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和分析护理干预联合中西医结合预防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月—2014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66例足月经阴道自然分娩产妇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组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在胎头娩出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10U+血府逐瘀胶囊。干预组:在对照组中西医结合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产妇产后出血和并发症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干预组第三产程时间为(5.54±1.97)min明显短于对照组(8.67±1.79)min(t=2.725,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6.06%(2/33)、3.03%(1/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16%(5/33)、12.12%(4/33)(χ2=6.27,10.21,P<0.05)。此外,干预组患者产后2h和24h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P<0.05);干预组患者产后3d、5d宫底高度分别为(13.75±1.31)cm、(10.27±0.86)cm与对照组(17.61±1.42)cm、(14.17±1.07)cm比较,研究组子宫复旧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护理干预联合中西医结合可有效预防产妇产后出血,促进患者子宫复旧,且发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优化治疗对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阴式分娩和剖宫产分娩的初产妇18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93例。对照组产妇采用全面优质护理,观察组产妇在采用全面优质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联合护理。对比两组产妇护理后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进行中西医联合护理后各项指标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妇产后乳汁分泌充足,子宫复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恶露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优化治疗促进子宫复旧效果良好,对产妇身心康复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并分析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的产妇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分娩后服用生化汤并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 U;研究组在采取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及并发症、子宫恢复情况等。结果研究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为5.0%,显著低于对照组18.62%,2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护理干预在治疗剖腹产子宫收缩乏力产后出血中效果显著,降低了产妇出现并发症的几率,可有效促进其子宫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对剖宫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剖宫产术后予常规护理及母乳喂养,并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予口服中药自拟方治疗并联合耳穴贴压及腹部按摩。观察产妇剖宫术后宫底高度、产后5 d血性恶露量、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及体重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剖宫产后子宫底高度均随时间延长而降低,2组各时间段相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5 d血性恶露量及产后血性恶露持续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在产后42 d恶露干净情况上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盆腔B超检查提示观察组产后第5 d及第42 d子宫三径和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产后42 d体重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能加快剖宫产产妇子宫复旧,明显减少产后出血量,缩短恶露干净时间,促进剖宫产后康复,有效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用于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84例进行自然分娩或者接受剖宫产手术产妇,均于2019年3月—2020年5月入组。以随机、双盲法分组,各42例。对照组以常规护理支持,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优良率为95.2%,对照组为81.0%,观察组较对照组更高(P0.05)。观察组产后24 h出血量较对照组更少(P 0.05),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产后腹痛持续时间较对照组更短(P 0.05)。结论对分娩产妇实施产后中药穴位敷贴及中医护理,可提升产后子宫复旧效果,防止子宫复旧不全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产后子宫复旧不良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5例。对照组产妇给予缩宫素治疗,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新生化颗粒,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产妇治疗总有效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效果显著,促进了女性生殖健康,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生化汤加减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6例足月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化汤加减治疗。对比治疗总有效率,产后3 d、5 d、7 d子宫底高度,7 d后子宫大小,30 d后恶露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产后3 d、5 d、7 d子宫底高度均小于对照组,7 d后子宫小于对照组,30 d后恶露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采用生化汤加减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子宫复旧情况具有准确疗效,可有效促进产妇产后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母乳喂养联合手法按摩对经阴道分娩女性产后子宫收缩的影响。方法:选取90例经阴道分娩产妇,随机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5例。两组产妇均实施缩宫素注射治疗,在此基础上,参照组实施母乳喂养指导,研究组在参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手法按摩。比较两组产妇产后子宫收缩情况、复旧情况、子宫收缩疼痛情况及产后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产后30d子宫复旧良好率高于参照组(P0.05),产后6、24、48h宫底下降幅度均高于参照组(P0.05),子宫收缩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参照组(P0.05),产后出血量、恶露持续时间、下床时间均低于参照组(P0.05)。结论:母乳喂养联合手法按摩可以促进产妇子宫收缩,有利于其子宫复旧,并可减轻产妇宫缩痛,有利于产妇产后尽快恢复。  相似文献   

9.
