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经络是人体脏腑与体表肌肤、四肢、五官、九窍相互联系的通道 ,具有运行气血 ,沟通机体表里、上下、内外 ,调节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等作用。经络失衡是由致病因素直接或间接的作用于经络系统而引起的病理变化。十二经脉气血的偏盛偏衰 ,可引起与其络属的脏腑组织、器官的功能过亢或生理功能减退而发生疾病。所以经络气血的盛衰直接影响相络属脏腑组织气血的盛衰和功能状态。盛则实 ,衰则虚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 ,人体气血的虚实变化 ,直接影响机体生物电子运动的相对平衡状态。生物电子运动形成的“正负”和运动量不平衡状况与中医的气血阴阳变化…  相似文献   

2.
经络具有运行气血,联络人体内外各组织器官的作用,既是运行气血的通道也是传导毒邪的通路。“经者,精也”水谷精微通过经络的运行而输布全身。体表的毒邪由外传里、内攻脏腑或脏腑内在的病变毒邪由里出表、外达肌肤都是通过经络的传导而形成的。皮肤病发病也与脏腑经络密切相关,在临床治疗中,依据经络理论指导辨证归经,选择相应的引经药,可以更好的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试论中医推拿与西方按摩的异同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医推拿与西方按摩的比较是中西医学的一个方面。从总体来说:中医推拿与西方按摩的研究课题和对象和对象是相同的,并在实际运用中都能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推拿是以整体观念,阴阳五行、气血津液,脏腑经络等为基础;西方按摩是以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免疫学和生物力学等为基础。  相似文献   

4.
男性不育症主要包括精液异常所致不育,性功能障碍不育,输精障碍不育。不育症的病因为肾虚、湿热、瘀毒。三者兼夹为患,贯穿疾病始终。辨证方法采用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其中经络辨证理论在中医男科辨证、诊断、治疗中尤其重要。男性不育症始终存在络虚、络瘀,故治疗大法为化瘀通络。中医经络辨证理论认为,络脉布散于全身,是络属脏腑经络肌肉骨骼的网络结构,  相似文献   

5.
“四时八风”学术思想与“天人合一”观念相通。临床应重视整体“大环境”对人体“内环境”的影响,通过“天人合一”观念将“环境-经络-脏腑”等系统联系起来,形成疾病发生、发展的整体辨证观。对于颈椎病,预防上应从整体出发,重视经络传导通路。治疗上,外部应重视疏经理络以促进颈项部三阳经气血运行,使肝气疏泄出口得以疏通;内部应根据脏腑失衡状态辨证施治调整,使“虚风贼邪”通过经络得以宣泄,脏腑得以平衡,可考虑以柴胡桂枝汤类方剂为代表进行论治。  相似文献   

6.
经络实质的揭示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体会,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经络实质的揭示,而针灸经络的研究在穴位结构功能特异性、穴位效应与疗效的特异性、经络作为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学机理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通道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如有突破,将推动整个中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肿瘤转移是癌毒传舍过程。"留而不去,传舍于肠胃之外,募原之间。留著于脉,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积"。癌毒传舍-转移成因。属内伤杂病传变,经络间传变即一经有病传至他经,或影响相连各经;经络脏腑传变乃经络至脏腑,邪气由浅入深;也有由脏腑至经脉;脏腑间传变更多。由腑及脏,其病较重,脏病难治;脏腑转移概率并不均等,肝、肺易成转移癌罹患器官,心、脾转移却罕有发生。癌毒传舍有规律,经络传舍、乘侮传舍、母子传舍等。藏象学说与现代医学解剖概念不尽相同,癌毒传舍不可盲目套用现代医学病名。痰毒流注-转移必要条件。痰的流动使癌毒随痰播散周身,痰的留着、黏滞使癌毒易在某些脏器组织中形成转移灶。痰毒流注之毒为内生之毒,乃阴阳失和、气血运行不畅及脏腑功能失调导致,多由诸邪蓄积,胶结壅滞成毒。流注于肝成肝积,流注于肺成肺积,流注于经络成瘰疬。正气虚弱-转移促进因素。恶性肿瘤全身属虚、局部属实,始终表现正气为癌毒耗散,特别是晚期转移者,随病程进展,气血津液耗损,脏腑失养,正气虚弱会愈加明显;癌毒稽留而不去,治疗攻伐太过,致正虚邪陷,促进癌毒扩散、传舍至机体局部成为新病灶。虚证在恶性肿瘤病程,尤其中晚期是极为重要病理因素。未来期待引入现代科研先进方法,探讨辨证分型与肿瘤生物学行为及转移诸因素之间相关性,尤其是与肿瘤转移密切相关的基因、黏附分子、血管生长因子等,筛选出有分子生物学证据的与肿瘤转移高度相关的证候,从而丰富和发展肿瘤转移的中医病机学说。  相似文献   

8.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体会,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经络实质的揭示,而针灸经络的研究在穴位结构功能特异性、穴位效应与疗效的特异性、经络作为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学机理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通道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如有突破,将推动整个中医现代化进程.  相似文献   

