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1993年5月-2006年12月收治的110例经手术证实、60岁以上的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肠梗阻的病因中:肿瘤53例(48.2%),肠粘连25例(22.7%),腹外疝15例(12.6%),肠扭转6例(5.5%),肠套叠4例(3.6%),肠腔内粪石、异物5例(4.5%),肠系膜血管栓塞2例(1。8%)。术后并发症39例次,占35.5%,死亡8例,占7.3%。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腹外疝、肠粘连分别为第二、三位的病因。加强围手术期处理,重视老年患者合并的全身疾病,早期正确诊断、合理手术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原因及其处理方法。方法 总结分析1998年3月-2004年6月收治的38例全部病例经手术证实的,58岁以上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引起肠梗阻的原因:肿瘤18例,占47.4%;肠腔内异物7例,占18.4%,肠粘连6例,占15.8%;腹外疝3例,占7.9%;肠扭转及肠套叠各2例,各占5.3%。术后并发症共8例,占21.1%,死亡1例,占2.6%。结论 (1)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肿瘤,肠腔内异物也为不可忽视的原因;(2)加强术前诊断,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及死亡率;(3)术中经肠减压及结肠灌洗后,再行肠吻合降低吻合口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老年人肠梗阻的发病原因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住院治疗的172例肠梗阻的临床资料。结果病因中肿瘤68例,占40.1%,肠粘连29例,占16.9%,嵌顿疝19例,占11%,粪石性梗阻18例,占10.4%,炎症性粘连17例,占9.8%,肠系膜血管栓塞10例,占5.8%,肠扭转11例,占6.3%。手术治疗的120例中,肠肿瘤和肠粘连所致的急性肠梗阻为主要原因。术后并发症25例,占21%,死亡5例,占4.1%。结论(1)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原因为肿瘤,少见原因如粪石性梗阻、肠系膜血管栓塞、腹腔内急性炎症性粘连及肠扭转等所占比例有上升趋势。(2)加强围手术期处理可减少术后死亡率。(3)合理选择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是保证治疗成功、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老年急性肠梗阻6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永勇 《吉林医学》2009,30(15):1592-1594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0岁以上老年急性肠梗阻66例患者资料。结果:粘连性肠梗阻31例(46.9%),肿瘤所致肠梗阻15例(22.7%),胆石性肠梗阻2例(3.0%),疝嵌顿引起肠梗阻8例(12.1%),肠系膜栓塞引起肠梗阻1例(1.5%),粪石性梗阻9例(13.8%)。非手术治疗39例(59.1%),急诊手术治疗27例(40.9%)。手术死亡2例(3.0%),非手术死亡2例(3.0%)。结论:老年急性肠梗阻以粘连性和肿瘤多见,高龄患者合并症多,及时诊断、合理治疗、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薛文彬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25):855-855
目的探讨肠梗阻近10年来的病因构成和排位变化。方法分析我院自1998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并确诊的肠梗阻病例。结果粘连性肠梗阻86例(43.4%),癌性梗阻42例(21.2%),腹外疝梗阻26例(13.1%),肠扭转18例(9.9%),肠或腹腔结核10例(5%)。结论肠粘连是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癌性梗阻位居第2位,腹外疝嵌顿梗阻位居第3位,第4位是肠扭转,肠或腹腔结核梗阻居第5位。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990年 1月至 2 0 0 2年 1月 ,共收治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 (AO)患者 2 0 8例 ,其中男性 12 8例 ,女性 80例 ,男、女之比 1 6∶1。1 2 结果 1 2 1 病因 机械性肠梗阻 2 0 3例 (97 6 % ) ,血运性肠梗阻 4例 (1 9% ) ,麻痹性肠梗阻 1例 (0 5 % )。引起机械性肠梗阻的病因列前 3位的是 :腹内肿瘤 (4 7 7% ,98/ 2 0 3)、肠粘连 (17 7% ,36 / 2 0 3)、嵌钝疝 (15 8% ,32 / 2 0 3)。其他引起AO的较少见病因包括肠扭转 6例 ,肠憩室及腹内疝各 5例 ,肠结核及十二指肠溃疡梗阻各 4例 ,腹茧症及克隆病各 3例 ,…  相似文献   

7.
