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十二指肠肿瘤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形态变化的关系,从而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loka-1400型超声诊断仪,对12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进行检查,着重扫查胃—幽门十二指肠部长轴切面,随后服温水500ml,取半卧位或坐位行胃—十二指肠长短轴切面检查。结果:根据超声图像可判别肿块大小、肿瘤浸润肠壁情况及有无瘤转移;本组病例经超声检查,预测10例可切除,2例不能切除。结论:超声检查十二指肠肿瘤,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十二指肠肿瘤术前超声图像特征及其与病理形态变化的关系 ,从而评估手术切除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Aloka- 140 0型超声诊断仪 ,对 12例十二指肠肿瘤患者进行检查 ,着重扫查胃—幽门十二指肠部长轴切面 ,随后服温水 5 0 0ml,取半卧位或坐位行胃—十二指肠长短轴切面检查。结果 :根据超声图像可判别肿块大小、肿瘤浸润肠壁情况及有无瘤转移 ;本组病例经超声检查 ,预测 10例可切除 ,2例不能切除。结论 :超声检查十二指肠肿瘤 ,对制定治疗方案具有较高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自1990年1月至1995年1月.作者为31例胃体或累及胃体部的胃恶性肿瘤施行了根治性全胃切除,管状消化道吻合器食管-间置“0”环空肠(代胃)-十二指肠吻合消化道重建术。体会是:对胃体或侵及胃体部的癌,全胃切除术是有价值的。利用国产管状消化道吻合器行间置“0”环空肠代胃术具有以下优点:①重建的消化通路符合生理,食物正常通过十二指肠而具有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③代胃袋够大,能满足食物的贮存作用,避免了食糜排空过快;③避免了碱性的十二指肠液向食管返流;④在使用吻合器的情况下,手术简捷易行。为全胃切除消化道重建的理想术式。  相似文献   

4.
为克服乏特氏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十二指肠瘘,而行术式改进:方法局部肿瘤切除及重建完成后,于十二指肠一段应用丝线结扎十二指肠,使之完全关闭,再补以胃空肠吻俣术,使食物不流经十二指肠,而大大避免了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此种十二指肠结扎伴胃空肠吻合术可用于十二指肠及乏特氏壶腹区域肿瘤伴出血、内瘘无法切除者,或十二指肠损伤无法修补或修补不确切时。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原发十二指肠癌的早期诊断及手术治疗。方法 分析23例经手术及病理检查证实为十二指肠癌的病人的诊断及治疗情况。结果 14例行纤维十二指肠镜检查,12例有阳性发现;10例行十二指肠低张造影检查,6例发现阳性改变;B超检查18例,16例提示胆总管扩张,胆囊增大;CT检查5例、PTC检查3例均有阳性发现。所有病人均行手术治疗,其中行胰十二指肠切除14例,十二指肠局部切除术2例,胆管、空肠Y型吻合3例,胃、空肠吻合2例,肿瘤广泛转移无法行根治性手术仅取活检定性2例。结论 多种辅助检查联合应用可提高早期诊断率,手术方法的选择应根据肿瘤生长部位、病变早晚、病人年龄以及身体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5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唐伟  汪良 《中国肿瘤临床》2007,34(6):344-345
目的:探讨原发性小肠肿瘤的类型、临床特点及诊断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小肠良性肿瘤11例,其中平滑肌瘤3例,占27.3%小肠恶性肿瘤42例,其中间质细胞肉瘤17例,占40.5%:其次为腺癌15例,占35.7%。胃十二指肠镜检查18例,其中9例阳性;CT检查32例,其中25例阳性结论:应综合利用纤维胃十二指肠镜、CT、选择性动脉造影和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等检查手段,以提高小肠肿瘤的诊断率。  相似文献   