9.
王希胜教授认为肿瘤发病在于机体正气亏虚,初发以脾胃功能失调为主,病久及肾,脾肾不足以致机体气血阴阳脏腑功能失调,机体运化无力,虚、毒、湿、痰、瘀相互交结而发肿瘤。故治疗应以扶助正气为本,兼以抗邪治标,同时重视顾护患者胃气,临床运用健脾补肾法辨证治疗恶性肿瘤患者取得了明显疗效,结合中医辨证施治,合理应用西医治疗方法,能够明显提高疾病控制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减少放化疗相关治疗毒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面对形神合一的机体,中西医由于认知模式与价值观念不同,分别选择了重神、以神统形的信息医学道路,与重形、以形统神的结构医学道路。反映中医信息医学特点的典型,是明显以神统形的经络系统。经络、脏腑、气血是3个核心的中医生理学范畴,三者通过经络脏腑相关、经络气血运行以及药物归经等命题,形成完整的信息医学核心框架,并在这个基础上把其他中医学病理、药理、诊断、治疗、养生等范畴联系起来。除运用以神统形的方法学原则建构成体系的、以神为本的信息医学主体框架,中医学还通过这一原则将四肢、百骸、孔窍这些实体范畴以及四时、五味、六律这些环境范畴整合起来,使中医学成为天人合一、主客融合的知识体系。  相似文献   

11.
黄淑玲教授认为脏腑气血亏虚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而痰浊、瘀血贯穿于疾病的始终,总属虚实夹杂之证。临床上,黄教授主张中医分期辨治,并创新性运用督灸疗法中新的施灸方法与结合脏腑辨证、经络辨证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满意的疗效,扩大了督灸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12.
经络辨证是贺普仁教授临证时较常用的辨证方法,内容主要包括3个方面:经络外循体表部分的病候辨证;经络所内属脏腑的病候辨证;经络本身的气血辨证。根据经络辨证的结果,灵活运用三通法,选用相应的治疗方案,治愈了许多疑难杂症。  相似文献   

13.
中医治疗黄褐斑立足整体、着眼于人体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审证求因、辨证施治。张教授在黄褐斑的治疗上主张辨病和辨证结合,病机围绕肝脾肾三脏,通过面部围刺结合体针调理肝脾肾,调节机体阴阳,平衡全身气血以祛瘀生新。笔者从选穴思路、治疗思路、典型医案3个方面介绍张庆萍教面部围刺法结合体针治疗黄褐斑的经验,可供临证学习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15.
从中医对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CI)的病因病机、证候、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认为本虚标实,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和是VCI的发病基础,痰瘀内生、瘀痹脑窍、毒损脑络是病机所在;辨证多为肾精亏虚证、痰浊阻窍证、瘀血阻络证、肝阳上亢证、火热内盛证、腑滞浊留证、气血亏虚证等7个证型;中医治疗多从补肾、活血、化痰等法则出发,进行临床干预。参考文献18篇。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的辨证经验,为临床解决PSS提供新的思路和证据。方法:通过查阅大量高社光名中医治疗PSS的相关文献,收集病例,以PSS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益气养阴、化瘀祛风”为治疗原则,选用基础方剂治疗本病,分别从病因病机、治疗特色、方义探析三个方面进行论述。结果:高老师认为阴津亏虚是根本,瘀血是本病发展和缠绵不愈的重要原因。本病为本虚标实,气阴两虚,津枯液涸,脏腑不荣虚,经脉瘀阻,瘀毒互结为实。益气则津生,滋阴则水津四布,全身脏腑组织官窍得以充养,祛风使脏腑经络气血功能、津液代谢得到恢复,化瘀则气血调畅,津液流布,益气养阴、化瘀祛风四法并用可显著改善PSS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结论:高社光名中医运用“益气养阴、化瘀祛风”治疗PSS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全息经络刮痧在临床中应用广泛,在中医美容领域中也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黄褐斑的形成与经络气血运行不通密切相关。刮痧通过刺激经络穴位,宣散局部气血,加之对整体的调节作用,使经络通畅、脏腑健运、气血得以滋养颜面,从而治疗黄褐斑。  相似文献   

18.
冠心病以心绞痛、心律失常为主要表现 ,与中医的胸痹、真心痛、心悸等证有相似之处。仲景曰 :“阳微阴弦”、“责其极虚也” ,指出该病以虚居多、本虚标实的本质。至于本虚与标实之含意与临床证型及辨治 ,临床医生可谓见仁见智。笔者根据脏腑理论中“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结合脏腑辨证 ,认为从气、血、精、神四个层次把握冠心病的证治比较恰当 ,兹讨论如下。1 气血精神辨证体系中医辨证分为三大体系。仲景首创六经辨证 ,根据经络阴阳气血多寡 ,以定位法阐明伤寒传变的气化活动规律 ,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清代叶天士、吴鞠通创立卫气营血…  相似文献   

19.
<正> 推拿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治疗疾病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手或肢体的其它部位作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或穴位,进行技巧性的操作,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在临床上运用推拿治疗疾病时,体会到要提高推拿治病的疗效,可从以下3个方面入手。1 辨证要准确:推拿是以祖国医学的脏腑、经络、腧穴、营卫气血等理论为指导,遵循辨证论治的原则来治疗疾病的。具体操作时需针对疾病发生的不同原因、表现的症状和体征,选择不同的手法进行补虚泻实,并按照经络循行路线和气血循行方向,以柔软、轻和之  相似文献   

20.
男性不育症主要包括精液异常所致不育性功能障碍不育、输精障碍不育。不育症的病因为肾虚、湿热、瘀毒。三者兼夹为患,贯穿疾病始终。辨证方法采用中医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尤其经络辨证理论在中医男科辨证、诊断、治疗中尤其重要。男性不育症始终存在络虚、络瘀,故治疗大法为化瘀通络。化瘀通络治疗男性不育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