成人急性肠梗阻1049例病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分析成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分布及变化趋势。方法:回顾分析1981年1月至2000年12月的急性肠梗阻患1049例,男648例,女401例,探讨主要病因的年龄分布及变化趋势。结果:导致急性肠梗阻的病因肠黏连占60.2%(632/1049),嵌顿疝占23.9%(251/1049),肠道肿瘤占8.4%(88/1049),其它较少,肠黏连和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嵌顿疝发病呈下降趋势。肠黏连患年龄呈正态分布,而嵌顿疝和肠肿瘤集中在60-80岁年龄段,结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肠黏连,嵌顿疝和肠肿瘤,首要病因为肠黏连,肠黏连和肿瘤发病呈上升趋势,嵌顿疝发病呈下降趋势但仍占较大比例,肠黏连发病年龄以中年居多,而嵌顿疝和肿瘤以老年为主,死亡原因为中毒性休克和MODS,老年是导致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良性肠梗阻的病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以及防治措施。方法收集2007年5月—2013年8月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的360例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4例发生良性肠梗阻,分析良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临床表现(包括生活质量)、治疗方法及防治措施。结果良性肠梗阻占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治疗患者的6.7%(24/360)。其中机械性肠梗阻83.3%(20/24),动力性肠梗阻16.7%(4/24)。机械性肠梗阻病因包括:肠粘连35%(7/20),急性胃肠炎45%(9/20),放疗10%(2/20),造瘘口挛缩5%(1/20),疝5%(1/20);动力性肠梗阻病因包括:化疗75%(3/4),手术25%(1/4)。良性肠梗阻的发生与性别无关(chi2=0.1169, pr=1.732)。良性肠梗阻在结肠癌与直肠癌患者之间无明显差异(chi2=0.3280, pr=0.567)。良性肠梗阻临床表现有腹痛、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患者均有中度以上疼痛,生活质量卡氏评分均不超过60分。本组7例患者接受手术治疗,17例患者接受保守治疗,所有患者治疗后肠梗阻均解除。结论良性肠梗阻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因素之一,临床医生应及早进行诊断,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老年人和成年人急性肠梗阻的病因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急性肠梗阻160例。年龄大于等于60岁的为老年组,年龄小于60岁的为成年组。结果:160例中老年组95例,成年组65例。全组共有结直肠肿瘤66例,肠粘连43例,其他肿瘤腹腔广泛转移12例,乙状结肠扭转8例,斜疝9例,原因不明8例以及其他原因14例。肿瘤患者在老年组中占43.2%(43/95),成年组中56.8%(36/65)差异无显著性(P〉0.05);肠粘连老年组中占32%(30/90)成年组中占21.5%(64/65)差异无显若差异性(P〉0.05);乙状结肠扭转老年中占2.7%。成年组中占10.3%,差异有显著性(P〈0.05);肿瘤患者中。老年组有80%接受了手术,成年组(93.4%)接受了手术,差异有显著性(P〈0.05),老年组和成年组结直肠肿瘤的切除率分别为51%和53.8%差异无显著性(P〉0.05),全组死亡8例,老年组病死率6.75%,(7/95)成年组为1.25%(3/65),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1)肿瘤是肠梗阻的主要原因:(2)结肠癌致急性肠阻者手术(切除)率超过50%;(3)老年组的病死率明显高于成年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法,以寻找降低死亡率的有效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1992年5月-2002年5月收治的150例经手术证实的急性肠梗阻患的病因,临床特点及其处理方法。结果:肠梗阻中,肠粘连57(38.0%)例,肿瘤45(30.0%),腹外疝11(7.3%)例,肠扭转15(10.0%)例,其它22(14.72%)例,其中绞窄性肠梗阻34例,术后并发症35例,死亡12例,结论:急性肠梗阻的主要病因为粘连及肿瘤,老年患以肿瘤居多,早期诊断及手术可有效减低术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1.
