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60Coγ射线诱发人正常肝细胞7702凋亡情况进行研究,为探讨辐射诱导细胞凋亡的机制及辐射诱发基因组不稳定性所产生的延迟效应提供重要的实验依据。方法 采用60Coγ射线照射人正常肝细胞7702,利用Annexin-V-PI复染法、流式细胞术对辐射诱导细胞凋亡进行检测。结果 首次照射中,照射剂量与细胞凋亡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二次照射后的细胞凋亡率与首次照射剂量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传代细胞的细胞凋亡率与首次照射剂量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结论 电离辐射诱发细胞凋亡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辐射使细胞敏感性增加,所产生的损伤使整个基因组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可以传递到细胞的子代中,持续影响子代细胞的遗传效应。  相似文献   

2.
对YK保健液进行一、二阶段毒理试验和大、小鼠动物移植性肿瘤试验的结果表明:(1)雌雄两性大、小鼠的经口LD50均>10g/kg,属实际无毒类物质。小鼠骨髓微核试验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各剂量组均未诱发微核增加和精子畸形率升高。Ames试验结果表明,各受试剂量在加与不加活化系统(S9)的条件下不能诱发TA100、TA98、TA97菌种发生突变。(2)W256瘤株的大鼠移植性肿瘤试验表明,中、高剂量组的瘤重抑制率>30%,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且呈剂量-效应关系。S180瘤株的小鼠移植性肿瘤试验,三个剂量组的瘤量抑制率均>30%,差异显著(P<0.05),具有一定的剂量-效应关系。可以初步认为YK保健液对W256、S180瘤株有一定的抑瘤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低剂量X射线辐照对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及时间效应,并初步探索适应性效应的可能机制。方法 分别用X射线50 mGy、200 mGy、500 mGy照射A549细胞,间隔3 h、6 h、12 h、24 h、48 h后,用20 Gy的效应剂量照射,检测细胞凋亡;并检测初始剂量和效应剂量间隔照射6 h的细胞周期分布及DNA损伤。20 Gy及0 Gy照射组为对照组。结果 低剂量间隔3 h、6 h、12 h、24 h后再接受20 Gy照射,50 mGy~20 Gy、200 mGy~20 Gy、500 mGy~20 Gy 3组的细胞凋亡率均分别显著低于20 Gy组(P < 0.05);间隔48 h,50 mGy~20 Gy、200 mGy~20 Gy、500 mGy~20 Gy 3组的细胞凋亡率与20 Gy组无显著性差异。低剂量照射与效应剂量间隔6 h,50 mGy及200 mGy叠加20 Gy效应剂量组,G0/G1期细胞百分数显著低于20 Gy剂量组(P < 0.05),50 mGy~20 Gy、200 mGy~20 Gy组G2/M期细胞百分数显著降低(P < 0.05),500 mGy~20 Gy组G0/G1及G2/ M期细胞百分数与20 Gy照射组无统计学差异。与20 Gy组相比,3个低剂量叠加20 Gy组细胞及DNA损伤程度降低,但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低剂量X射线照射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的适应性反应,且与初始剂量和效应剂量间隔的时间有关,适应性效应可能与低剂量X射线引起的细胞周期改变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4.
低剂量γ射线照射后骨髓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的兴奋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和10mGy60Coγ射线对5~6周龄Wistar品系雄性大鼠进行全身照射后4h,动物骨髓细胞中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浓度、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高于平等对照组。10mGyγ射线照射后4h,骨髓细胞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显著升高。100mGyγ射线照射后4h未发现上述效应。2~100mGyγ射线照射后动物骨髓细胞中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浓度、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未见显著变化。在首次10mGyγ射线对动物全身照射后4h,再次用相同剂量进行重复照射,骨髓细胞中GSH浓度、GSHPx、SOD活性立即恢复到对照水平。由于GSH、GSHPx、SOD是细胞中抗自由基损伤的重要物质,本研究结果显示动物首次受低剂量γ射线照射后,骨髓细胞抗自由基损伤系统的防御反应增强即兴奋效应,对相继的第二次照射产生了防卫作用。抗自由基损伤系统的兴奋效应可能与细胞遗传学适应性反应存在着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氯乙烯致大鼠肝细胞DNA损伤的离体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应用单细胞微量凝胶电泳测试技术检测氯乙燃对哺乳动物肝肘细胞DNA损伤情况。结果发现:氯乙烯可致肝实质性细胞DNA损伤,呈剂量-效应关系,对肝非实质性细胞只有在与肝实质性细胞混合培养时才出现一定程度的DNA损伤。  相似文献   

6.