7.
胃肿瘤是消化道最常见的肿瘤.但十二指肠肿瘤临床相对较少见,其发病率低,占全部胃肠道肿瘤的0.3%[1],并且二者早期均缺乏特异性表现,极易造成漏诊及误诊.既往检查手段主要依靠内窥镜及X线钡餐造影检查.近年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简称超声)对胃十二指肠等空腔脏器的疾病进行检查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优势不仅是观察其腔内病变,同时还可以对周围脏器有无浸润、受侵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胆管有无梗阻等间接征象等进行判断[2],可作为诊断胃及十二指肠肿瘤普查筛选的无创首选新方法,本研究旨在探讨超声对胃十二指肠肿瘤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手术治疗十二指肠肿瘤患者12例,术前分别行B超、螺旋CT、钡剂造影、内镜检查;术中行常规冷冻病理切片检查;确诊良性肿瘤8例,恶性4例。除降部3例恶性肿瘤行传统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外,其余病例行十二指肠节段性切除。结果:B超、钡剂造影、螺旋CT、内镜检出率分别为5/7、81.8%(9/11)、8/9及83.3%(10/12);十二指肠节段切除手术平均时间2.5h(1.5~4h),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平均5.5h(4.5~6.5h)。所有病例术后恢复良好,无手术并发症出现。平均住院时间18d(12~23d)。随访时间30(3~48)个月,无肿瘤复发。回顾分析结果显示,螺旋CT在诊断十二指肠肿瘤方面具有优势,十二指肠降段及水平段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十二指肠节段切除安全简便,切实可行。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产前超声检查对诊断胎儿肿瘤的价值,方法:通过对27,567例胎儿进行产前超声检查,并与引产或产后病理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产前超声检查共检出胎儿肿瘤57例,分别为:胎儿颜面部及颈部肿瘤21例;胎儿胸部肿瘤7例;胎儿腹部肿瘤4例;胎儿骶尾部畸胎瘤7例;胎儿附属物肿瘤18例,均经引产或产后病理诊断证实.结论:产前超声检查能及早发现胎儿肿瘤,且准确性较高,有利于胎儿肿瘤的诊断、治疗及预后等,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肿瘤医院消化内窥镜室将于1996年1月引进一台国际最先进的超声内窥镜(EUM-30型),以进行早期胃、食管及大肠癌的检查研究,同时附有肝胆微型超声探头,插入十二指肠乳头内.对胰腺及肝胆系统的良、恶性肿瘤作出诊断,并可与其它肝胆及胰腺疾病作出鉴别论断。这台新型超亩内窥镜投入临床应用.为开展消化道早期癌的外科局部治疗及内窥镜下切除治疗,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时对食管癌放疗适应的精确选择及预后可作出比较正确的评估。浙江省肿瘤医院引进EUM-30型超声内窥镜@鲁志诚  相似文献   

11.
高龄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海  陈和忠  邹良建  于伟勇  徐志云 《肿瘤》2007,27(8):669-671
目的:探讨70岁以上高龄食管癌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155例70岁以上食管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治疗情况,其中行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下吻合95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弓上吻合27例;经左胸切除肿瘤、胃-食管颈部吻合12例;经右胸、颈、腹部三切口切除肿瘤、胃.食管颈部吻合12例,探查手术9例。结果:全组手术后共发生并发症1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0%,早期死亡2例,死亡率1.29%。1年生存率为40.5%,3年生存率为25.5%。结论:在合理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高龄食管癌的近、远期效果与普通食管癌手术相似。  相似文献   

12.
残胃排空延迟症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1985年至1997年对1256例行冒大部切除术,发生残胃排空延迟症11例。现将临床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256例中,胃癌1198例,胃十二指肠溃疡58例。行B-1式893例,B-Ⅱ式363例。发生于B-Ⅰ式5例,B-Ⅱ式6例。门例中,男6例,女5例。年龄38-69岁。胃癌根治性胃大部切除1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胃大部切除1例。二、发病情况:手术后5天以后仍然肠鸣微弱,大量胃液从胃管引出,夹闭胃管出现胃胀4例。术后4天肠鸣恢复,肛门排气,拔除胃管开始进流质后发生腹胀、g区吐4例。由流质改为半流质饮食2例。第7天多吃过硬过快…  相似文献   

13.
贲门癌手术切口径路较多,临床选择不一。本文回顾了我们经腹手术切除48例,现将有关体会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选择的病例均为发生在贲门部位或胃上部侵及贲门口附近的癌。48例中男34例,女14例。年龄36~73岁。病理分型:腺癌37例,粘液腺癌或低分化癌11例。其中早期癌4例,进展期44例。食管受累5例。切除后食管切端病理检查癌残留1例。48例中行近侧胃大部切除41例,全胃切除7例。切除后作食管残胃吻合41例,食管空肠RouX-Y吻合6例,食管十二指肠吻合1例。手工吻合5例,器械吻合43例。手术取上腹…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CT结合内镜检查诊断胃肠道间质瘤(GIST)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8例均经手术病理检验证实为GIST病人的CT及内镜检查资料。结果:(1)18例GIST的CT表现为类圆形或分叶状肿瘤,边界清楚,13例平扫及增强密度均匀,强化明显,5例瘤灶内有坏死液化区;肿瘤周围肠管不同程度受压移位或粘连。(2)15例源于胃、十二指肠及结肠的间质瘤均行内镜检查,4例瘤侧胃壁镜下所见黏膜呈外压性改变者未行咬检;11例伴有溃疡形成,溃疡处咬检获取病理组织。(3)18例均行手术后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查,18例CD-117均为阳性,13例CD-34阳性,10例Vimentin阳性。结论:CT与内镜相结合检查,能提高胃、十二指肠及结肠GIST定位、定性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为克服乏特氏壶腹癌局部切除术后的合并症──十二指肠瘘,而行术式改进。方法:局部肿瘤切除及重建完成后,于十二指肠第一段应用丝线结扎十二指肠,使之完全关闭,再补以胃空肠吻合术,使食物不流经十二指肠,而大大避免了十二指肠瘘的发生。此种十二指肠结扎伴胃空肠吻合术可用于十二指肠及乏特氏壶腹区域肿瘤伴出血、内瘘无法切除者,或十二指肠损伤无法修补或修补不确切时。  相似文献   