小儿急性肠梗阻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涌  戚士芹  未德成  吕成超 《安徽医学》2015,36(9):1109-1111
目的:分析急性肠梗阻的发病原因、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资料,按发病原因进行分类,并比较保守及手术治疗患儿的比例。结果496例急性肠梗阻患儿中,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203例(40.9%),嵌顿性腹股沟斜疝147例(29.6%),粘连性肠梗阻36例(7.2%),急性假性结肠梗阻25例(5.0%),先天性巨结肠24例(4.8%), Meckel 憩室及肠重复畸形18例(3.6%),肠扭转、肠旋转不良13例(2.6%),阑尾脓肿9例(1.8%),内疝(系膜裂孔疝)6例(1.2%),炎性、粪石、柿石性5例(1.0%),其他少见病因10例(2.0%)。203例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的患儿中,148例(72.9%)施行了手术治疗,55例(27.1%)予空气灌肠复位成功。嵌顿性腹股沟斜疝均予手术。导致粘连性肠梗阻的前次手术中,阑尾切除术14例(38.9%),肠套叠整复术8例(22.2%)。结论急性肠套叠、嵌顿性腹股沟斜疝、粘连性肠梗阻是小儿急性肠梗阻发病的主要原因。大多数疑有器质性病变继发急性肠套叠及全部嵌顿性腹股沟斜疝需手术治疗,腹腔镜手术是小儿急性肠套叠及嵌顿性腹股沟斜疝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对机械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63例疑似肠梗阻患者的CT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MPR技术对CT原始数据进行图像重建,并与手术、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与对照手术、病理比较,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诊断肠梗阻的准确率为100.0%,病因诊断准确率为87.3%,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3例,肠道肿瘤24例,肠扭转5例,粪石性肠梗阻5例,肠套叠4例,腹部疝2例。结论: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建能更清晰地显示机械性肠梗阻病变,提高CT对机械性肠梗阻病因的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老年人眼肌麻痹的病因。方法:回顾性分析58例眼肌麻痹的老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病因及不同病因下眼肌麻痹的临床特点进行分析。结果:糖尿病性眼肌麻痹24例(41.3%),高血压动脉硬化12例(20.7%),脑干(腔隙性)梗死8例(13.8%)。颅内动脉瘤(后交通动脉瘤)4例(6.9%),非特异性神经炎2例(3.4%),颅内肿瘤3例(5.1%)。重症肌无力4例(6.9%)。甲状腺功能亢进1例(1.7%)。结论:老年人眼肌麻痹病因复杂,并不同于青中年人群分布,需仔细分析临床特征、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以免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黄群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6):60-60,64,F0003
目的探讨多排螺旋CT扫描在阑尾炎诊断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10月期间,139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为阑尾炎患者的CT影像资料,分析其表现。结果139例患者中,多排螺旋CT扫描诊断为阴性11例(7.9%),单纯性急性阑尾炎66例(47.5%),阑尾炎伴粪石22例(15.8%),阑尾脓肿或包块19例(13.7%),阑尾穿孔4例(2.9%),回盲部及升结肠肿瘤并急性阑尾炎2例(1.4%),阑尾炎伴不全性低位小肠梗阻1例(0.7%),阑尾炎伴反射性肠郁张3例(2.2%),粘连性肠梗阻1例(0.7%)。结论多排螺旋CT扫描能快速准确地诊断急性阑尾炎,并对阑尾周围及远处其他疾病作出诊断。  相似文献   

15.
我院1983年-1996年共手术治疗急性机械性肠梗阻56例,现就该病的外科治疗问题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病因本组56例急性机械性肠梗阻中,粘连性肠梗阻27例(48.2%)腹外疝嵌顿20例(35.7%),蛔虫性肠梗阻4例(7.1%)肠套叠3例(5.3%)小肠扭转2例(3.6%)。1.2性别、年龄本组男性45例,女性11例,年龄最大的72岁,最小的2岁,平均年龄38.4岁。1.3发病后就诊时间最长144小时,最短3小时,平均16.5小时,其中,肠套叠就诊时间最长,腹外疝就诊时间最短。1.4肠坏死率本组病例因肠坏死,行肠切除15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坏死率为25…  相似文献   

16.