作者曾报告,妊娠大鼠照射2450 MHz微波,功率密度28mW/cm~2,当微波吸收率(SAR)为4.2W/kg,母鼠平均直肠温度<40℃时,未见微波引起大鼠的胎毒或致畸影响。为进一步阐明2450 MHz(CW)微波对大鼠的胎毒作用,本文选用妊娠第6天大鼠,每天照射2450MHz(CW)微波100分钟,共15天。微波入射功率密度为40mW/cm~2,SAR为6.0W/kg。在大鼠妊娠第21天,处死动物,检查微波对胎仔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作者用142只雄性Long-Evans大鼠分A、B两组进行微波(2.45 GHz)照射实验。A组每天照射1小时,微波功率密度(PD)为1~70mw/cm~2;B组每天照射4小时,PD为0.1~40mw/cm~2。动物间所受辐射的功率密度变动小于10%。微波平均吸收比率(SAR)是0.21±0.01(SE)w·kg~(-1)·mw~(-1)·cm~2。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促甲状腺激素(TSH),用竞争蛋白粘合物测定皮质酮(CS),体温(Tcol)则为直接测定结肠温度。实验结果表明,大鼠结肠温度随微波照射功率的增大而增加,照射时间如超过1小时,大鼠结肠温度的增加与照射微波的时间无关,A、B两组之间无区别;大鼠皮质酮亦随着照射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低剂量60Coγ射线照射诱导人永生化淋巴细胞AHH-1中P53结合蛋白1(53BP1)焦点水平与照射剂量之间的关系。方法:用60Coγ射线照射AHH-1细胞,照射剂量分别为0 m Gy、10 m Gy、25 m Gy、50 m Gy、100和200 m Gy,吸收剂量率为20 m Gy/min,37℃修复30 min后进行免疫荧光染色,利用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分析细胞中53BP1焦点形成情况。结果:在剂量为0200 mG y的60Coγ射线照射30 min后,AHH-1细胞中53BP1焦点在每个细胞中的数目为04个,均符合泊松分布。从50 m Gy照射剂量开始53BP1焦点水平显著性增加,且焦点水平与照射剂量具有剂量-效应关系,剂量-效应曲线为y=(0.03×10-2)x+2.32×10-2(R2=0.9236,P<0.01)。结论:在低剂量电离辐射作用下,53BP1焦点水平具有较好的剂量-效应关系。  相似文献   

9.
