是感冒,而不予重视。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关…  相似文献   

15.
连续打喷嚏,鼻痒,流清涕,鼻塞……当日常生活中出现这些症状时,我们常常会误认为自己感冒了,部分患者还可出现眼痒、流泪等症状。殊不知,这些是过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状。过敏性鼻炎(又称变应性鼻炎),  相似文献   

16.
1979~1992年,我科共行鼻中隔矫形手术治疗396例。其中137例具有过敏性鼻炎症状(占371%)。鼻中隔畸形手术术矫治后,89例(占649%)过敏性鼻炎症状消失,22例(占160%)症状缓解。提示:某些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可因鼻中隔畸形所诱发,畸形矫治后鼻炎症状可消失或缓解,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137例中,男72例,女65例。年龄在21~54岁,平均年龄328岁。鼻中隔畸形种类及矫正术后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症状变化见附表。诊断标准及疗效制定 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诊断标准 ①阵发性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啧嚏、流清涕、鼻阻等,病史多在3年以上。②鼻腔分泌物中可查到嗜…  相似文献   

17.
久治不愈的感冒可能是过敏性鼻炎感冒在临床上指普通感冒、又称伤风,是急性鼻炎的俗称。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鼻粘膜炎症,是最常见以飞沫传播为主的传染性疾病。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季更多见。感冒的潜伏期约1-3天,初起时觉鼻腔及鼻咽部干燥,内有灼热感、鼻痒、打喷嚏、1-2天后出现鼻塞、流清水样鼻涕、逐渐加重,随炎症进展鼻涕变为牯性或脓性、常有全身不适、倦怠、低热、头痛等,7-10天多能复原。如症状加重或持久,经抗感冒治疗效果不好时,应注意可能是患有过敏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典型症状为鼻痒、阵发性喷嚏连续发作,大量水样鼻涕…  相似文献   

18.
马莉 《家庭用药》2021,(4):79-79
谷雨,在每年公历4月20日前后,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谷雨时节气温虽然转暖,但早晚仍较凉,早出晚归者要注意增减衣服,避免受寒感冒。此外,过敏体质的人群应防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哮喘等。谷雨时节已是暮春,此时脾气旺盛,也是身体补益的大好时节。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和过敏性哮喘的安全性。方法对182名过敏性鼻炎和/或过敏性哮喘患者,采用舌下特异性免疫疗法和对症用药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免疫治疗;跟踪并统计在免疫治疗过程中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结果没有患者出现全身性的不良反应,轻中度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为8.24%;14岁以下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比例高于14岁以上的患者。结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引起的不良反应都只是轻中度的,它是一种高安全性的免疫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健康管理》2013,(12):50-51
膏方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运用中日趋广泛,近年来在治疗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过敏性鼻炎、肺气肿、肺心病、肺癌术后、小儿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中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日前,宿迁一位40岁的女性患者来信,讲述了其五年来服用膏方的体会。5年来服用膏方调整好体质张某某,女,40岁,宿迁洋河镇人,5年前,因"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在医院拟膏方1料,平素容易感冒、鼻塞流涕、咽痒欲咳、胸闷气短、咯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