49例老年急性肠梗阻临床和手术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二瞻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2):152-153
目的探讨老年急性肠梗阻的临床原因和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5月。2008年5月老年性肠梗阻患者49例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发病原因及手不治疗效果。结果老年肠梗阻的常见病因依次为肠道肿瘤(48.9%),肠粘连(30.6%),嵌顿性疝(8.1%),肠扭转(8.1%),血运障碍(4.3%)。49例患者41例进行手术治疗,死亡9例(病死率18.3%),均为手术组患者。结论重视对高龄老年人肿瘤性急性肠梗阻的认识,合理选择手术术式,做好围手术期的准备是减少老年性肠梗阻并发症、提高疗效、降低死亡率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老年急性肠梗阻223例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人急性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1996年10月至2007年10月手术治疗223例老年急性肠梗阻病例的诊治经过。结果:肿瘤、粘连、嵌顿疝分列肠梗阻病因的前三位,分别占60.5%、23.3%、11.7%。本组223例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51例,发生率22.9%。死亡16例,病死率为7.2%。结论:肿瘤和粘连是引起老年人急性肠梗阻最主要的原因。早期诊断、积极有效手术干预,可使大多数老年急性肠梗阻患者得到治愈或缓解。  相似文献   

18.
268例急性肠梗阻诊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梁家琛 《广西医学》2004,26(3):402-403
我院自 1 990年 1月~ 2 0 0 3年 1 1月共收治急性肠梗阻患者 2 6 8例 ,现就其临床特点及治疗回顾性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2 6 8例中 ,男 1 6 9例 ,女 99例 ,男女之比为 1 7∶1。年龄 3个月~ 1 6岁 5 8例 ,1 7~ 6 0岁 78例 ,6 1~ 90岁 1 32例。平均年龄 5 8 6岁 ,中年占绝大多数。1 .2 病因 肠粘连 99例 (36 94 % ) ,肠肿瘤 4 5例 (1 6 79% ) ,腹外疝嵌顿 2 4例 (8 96 % ) ,肠扭转 2 1例 (7 84 % ) ,蛔虫团 2 0例 (7 4 6 % ) ,肠套叠 2 0例 (7 4 6 % ) ,肠系膜肿瘤 2 0例(7 4 6 % ) ,肠柿石 1 9例 (7 0 9% )。1 .3 临床表现 本组 2 6 8例均具有腹痛、腹胀、呕吐、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等典型临床表现 ,其中腹部压痛 1 4 5例(5 4 1 0 % ) ,反跳痛 1 36例 ,腹胀伴肠型 1 2 8例 ,闻气过水音或金属音 1 0 6例 ;X线腹部平片有阶梯状液平面 1 72例。1 .4...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CT检查对无手术史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例无手术史肠梗阻患者的术前CT表现与手术病理和临床随诊对照分析。结果22例肠梗阻病因中,结肠癌8例,直肠癌2例,直肠平滑肌瘤1例,炎症5例,股疝3例,粪石1例,肠扭转1例,腹内疝1例。CT诊断肠梗阻病因符合率86.3%(19/22)。结论CT对肠梗阻病因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外伤性膈疝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7例外伤性膈疝的诊断与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收治膈疝17例。术前确诊12例(70.5%)、漏诊5例(29.5%)、术中漏诊1例(5.8%)、右侧膈疝2例。全部治愈16例(94.1%),死亡1例(5.8%)。因肠绞窄中毒性体克死亡。结论:通过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大多数外伤性膈疝可以治愈,死亡同膈疝本身无关,延误诊治是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外伤性膈疝一经诊断明确,都应行手术治疗,且术中应探查仔细,严防漏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