采用频率2450MHz,强度10、50、100和200mW.cm^-2微波辐照大白兔,对血细胞影响较复杂,不同大强度影响的特点各异,未见明显的剂量-反应关系。50mW.cm^-2对白细胞、红细胞及其参数的影响最大。总剂量相同时对血细胞影响主要取决于微波辐糨度:200mW.cm^-2主要对白细胞产生明显影响,使白细胞总数显著增高,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加,淋巴细胞显著降低,并出现明显的细胞形态异常改变;1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肺炎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放射性肺炎 (radiationpneumonitis)是由于在放射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 ,正常组织受到照射损伤而出现的炎症反应。因属非感染性肺炎的一种类型 ,所以近来建议改称为“放射性肺病” (pneumonpa thy) [1] 。1 病 因放射性肺炎的发生与照射总剂量、照射面积、分割剂量等因素有密切关系[2~ 4] (见表 1)。由于在放射治疗肿瘤过程中采用不同的分割照射方法 (如 :常规照射、超分割照射、适形照射等 ) ,为了比较不同放疗方法的生物效应 ,有人建议用数学模式进行生物效应归一。ED =Nd·N-0 .3 2 ·T-0 .0 5ED为等效剂量 ,d为每次剂量 ,N为照射次…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97%异丙基硫杂蒽酮(97%ITX)对大鼠的慢性经口毒性效应,确定其无作用剂量(浓度),为拟定人类每日容许摄入量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用含97%ITX 1000.0、250.0、62.5、0 mg/kg的饲料给480只大鼠连续喂饲染毒2年.观察动物的一般表现,记录其体重和进食量.试验结束时检查血常规、血生化指标、尿常规和尿生化指标,观察脏器病理组织学改变.结果 试验期间动物无明显异常表现.高剂量组雄性大鼠体重和总食物利用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剂量组雄性、雌性大鼠的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及中剂量组雄性大鼠的血红蛋白浓度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血红蛋白浓度与染毒剂量呈明显的负相关(雄性、雌性大鼠r值分别为-0.433,-0.337,P<0.01);红细胞计数与染毒剂量亦呈明显的负相关(雄性、雌性大鼠r值分别为-0.266,-0.317,P<0.01或P<0.05).高、中剂量组雄性及高剂量组雌性大鼠胆固醇含量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胆固醇含量与染毒剂量呈明显的正相关(雄性、雌性大鼠r值分别为0.479,0.417,P<0.01).染毒组大鼠尿液检查未见异常.染毒组雄性、雌性大鼠脏器系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病理组织学检查显示,高剂量染毒组雌性、雄性大鼠肾管型、局灶性间质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 结论 97%ITX可影响染毒大鼠的营养状况,使其血中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计数减少;干扰脂类代谢;97%ITX可致大鼠肝脏代偿性增加,并对大鼠肾脏有所损害.97%ITX给大鼠喂饲染毒2年,未观察到有害作用的剂量(NOAEL)雌性为4.63 mg/kg,雄性为4.06 mg/kg.  相似文献   

12.
砷染毒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力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染砷(As2O3)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及端粒酶活力表达的变化。方法将40只健康雄性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低、中、高剂量(0.375、0.75、1.5 mg/kg)砷染毒组和对照组,以灌胃法连续染毒16周后计算各组大鼠精子头计数,并计算睾丸脏器系数、每日精子生成量(DSP)。采用TUNEL原位细胞杂交方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凋亡,免疫组化法检测大鼠生精细胞端粒酶活力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中剂量组(0.75 mg/kg)和高剂量组(1.5 mg/kg)睾丸精子头计数和DSP均显著降低(P<0.01),生精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升高(P<0.01),生精细胞端粒酶活力表达明显降低(P<0.01);每日精子生成量与生精细胞凋亡呈负相关(r=-0.563,P<0.01);生精细胞凋亡与端粒酶活力呈负相关(r=-0.896,P<0.01)。结论一定剂量的As2O3可通过抑制生精细胞端粒酶活力,促进生精细胞凋亡而导致精子生成量减少,产生雄性生殖毒性。  相似文献   

13.