周丽英  黄琪 《光明中医》2023,(21):4261-4263
目的 探究中药封包联合腹部按摩对产后宫缩痛和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2年2月上饶广丰区妇幼保健院收治的自然分娩产妇81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41例给予产后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药封包联合腹部按摩,比较2组产后宫缩痛程度、宫底高度下降幅度、子宫入盆腔内时间和恶露干净时间。结果 观察组护理第1、2、3天的宫缩痛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宫底高度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子宫入盆腔内时间和恶露干净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封包护理联合按摩可缓解自然分娩产妇产后宫缩痛,促进子宫复旧,对产妇早日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中药热奄包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9月在河北省中医院分娩的初产妇1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在常规产后护理基础上增加中药热奄包外敷治疗,对照组因个人或机体原因仅接受产后常规护理。对比2组产后3 d内子宫底下降幅度、产后24 h出血量、产后恶露排出情况及持续时间、子宫收缩疼痛感。结果观察组产妇的子宫底在产后3 d内下降速度较对照组快(P0.05);观察组产后恶露持续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产后子宫收缩的疼痛感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2组产后24 h内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产后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中药热奄包可促进产后子宫复旧,减轻产妇产后疼痛感,有利于产妇的产后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葆宫止血颗粒辅助促进产后子宫复旧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德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产妇9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6例。对照组常规使用缩宫素,观察组采取缩宫素+葆宫止血颗粒。比较2组子宫复旧效果、宫底高度变化、产后恢复情况指标、产后子宫三径之和、血红蛋白(HGB)以及红细胞计数(RBC)、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产后3 d和4 d,观察组宫底高度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分娩后恶露持续时间、分娩后腹痛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2组产后42 d子宫三径之和均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产后7 d HGB、RBC均降低,但观察组数值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顺产的产妇使用葆宫止血颗粒,可有助于提升产后子宫的复旧效率,降低产后疼痛程度,促进子宫收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产后推拿对产妇子宫复旧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自然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每天一次产后推拿,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产后第7天、第14天和28天对比两组产妇的子宫进行超声检查,观察子宫复旧程度。结果:产后第7天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子宫壁厚度、子宫内膜复旧及子宫口关闭比对照组更接近正常水平,子宫颈充血水肿消退较好,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14天.观察组疗效仍优于对照组,但差异较前缩小;第28天观察组总体疗效优于对照组,但差异进一步缩小。早中期观察组产妇产后腰酸背痛、会阴坠胀、产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产后推拿可促进产妇子宫复旧,有效预防和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产后推拿是一种无损伤、无副作用的有效的康复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对剖宫产产妇胃肠功能及子宫复旧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94例剖宫产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47例)和综合组(47例),术后常规组采用常规护理,综合组在常规组的护理基础上加入中医综合护理。对比2组产妇的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胃肠功能指标(首次出现肛门排气、首次排便和肠鸣音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不同时间段恶露排出量以及子宫复旧情况。结果综合组护理满意度(95. 74%)明显高于常规组(80. 85%)(P0. 05);综合组产妇产后第1、2、3 d的恶露排出量明显少于常规组(P0. 05);综合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出现肛门排气和首次排便时间均短于常规组(P0. 05);综合组产后子宫复旧时间明显短于常规组,同时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剖宫产产妇采用中医综合护理,能够改善产妇的胃肠功能,促进胃肠功能的恢复,缩短子宫复旧时间,降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减少恶露排出量,因此该护理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产后按摩对产妇的子宫复旧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在我院分娩的健康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熙组给与缩宫素及生化汤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给予按摩。于产后第5天,对比两组产妇子宫复旧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子宫收缩良好、一般、差者分别为98、2、0倒,对照组则分剐为80、18、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后按摩能促进产妇子宫复旧,减少子宫复旧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艾灸子宫穴位对产褥期子宫复旧的影响。方法:将自然分娩后的产妇1 000例按促进产后子宫恢复的不同方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0例。研究组于产后2小时进行子宫穴位艾灸;对照组肌肉注射缩宫素。观察2组产妇的宫底高度、恶露量,同时应用B超测子宫大小。结果:产后2组产妇子宫逐渐缩复,产后2天研究组子宫缩复优于对照组(P0.05);恶露量研究组少于对照组(P0.05);B超所测子宫三径研究组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子宫穴位在自然分娩后产褥期子宫恢复中有显著疗效,是一项易于产妇接受的中医适宜技术。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的临床疗效,探讨益气养血、活血化瘀中药在治疗中所起的作用。方法选取92例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IU加入250 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我院自拟"养血复宫方"加减治疗,1剂/d,分早晚2次服用。2组患者均以连续治疗7 d为1个疗程。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腰腹重坠、恶露异常及子宫压痛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全效果甚佳,其可显著缩短病程、改善症状及体征,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施晓冬  李培君 《新中医》2015,47(2):274-27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对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后出血影响。方法:将78例足月剖腹分娩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分娩后立即肌肉注射缩宫素注射液10U和服用生化汤。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观察2组产妇产后出血、并发症及子宫复旧等情况。结果:产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5.13%,明显低于对照组15.38%,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患者产后2h、24h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167.96±39.95)mL、(179.59±40.87)mL,对照组分别为(207.62±41.27)mL、(279.64±42.76)mL,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为2.56%,对照组为12.82%,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产后7天、14天宫底高度观察组分别为(13.75±1.31)cm、(10.27±0.86)cm,对照组分别为(17.61±1.42)cm、(14.17±1.07)cm,2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联合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剖腹产子宫收缩性乏力产妇产后出血,促进其子宫复旧,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8.
李丽妮 《环球中医药》2013,(Z2):198-199
目的探讨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的中医辩证护理。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选取我院自2012年6月1日至2013年5月31日一年以来收治的10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益母草冲剂,治疗组给予中药辨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产后子宫复旧恢复情况、产妇精神状态以及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产后三天子宫复旧情况以及对护理满意度上有着明显差异,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患者采取中医辨证护理能够促进产妇子宫修复,有效的预防以及治疗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促进产妇早日康复,使其减少不适,顺利度过产褥期,同时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初产妇产后子宫复旧的干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8例初产妇,并将其分为常规组(n=44)和研究组(n=44)。其中对常规组产妇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研究组产妇则在前者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将2组产妇护理效果予以评价,然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常规组产妇相比,研究组产妇子宫纳入骨盆、产后恶露持续的时间均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产妇对护理工作非常满意者25例,基本满意者16例,不满意者3例,护理满意率93.18%(41/44)。常规组产妇非常满意者17例,基本满意者16例,不满意者11例,护理满意率75.00%(33/4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干预具有促初产妇产后子宫复旧,以及提高产妇护理满意率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李燕 《新中医》2016,48(3):145-147
目的:观察产妇安合剂促进自然分娩产妇子宫复旧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观察组产后服用产妇安合剂,对照组不服用任何药物,2组产妇均接受针对性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产褥期并发症和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子宫复旧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妇安合剂可以显著缩短产妇的子宫复旧时间,降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和产褥期并发症发生率,且未观察到明显的不良反应,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