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概念] 腰椎管狭窄症中有许多在先天发育期就已经存在骨性椎管狭窄,且随年龄增长,骨性、椎间盘性、韧带性或伴随滑脱等原因,致椎管和神经根孔变窄,导致马尾、神经根受压而发病。它不是单一疾病名称,故包含了导致腰椎管狭窄的诸多致病因素,称之为腰椎管狭窄症。就疾  相似文献   

2.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常见的腰背痛的原因之一。从广义上讲,腰椎管狭窄包括腰椎中央椎管和侧隐窝狭窄。从病因上又分为发育性腰椎管狭窄和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后者的主要原因是退行性改变,中老年人常见。继发性腰椎管狭窄定义为:腰椎中央椎管,侧隐窝因后天各种因素,包括退变、外伤、失稳等引起骨性或纤维结构异常,导致管径有效间隙减小,最终引起马尾神经根受压症状。  相似文献   

3.
腰椎管狭窄症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在保守疗法中又没有特效的方法,但是针对引起椎管狭窄的一些原因进行治疗,比如用针刀松解神经根的粘连、纠正小关节错位等来改善和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可取得满意疗效,笔者在门诊中用该方法治疗腰椎管狭窄症64例取得较好疗效,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附6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是椎管狭窄症的一型。常与腰椎间盘突出症、关节突综合症、神经根变异、椎管内小肿瘤等难以区别,容易误诊。即往以腰椎间盘突出症而施手术,忽视了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症的病理变化,致使手术后效果不佳。近年来随着CT检查的广泛应用,骨科医生注意到腰椎管侧隐窝、神经根管狭窄的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5.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先天或继发因素造成的中央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容量减少,导致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对病情严重者手术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获随访者16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侧隐窝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上述官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或马尾神经而产生临床症状.颈椎管狭窄症是指某种因素致骨性或纤维性增生,导致一处或多处管腔狭窄,压迫硬膜囊与神经根,引起脊髓血液循环障碍,脊髓压迫症状者.目的 讨论椎管狭窄症的诊疗.方法 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进行诊断与治疗.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方法有非手术治疗(牵引、理疗、按摩及药物治疗等)与手术治疗两种,手术治疗适用于非手术治疗效果不佳或症状严重者.  相似文献   

7.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先天或继发因素造成的中央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容量减少,导致马尾及神经根受压而产生临床症状的一组综合征。对病情严重者手术减压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2月我院采用椎管潜行扩大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获随访者168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狭窄包括骨性椎管的绝对狭窄和由于韧带或关节突及椎体后缘增生所引起的相对狭窄。按狭窄部位可分为神经根通道(侧隐窝、椎间孔)与腰椎中央管狭窄[1]。如果再合并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那么临床上既出现腰椎管狭窄的症状和体征,又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曾光 《广西医学》2004,26(8):1150-1152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椎管、神经根或神经孔的狭窄,这些狭窄可由脊椎骨质增生、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或退行性背椎滑脱及退行性脊柱侧弯等因素所致,同时压迫马尾、神经根并引起相应的症状。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影像学诊断技术的发展,其发生率明显增多,被认为是引起老年人腰腿痛的原  相似文献   

10.
分析了44例诊断为腰椎间盘突出症并经手术治疗的病例资料,探讨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管狭窄症三种疾病的特点,发现它们均造成椎管容积减小和神经根受压这一基本病理改变,临床表现相近,因此,诊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时要注意大多伴有腰椎管或神经根管的狭窄。  相似文献   

11.
中西医结合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管狭窄症是指因原发或继发因素造成椎管结构异常,椎管腔内变窄,导致马尾神经和(或)神经根受压,出现以间歇性跛行为主要特征的慢性腰腿痛[1].腰椎管狭窄可分为先天性(发育性)和后天性(继发性)两种.随着社会老龄化不断进展,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由脊柱退行性变(即老化)所引起的退变性腰椎管狭窄症也越来越多,约占各种腰椎管狭窄症的70%.  相似文献   

12.
腰椎管狭窄症分类与治疗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0 0年Sachs和Fraenkel经椎板切除术首次证实了腰椎管狭窄症的诊断。 195 4年Verbiest[1] 进一步描述了腰椎管狭窄症的临床症状及发病因素。随着椎管造影、CT、MRI等放射学诊断技术的发展。人们对腰椎管狭窄症的病理生理、临床分类及治疗方法的认识明显提高。尤其是对腰椎管狭窄有了明确的分类 ,对指导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并估计疾病预后具有很高价值。1 临床分类1976年Willis和Mclvor[2 ] 将椎管狭窄症分为三类 :中央管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及椎间孔狭窄。此分类简单明了 ,临床易于应用 ,但…  相似文献   