了解大学生锻炼动机与锻炼行为特征的关系,为促进大学生形成良好锻炼行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运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和锻炼动机问卷,对分层随机抽取的扬州某高校1 165名大学生进行测量.结果 大学生锻炼行为3个维度男女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43,4.68,4.37,P值均<0.01);大学男生摄人调节、无动机维度得分分别为(1.72±1.16) (0.45±0.21),低子女生的(1.96±1.09) (0.30±0.12)(P值均<0.01).大学生内部动机(r=0.21~0.33)、整合调节(r=0.21~0.43)、认同调节(r=0.22~0.42)以及摄入调节(r=0.13~0.26)分别与锻炼频率、锻炼持续时间、锻炼强度呈正相关(P值均<0.01);男大学生无动机维度与锻炼频率呈负相关(r=-0.21,P<0.05);女大学生锻炼动机外部调节和无动机维度与锻炼频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05,-0.15,P值均<0.05),无动机维度与每次锻炼时间呈负相关(r=-0.12,P<0.01).整合调节(β男=0.21,β女=0.39,P值均<0.01)和认同调节(β男=0.26,β女=0.19,P值均<0.01)是大学生锻炼频率的预测指标;整合调节是大学生锻炼持续时间预测指标(β男=0.16,β女=0.21,P值均<0.01);摄入调节是女大学生锻炼强度预测指标(β=0.12,P<0.05).结论 不同性别大学生锻炼行为、锻炼动机存在差异;自主性动机能预测大学生锻炼行为特征.  相似文献   

14.
基于GIS的中国食管癌地理气候危险因素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在地理信息系统(GIS)及遥感(RS)支持下探讨中国1/10人口抽样地区食管癌死亡率与气候、地理等空间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在Excel中建立抽样地区食管癌死亡率数据库(1990-1992年),并与制作的抽样地区县界多边形电子地图连接。在Arc/Info9.0及ENVI4.2中利用空间分析的方法提取抽样地区分县的相应空间环境数据(1961-1990年的年/月平均数据)。对死亡率与相应地区空间环境因素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对环境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后与死亡率数据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空间分布地图显示中国食管癌有明显的地区聚集性。等级相关显示男性食管癌死亡率与降水量、水热指数、最高/最低气温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233、-0.404、-0.143、-0.128;P<0.05或0.01);而与干燥指数,6、8、12月风速,1km2人口数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345、0.189、0.170、0.132、0.140;P<0.05或0.01)。经因子分析与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最后因子4(平均海拔)与因子6(干燥指数、水热指数及7月份NDVI)进入回归方程(标准偏回归系数分别为0.201与0.257,P<0.01)。结论食管癌高发区处于相对干旱的地区,夏季植被覆盖率相对较低,月平均风速偏大,特别是6、8及12月份的平均风速明显大于低发区。GIS/RS技术应用于肿瘤流行病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值得进一步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 研究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与反映心衰心肾功能各指标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 连续入选2014年4月至2015年1月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明确诊断慢性心衰患者233例,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III IV级。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将CHF患者分为NYHA III级组63例和NYHA IV级组170例,随NYHA心功能分级增高,RDW及β2-MG升高,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肾小球滤过率GFR=60 ml/min·(1.73 m2)为分界,分为低GFR组70例和高GFR组163例,脑钠肽(BNP)、血尿素氮(BUN)、血肌酐(CRE)、β2-MG及RDW 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DW与BNP及β2-MG呈正相关(r=0.252,P<0.01;r=0.216,P<0.01),与LVEF、GFR呈负相关(r=-0.142,P<0.05;r=-0.260,P<0.01);β2-MG与BNP呈正相关(r=0.218,P<0.01),与GFR呈负相关(r=-0.563,P<0.01)。结论 RDW及β2-MG是反映慢性心衰患者心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RDW、β2-MG及BNP的联合检测可对不同程度的CHF患者进行病情评估,对指导CHF治疗、评价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及血清瘦素(leptin)及其可溶性受体(sLR)异常与2型糖尿病合并脂肪肝(DfL)之间的关系,揭示部分发病机制.方法 对196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确诊合并脂肪肝的96例病例归为DFL组,100例不伴脂肪肝的病例归为NDFL组.对两组病例进行脂代谢及胰岛素抵抗分析,并考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明确中小学生体质量指数(BMI)与视力相关性。方法 应用SPSS软件对2017年苏州市中小学生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分析不同年龄的BMI指数均值及视力不良率,通过BMI指数与视力的相关性分析,观察其关联度。