16.
1988年1月至1993年12月对手术中未能切除的胰头癌17例,在行姑息手术的同时,采用经胃网膜右动脉插双孔管至胃十二指肠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的方法,疗效满意。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7例,男性12例,女性5例,男女之比为24:1;年龄36~64岁,平均54.2岁。1.2姑息术式17例胰头癌病人均行胆总管空肠Roux-Y型吻合加胃空肠吻合并行胃网膜右动脉逆行插双孔管经胃十二指肠动脉至肝固有动脉。1.3插管方法与此疗在探查确定胰头痛不能切除后,在胃幽门窦大弯测距幽门8~10cm处分离网膜有动脉5~7cm,切断后将其远端结扎。将充满10…  相似文献   

17.
26例胰岛细胞肿瘤的临床诊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功能性与无功能性胰岛细胞肿瘤术前定位方法、术中决策及预后。方法:对1989-2000年12年间收治的26例胰岛细胞肿瘤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全组26例,功能组20例,无功能者6例;男性9例(34.6%),女性17例(65.4%),年龄范围:15-72岁;术前23例明确诊断,3例为术后病理诊断证实。功能组B超定位准确率55.0%,CT44.5%,MRI60.0%,血管造影(DSA)71.0%;无功能组B超定位准确率100%,CT100%,MRI66.7%。结论:胰岛细胞肿瘤定位:无功能组较功能组诊断阳性率高,肿瘤体积大,经各种检查仍不能定位时,可根据临床表现实行开腹探查;首选胰岛细胞瘤摘除术,必要时可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或胰体尾切除;对无法彻底切除的恶性胰岛细胞肿瘤,应尽量切除原发和转移病灶。无功能组较功能组治愈率低,生存期较短,预后较差。  相似文献   

18.
作者对30例胰头癌患者进行了术前CT扫描评估手术可切除性的前瞻性研究。结果显示:术前CT判断为可切除的13例中,有12例术中证实确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准确率为92.3%;而术前CT依据肠系膜上静脉或门静脉受侵,肿瘤过大侵及十二指肠以及肝或肝门淋巴结转移等判为不能切除的17例均未能施行根治性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准确率达100%,表明术前CT检查对胰头癌能否施行根治性切除手术确有很好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部疾病诊断与筛查的临床价值。方法:按照纳入标准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16年03月~2019年12月进行胃镜以及胃充盈超声检查的患者病例。对纳入病例结果整理并进行Kappa一致性检验并计算两种检查方式结果的敏感性以及特异性。结果:共有239名患者纳入分析,胃充盈超声检查示胃溃疡72例、胃息肉4例、胃恶性肿瘤160例、胃间质瘤3例。其中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溃疡诊断结果为敏感性81.67%、特异性86.63%,与胃镜检查一致性结果为κ=0.641, 95%置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95%,CI95%) (0.522~0.746)。胃充盈超声检查对胃恶性肿瘤诊断结果为敏感性92.99%,特异性81.33%,与胃镜检查一致性结果为κ=0.751, CI95% (0.655~0.827)。结论:对于胃溃疡和胃恶性肿瘤,胃充盈超声检查与胃镜检查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可作为部分胃部疾病尤其是胃肿瘤的筛查方法,并且可为胃镜检查的有益补充。  相似文献   

20.
报告胆囊癌合并肝浸润及肝转移55例,就其诊断,肿瘤转移性、手术方法及疗效做了探讨,认为B型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影像学检查意义不大,肝浸润手术以肝楔形切除,清扫肝十二指肠韧带淋巴结为佳,施行半肝或扩大的半肝切除是徒劳的;肝转移行肝段或肝叶切除疗效不佳,肝动脉结扎、化疗栓塞,门静脉支栓塞有一定疗效,需进一步的临床实践。对于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也应采取积极的外科手术治疗。其预后与手术时肿瘤所处的病理阶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