13.
退行性腰椎管狭窄症是腰椎椎管、神经根管或椎间管因退行性变,导致骨性或纤维性狭窄,引起神经根、马尾及血管受压并出现临床症状,为中老年常见疾病,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全椎板切除术是过去治疗腰椎管狭窄的主要术式,其治疗效果不佳的原因是术后易出现椎管内疤痕粘连、腰椎不稳及滑脱等并发症。为寻求疗效好、并发症少的新的治疗方法,我院对31例退变性腰椎管狭窄患者采用了扩大的半椎板切除术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椎管造影检查在不同腰椎管狭窄症定位诊断和手术方法选择中的作用,明确椎管造影检查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行腰椎管造影检查的腰椎管狭窄症患者42例,比较椎管造影较其他影象学检查(CT,MRI)在定位诊断方面的优势。结果:7例患者可通过腰椎管造影检查解释临床症状与CT和MRI检查结果不相符情况;11例患者在CT和(或)MRI检查定位不明确时通过腰椎管造影检查能够明确定位;20例患者可于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确定责任节段。4例患者仍需行间盘、神经根造影检查明确诊断。全部患者经手术证实诊断正确并可解释症状及体征。结论:在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诊断中,临床症状、体征与CT、MRI等检查结果不相符或CT、MRI无法准确定位时椎管造影检查可作为有效的诊断方法明确定位,并在多节段腰椎狭窄确定责任节段。  相似文献   

15.
腰椎管狭窄症是因骨性或纤维性增生、移位导致一个或多个平面管腔狭窄,压迫马尾神经或神经根而产生临床症状的疾病。临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前者主要为先天性因素所致,后者多因退变、外伤、脊柱畸形、炎症、肿瘤、椎体滑脱等导致,其中退变性约占70%左右,退变性又分为中央椎管狭窄和周围部狭窄。中央椎管狭窄影响马尾神经,周围部狭窄影响神经根。退变性狭窄是由于椎间退变与失稳而引起脊柱骨质增生、黄韧带肥厚、后纵韧带钙化、侧隐窝狭窄、椎间盘病变等引起,多见于50岁以上的中老年患者。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退变性腰椎管狭窄取得较好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螺旋CT在腰椎管狭窄症诊断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与手术证实的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的完整CT资料。结果:42例腰椎管狭窄症患者中腰椎间盘膨出和/或突出继发椎管狭窄17例,椎体边缘及椎小关节骨质增生致侧隐窝、椎间孔及椎管狭窄10例,黄韧带增厚、钙化引起椎管狭窄11例。其他如椎体滑脱、手术等引起椎管狭窄4例。结论:螺旋CT对椎间盘病变、黄韧带增厚及椎体、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引起的椎管狭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为临床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7.
腰椎管狭窄症(Lumbar Spinal Stenosis syndrome,LSS) 又称腰椎椎管狭窄综合征,是指腰椎管、神经根管及椎间孔变形或狭窄并引起马尾及神经根产生引起的一系列腰腿痛及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以退行性骨性狭窄常见,是中老年人腰腿痛的常见病因之一.本病中医属"腰腿痛""痹症"范畴.笔者自2001-2006年采用内服配合手法治疗该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腰椎管狭窄症是因椎管及神经根管狭窄,从而造成马尾神经及神经根受压产生腰、腿麻木,伴有间歇性跛行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的疾病。多年来,国内外学者对本症的手术方式和减压范围尚有争论。我院1988年5月~1995年4月对212例腰椎管狭窄症病人采用术前影像学定位,选择性椎管减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Epstein认为[1] ,腰椎管狭窄症可因发育性或退变性所致。并指出神经根嵌压于侧隐窝亦可引起根性神经痛。以后 ,人们逐渐认识到椎管狭窄是指各种形式的椎管、侧隐窝、椎间孔的狭窄 ,包括软组织病变引起的椎管容积改变及硬膜囊的狭窄。为探讨腰椎管狭窄症临床表现特点及治疗 ,本文将我院近 5年来手术治疗 34例分析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本组 34例中 ,男 2 2例 ,女 12例 ,年龄 2 5~ 6 5岁 ,病程 6个月~ 15年 ,有外伤史者 4例 ,伴腰椎间盘突出 14例 ,伴腰椎管 (中央管 )狭窄 6例。1.2 临床表现特点 见附表附表  3 4例患…  相似文献   

20.
腰椎管狭窄症是由于腰椎椎管、神经根管、侧隐窝、椎间孔因先天性或退行性改变,导致骨性或纤维结构形态和容积异常,单一或多平面的一处或多处神经腔内径狭窄,引起神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