结果 BMI指数与左右眼视力皆呈负相关(右眼:r=-0.226,n=869 615,P<0.01;左眼: r=-0.218,n=869 610,P<0.01);小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 P<0.01),6岁、7岁、15岁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P<0.01);8岁学生超重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高(P<0.01),而肥胖组视力不良率与BMI<17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3岁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低(P<0.01),10岁学生超重组视力不良率及12岁学生肥胖组视力不良率比BMI<17组显著低(P<0.01);其他年龄学生超重组及肥胖组的视力不良率与BMI<17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指数与视力呈负相关,不同年龄超重及肥胖对视力不良率影响结果不一致,在BMI指数与视力不良率对照分析时必须排除年龄对结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变化对机体脂质过氧化水平的不良影响并观察黄芪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 45例冠心病病人和 40例正常人作为研究对象 ,抽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清胆红素、总抗氧化能力 (T- AOC)、丙二醛(MDA)及血浆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 (Ox- L DL )浓度 ,并给冠心病患者每人每天静滴黄芪注射液 6 0 ml,连用 1周 ,复测上述指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 ,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及 T- AOC明显降低 (P均 <0 .0 1) ,而 MDA及 Ox- L DL则明显升高 (P均 <0 .0 1) ,且血清总胆红素浓度与 T- AOC呈显著正相关 (r=0 .36 8,P<0 .0 1) ,而与 MDA及 Ox- L DL 则呈显著负相关 (r=- 0 .30 1及 - 0 .34 2 ,P<0 .0 5及 0 .0 1)。干预结果显示 ,黄芪可以显著升高冠心病患者 T- AOC并降低MDA和 Ox- L DL 水平 (P均 <0 .0 1)。结论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浓度明显降低 ,并由此导致机体抗氧化能力下降和脂质过氧化水平升高 ,但这一变化可以应用黄芪有效纠正  相似文献   

19.
洪露  李惠萍  陈娟娟 《中国校医》2021,35(4):244-247
目的 探讨大学本科生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注意偏向的关系以及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和心理健康间的中介作用。方法 选取安徽某高校本科生479名,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情况调查表、手机成瘾指数量表、抑郁-焦虑-压力量表、中文版积极/消极注意偏向量表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发放问卷500份,其中有效问卷479份,有效回收率为95.8%。大学生手机成瘾总分为(41.18±12.20)分,心理健康总分为(13.88±11.43)分,正性注意偏向总分(42.81±8.69)分,负性注意偏向总分为(29.81±8.22)分。Pearson相关分析表明,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负性注意偏向均呈正相关(r=0.453,P<0.01;r=0.404,P<0.01);心理健康与正性注意偏向呈负相关(r=-0.318,P<0.01),与负性注意偏向呈正相关(r=0.567,P<0.01)。结论 大学生注意偏向在手机成瘾与心理健康中起到中介作用,应高度重视大学生手机成瘾对心理健康的危害,以提升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0.
了解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的关系及情绪调节方式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为维护和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自评抑郁量表和GROSS情绪调节方式问卷,对整群抽取的湛江市某所高校1 080名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大学生女生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得分(5.21±0.88,1.95±0.34)均高于男生(5.05±0.92,1.89±0.36)(t值分别为-4.52,-3.99,P值均<0.01);城市学生的抑郁得分(1.95±0.35)高于农村学生(1.92±0.34),文科生抑郁得分(1.96±0.34)高于理科生(1.91±0.34)(t值分别为2.15,-3.47,P值均<0.05);不同人口统计学特征大学生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大学生领悟社会支持与认知重评策略呈正相关(r=0.22,P<0.01),与抑郁水平、表达抑制策略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0.38,-0.10,P值均<0.05);大学生抑郁水平与认知重评呈负相关(r=-0.25,P<0.01),与表达抑制呈正相关(r=0.10,P<0.05).大学生认知重评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之间具有中介效应,表达抑制在领悟社会支持与抑郁间无中介作用.结论 大学生认知重评策略的使用在领悟社会支持和抑郁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